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三(《中国经济史研究二十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农业经营方式、结构、规模与城乡关系问题

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中国仍然是农业大国,而且

我国农民人口在世界农民人口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局面。[29]因此,中国的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研究的热点。

新中国农业经济史方面的论著较多。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已出版了《当代中国

的农业》、《当代中国的林业》、《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当代中国的农

作物业》、《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当代中国的乡村建设》、《当代中

国的畜牧业》等书。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和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合编了《中国农村

四十年》(中原农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林业部编辑了《全国林业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7)》(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渔业统计四十年》于1991年由海洋出版社出版;陈守林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是一部全国性的新中国农业史专著:林毅夫撰写的《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出版)获1993年孙冶

方经济学著作奖。王耕今、张宣三主编的《我国农业现代化与积累问题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则研究分析了1949年至1989年的农业积累问题。陆学艺主编的《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记实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典型资料。陈吉元等编辑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区域农村经济研究方面近年出版了:山东省农科院编写的《山东农业发展历程与新趋势》(山东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洪惠良等编写的《绍兴农业发展史略》(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江苏省农村厅编写的《江苏农业发展史略》(江苏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河北省农调队编写的《河北农村四十年》(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等书。在论文中,陆学艺的《四十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91年第2期),顾海《四十年来我国粮棉

油猪生产增长规律的实证研究》(载《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1年第3期),张森福的《中国农业技术变迁:理论与政策》(载《农业经济问题》

1990年第7期),翟振武的《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经济机制(1949-1979)》(载《人口研究》1991年第4期),邢建国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历史

分析》(载《江淮论坛》1991年第3期)等均是通过纵观新中国数十年农业历

史阐述某一方面观点的文章。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经济史的研究,近年来大量成果集中研究改革开放以

来的十余年。其中焦点集中于研究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以及我国农村的工业化,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问题。其中的诸多观点

虽然不是针锋相对的,但是看问题的角度差异很大。

关于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问题涉及到农业经营体制、农村

土地制度、农村经济结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自然

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及农业政策等等诸多方面。杜润生的《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论及八十年代前叶我国农业改革各方面的问题,侧重于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变化。郭书田主编的《变革中的农村与农业》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则对1978-1991年中国农村改革的各个方

面作了大量实证性的分析与研究。其中的十个背景报告是研究这个时期农业经

济史的宝贵素材;其对农村经济的研究立足于土地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是十分有

见地的。徐笑波等著《中国农村金融的变革与发展1979-1990》(当代中国出

版社1996年版)围绕着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经济改革、农村经济运行的相互关系,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体系运行的特征、成因和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对我国农村工业化历史与道路的研究,形成了一批有份量的成果。其中如:杜闻贞的《农村工业区与农村发展新阶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以乡镇企业发达的江苏省的南通、昆山等地的乡镇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农村工业区开发与二元经济结构现代化的问题。

陈吉元、韩俊主编的《中国农村工业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回溯了十九世纪后半期以来中国农村工业的历史概况,从而对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农村工业的发展铺垫了令人深思的背景材料;并且通过苏南、温州两地农村

工业的特点比较阐述了区域文化背景对农村工业化微观主体选择的影响;并对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工业化作了比较性的研究;突出

强调农业发展对农村工业化的重要作用。杜海燕的《中国农村工业化研究》

(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年版)在对我国农村工业比较发达的几个地区(无锡、界首、南海、上饶、原平)作了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农村工业化的背景、进程、影响和前景,从组织制度、政策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描绘出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基本特性和主导方向;提出“消除经济的二元性,在

当代对于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成为进入并持续现代经济增长的中心课题”(第7页)张荐华等的《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模式》(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

年版)则对苏南、温州、珠江三种乡镇企业模式的情况作了比较与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向“三元经济”结构转化,中国形成了以发展

中小城市为主、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农村现代化道路,使得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

业转移的问题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从而,有的学者提出

中国经济要从“二元经济”结构向“三元经济”结构转化。陈吉元的《中国农

业劳动力转移》(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认为:“为了较准确地把握农业劳动力转移历史过程中的主要内涵及特征,有必要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过

程分为几个阶段。阶段划分依据:1、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2、产业发展战略

的重大变化;3、就业结构的显著变化。依此,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中国农业

剩余劳动力转移可分为两大阶段:前30年农业劳动力模糊转移阶段(1947-1978年),后10年农业劳动力真正转移阶段(1978――至今)”(第261页)。关于这个问题,还可参见陈伯庚:《中国工农业协调发展研究》,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冯海发等:《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数量研究》,载《经济研究》1993年第6期;赵凌云:《1957―1988年中国经济增长格局的历史剖析》,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翟振武:《中

国工业化道路与城市人口增长机制》,载《管理世界》1990年第3期;国务院

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四十年发展就成就的国际比较》载《管理世界》1990年第3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四十年发展成就的国际比较》载《管理世界》1990年第三期;陈廷煊:《建国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历史进程和特点》,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