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字学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Philology
(050103)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汉语言文字方面高层次的教学人才、研究人才,为其进入博士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而宽广的基础。
造就汉语言文字方面高级应用专门人才,为其从事与汉语言文字相关的实际工作培育基本而扎实的应用技能。
获得本专业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应当在普通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具备有关的汉语言文字现状、历史的系统知识,基本具备在汉语言文字学的某一或某些领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能够胜任对内对外较高层次的汉语汉字教学工作,能够承担与汉语言文字实际应用有关的各种社会工作、咨询工作,以及合作研究等工作等。
(二)研究方向
1、现代汉语语法Grammar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2、对外汉语Teaching and Study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3、汉语史与方言学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Dialectology of Chinese
4、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5、汉语语法与词汇Modern Chinese Grammar and lexicology
6、汉语语音与音系Phonetics and Phonology of Chinese Language
7、汉语文字学Philology of Chinese
(三)学制
三年
(四)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
(1)学位公共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哲学Philosophy
第一外国语First Foreign Language
(2)学位基础课:
语法学syntax
语义学Semantics
语用学Pragmatics
汉语语法学Chinese Grammar
汉语音韵学Phonology of Chinese Language
汉语方言学Dialectology of Chinese
语音学Phonetics
近代汉语Modern Chinese
古文字学Phil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3)学位专业课:
语法理论Syntactic Theory
语言类型学Typology
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词汇史The History of Chinese V ocabulary
现代汉语语法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
近代汉语词汇学Lexicology of Modern Chinese
近代汉语语法学The Syntactic of Modern Chinese Grammar
文字学Philology
训诂学Exegetics
专业外语Specialized Foreign Language
2、选修课程:
语言类型学Linguistic Typology
汉语方言学Dialectology of Chinese
汉语语法史The History of Chinese Grammar
近代汉语语法学Syntactic of Modern Chinese
敦煌学The Study of DunHuang Documents
训诂学Exegetics
语音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Phonetic Signal Processing
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Studies on the Valenc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
语法化理论与汉语虚词的语法化The Theory of Grammaticaliz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Function Words
说文解字研究The Study of Shuo Wen Jie Zi
文字学研究方法The Methodology of Philology Study
3、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报考者补修课程:
现代汉语语法Grammar of Modern
现代语言学专题Modern Columns about Linguistics
语言学理论Linguistic Theories
4、实习
5、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学和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方面,本学科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尽可能系统地开出一系列既具有科学性、理论性,又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的语言学课程。
具体授课以指导教师本人课程为主,同时必须辅本学科其他教师以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科相关老师的多门必修或选修课程,以拓宽学术基础和视野。
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高度重视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扎实严谨的学风,鼓励在坚实基础上的学术开拓精神。
充分利用本学科的优越条件培养研究生借助计算机等现代设备及语料库等语言研究条件进行学习和学术研究的能力,提高学习和研究效率。
注重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重视外语原文教材、论著和参考资料的使用,使学生直接接触当代国际语言学的新发展,毕业以后能胜任各种相关
工作的需求。
部分方向要指导学生参与实际的调查和科学实验,特别是汉语方言的田野调查和语音仪器实验。
组织研究生参与指导教师领导的研究课题,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研究生参与的课题必须与专业学习和学位论文密切相关,必须在导师的经常性指导下进行。
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结合自己的学习撰写发表专业论文。
需要时支持学生选听上海地区兄弟大学有特色的同层次专业课程及讲座,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校际学术交流。
(六)成绩考核
主要采用撰写专题论文的方式进行,一部分课程辅以开卷和闭卷考试。
