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身运动五个小技巧

塑身运动五个小技巧

塑身运动五个小技巧

消耗身体里的多余热量,才能达到塑身、减肥的目的,如果你能掌握下面的5个小技巧,就能让你的运动事半功倍,让热量消耗翻一番。

1.张弛有度的有氧运动。如果在半小时有氧运动中掌握好强弱节奏,那么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在高强度运动的间隔中加入平缓的恢复运动。同样是半小时的有氧运动,这种节奏有强弱的运动要比节奏平稳的运动多消耗一倍的热量。

2.骑车时单腿用力。当你在踏板车上健身时,间歇地让一条腿更用力蹬踏板可以加强运动的强度。开始时,可以先两腿一起以中等强度来蹬踏板4分钟,然后左腿着重发力,高强度蹬踏板。30秒之后,换右腿作为主要发力腿,再蹬30秒。然后,两腿一起以中速蹬4分钟,作为调整与恢复。这样,每隔4分钟单腿用力蹬1分钟,一共锻炼30分钟。这样的单腿蹬车运动可以帮助你多燃烧20%的热量。

3.拆分运动时间。将平常的运动拆分为两段进行。例如,如果你以前习惯于每天跑5公里,那么可以拆分为早上2.5公里,晚上2.5公里。锻炼时间缩短之后,可以试着加大强度,这样就可以在同样的距离中增加热量的消耗。

4.负重走。为了安全起见,负重的重量不要超过体重的20%(例如,体重为60公斤的女性,负重不应超过12公斤)。如果你不喜欢这种负重的方法,也可以尝试在手中握两根长杆。虽然它们的重量只有0.5公斤,但是却可以帮你多燃烧20%至25%的热量,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5.注重姿势。在踏步机、椭圆机或跑步机上健身时,让手臂自然摆动,或轻轻地将双手扶在器械的把手上,能让你多燃烧掉10%的热量。

来源:桂林晚报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 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和保温作用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理解大气的重要性; 3.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能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4.分析海陆间和城乡间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认识到热力环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5.理解大气运动的受力状况,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力的大小及风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热力环流原理。 【教学难点】 1. 运用事实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2. 说明风的形成和风向规律。 第 2 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师: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边的度假小屋发生一起谋杀案。警察根据线索很快抓住两个嫌疑犯甲和乙。警察问他们案发当晚两个人在哪里,甲说:“当晚我在海边漫步,海风迎面吹来,让我觉得心旷神怡,整个晚上我都在吹海风。”乙说:“我站在沙滩上望着大海想心事,感觉凉风从后背袭来,阴风阵阵,确实让人害怕。” 请大家思考一下,两个嫌疑人口供中的矛盾点是什么?生:(可能的回答)夜晚的风向不同 师:两个人的说辞不同,可见他们中有人说了谎,说谎的人很有可能是真正的凶手。让我们通过今 天的学习,来找出真正的凶手吧! (板书)热力环流 【讲授新课】 师:大气中的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大气

运动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之分。 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 大气的水平 运动即为风。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就是热力环流, 它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大家 不妨利用生活中的案例来了解大气的运动。 是夏季为房屋降温。大家回忆一下,空调和暖气都安装在我们家庭的什么位置上呢? 生:(可能的答案)制冷空调往往采用壁挂式,暖气往往安装在靠近地面的位置。 师:大家知道空调和暖气为什么安装在房屋的这些位置吗? 生:(可能的答案)空气热胀冷缩,运动方向不同等。 出示:热水和冰淇淋图片 师:因为空调和暖气的气流的运动方向我们不太容易看到, 所以我们选择了冬季的一碗 热水和夏季的冰激凌来观察, 由于热水、冰淇淋的温度与周围的气温有明显差异, 很快就凝 结成了小水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汽儿”,请大家观察图中“白汽儿”的运动方向,试 着总结空气在受热、受冷情况下的运动状况。 生:(可能的答案)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受冷则收缩下沉。 师:为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 我们需要补充了解大气的相关物理学知识和规 出示:空调和暖气的照片 师:空调和暖气是我们家中常用的生活物品, 暖气主要是在冬季为房屋供暖, 空调主要

