新安医学的历史文化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所谓新安医学,系指从北宋到清末,在新安地域(包括部分寓居外地)的新安医家所创造的医学成就。
新安医学作为地域中医药文化是徽州宝贵的资源财富。
绵延千余年至今而不衰的新安医学,遵循着相对独立的体系发展传承。
因此,了解新安医学的历史文化成就、新安医家崇尚儒学、仁者爱人的特色、新安医学的学术特点及新安医学的医学教育模式与文化特征等,对了解和掌握新安医学的源流、发展概况、学术价值与影响,对于拓宽我们视野、开阔思路、培养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提高理论水平、坚持科学发展,指导临床实践,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皖南徽州,古称新安郡,始建于晋太康元年(280年)。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置歙州,宋宣和三年(1211年)易名徽州,辖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及婺源(今属江西)六县,历代辖区虽略有变更,而后世仍多以上述一府六邑称之为新安,发源于该地域的新安医学亦因之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的新安医家为东晋时期的新安太守羊欣,其广集验方,撰写了《羊中散方》30卷和《疗下汤丸散》10卷。
唐朝初期歙州县尉杨玄操也撰有《黄帝八十一难经注》、《本草注音》、《素问释音》等医学书籍,而学界仍多把宋代张扩始作为新安医学的兴起时期。
所谓新安医学,系指从北宋到清末,在新安地域(包括部分寓居外地)的新安医家所创造的医学成就,亦指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特定的地域性医学文化。
据专家学者考证,自宋迄清,见于文献记载的新安医家有900多人(也有1200余人之说),医学论著达800余部之多,影响之大为世所罕见,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八五年版的全国中医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为例,文中引用新安医学的文献所占比例,在《中国医学史》中占13%,《医古文》中占41%,《伤寒论讲义》中占30%,《中医诊断学》占19.5%,《方剂学》占17%,《中医儿科学》占14%,《中医外科学》占30%,《中医各家学说》占5.1%,《内经讲义》占18.8%,《金匮要略讲义》占11.4%,《中药学》占9.5%,《中医内科学》占11%,《中医妇科学》占16%,由此可见新安医学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一、新安医学的历史文化成就
北宋以后,新安地区政治的安定为徽商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平台,新安人重视文化教育催生了徽州文化的昌盛。
因此,新安的郡、县均设有府学、县学、书院、书墅、书堂、书斋、学仓、学田、学会、谈经阁、藏书阁、御书楼等文化教育中心,各地学社数以百计。
据统计自明迄于清,仅进士出身达一千六百八十四名(包括赐进士《新安志》载)。
历次乡试皇榜公布仅新安一郡同榜进士十名者比比皆是,而历代翰林、修撰、学士无以数计,故古徽州流传有“同科十进士,十里四翰林”之称。
就连清·乾隆皇帝南游徽郡,有感于风化之醇,也写下了“孝慈天下无双里,仁爱江南第一乡”之联句,是故文风所及,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作为中医药学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医药学的缩影和典型代表,新安医学恰恰以名医辈出、医著宏富、流派纷呈而著称。
如南宋张杲(1155—1225)所著《医说》10卷,内容丰富、采摭颇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史传记;明代江瓘(1503—1565)所著《名医类案》是我国第一部总结历代医案的专著,起到了“宜明往范,昭示来学,既不诡于圣经,复易通乎时俗”的作用;方有执(1523—1594)所著《伤寒论条辨》,重新编次《伤寒论》,开创了《伤寒论》错简重订之先河,从而把伤寒学派推向了伤寒学史上的兴盛期。
章太炎先生曾言:“《伤寒论》自晋·太医令王叔和编次,逮及两宋,未有异言”。
就是说,宋代以前的伤寒研究家,都是以王叔和等编次的仲景伤寒为真传本,唯有至明·方有执首倡“错简重订”,和者竞起,百家争鸣,大大促进了伤寒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祁门名医徐春圃(1520—1596),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在北京发起组织的“一体堂宅仁医会”,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学术团体。
参加的会友有江、浙、皖、闽、湘、广等地在京的太医和名医四十余人。
“宅仁医会”宗旨突出了一个“仁”字,“深戒徇私谋利之弊”,倡导相互学习交流,提高医疗质量,这在祖国医学史上乃为一个创举。
另有明代歙县人吴昆(1551—1620)所著《医方考》是我国第一部注释医方
的著作;清代郑梅涧(1727—1787)所著《重楼玉钥》是我国第一部喉科专著;明代祁门人陈嘉谟(1486—1570)以七年功夫,五易其稿,著成《本草蒙筌》(十二卷)于1525年刊行,早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问世65年。
