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区域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群
同指向多产业部门集聚
产业群
(2)经济联系聚集
即存在密切技术经济联系的企业向某一地域集中。
纵向经济联系形成的聚集
产业链
横向经济联系形成的聚集
专业化分工体系
(3)效应集聚
指企业为了获取集聚经济效应而向某一地域的集聚。
4、集聚不经济
形成原因:
● 不合理的聚集 ● 聚集过度
宏观方面: 扩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1、扩散的类型
● 对流 ● 传导 ● 辐射
2、空间扩散的方式
● 周边式扩散
● 等级式扩散
● 点轴式扩散
● 跳跃式扩散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
一、区域空间结构及其基本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 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区域空间结构由点、 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微观方面:
● 区域优势条件的利用有一定的限度; ● 区域优势条件与劣势条件并存 ● 集聚要受地域空间的限制
5、集聚体与集聚的空间效应
集聚体的类型
● 域面(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区 ) ● 点(城镇) ● 线(产业带、城市带)
集聚的空间效应
● 空间极化 ● 区域空间分化
● 集聚过程进一步加速
边缘区 核心区
●点 点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 的点状分布形态。
●线
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
形态。
● 网络
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网状形态。
● 域面
由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所表现出 的面状分布状态。
由点、线、网络、域面组成的七种空间模式:
● “点—点”构成的节点系统,表现为条状城镇带和块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1、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 前工业化期 ● 工业化初期
● 工业化成熟期
● 后工业化时期
2、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陆大道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分为四个阶段:(1) 农业经济占绝对优势阶段。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农 业。生产力低下,以自然经济为主; (2)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的过渡阶段; (3)工业化中期阶段; (4)工业化后期及工业化阶段。
状城镇群;
● “点—线”构成的交通、工业等经济枢纽系统;
● “点—面”构成的城市区域系统,表现为城镇聚集区、
城市经济区;
● “线—线”构成的交通、通讯、电力等网络设施系统;
● “线—面”组成的产业区域系统;
● “面—面”组成的宏观经济地域系统,如经济区、经
济地带;
● “点—线—面”构成的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
2、工业区位理论
(1)以韦伯代表的的最低成本学派
● 运费 原料产地
● 劳动力费用 ● 集聚
市场
(2)市场学派
● 最佳的区位也就是利润最大化的地点。 ● 利润 = 销售收入—成本 ● 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利润最大的地域 是区位主体的最佳区位选择。
(3)成本—市场学派 ● 创新期的产业一般应布局于科研信息与市 场信息集中、人才较多、销售渠道畅通的发 达城市; ● 成熟期的产业出现由发达城市向周边扩散 的布局趋势
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 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 仅取决于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状况, 特别是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 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 取决于利润,
利润=产品价格-(生产成本+运费) 即: P = p - (c + t)
杜能环
第一层:种植园艺作物和饲养奶牛;第二层:林业;第三层:集约的农作物种 植;第四层:不集约的牧草种植和放牧;第五层:粗放的三年轮作;第六层: 放牧与粗放的种植业。
所或地域。 其空间形态表现为点、线、面。
2、区位主体、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1)区位主体
我们将经济活动的内容或实体称之为区位 主体。
区域主体可以是: ● 单个经济实体 ● 单个经济实体的集合 ● 某种类型的经济活动
(2)区位条件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在某些地域
区位条件是指区位所具有的满足某种经 济活动需要的属性。
(2)区位因子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 主体分布的原因。
区位因子的构成
运费因子
成本因子
经济因子
非运费因子
区位因子
收入因子
非经济因子
3、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确定区位主体的最佳区位选
择和经济活动的最佳空间组织的理论。
区位理论包括古典区位理论、近代区位 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
二、古典区位理论
第七章
区域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理论
● 区位理论 ●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空间扩散 ● 区域空间结构及其演变
第一节 区位理论
● 有关区位的几个基本概念 ● 古典区位理论 ● 近代区位理论
一、有关区位的几个基本概念
1、区位与经济区位 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或地域。 经济区位即是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
四川的区域空间结构
2、点轴式空间结构
东京 横滨
大坂
名古屋 京都
冈山
神户
3、网络式空间结构空间扩散的方式 4、弗里德曼的经济活动空间形态:
● 离散形 ● 集聚形 ● 扩散形 ● 均衡性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1、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 前工业化期 ● 工业化初期 ● 工业化成熟期 ● 后工业化时期
● 若干企业在某一地域的聚合,获得集聚经济效应。引
伸出外部经济概念。
2、集聚的机制
●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纺织 缝纫 制鞋
化妆品 服装
● 经济活动的关联性
纺织
印染
成衣生产
● 获取集聚经济效应
3、集聚的类型
(1)指向性集聚(偶然集聚)
具有相同或相似区位指向的经济活动在地理空
间上的集中。
同指向同产业部门集聚
利润最大线
利润损失区
最大销售范围
2
2、正六边形市场区结构
圆形市场区结构
◎ ◎
第二节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空 间扩散
一、ຫໍສະໝຸດ Baidu济活动的空间集聚
1、集聚与集聚经济效应 集聚:意为“集合”、“聚合”。 韦伯提出的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两种形式:
● 生产要素在企业内的聚合,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引伸
出规模经济概念。
● 衰退期的产业向落后地区转移。
三、近代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 代表人物瓦尔德·克莱斯塔勒、廖什。
1、有关中心地的几个概念
● 中心功能商品或服务 指在少数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
在多数地点消费的商品或服务。 ● 中心地
具有提供中心功能商品或服务功能的场所 或地域。
利润递增区 需求门槛线 中心地
第四节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