大气运动规律专题练习

大气运动规律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天津卷,8~9)读图文材料,完成第1~2题。 乙地某次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 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中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2.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中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 答案1.C 2.D 解析本组题考查气流运动示意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第1题,读图可知,乙地是下沉气流,而不是上升气流。甲地扬沙通过高层气流吹向乙地高空,并在乙地下沉形成浮尘,故选C项。第2题,乙地受下沉气流的影响,且风速小,说明受高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的只有D图,故选D项。 (2018·北京海淀二模)读表和图,完成第3~4题。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3.表中信息显示( ) A.5月4日气温高,对流强烈,阴雨天气 B.5月5日西北风强劲,空气质量好 C.5月6日昼夜温差大,需预防寒潮 D.该地天气变化可能是冷锋过境造成的 4.5月6日与5月5日相比,图中(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答案3.D 4.C 解析第3题,读表可知,5月4日气温高,多云天气,不是阴雨天气,A项错误;5月5日西北风强劲,出现沙尘天气,空气质量差,B项错误;5月6日昼夜温差大,但最低气温较高,为12℃,未降到5℃及以下,不会出现寒潮天气,C项错误;该地天气变化5月5日出现降温、大风天气,可能是冷锋过境造成的,D项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即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5月6日是晴朗天气,比5月5日沙尘天气能见度高,云量减少,太阳辐射①不随地球的变化而变化,①不变,A项错误;云量减少,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故②增强,B项错误;5月6日是晴朗天气,比5月5日沙尘天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总大气辐射较强,5月6日最低温比较高,大气逆辐射较强,③增强,C项正确;云量减少,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增强,D项错误。 (2016·浙江卷,9~10)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第5~6题。 5.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 A.③至④ B.④至⑤ C.⑥至⑦ D.⑨至⑩ 6.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答案5.A 6.B

2 第一板块 命题主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命题主题二大气运动规律 高频考点总揽高考命题切入点 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 大气受热状况的原理及应用 影响气温的因素及等温线图的判读 大气运动和降水 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实践应用 影响降水的因素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常见天气系统及对天气的影响 等压线图的判读 常见气象灾害 气候类型 气候的特征、成因及判断 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 (2018·高考全国卷Ⅰ)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第1题。 1.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 [智慧解题] [尝试解答] A (2017·高考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

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回答2~4题。 2.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 C.③D.④ 3.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4.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 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智慧解题] [尝试解答] 2.B 3.C 4.D

掌握“大气受热状况应用类”题目的思维流程 掌握“气温高低及其影响因素类”题目的思维流程 掌握等温线弯曲成因分析的三大技巧 (1)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 (2)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3)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1月份同纬度的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向北凸;7月份,同纬度的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向南凸。(即“一陆南,七陆北;一海北,七海南”。) 闭合等温线(高、低温中心)的成因分析 (1)低温中心:地势较高的山地一般成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山脉冬季风的迎风坡往往成为低温中心;夏季湖泊一般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盆地冬季也往往是低温中心。 (2)高温中心:地势较低的盆地一般成为高温中心;城市一般也是高温中心(热岛效应);山地冬季风背风坡一般也是高温中心;冬季的湖泊一般为高温中心。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大气的热状况》教学设计 蔡春良 课标解读;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为新课标要求的学习目标。重在运用图表,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所以授课时以图表的出示为主线,可反复出现大气受热过程图,如多媒体,板图,学生自画图等。而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则是学生理解受热过程的两个部分。与之有关的非主干知识如塑料大棚原理,温室效应作为案例依据时间和学生素质灵活安排。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天为什么是兰色的?温室效应,塑料大棚等现象熟悉,但成因不知道所以好奇心强,可利用这个特点引起学习兴趣,读图做图是薄弱环节,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教材分析: 1.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 2.太阳辐射在经过地球大气时受到吸收,反射,散射等削弱作用,但是大部分还是到达了地面。而大气对地面辐射几乎全部吸收,这样地面就成了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保存在近地面的地—气系统中,又通过大气逆辐射起到补偿作用,使大气具有保温作用。第一部分贯穿了地面与大气的能量转换这样一条线索,理解了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就就掌握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应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过程与方法:启发中观察、交流、总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运用图表明白大气受热过程,运用原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式的提问为主导,辅助案例教学和课件演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问: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兰色的? 学完今天的课程同学门可以解释更多现象 提问:1。晴朗的夏天如果一片云遮住了阳光地面温度会怎样?为什么? 2.为什么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你没看见太阳就能看见天空亮了? 3.为什么白天气温高? 过渡;通过以上提问我们发现太阳辐射在经过大气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吸收了统称削弱作用。 看书33页和图2-1-2填表; 板书 大气中谁在进行削弱太阳辐射中谁被削弱了占太阳辐射总量的百分数对应的自然现象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吸收作用 提问:既然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是百分之四十七为什么赤道的地面温度明显高于两极?(得到底纬太阳高度角大被削弱的少所以地面温度高的结论) 过度:地面升温后发出地面辐射(给出长波短波辐射的概念)谁会得到地面的热量? 提问:回忆对流层中温度分布规律,为什么?谁是大气的热源? 多媒体出示;大气受热过程 第一步太阳辐射,第二步地面辐射,第三步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提问: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哪一步? 提问:我们常见的温室大棚原理类似于大气的作用,试解释 提问:现在地球温室效应越发严重,试用所学原理解释。

