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与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引言 (2)
一、规范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2)
(一)规范财务信息披露是我国引进外资,促进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2)
(二)规范财务信息披露是防止信息垄断,扩大资金投资的必然要求 (2)
(三)规范财务信息披露是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督的必然要求 (3)
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缺陷及原因 (3)
(一)财务信息失真,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低 (3)
(二)会计信息可用期缩短 (4)
(三)财务信息决策性不强 (4)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对策 (5)
(一)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奖惩机制 (5)
(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外部市场环境 (5)
(三)完善财务信息披露内容,鼓励自愿提供非财务信息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7)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与利用
引言
1984年11月18日,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1月14日,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予来访的时任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范尔霖先生,“飞乐音响”由此载入了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史册。1999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截止2009年底,中国已经发展到1718家上市公司。回顾我国证券行业的历史,一路崎岖坎坷发展至今已有相当大的规模,但这在国际上仍是不成熟的。
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为了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将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其他资料向社会公开或公告的行为。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基石,是确保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证券市场的根本前提。证券市场是我国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各种信息的集散地。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需要通过信息提供、信息传递、信息评价、信息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来实现,更准确地讲,证券市场能否有效运转,是以信息披露制度的成熟程度为基础的。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会通过信息的披露途径在市场上广为传播,被市场参与者选择接收,进而影响其行为决策。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经验说明,任何高效的证券市场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在一个行而有效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之上。如何规范和完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和利用的规范化势在必行。
一、规范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规范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不仅仅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融入世界资本市场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一)规范财务信息披露是我国引进外资,促进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需要大量吸收外部资金。近几年西方经济持续衰退,大量资金未能找到适当的投资方向,资金使用成本很低,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海外资金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但目前我国公司吸引外资及在海外上市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国内公司按国际惯例充分披露信息的困难较大,而国外投资者对国内公司提供的信息也存在诸多疑虑,外商投资者难以通过公司提供的信息准确地评价公司的投资价值。因此,按照国际惯用的方法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来增强信息的可比性,不但有利于吸引外资,更能进一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国际化建设。
(二)规范财务信息披露是防止信息垄断,扩大资金投资的必然要求
股票市场是一个对信息极其敏感的市场。政治、经济等许多外界因素以及公司的经营业绩和重大事件都能引起股价的波动。一旦这些信息被少数人垄断,他们就有可能利用这些信息在股市上牟取暴利,扰乱股票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使大多数投资者蒙受损失。为了避免少数人垄断信息,就必须让信息公开化。通过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让广大投资者同等地获得可能影响股价的信息,保证投资者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只有建立清晰、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披露方法体系,提高投资者去伪存真、辨别好坏的能力,才能真正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三)规范财务信息披露是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督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的股份制企业中,由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改组的约占85%,这些公司无论是内部管理机制还是在市场中的行为,多少都还带有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通过规范和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使公司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中,才能促进经营者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缺陷及原因
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财务事项等经营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主要是财务信息、法律事务和资产评估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财务信息是最根本的,它是公司各方面情况综合作用的结果。公司信息披露的对象有公司的股东、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还有潜在投资者等等,合理规范利用财务信息是对公司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负责也是对公司自身发展前景的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财务信息的披露在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可信度低、决策实用性不强与时效性差等问题。
(一)财务信息失真,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低
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用粉饰绩效、操纵利润等方法制造虚假信息。这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第一,在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一旦被取消配股资格或者停牌,会对企业本身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致使企业的声誉扫地,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第二,上市公司为了在证券市场上树立良好形象,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便通过会计造假虚增企业利润而隐匿企业债务和不良资产等信息,而对会计规范的执行性,相关法律、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等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这在客观上加剧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不真实的表现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会计政策与手段使用不当。有的上市公司不顾职业道德,与其他公司联手对进行利润包装,减少费用和损失的计入,并且不恰当地制造或提前确认收入。再是利用销售调整增加本期利润。为在一段时间内达到一定的利润总额,有些公司就在当期的财务信息公开前做一笔虚无的销售,再于事后进行退货处理,从而虚增本期利润,或是将费用归集在“长期待摊费用”等科目,推迟费用入账时间来降低当期的费用。
2.不顾有关证券和会计法规规定,编制虚假财务报表,误导信息使用者。企业的管理层出于经营管理上的某些特殊目的,蓄意歪曲或不愿披露详细、真实的信息,采用低估损失、高估收益的办法,使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不真实、不详尽。另外,上市公司运用不恰当的会计处理办法,提供对信息使用者有明显误导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