李时珍称赞陈嘉谟《本草蒙荃》“部次集成,每篇具有气味产采,治疗方法,创成对语,以便记诵,间附己意于后,颇有发明,便于后学,名曰《蒙荃》,诚称其实”。
《石山医案》的作者祁门人汪机(1463—1540)是明代嘉靖年全国四大名医(吴县张颐、祁门汪机、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明史·方技传》)之一。
《医宗金鉴》的编撰者清·乾隆年间歙县人吴谦与张璐(江苏吴县人)、喻昌(江西南昌人) 并称清初医学三大家(《清史稿》载)。
吴谦编撰的《医宗金鉴》和程杏轩所著《医述》、徐春圃的《古今古统大全》三大煌煌巨著被列为“全国古代十大医学全书” 之中。
另如明代孙一奎(1522—1619)所著《赤水玄珠》,清代汪昂(1615—1695)所著《汤头歌诀》、《本草备要》(世人赞扬《本草备要》“卷帙不繁,而采辑甚广,宜其为通世脍炙书也”)以及程国彭(1680—1733)所著《医学心悟》,吴澄(康熙·乾隆年间)所著《不居集》、叶天士(1667—1746)所著《临证指南医案》……等,都是临症习中医者的必备参考书,被中医高等院校编入教材。
而张杲的《医说》、汪机的《石山医案》、程充的《丹溪心法》、徐春圃的《古今医统大全》、孙一奎的《赤水玄珠》、吴昆的《医方考》、江瓘的《名医类案》、陈嘉谟的《本草蒙筌》、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汪昂的《本草备要》等14部医籍不仅早在明、清时期便已在国内大量刊行,并在日本、朝鲜等一些国家广为流传、刊刻、发行。
多少年来,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一直受到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影响十分深远。
二、新安医家崇尚儒学、仁者爱人
古新安是程朱理学的桑梓之邦,文化底蕴丰厚,商业、文化的繁荣,促生出大批的儒生。
“学而优则仕”,“学而困对商”,“学而仁则医” 等等,在“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思想主导下,以儒从医的儒生很多,故新安一地,业医者,或承其家学,或受师门之秘传,或同业切磋,蔚然成风。
他们都能发煌古代经典之奥义,而继承诸子百家之学说,不仅以此运用于临床,而能将实践经验笔之于书,自成一家之言。
加之公卿显贵出自乡里,名家学者代出不穷,凡一书之出,自有先辈作序,名家撰跋,传播极广,故医学流风所及,影响极大,从而使新安医林的声誉达到鼎盛的高峰。
众多医家由儒入医,或亦儒亦医,习医行事“一以儒理为权衡”,“崇尚儒学,仁者爱人”,成为他们从儒学中学习做人的准则。
因此,新安医家多以儒家伦理道德为规范,崇尚人文理性追求。
宋代新安名医张杲在其《医说》卷十中说到:“医以救人为心,医者当自念,云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或止。
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
正是由于新安医家大多都把治病救人看作是行仁做好事,故而许多医家一般都不把医业作为赚钱发财的职业,而是本着儒家行仁济世的理念,让百姓广泛掌握对付病魔的方法,成了他们的一个共同的努力方向。
所以许多新安医家不仅自己努力掌握疾病诊治技术,而且非常重视医学的普及。
明代新安名医汪机、号石山,行医40余年,活人数以万计,时人有言:“病之见石山也,如饥者得食而充,渴者得饮而解,弱者得援而登巅,危者得扶持而安”。
新安医学名家休宁的汪昂在行医实践中还专注于中医学理论的科普研究,所著各种医学著作,注重医学普及,精要适用,简明易解,使学者一目了然,便于学用。
其《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理论联系实际,“皆另为体载,别开经路,以前贤为竞之旨,启后人便易之门”。
至今仍是中医学入门教材,乃成为我国清代著名医学科普及启蒙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三、新安医学的学术特点
新安医学以“新安”命名,是根据地域因素划分出来的,属于地域性医学学派之范畴。
“学派”也称“医派”,历史上就出现过较著名的以地域命名的医学学派,如吴中(苏州)医派、孟河(常州孟河)医派以及永嘉医派、钱塘医派等等。
在学术思想上,公认的新安医学学派有“固本培元派”、“养阴清润派”、“错简重订派”、“时
方轻灵派”、“理脾阴派”……。
这些学术思想的创建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些学术派别己成为当代中医各家学说的一支,是中医药学宝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代表性的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祁门人汪机,汪机擅用“参芪”,主张并强调培护“元气”,常以甘温之味抚养脾胃而祛病强身。
其创立“营卫论”之学说,临床上以调补气血为主导,使气血调和,邪不为害,从而提示了当今代谢组学热衷于研究的营养代谢与疾病防御的系统生物学的前沿课题。
首倡《伤寒论》“错简重订”的新安歙县名医方有执,精心研究《伤寒》,主张要“心仲景之心,志仲景之志”。
他敢于疑古,敢于创新,开《伤寒论》“错简重订”之先河,拉开了我国医学史上伤寒学派百家争鸣的序幕,并对仲景学说加以发挥,提出了“风伤卫,寒伤营,风伤两感营卫俱伤”的“风寒中伤营卫说”,深刻揭示了太阳病的发病、传病与转归的实践与认识规律,推动和完善了“伤寒学派”的兴盛及伤寒学理论的极大的丰富。