电脑的基本常识和操作方法

电脑的基本常识和操作方法 1、电脑由哪几部分组成? 从外观上看,电脑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 从逻辑组成来看,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什么是电脑配置?如何查看电脑的配置? 电脑的配置是指电脑的硬件基本信息,如CPU型号、硬盘大小、显示器尺寸等。方法:①桌面查看。“我的电脑”-“属性”,可查看系统版本、CPU 型号、内存大小;若点“常规”-“设备管理器”,可查看CPU核心数、硬盘型号及大小、光驱等配置;若点“高级”-“性能设置”-“视觉效果”或“高级”,可以查看视觉效果、虚拟内存等设置。 ② “系统工具”查看。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即可查看电脑的详细配置。 ③软件查看。下载安装鲁大师、EVEREST、Windows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等,也可查看详细配置,而且这些软件还可以对电脑的性能进行测试。 ④通过控制面板查看。(略) ⑤使用cmd命令:dxdiag。(略) 3、什么是操作系统?Windows系统有哪些? 现在常用的是什么系统?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一组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现在较常见的是由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窗口化操作系统,即Windows操作系统,如Windows 95、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8、Windows 10(按低级版本到高级版本排列)。其中以Windows 7使用最普遍、最广泛、最流行、操作最方便,不过现在新买的笔记本一般都是Win 10系统的,win10是目前最高级、功能最强大的系统,是未来市场的主流,但win10占用空间大、对电脑配置要求高(很多旧电脑都不适合装win10系统),操作没有XP方便,且兼容性没有XP好。 4、我们常说的C、D、E、F盘是什么意思? 我们常说的C、D、E、F盘其实是硬盘(Hard Disk Drive 简称HDD,又称硬盘驱动器)的分区。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热力环流和风 课标内容解读:(目标细化) 运用图标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风的形成过程,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面学习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同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后仍思维模糊,概念混淆。如何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只有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活动视频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 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原理、总结规律的能力。 4. 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树立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教学难点: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 教学过程: 一、实验活动视频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实验活动,观看实验中的烟雾怎样运动,从而导入新课 二、目标展示,让学生一起细读本节学习目标。 三、讲授新课 1、要达成以上目标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检查大家预习情况,并补充气压、等压线、等压面的知识。

2、让大家背着知识行囊开启本节课的探索之旅。结合导学案及课本,大家有四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完成探究一热力环流的形成。第一个问题:地面受热均匀,大气有无明显运动,等压面怎样分布 第二个问题:等地面冷热不均时,大气首先怎么运动 第三个问题:大气的垂直运动会引起高空大气密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气压呢? 第四个问题:大气在水平方向怎么运动? 总结:大家整理思路,相互描述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第六个问题:观察大屏幕,观察等压面发生的怎样的变化? 第七个问题:(1)大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吗?(2)高压的数 值一定高于低压的数值吗?小试牛刀,练习本问题。 第八个问题: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理论联系实际案例分析: 同学黑板画出海陆风、城市风示意图,并进行解释现象。 城郊之间也有热力差异,形成城市风,看下面两个小题:通过小题加强对城市风的理解。 在城市风的高空,气流有城市流往郊区,在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往城市,大气的这种水平运动就是风。下面我们继续本节课的探索之旅,大家有两分钟的时间先独立思考,再有两分钟的时间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探究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问题一:画出导学案两图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并比较大小 问题二:如果仅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将会如何运动?