作业或考试成绩分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五等;必修课及格标准为“中”,选修课及格标准为“及格”;学位课程三分之二以上达到优良者,方可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撰写
1、各门学位课程,包括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全部学习结束,学习成绩优良占三分之二以上,教育实习获得通过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的写作。
2、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前人时贤的研究成果,了解本人研究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酝酿学位论文选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详细、切实的写作计划。
3、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写出比较详细的开题报告。
聘请本研究方三位专家提出意见论证,经修订后,由开题组三位老师讨论审核,同意后方可继续撰写。
开题报告需包含:论题;论文的基本构思或大纲;论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已参考的文献和收集的资料;疑点和难点;已经完成的相对完整的一章节。
4、论文的选题和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开拓性和前沿性。
5、正文一般不少于四万字,中文摘要1000字左右,外文摘要约2000字符。
6、论文的封面、中外文提要、正文、附录和参考文献的编排,必须符合国际通行的学术论文规范,所有的注码必须注明:①国别(或时代)、②作者(或译者)、③书刊名称、④卷次(章节)、⑤页码、⑥出版社、⑦出版时地;否则不能参加答辩。
为方便审读,论文行距应较宽松,用4号字或小四号字。
(八)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论文答辩
(1)学位论文由作者本人提交答辩委员会,由答辩秘书分送答辩委员。
(2)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须聘请2位(或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的专业方向相近的专家评阅,经专家同意后方可答辩。
(3)答辩委员会由3-5名与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一致的教授(或研究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组成。
答辩委员会推举一名外校的教师(一般为教授或研究员)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人现场答辩情况投票表决,并给出通过论文的等第,答辩主席在答辩决议书上签字确认,并当场宣读答辩结果。
答辩人的导师不得参与答辩委员会的答辩提问和投票表决。
2、学位授予
在没有反对票的情况下,论文获三分之二(或以上)答辩委员通过后,答辩委员会可建议校学位委员会授予答辩人所申请的学位。
●教学大纲
☆语音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类语音的发生、传播和感知机制及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要求能熟悉语音学三大组成部分(articulatory phonetics 发音语音学、acoustic phonetics 声学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 听觉语音学)的基本术语,懂得如何使用实验仪器来分析语音,掌握听辨、发出和记录语音的技能,并着重要求能运用于汉语研究的实践中。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发音语音学(3课时)
发音器官、发音部位、口鼻通道、发音方法、元音的发音、超音段
第二章音系和语音音标(3课时)
辅音音标、元音音标、辅音和元音表、音系、特征
第三章汉语的辅音(6课时)
塞音、协同发音、腭化、擦音、塞擦音、鼻音、无擦通音
第四章汉语的元音(6课时)
汉语元音的音标、元音音色、非重读音节、汉语音位变体规律
第五章气流机制和发声类型(6课时)
气流机制、声门状态、嗓音开始时间
第六章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6课时)
发音部位、发音方法(详细)
第七章声学语音学(9课时)
声波、音高和频率、响度和强度、声学测量、频谱(语图)分析,CLS的使用第八章元音和类元音发音(6课时)
基本元音、次基本元音、卷舌音、鼻化元音、元音音色、半元音、滑音第九章音节和音段特征(6课时)
音节、次要音节、声调、连调、调层、调形、中性化调、音步、语音词、语音短语第十章语音学的应用(3课时)
语音的计算机处理,病理语言学
(三)主要参考资料
A course in Phonetics (3rd Edition) 语音学教程(第三版),Peter Ladefoged ,First published 1990,Harcourt Brace & Company,1993.
An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语音学和音系学导论,John Clark & Colin Yallop,First published 1990.
《实验语音学》,吴宗济、林茂灿、罗安源、金雅声编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简明实用语音学》,1990年12月。
(四)任课教师:潘悟云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论文形式
☆语音学导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着重让学生掌握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内容涉及语音的发生和感知原理、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的描写模式、语音变化的基本通则等,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语音学相关的学科打下理论基础。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语音的发生机制
语音感知
发音器官的解剖学
第二章、元音、辅音和声调
元音的描写与声学特征
辅音的类型与声学特征
调型、调域与调长
第三章、气流机制
喷音(ejectives)
内爆音(implosives)
吸气音(click)
发声类型
喉状态与正常嗓音
紧喉音(creaky voice)
硬嗓音(stiff voice)
气嗓音(breathy voice)
松音(slack voice)
第四章、音位与区别特征
音位与音位理论
区别特征与语音表达式
语音变化的基本通则
马丁内对语音演变的功能解释
元音链变的三条通则
英语元音大移变
从汉语方言看语音变化通则
(三)主要参考资料
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1991年。
ladefoged. A course in phonetics. Harcourt brace,& Jovanovitch.
ladefoged & Maddieson.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Blackwell.
