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刍议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刍议论文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刍议全文如下:
摘要:“形势与政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认可度不高等尴尬现状。要改善这一现状,就必须将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教学内容结合,提升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引导学生将个人成才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现状;改革
“形势与政策”是一门系统介绍国际国内时事态势,系统学习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和大政方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1。作为一门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的通识教育必修课,“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处境颇为尴尬,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何缓解这一尴尬处境,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形势与政策”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选题难以把握
“形势与政策”课除了介绍国际国内的基本形势与政策,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等,还要对当今发生的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这些内容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具有很强时效性和现实性。当前形势与政策发生改变,或是出现新的社会热点问题,授课内容也会随之改变,可以说这是一门需要时时更新的动态课程。所以“形势与政策”一般没有固定教材,高校一般会根据当年总的形势与政策制定一个教学大纲,但是具体的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本人。而教师在内容或是角度的选取上往往容易将注意力放在一些社会焦点上,疏于将选材与学生层次和专业紧密联系起
来。这样授课内容与学生实际容易割裂开来,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视程度、认可程度不高
“形势与政策”作为通识教育课,普遍不受学生重视。许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所讲授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大政方针等内容与所学
专业没有联系,对个人成才没多大帮助,是一门形式大于内容的课程。这种看法一方面表明学生对宏观的时事政治和社会形势关注程
度不高,缺乏政治敏锐度;另一方面体现出学生没有将个人的成长成
才与社会发展、国家繁荣联系起来,缺乏宏观意识。
3、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水平有限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都日益重视,在师资结构上也有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形
势与政策”是一门同时具备知识性和现实性,并且结合了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等不同学科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而
任课老师往往是由学生工作部门的领导或是辅导员担任,专职的
“形势与政策”课老师很少,甚至没有。学校在优化师资结构的时
候往往只考虑到任课老师的学历或是教龄,却忽略了这些老师很可
能只具备单一专业背景,缺乏跨学科教学的经历或经验。任课教师
不具备跨学科讲学的能力,就容易在选题、备课、讲解的过程中陷
入僵化,难以将不同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讲解。教师在授课
时就容易照本宣科,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授
课效果自然不尽理想。
4、考核形式单一,成绩评定方式不科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考核一般以考查为主,方式为由学生提交一篇课程论文,任课老师根据论文的完成情况打分。而学生在课堂
教学中的出勤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作为平时表现,只在总成绩中占10%到30%的比例。可见,成绩主要来自课程论文的得分。但是很大
一部分学生在撰写课程论文时往往是对网上资料的抄袭或拼凑,论
文质量不高,雷同率却高得惊人。这样的论文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也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
在批阅时也不好拿捏评分标准。
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对策分析
1、引导学生将个人成才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无论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
取向,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2。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其个人的成才必然跟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繁荣紧密相连。而形势与政策的大环境决定了大学生个
人自我发展空间的上限和个人发展的方向,也制约着社会对人才的
需求。大学生只有认清当前形势,把握现实政策,结合自身实际,
才能正确定位,为自己的发展确定适合的职业和发展方向3。
任课老师在选题之初就应该针对性的选取一些与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相关的形势与政策作为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比如,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适当加入就业形势与政策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认清当前
就业形势,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从而引导学生及早确
立自己的定位与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
还能促使学生自觉地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将个人价值
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自我
的人生价值。
2、加强“形势与政策”课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相融合有利于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自身情况分析、思考专业相关的形势与政策,使枯
燥的政策理论知识获得鲜活的生命力,也能促使学生切身体会到
“形势与政策”课在自身学习和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
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社会形势和国家政策真正进入
到学生的意识中。
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教学内容就必须以实际为本,以学生为本。任课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从学生职业能力
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内
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4等。教师在备课之初就应该深入了解
教学对象的思想状况和专业特点,同时密切关注与该专业相关的社
会热点问题,行业新闻动态,并收集整理形成素材,以便教师更好
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及专业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形势与政策”课与
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结合做好准备。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遵循教
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实际,将专业发展趋势、
职业素养等贴近学生的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
现实性。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一般没有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这些“非专业”的教师虽然有较高的学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不一定具有政治、
经济、文化、历史、哲学等跨文化、跨专业的背景。这种情况下,
一方面高校应当建立起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或形势与政策教师
培训机制,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及教学方法的培训,并将新的
形势和政策发展介绍给教师,同时也向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
学习的平台;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主动学习,了解新的时事动态、政
策导向,了解学生的专业发展态势,提升自己专业素养、教学水平的,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
4、改进教学方式、拓展教学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媒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比如以真实案例引
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引入理论教学的案例分析法;模拟真实
社会环境,让学生体验社会情境的情境体验教学法;选用适当教学相
关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生动了解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教学法等。
5、成绩评定采用综合评价方式
现阶段的“形势与政策”课成绩评定体系以课程论文的成绩为主,这种评价方式不能有效考察学生的形势与政策素养,也不利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