office办公软件使用技巧大全

办公软件使用技巧 1.同时保存所有打开的Word文档 有时在同时编辑多个Word文档时,每个文件要逐一保存,既费时又费力,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在按下Shift键的同时,单击“文件”菜单,大家看,已经多出了“同时保存”和“同时关闭”命令,这可就方便多了 2.巧妙设置文档保护 在用Word 2000/XP打印一份文件时,忽然头儿有要事吩咐,要暂时离开一下,关闭文件吧,既费事又没必要,但又不想辛辛苦苦写的文件被别人破坏了。怎么办呢?执行“工具”菜单中的“保护文档”命令,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保护窗体”,然后设上密码。怎么样,光标跑到了文件头,任你怎么移动鼠标、敲击键盘就是无法编辑了,不错吧。等回来时,执行“工具”菜单中的“解除文档保护”命令,一切又正常了。 3.编辑长文件更轻松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使用Excel、Word编辑长文档时,有时需要将文章开始的多处内容复制到文章末尾。但通过拖动滚动条来回移动非常麻烦,还会出错。其实只要将鼠标移动到滚动条上面的适当位置,发现鼠标指针变成双箭头,此时按住鼠标左键

向下拖动,文档编辑区会被一分为二。你只需在上面编辑区找到文章开头的内容,在下面编辑区找到需要粘贴的位置,这样你就可以复制内容了,而不必来回切换。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复制相距很远且处数较多的内容。 4.给WPS文档添加水印 先用作图软件(画笔工具等)制作一张色彩非常淡的图片(直接将Word的水印效果图“抓”下来也行),然后打开需要添加水印的WPS文档,执行“格式→页面背景→设置”命令,打开“设置背景”对话框,切换到“图片”标签下,按“选择图片”按钮,选中刚才制作的图片,并进行适当设置后确定,就可以为文档设置上水印了。5.在金山文字中快速打开“页面设置” 在用金山文字2002处理文档时,一个最常用的操作就是设置页面。先执行“视图→标尺→水平(垂直)标尺”命令,展开“水平(垂直)标尺”打开,然后用鼠标在水平(垂直)标尺上双击,即可快速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对页面进行设置了。 6.在Excel中插入拼音 在我们使用Excel时,常常会遇到十分孤僻的字,但加上拼音注释就能使人看得更明白。具体的方法是:选中想要加入拼音注释的表格,打开Excel的菜单栏中的“格式”菜单,选中“拼音信息/设置”

大气运动规律教学设计

大气运动规律教学设计 在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上空的大气有着不同的运动规律它们有的称为季风带, 有的称为大气环流, 它们按照不同的时间和形式影响着大气的表现。以下是大气运动规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 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用原理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 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学会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和风力的具体影响。 4. 能够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知识整合、梳理,学会分析地理事物因果关系,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活动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在活动中感悟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解决学习的困难中培养坚强的恒心和学习毅力。 课程标准对学习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本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 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因此, 本节内容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选用了三个有着紧密逻辑联 系的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大气的热状况,大气的热状

况(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是大 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第一部 分“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太阳辐射能 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②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 ③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又以长波辐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④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⑤ 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活动”说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利用大气保温和削弱原理解释自然现象。第二部分“热力环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②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③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 象。“活动”通过实验,形成热力环流过程的感性认识。“活动 2 ”是利用原理,分析自然现象。第三部分“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② 高空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受力分析; ③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特点与受力分析。“活动”是风形成的具体知识应用。 我们打开窗户,有时会感受到一阵阵风吹来,风是大气的水 平运动,那么,大气运动是怎样发生和进行的?大气水平运动有什么规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相关的问题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 自主学习: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学: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

实用电脑文件整理技巧(干货分享)