(四)任课教师:刘泽民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完成一篇相关论文或实验报告
☆现代汉语语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现代汉语语法的一般规律和某些特殊规律,同时通过对汉语语法客观规律的了解,熟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面有影响的、有代表性的某些理论、观点和方法,并在上述两个方面的基础上确定自己对现代汉语语法进行研究的出发点。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语法研究回顾
第二章现代汉语的词界
第三章现代汉语的词类和次范畴
第四章现代汉语虚词的特点和分类
第五章现代汉语中的句法成分、句子成分及其特点
第六章现代汉语中句子的性质和界限(含句子和短语的区别,分句和单句的区别以及句子的构成规则)
第七章现代汉语中的主语和话题
第八章现代汉语中的数及其表达
第九章现代汉语中的时及其表达
第十章现代汉语中的体及其表达
第十一章现代汉语中的式(语气)及其表达
第十二章名物化或名词化问题
第十三章“把”字句和“被”字句
第十四章复句内部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
第十五章语义指向问题
第十六章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前景
(三)主要参考资料
《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商务印书馆。
《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商务印书馆。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商务印书馆。
《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
《汉语语法论》,高名凯,商务印书馆。
《汉语语法学》,张斌,上海教育出版社。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
《语法研究入门》,吕叔湘、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
《实用汉语语法》,房玉清,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四)任课教师:张谊生、左思民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论文形式(字数8000字左右,推荐论题有:1、对前人成果的概述,2、对某个具体语法问题作专题论述,提出自己的看法,3、提出某类语法单位的新的分类系统,4、在某个方面提出新的研究视界。
)
☆语法理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语法学方面有代表性的、有重要影响的、有鲜明学术特点的几种理论、观点和方法,并能用
来帮助进行汉语语法的研究。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传统语法
本章主要讲述传统语法的特点,重点介绍叶斯帕森的理论和做法。
一、来源
二、主要特点
三、形态变化
四、三品说
五、语法范畴
第二章美国描写结构主义语法
本章主要讲述描写结构主义语法的特点,重点介绍布龙菲尔德的理论和观点,以及哈里斯的观点和操作方法
一、产生背景和理论基础
二、分布分析法
三、转换分析法
四、对意义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法
第三章生成语法
本章主要讲述生成语法的发展、特点和操作原则,重点介绍乔姆斯基的后斯理论
一、产生背景和理论基础
二、生成语法的发展阶段和代表性理论系统
三、GB理论
四、最简方案
第四章其他理论
本章主要介绍另外一些有影响、有特点的语法理论
一、认知语法
二、功能语法
三、词汇功能语法
四、蒙太古语法
五、三个平面理论和语言理解策略
(三)主要参考资料
《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索绪尔,商务印书馆。
《语法哲学》中译本,叶斯帕森,
《现代语言学教程》中译本,霍凯特,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句法结构》中译本,
《支配和约束论集》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S yntactic theory and the structure of English—a minimalist approach, Andrew Radfor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四)任课教师:张谊生左思民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闭卷考核和撰写论文相结合。
各占50%的分数。
论文字数在5千字到8千字之间。
推荐论题有:1、对所学理论的综述,2、对语法理论的现状、发展和趋势的看法,3、对所学
的某种理论或方法进行专题论述,理清其脉络,并对其优劣提出自己的看法,4、结合所学的某种理论和研究方法,解释某个或某类汉语语言现象(要突出理论性)。
☆语用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语用学方面比较成熟的、为大家所接受的一般理论、观点和方法,并能用来帮助进行汉语研究,尤其是作汉语语法研究。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引论
本章主要讲述语用学的性质、它的产生发展、它和语义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同时也简要地涉及语用学研究在汉语研究尤其是语法研究中的价值。
