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文体特征运用恰当的阅读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根据文体特征运用恰当的阅读教学策略?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学习者不断摸索和不断改造自己的方法。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已经成为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要使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处于积极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关键是想办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我们要让学生掌握如精读、略读、速读、比较阅读、研究性阅读等常用阅读方法。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规律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不同形式的阅读。“先有教学内容的确定,再有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目标要体现文体特点,教学方法须与目标相适应,根据具体的文体而灵活选取,即教学方法(包括阅读方法)是适合这种文体的教学方法(包括阅读方法)。

如诗歌教学以“诵读”“感悟”,展开“想象联想”为主,而用“讲解法”是不适合的。在教学《天净沙·秋》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初读感知秋景;展开想象体会意境;背诵感受音韵节奏。“诗无达诂”,一定要分析出诗中描写了什么,体现了什么,无疑会走入诗歌教学(或诗歌阅读)的歧途。

又如说明文教学,如果还用“诵读”“感悟”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学生也就不可能习得如何阅读说明文章的方法和阅读说明文的能力。说明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清楚“说”了什么,是否“说明”了,即语言的准确性,还要让学生学习它是如何“说明”的,即说明的方法,文章的结构安排等。相对应的教学中应采用“讲读”、“列表”、“比较”等方法,理解内容、习得方法,以提高阅读能力。说明文的读也不同于诗歌教学中的读,它是“宣读”的读,不求语调的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读通读懂即可。在教学《鲸》时,我进行了如下的设计:初读归纳鲸的特点,写一份简介;细读学习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多种说明方法;迁移运用说明方法写句子。

又如在教学《怀念母亲》一课时,我根据散文的特点主要采用了“细读”和“诵读”的教学方法。细读中反复玩味,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正如朱熹所言:“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字字与某着意看,字字思索过莫要只作等闲看过了了。”将学生的感官引入文本的所有部分,哪怕是一个标点也不放过。比如课文中有句话“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作者想到故乡和故乡的朋友为什么会是“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为什么又说“是甜蜜的,浓浓的”?这不是矛盾了吗?季老六岁离开故乡,离开母亲,“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在《永久的悔》他写到:“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正是这样一位母亲,在作者回忆起时能不感到凄凉吗?但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常想起故国的亲人,朋友,身处国外

的我会不感到丝丝的甜蜜吗?作者当时就是处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情绪之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前文和拓展阅读,在文本的矛盾处,细读出作者浓浓的情意。

文体是人们在长期的写作中约定俗成的文本样式,每一种文体都有其特定的结构、语言、技巧等方面的特点。用同一种模式去教学不同文体的阅读文本,一方面,我们教授的、训练的是一些不恰当的阅读方法,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不恰当的方法的指引下所进行的阅读,是对文本的不尊重,也很难进入与文本“对话”的状态,学生也会离文学越来越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