实用电脑文件整理技巧 一.硬盘分区 C盘_系统盘:一般不要在C盘安装程序,也不往里面存放大文件(其实在C盘安装软件对开机清理会很麻烦) D盘_程序盘:只安装程序。另外软件的工作目录、缓存目录、下载目录也设置在D盘(1,工工作目录的;2,缓存目录:比如酷狗,缓存音乐时也需要空间的;3,下载目录,如迅雷;4,系其他盘……根据自己的习惯分区即可(无非就是工作盘,资料盘,娱乐盘等)。 二.文件分类 一千个人有一千零一种对文件分类的方法,对于任何一种分类法来说,适合你的是才是最好的方法。可参考以下建议。 把有关的文件存放在一起,而不去管他们的格式(对于工作文件尤其应当重视,这样查找起来成的区分开来(处理中的、待处理的文件,建议放在桌面,这样可以随时警告自己,要尽快的处理当一个子目录中的文件过多时,你就应该继续往下建立子目录(一个文件夹中有上百文件的话分类的细化就意味着层级增多。层级越多,浏览的效率就会越低,所以整个结构最好控制在三越常用的类别,级别就应该越高(意味着可以更快的访问),你可以选择将目录的层级上调,任何大目录下建议都建立一个名为“其他”的文件夹,这个文件夹存放两类文件:1.实在不好目录保存,所以暂时存放在”其他“里 多媒体文件是一个大分类,详细说明 图片:木有用过软件,不过大部分知友都推荐用Picasa 音乐:音乐发烧友们已经讨论的很清晰了-如何整理音乐文件? 文本:对于文本文件,如@Shinji 所言:不要把文本放在一个个doc文件中,最好使用笔记软理(当然小说之类比较大的就不要了) Word/PPT/Excel:windows系统允许对其添加标记(添加标记的地方在细节窗格,具体:文件重要:也有一些人比较懒,不愿意每次下载文件就分类存放,比如我。所以我在桌面新建了一接扔里面,当文件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再进行分类整理(容忍底线有两条:1,文件太多影响了浏========================友情提示======================== 任何分类法的原则必须且只能是:为了更快找到需要的文件。 一切与此原则相悖的分类方法都应舍弃。 三.文件命名 文件的命名必须重视,建议用容易记住的词给文件命名,方便以后检索。这能让你不需要打开 1.尽量关联起文件内容,越详细越好 001.avi,显然,不打开文件你是不会知道内容到底是什么 苍井そら.avi,那么你就知道它的内容是什么了 20080319苍井そら.avi,你知道这是什么时候拍的片了 最详细的命名,应该是有时间,有番号,有人物,有类型,有星级……比如:[ONED-944]SM-ギリギS1 NO.1 STYLE) 2.按照时间线命名,适用于工作文件 比如我大一的时候学习C语言,我对文件的命名是 120912_helloworld.cpp 121013_for循环练习.cpp 121122_calculator.cpp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 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 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 1、大气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师:(新课导入)同学们,请设计一则洗发水的广告,情境:一位女明星用了洗发水后,来到 美丽的海边。为了展现出在愉悦的心情下,阵阵海风吹拂柔顺的长发,达到长发飘飘的效果。作为导演的你,是选择白天还是晚上? 生:白天,晚上 师:有的同学认为选择白天,有的同学认为选择晚上,究竟是白天还是晚上,我们带着这个 问题来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等你学完这节课就有了答案。 (板书)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师: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一位同学起来朗读。 师:思考: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是在几点? 生:12点 师: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在几点? 生:14点 师: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大气的受热过程有关,我们一起来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 (边演示边讲解) (板书)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0届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三 大气运动规律

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Ⅰ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Ⅱ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Ⅰ图Ⅱ 1.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Ⅱ中() A.a增大 B.b增大 C.c增大 D.d 减小 答案A B本题组以三峡库区云海日出为情境,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知识;题组呈现了一幅景观图五幅示意图,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云海日出的情境和热力环流的模式,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地理观。第1题,夜晚因无太阳辐射收入,地面温度和近地面大气温度均不断下降,在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为一天中的最低值;库区水域热容量较大,降温慢,相对于库区周围地区温度高,空气上升,水汽凝结而形成云海;选项中,①③表

示的是山谷风,白天山坡增温快,山坡温度较山谷温度高,表现为谷风,而夜晚相反,表现为山风,①表示山风,与库区云海日出形成原理相符,①正确、③错误;②④表示的是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快,陆地温度较海洋温度高,形成海风,夜晚相反,形成陆风,②表示白天的海风,④表示夜晚的陆风,故②错误、④正确。第2题,大气受热过程图中,a表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d表示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c表示地面辐射,b 表示大气逆辐射。云海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即d增大,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即a减少,A、D项错误;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地表温度较晴天低,地面辐射减弱,即c减弱,C项错误;云层中的水汽会加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即b增大,B项正确。 读我国三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9山东枣庄阶段考试)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夏季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夏季() A.西风带北移的影响 B.东南信风从海上吹来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暖流带来丰沛的水汽