一、语用学的产生
二、语用学的现状和性质
三、语用学对汉语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语用意义的获得
本章主要讲述语用意义的性质、它和非语用意义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也分析语境和交际参与者在语用意义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一、话语的性质和作用
二、什么是语用意义
三、语境的构成
四、解释者
第三章指示
本章首先谈论语用指示和非语用指示的区分,然后主要讲述语用指示的几种类型,分析其特征,并涉及它们在汉语中的表现形式。
一、指示、照应和指示语
二、名词或名词短语的指示用法
三、人称指示
四、时间指示
五、方位指示
第四章会话原则
本章主要介绍格赖斯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分析其价值和特性,并补充介绍其他学者对会话合作原则的发展和修改。
一、会话合作原则及其普遍性
二、对会话原则的修改和补充
第五章含义
本章介绍含义的几种主要类别,主要讲解含义的获得机制,并结合含义获得机制的研究谈论语用推理的价值和某些条件,并介绍反对格赖斯理论的观点。
一、含义及其分类
二、会话含义的类别、特征和获得
三、一般性会话含义和语义解释
四、规约含义和规约用法
五、反对格赖斯理论的观点
第六章预设
本章介绍什么是预设、预设产生和取消的条件、预设在交际中的价值等,并论述预设的本质属性。
一、什么是预设
二、预设的规约用法
三、预设的显示和取消条件
四、预设在语言交际中的价值
第七章言语行为
本章介绍什么是言语行为,主要讲解言语行为的类别,讲解以言行事行为的实施方法和实施条件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二、以言行事行为的分类
三、直接行事句的分类
四、复合的行事行为
五、行事行为的实施条件
第八章话语结构
本章主要讲解会话结构的特点和小类,分析会话结构的形成条件,同时比较口头会话结构和书面语结构的异同。
一、会话结构
二、篇章结构
三、两种话语结构的异同及其原因
(三)主要参考资料
《语用学概要》,何兆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语用学概论》,何自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Pragmatics, Stephen , C. Levins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或[英]莱文森《语用学》中文选译,沈家煊译,见《国外语言学》1986年第1、2、3、4期和1987年第2、3期。
《语言哲学》,[美]A·P·马蒂尼奇,牟博、杨音莱、韩林合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2月版。
《语言哲学名著选辑·英美部分》,涂纪亮。
《英美语言哲学概论》,涂纪亮。
《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涂纪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4月版。
《汉语语用学》,左思民,河南人民出版社。
Implicature Intention, convention, and principle in the failure of Gricean theory, Wayne A. Davis,Cambir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四)任课教师:左思民陆丙甫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闭卷考核和撰写论文相结合的方式。
各占50%的分数。
论文字数在5千字到8千字之间。
推荐论题有:1、对国内外语用学某方面成果的概述,2、对语用学研究的某个方面作专题论述,提出自己的看法,3、结合语用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解释某个或某类汉语语言现象,4、提出语用学方面的新的理论框架或者分类系统。
☆语义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语义学方面比较新鲜的、为大家所接受的一般理论、观点和方法,并能用来帮助进行汉语研究,尤其是汉语语法研究。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什么是意义?
一、语言和意义
二、意义、心智和世界
三、语义学在语言学理论中的位置
第二章对意义理论的渴望
一、有结构的词汇
二、从词到句子
三、句子层次上的意义
四、对意义理论的约束
第三章连接词、真值和真值条件
一、推理模型
二、命题逻辑的句法学
三、命题逻辑的语义学
四、句子连接词
五、回到衍推模型
第四章谓词结构和量词结构
一、谓词和主目
二、量词
三、衍推模型
第五章辖域和照应
一、量词辖域
二、派生性辖域歧义
三、其他的由辖域负担的表达式
四、照应
第六章话语和“毛驴”照应
一、作为解释基本单位的话语
二、动态语义学的一般目标
三、句子和话语的照应性联系
四、照应对象的确定
第七章一阶谓词逻辑的局限
一、类型局限
二、量词局限
三、组合
第八章广义量词理论
一、名词短语和限定词
二、对限定词外延的约束
三、限定词的次分类
第九章各种世界和各种时间
一、时间和时态
二、内涵和外延
三、反事实
四、世界创造性谓词
五、模态助动词和模态副词
六、有关内涵的更多问题
教材:Henriёtte de Swart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 , CSLI publication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Stanford California , Copyright 1998.
