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导论知识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神分离是神话历史化的前奏,也是神 话与巫术融合的前奏。神离开了人之后, 唯一能与之联系的就是巫。巫的出现,是 由于殷代祭祀的需要。他们的职能,是把 人的意愿报告给神,然后把神的指示带给 人类。在神降临时,他们就以歌乐鼓舞以 乐诸神。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也可知,巫与神是紧 密相连的。“巫”在神话与殷代巫术的融 合中是一个重要的媒介。他们的作用就像 远古时期的重黎是专门联系人神的介绍人。 我们从屈原的《九歌》中也可看到巫既是 迎神的主人,又是神的朋友和恋人。这些 都表明,神进一步具体化和人格化了,神 与巫术也进一步融为一体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氏族集 团,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也出现了从对自然 的崇拜而发展成的祭祀活动。例如周族的 始祖是后稷,专管五谷的种植;楚人的始 祖是祝融,专管火。这些神由于已为氏族 所专有而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由于氏族专有权的划分 ,在“神”的 家族里也出现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家谱”。 例如,商的始祖简狄生了契,契又生了昭 明,昭明又生了土,土的孙子又是植物神 季,季的儿子又是畜牧神亥,等等。
《周易》是一部西周时期占卜用的书 。 相传这部书的卦辞是周文王所做,爻辞是 周公所做,西周人把世界万物的变化都归 之于阴阳变化,由此推演出了八卦。这种 把事物变化归之于客观存在的阴阳之变, 是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的。
第一章. 远古至战国概况
一。神话
原始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自 然界复杂的现象无法做出科学的判断和解释,便 想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人们的世界,这 就是后来所谓的“神”,围绕“神”所构成的故 事,就是神话。中国古代神话,是最古老的口头 文学,有着极丰富的内容,在艺术上开创了浪漫 主义的先河。
随着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入,神话中 虚幻、怪诞的形象逐渐被现实的、富于人 情味的形象替代。例如西王母本是人身、 豹尾、虎齿的瘟神,但后来演变为昆仑山 上一个温柔美丽的女神。人类始祖女娲, 神话中本是人首蛇身,后来渐渐变成了抟 黄土做人、炼五色石补天的女神。
在太阳神羲和的解释上,也可看出把神 人化和把神的事迹历史化的现象。楚辞中 的羲和是太阳的车夫,而《山海经》中羲 和却是天地大神的妻子,并且生了十个太 阳。在《史记》中却又变成了夏代观测天 象、制定历法的天文官。《史记》记载, 在尧以前人神是不分的,但尧曾命重黎绝 地通天,天上人间从此分开。
又如后羿射日的故事。《淮南子•本经训》 记载:在唐尧的时候,居住在扶桑上的十 个太阳,一齐跑了出来,结果把禾苗晒死 了,野兽出没,人民陷于饥谨之中。这时, 出现了一个英雄后裔,他张弓射掉了九个 太阳,杀死了害人的怪兽,于是天下太平, “万民皆喜”。这个神话,反映了古代人 民战胜自然的愿望和决心。
三。西周文化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姬发会合南方许多小 部落攻破了殷都朝歌,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政治、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文学上呈现了 崭新的局面。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创作, 以《尚书》为代表的政论历史散文的出现,以及 以《易经》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形 成,都证明西周文化较殷代的巫文化有了很大的 发展。
人类在自然神的基础上,又逐渐创造出 一系列征服自然的英雄形象。鲧、禹治水 的故事见于《山海经•海内经》等书中。禹 是从他父亲鲧的遗体中生出来的,长大后 继承父志治水,因风雨侵袭,终年劳累, 害了半身麻木的病。为了和洪水做斗争, 他曾抛妻别子,“三过其门而不入”,是 一个公而忘私、不畏艰苦的英雄形象。
中国文化导论
绪言.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 化。数千年来,我国产生了许多哲学家、 文学家、军事家、历史学家、诗人、自然 科学家等。他们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比丰 富的文化遗产。此门课程侧重于探讨传统 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主要 从哲学文化等角度来探讨中国文化的发展 轨迹,旨在提高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从氏族占 有转为私有,出现了阶级和国家,神话也 逐渐带有了阶级的色彩。神话不仅反映人 类与大自然作战,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 斗争。例如《列子•汤问篇》、《史记》等 书所记载的共工与颛顼争帝的斗争 ,就明 显地反映了人们之间为争夺权力而进行的 斗争。
共工名康回,是夏代一个部落的首领。 颛顼即高阳氏,黄帝的孙子。从共工敢于 与代表 正统的颛顼争帝来看,他是一个具 有反抗精神的人,这种反抗,也证明了这 个故事的背景已出现了阶级统治和压迫。
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人们对昼 夜季节变化是这样解释的:一个名叫钟山 的地方,有一个烛阴神,他睁开眼睛就是 白天,闭上眼睛就是黑夜,吹气成了严冬, 吸气成了炎夏。这种想象,显然是根据人 们的体验 海的思索,逐渐转到人类本身。他们感到 人类的起源是一个奇特的秘密。于是有人 设想有一个名叫女娲的女神,用黄土作成 了第一批人类。
但是,中国神话并不像希腊神话那样
系统和完整,而多是一些片段,大多保存 在后来的«尚书»、«诗经»、«山海经»、« 穆天子传»、«楚辞»以及诸子著作中。上 古时代,除了人们口头创作的神话之外, 还有歌谣,主要收集在«诗经拾遗»、«玉 海»等书中。
二。神话的起源和演变
人类在解释自然现象中通过幻想创造 了神。例如,风神被想象成鹿身、鸟头、 蛇尾。这种想象是奇特的,但也是有道理 的。因为风的速度快,所以它像鹿一样善 跑。
《诗经》一书,汉朝时列为儒家经典, 包括公元前11世纪到6世纪的大部分诗歌 创作。是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分 “风”、“雅”、“颂”三部分。现存 305首,都可以入乐。《诗经》成功创造 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许 多优美形象的词汇,为我国诗歌发展的历 史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尚书》又名《书经》,分虞、夏、商、 周四编。 体裁分典、谟、训、诰、誓、 命六种,记载了古代帝王有关政治、经济、 军事等事件,是西周最高统治者对历代兴 亡的经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