电脑知识及技巧大合集.e

?恐怕这是大家平时经常要问的一个问题,但在我们的XP系统中,要 想知道今天是星期几还必须双击打开时钟程序才行,而简单的将鼠标悬停在时钟上面是无法看到的,其实,XP是支持这种星期显示的,而且只需要进行一下简单的设置便能实现。 1. 点击“开始”菜单→“设置→控制面板”,找到并双击“区域与语言选项”图标 2. 然后,在弹出的设置窗口中点击“区域选项”标签→“自定义”按钮 3. 接着,点击“自定义区域选项”窗口中的“日期”标签,在最下面的“长日期格式”后面加上字母 dddd, 4. 最后,点击“确定”按钮退回到控制面板。此时再将鼠标悬停到时钟上时,您便会惊喜得发现,此时的系统时钟已经可以提示当天的星期了. .关闭“新安装程序”的通知功能 在任务栏上点击右键,选择“属性”,在弹出窗口选中“开始菜单”,点击“自定义”按钮,再选择“高级”,把“突出显示新安装的程序”前面的“√”去掉即可。 对“我的电脑”点击右键,在选择的“属性”→“高级”中点击“错误报告”,选择“禁用错误汇报”即可。 打开“控制面板”中的“安全中心”点击窗口左边的“更改‘安全中心’通知我的方式”,把其中三项的“√”全部去掉即可。 浏览器“弹出窗口阻止程序”的通知功能 打开IE浏览器,选中菜单栏的“工具弹出窗口阻止程序”→“弹出窗口阻止程序设置”,把“阻止弹出窗口时播放声音”和“阻止弹出窗口时显示信息栏”前面的“√”去掉即可。 这样在浏览网页时除单击鼠标左键外,其他任何形式的鼠标点击或组合点击,都将出现“版权所有(C),严禁复制!”的提示框。 对于以上鼠标右键禁用的破解是很容易的,方法是:先选中目标,然后在目标上按下鼠标右键,此时会弹出提示窗口,这时不要松开右键,将鼠标指针移到提示窗口的“确定”按钮上,然后按下左键。现在松开鼠标左键,限制窗口被关闭了,再将鼠标移到目标上松开鼠标右键,呵呵,弹出了鼠标右键菜单,限制取消了!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按Shift+F10或按动键盘上与右手边的Ctrl键紧挨着的那个键,都可以轻松的破解上面这种对鼠标右键的屏蔽。 最近在某网页中又遇到一种新的屏蔽方法,使用上面这些破解方法无效。关键代码如上二所示

大气运动规律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归纳】 一、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分析 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天气、气候现象的基础,此部分内容涉及知识点很多,在这里我们应重点突破以下知识: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应用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因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其特点为:高压区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向下凹;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呈轴对称分布,如下图所示: 依据上图所示的等压面的弯曲状况,我们可以得出: ①判断近地面的冷热分布及气温高低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为受冷地区,气温较低,等压面下凹的为受热地区,气温较高。 ②判断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气流由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流向等压面下凹的地方。 ③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地方多晴朗天气,等压面下凹的地方多阴雨天气。 常见的热力环流: 2.大气环流形成、分布及影响 (1)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

(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性质及对降水的影响 近地面不同纬度地区因大气运动状况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其分布及与降水带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3)理解大气环流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大气垂直上升,空气温度下降,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如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丰富;大气垂直下沉,空气温度上升,天气晴朗,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 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的气流,因温度下降,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如受南北半球的西风带、东亚的东南季风、南亚的西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多降水。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气流,因温度上升,水汽不易凝结,受其影响,天气较干燥,如受极地东风、信风控制的地区降水较少。(如果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带来充沛的降水,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沿海) 二、常见的天气系统判读及应用 1.冷锋与暖锋的对比分析 (1)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 【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材分析】 大气是地球自然环境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因此本单元教材紧密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这条主线。本节内容实用性强,通过学习大气运动可以理解风的形成,了解全球大气运动状况。本单元各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既联系实际又有指导实际的作用。在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注意前后连贯,联系实际,充分运用读图思考题。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读图能力。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热力环流(及其形成过程)。 2.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表的绘制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 2.通过绘制风的形成示意图和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掌握风的形成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自探求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热力环流原理及例证。 2.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热力环流 2.三圈环流 【教学方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模拟法、讲授法 【学法指导】总结规律,画图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三、大气的运动 【故事导入】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6月的一天,在葫芦谷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这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攻的良机。诸葛亮依计划将司马懿之众引诱入谷中……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使他喊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歌。 提问: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失”在哪里? 过渡:要解答此问题,应了解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 【师生合作探究】热力环流 1.与热力环流有关的几个概念: 气压: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空气柱的重量。 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形成的面。