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的叶天士(祖上迁徙苏州),以其独特的温病学理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学术理论,父亲叶朝采、祖父叶紫帆祖籍新安歙县医家,其处方用药以“轻、灵、清、巧”而见长,源于新安医学的“时方轻灵派”,成为江南中医辨证遣药的一大特色。
地域不同体现在医学学术思想上也有所区别,以学术链为纽带的中医药各家学说可谓灿若晨星,异彩纷呈,汪机“固本培元说”、“营卫一气论”;孙一奎“动气命门说”、“胀满火衰论”;方有执“三纲鼎立说”;吴澄“理脾阴说”;余淙“热能化湿说”;郑梅涧“养阴清润说”;程国彭“八纲辨证”、“医门八法”…… 等。
在全国还很少有像新安医学这样医家、医著、学派林立的地域性医学。
四、新安医学的医学教育模式与特征
新安医家以儒医群体和世医家族链为师承,形成了自身的医学教育模式和特征,是新安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与源泉。
自宋以来,数百年的世系比比皆是,宗族社会的色彩在新安医学中有着鲜明的映证,世代相传,代不乏人。
从宋代张扩始(1058—1106年),经张挥、张彦仁医术代代流传,到第四代张杲以儒医鸣世,其精心研究医学50余年,博览诸子百家之作,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著成《医说》十卷,享誉医坛,堪称“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
明嘉靖年又经张守仁、……张根桂传承衣钵至今十四代,至皖南医学院教授张舜华、李济仁(2009年度评为全国30名“国医大师”之一)夫妇,十五代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清华大学自动化生物信息学研究所副教授李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李艳……,有着“一门六教授、兄弟三博后”之称,其家传“张一帖内科”400多年来以“劳力伤寒末药”(由18味药研粉末组成,号“十八罗汉”, 对一些疑难重症、诸多杂病往往一帖即愈) 而闻名,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久盛不衰而成为新安医学家族链的典型代表。
又如歙县“蜀口曹氏外科”(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先人曹启梧传于曹承隆,承隆传子崇竹、典成,子又传孙,历经五代至今而不衰,曹氏恩溥身兼农工民主党黄山市委秘书长,而每天应诊不遐承继祖业。
吴山铺“程氏伤科”(又称黄源村伤科),始于清·康熙年间程时彬、程时亨、程时中三兄弟。
相传九代,代不乏人。
歙县“黄氏妇科”世家(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始于宋代黄孝通,宋·孝宗时(1163—1189年)为御赐“医博”,擅妇科,为黄氏妇科之始祖,其后代多以医为业,至今800余年,相继二十五代,代有传人,世称“医博世家”。
其第二十五代传人黄孝周副主任医师,既传承妇科祖业,又擅长中医疑难杂症,每日四方各地前往的就诊者络绎不绝。
还有闻名全国的歙县郑村“南园、西园喉科”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样是家族世袭医业,有“一源双流”之美称。
指的就是清·康熙五十年前后,郑于丰、郑于蕃两兄弟同业喉科。
因兄弟分业,于丰住宅南园,世称“南园喉科”,于蕃住宅西园,世人称之为“西园喉科”,从此“两园”闻名于世,相传至今。
又尤以南园郑于丰之子郑梅涧继承家传衣钵,擅长用汤药和针灸治疗咽喉疾病,开创了喉科学上的“养阴清润派”。
其临床经验丰富,救危起死,不可胜数。
著有《重楼玉钥》、《痘疹正传》等著作。
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发行,并盛赞“清代喉科名家郑梅涧《重楼玉钥》这一著作在我国中医喉科中很有地位”。
如今,西园喉科后人集300余年祖传医业学术之精华,与省内外
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已完成包括“西园喉宝”在内的4个新药和保健品成品的开发,其33世郑铎,34世郑葶、郑公望、郑园现均业喉科,临床上也颇有建树。
著名的医学世家还有歙县的余午亭、吴正伦、殷世春等内科世家;许豫和、程公礼儿科世家;王履中、王养涵、王仲奇、王乐匋、王键“新安王氏医学世家”等等。
新安医学的这种以家族为纽带的“人才链”特点,使得医业多有世袭,代传不衰。
据不完全统计,自北宋以来,三代以上至三十多代的家传名医“家族链”有63条,记载名医300余人,众多的家族世医相传,对于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保护及提高均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新安医学众多医家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和学术理论的创新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时间延续之久远,其一脉相承之紧密,为世绝无仅有;医家汇集密度之高,医学著作之丰厚,学术影响之广远,也属绝无仅有。
故有专家、学者称新安医学为中医学“宝库中的宝库”,明清中医人才的“硅谷”。
其不仅构成了具有丰厚底蕴的徽州文化“五要素”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医学文化,而且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