(三)主要参考资料
《语义学》中译本,[英]Leech,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版。
《语义学》,徐烈炯,语文出版社1990年10月版。
《形式语义学引论》,蒋严、潘海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
《语言哲学名著选辑·英美部分》,涂纪亮。
《英美语言哲学概论》,涂纪亮。
《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4月版。
(四)任课教师:左思民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闭卷考核和撰写论文相结合的方式。
各占50%的分数。
论文字数在5千字到8千字之间。
推荐论题有:1、对国内外语义学某方面成果的概述,2、对语义学研究的某个方面作专题论述,提出自己的看法,3、结合语义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解释某个或某类汉语语义现象,4、如何在汉语语法研究中运用语义学分析方法。
☆汉语音韵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汉语的音韵结构,音韵变化的基本规则,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各种音韵问题,汉语方音的由来和互相关系,古籍中的通假、异读现象,语音与语义之间的关系,等等。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汉语音韵学的基础知识(3课时)
字母,音系结构,术语解释,反切。
第二章《切韵》及其音系基础(3课时)
《切韵》,成书背景,金陵洛阳的书音基础,音韵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第三章中古汉语的声母及与北京话的语音对应关系(6课时)
中古汉语的声母以及与北京话的语音对应关系,通过对应关系上推中古的音韵地位。
第四章中古汉语的等和开合,它们在北京音中的表现形式(3课时)
等、开合与中古汉语的介音,它们在北京音中的表现形式。
第五章中古汉语的摄、韵,以及与北京音间的对应关系(9课时)
中古汉语的摄、韵,以及与北京音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应关系上推中古的音韵地位。
第六章谐声和谐声所反映的上古形态(3课时)
谐声,谐声原则,语音的形态相关。
第七章甲类韵部的分类、谐声关系,以及它们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9课时)甲类韵部的分类、谐声关系,从上古韵部下推中古音
第八章乙类韵部的分类、谐声关系,以及它们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9课时)乙类韵部的分类、谐声关系,从上古韵部下推中古音。
第九章丙类韵部的分类、谐声关系,以及它们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6课时)丙类韵部的分类、谐声关系,从上古韵部下推中古音。
第十章中古的声调,及其上古来源(3课时)
中古的声调,上古的喉塞韵尾与中古上声,上古的s韵尾与中古的去声(三)主要参考资料
《上古音研究》,李方桂,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汉语音韵学》,王力。
《切韵音系》,李荣。
《切韵研究》,邵荣芬,中国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四)任课教师:潘悟云刘泽民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论文形式
☆汉语方言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掌握汉语方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汉语方言的历史和现状,掌握方言田野调查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方言学理论的前沿发展。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方言与方言学
1.1 方言与共同语
1.2 影响方言形成的因素
1.3 整化与分化
第二章、汉语方言分区
2.1 汉语方言分区的目的
2.2 汉语方言分区的方法与标准
2.3 汉语方言一级分区
第三章、方言田野调查
3.1 语音知识
3.2 田野调查要注意的方面
3.3 音系整理的方法和步骤
3.4 词汇调查
3.5 语音分析软件的使用
第四章、汉语方言语音的历史层次
4.1 历史层次分析理论
4.2 文白异读与历史层次
4.3 语音滞古与历史层次
4.4 词汇扩散与历史层次
4.5 历史层次分析举例
第五章、汉语方言的语音变化
5.1 辅音变化
5.2 元音变化
5.3 链式音变
5.4 声调变化
第六章、汉语方言之间的关系与方言史
6.1 方言的分化关系
6.2 方言间的接触
6.3 汉语与非汉语的接触
6.4 历史层次比较与方言史
第七章、方言地理学
7.1 方言与自然地理
7.2 方言与移民
7.3 方言与行政区划
第八章、汉语方言研究的其他方面
8.1 方言语法研究
8.2 方言虚词的比较研究
(三)主要参考资料
《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袁家骅等,语文出版社,2001年。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侯精一主编,
J. K. Chambers and Peter Trudgill. 1998. Dialectology, Chmbridge University Press.(此书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的影印本在国内发行)。
(四)任课教师:刘泽民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完成一篇4000字以上的方言描写论文
☆语言类型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介绍当代国际语言学三大主流之一的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三大主流(形式语法、功能语法和类型学)的总背景下了解语言类型学的基本特征——跨语言语言比较研究和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追求,着重使学生了解语言类型学的成果方法对汉语研究尤其是汉语语法学的理论指导、材料参照和方法借鉴等作用,初步了解如何使汉语研究成为人类语言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汉语研究为人类语言普遍理论的研究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