电脑键盘常识大全

键盘各功能键知识你知多少? ESC 进入退出键 功能:快速进入或快速退出程序. Tab 跳格键 功能:在编辑文本时按一次跳8个字符,相当于按八个空格,在填表格时,按一次,即可跳到下一格. Caps Lock 大小写转换键 功能:在编辑文本时,按一次可切换到大写,再按可返回. Shift 上档键 功能: 1.在编辑文本时,按住不放,可输入大写字母. 2.需要输入标点符号时,按住,另一只手再按键盘上对应的符号,即可输入. 3.Shift+键盘的方向键,可选定文本. 4.在删除文件时,按住Shift键.可不移到回收站,直接删除(要小心,这种方法删文件,删了以后,不用工具软件的话是找不回来的) 5,在选定文件(文本)时,按住Shift键,可连续选择多个文件(文本) [方法,在开始的地方鼠标单击,然后按住Shift键,在结束的地方单击,即可连续选择] 6.Shift+Ctrl可切换输入法.(键盘左边和键盘右边的有何不同呢?左边的是从上到下,而右边的是从下到上) 7.SHIFT+F10 相当于鼠标右键 Ctrl键 功能: 1.在编辑文本时,按住Ctrl+空格键,可快速切换中英文输入法 2.在选定文件(或文本)时,按住Ctrl键,可逐个选择文件,选完后,放开即可对文件(或文本)操作. 3.例.在输入网址时,只在地址栏输入qq,然后按Ctrl+回车,这时就会自动加,只要是com结尾的网址都可用 4.Ctrl+Esc键可打开开始菜单(和键盘上的Windows键功能一样) 5.Ctrl+C 复制(和鼠标右键菜单一样)

6.Ctrl+X 剪切(和鼠标右键菜单一样) 7.Ctrl+V 粘贴(和鼠标右键菜单一样) 8.Ctrl+D 删除(和鼠标右键菜单一样) 9.Ctrl+A 全选(和鼠标右键菜单一样) 10.Ctrl+Z 撤消上一次操作 11.ctrl+Home 将光标移动到文件开始部位或到达窗口的顶部. 12.Ctrl+End 将光标移动到文件的结束部位或到达窗口的底部. 13.Ctrl+Tab+Shift 大量快速标记文本 ALT键 功能: 1.ALT+F4 可关闭当前窗口(有时浏览网页时,突然弹出一个全屏方告,鼠标关闭不了,可以用组合键关闭) 2.按住ALT键,鼠标双击某个程序,即可打开该程序属性对话框(和鼠标菜单法一样,像网吧禁了右键的话,可以用这种方法) 3,Ctrl+ALT+DEL可调出任务管理器 4.ALT+Tab 可快速切换窗口 5.ALT+ESC 可快速切换窗口(以上面不同的是,逐个切换,不可选择,自己试下) Windows键(在换档键ALT的旁边) 功能: 1.按一次,显示开始菜单,再按缩回 2.windows+pause Break 显示该操作系统的属性 3.windows+E 打开我的电脑 4.windows+F 运行"搜索" 5.windows+R 打开"运行"窗口 6.windows+F1 打开"帮助"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说课稿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气运动中的热力环流。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第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它是第二章的基础内容,又是大气运动的理论依据,对后面章节的教与学都具有重要作用,且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体现课改理念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理解大气受热状况的基础上认识气压的垂直和水平变化, 进而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相关的地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观;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面是大气的热源;热力环流的原理和运用; 难点:热力环流的原理和运用 第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地理基本知识,但是仅是对一些表面现象的认知,对原理性认知比较少。但好奇心比较强,又有一定的探索能力,而本节内容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 所以,我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了 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研究法、引导启发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 第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复习式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学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保温和削弱作用会引起地面的冷热不均,从而导出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所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二)新课讲授:首先,介绍热力环流的概念;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动画演示大气受热和冷却时的运动过程;接下来,老师边解说边绘热力环流图(板书)

讲解时抓住(1)这是从近地面到高空的等压面图,补充什么是气压,等压面,(2)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来讲解大气的垂直运动(3)同一水平面上,大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总结:①同一水平上(高度),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②垂直方面上,越靠近地表的气压越高。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我们进行案例研究:分别介绍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的热岛效应,这部分的知识我主要是采用启发是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画出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板书:三、案例) 1、海陆风:先由教师介绍白天海陆的受热状况及其所形成的热力环流,然后让 学生动手画出夜晚的海陆风以及山谷风和城市的热岛效应的示意图,个别上台示范。 2山谷风: 3城市的热岛效应: (三)知识巩固:习题练习 (四)课堂小结: 第五、说板书设计 采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便以学生理解和记忆

电脑键盘上每个键的作用与组合使用方法大全

电脑键盘上每个键的作用与组合使用方法大全单键功能简介: ESC键:亦称逃逸键。上网要填写一些用户名什么的,假如填错了,按ESC键即可清除所有的框内内容而打字时,如果打错了也可以按ESC键来清除错误的选字框。是不是很便捷。(见上图) Tab键:Tab键是Table(表格)的缩写,故亦称表格键。一般可以从这个复选框跳到另一个复选框。在编写文本时,按下制表键,光标也会向右移动,它会移动到下一个8n+1位置(n为自然数)。假如正在登陆,填好用户名字后,点一下Tab键,光标就会弹跳到密码框,是不是很方便。 转换键:Capslock键是字母大小写转换键。每按1次转换一下,键盘右上方有对应的大小写指示灯会亮灭(绿灯亮为大写字母输入模式,反之为小写字母输入模式)。 Shift键:俗称上档转换键。按住此键,再打字母,出来的就是这个字母的大写体。还可用于中英文转换。以此类推,按住此键,再打数字键,就会出来数字键上方的符号。比如Shift+2 = @ Ctrl键:俗称控制键,一般都是和其它键结合起来使用,比如最常用的是:Ctel+C=复制Ctel+V=黏贴 Fn键:俗称功能键。几乎所有的笔记本电脑都有这个FN键,作用就是和其他的按键组成组合键,很有用。 win键:亦称其为微软键源于键盘上显示WINDOWS标志的按键。点此键出开始菜单。或和其它键组成组合键 Alt键:也称更改键或替换键,一般也是和其它键组合使用,比如:Ctrl+Alt+Del 可调出【任务管理器】 空格键:有时候称Spacebar 键,那是英文的称呼。它的作用是输入空格,即输入不可见字符,使光标右移。

鼠标右键:一般在空格键右边Alt键右边,第二个键便是。尽量多使用此键,可以减缓鼠标右键的提前损坏。 截屏键:PrtScSysRq键,也有的键盘上是:Print Screen键,亦称拷屏键,按一下即可复制屏幕图形。 Del键:或Delete键亦称删除键,一按此键,删除的是光标右边的讯息。 退格键:Backspace键也是删除键,使光标左移一格,同时删除光标左边位置上的字符。或删除选中的内容。 回车键:亦称Enter键,一般为确认或换行,使用频率最高,键盘中最易损坏的键,点击时尽量手下留情。 Home键:此键的作用是将光标移动到编辑窗口或非编辑窗口的第一行的第一个字上。 PgUp键:向上翻一页,或者向下翻一屏。 PgDn键:向下翻一页,或者向下翻一屏。和PgUp键相反。 End键:此键的作用是将光标移动到编辑窗口或非编辑窗口的最后一行的第一个字上。和Home键相反。 方向键:顾名思义,哪里需要点哪里!不要犯方向性错误。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作业【专题3】大气运动规律(含答案解析)

地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浓雾天气能见度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下图为广州市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右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完成2~3题。 解析: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进而削弱了太阳辐射,使能见度降低;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对能见度没有影响;太阳辐射的波长不会改变。故选C。 答案:C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b<c B.d>e C.若e为0 ℃,则河流出现凌汛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3.若天气系统向东南移动,A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 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风的形成原理,从高压吹向低压区,可以推断a线气压值高于c 线,A项错误;从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偏向判断此区域是北半球,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即纬线方向延伸)的主导因素是纬度,越向北气温越低,d线气温低于e线,故B错;若e为0 ℃,则该河流有结冰期,但该河由高纬流向低纬(注入湖泊),河流没有凌汛现象,C错;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则图中河流注入湖泊,湖水只进不向外排出,因而盐分长期汇集,形成咸水湖,故D项正确。第3题,该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据其向东南移动可推断冷气团势力强大故为冷锋,且A地即将被该天气系统控制,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故C项正确。 答案:2.D 3.C 4.下图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A.甲地晴朗,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