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呼吸道主要疾病控制以及净化策略方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化猪场呼吸道主要疾病 控制以及净化策略方案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发病阶段:
5-10周
13-15周
18-23周
26-27周
2-4周
• 发病率:5%--70% • 死淘率:5%--30%
2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临床症状: 咳嗽 呼吸困难 体温升高 食欲减退 精神沉郁 毛色枯萎
3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病理解剖
MHS、PRRSV、SIV、APP 11
不同阶段的PRDC病例中病原流行率(%) (4-7周)
100%
80%
60%
40%
20%
0%
PRRSV
HPs
SIV
MHS
PRV
APP PCV-2
HCV
不同病原
PRRSV、MHS、HCV
12
不同阶段PRDC病例中病原流行率(%) (7-11周)
120%
100%
段
度 30°C
保
温
28°C
法
26°C
24°C
断奶
1234567
周令
27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环境控制:
• 全进全出(产房与保育舍) • 加强消毒:
消毒药的选择 消毒的时机
28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控制的原则:
• 改善环境
• 加强饲养管理
• 保护呼吸道的屏障 • 控制原发病 • 适当用药-预防和控制继发病
0% PRRSV HPs SIV MHS PRV APP PCV-2 HCV 不同病原
MHS、PRRS、SIV、APP 10
在39个猪场被认为是引发PRDC病的病原流行率(%)
60% 50% 40% 30% 20% 10%
0% PRRSV HPs SIV MHS PRV APP PCV-2 HCV 不同病原
体重(kg)
4--7 7--25 25--60 60--100
温度范围(°C) 15--24 15--21 28--32 25--32 21--27 15--24 14--21
“猪病学”(第八版) 22
气候对养猪的影响
• 环境温度低(≦10℃) • 昼夜温差大 • 猪群环境应激 • 呼吸道病发病增加
PRDC 3点式生产
连续生产
全进全出
0 3 6 9 12 15 18 21 (weeks)
16
尽管呼吸道病的发病因素多而杂,但 最为重要的是强化管理和控制环境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非传染性因素分析: • 环境因素:
环境
温度 湿度
管理
空气质量
18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管理因素: 饲养密度 混群 应激 生物安全 栏舍设计不合理
免疫。 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保
护猪群免疫系统。
31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适当提高母猪的营养水平,提高母猪群的抗病 力。
• 加强母猪怀孕后期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初生 重(平均达1.4公斤以上)。
• 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断奶重 (21日令达6.5公斤以上)。
• 可见不同类型和不中程度的呼吸器官病变 • 肺肿胀、淤血、水肿、间质增扩、肺炎、间质性
肺炎、肺肉样变和胰样变、肺出血、坏死、肺局 灶性硬结或脓肿、肺纤维化、“橡皮肺” • 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胸腔积液 • 胃溃疡几率高
4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损失:
生长缓慢或停滞(僵猪比例增加) 推迟出栏15—30天 料肉比上升0.1--0 .4 死淘率升高 治疗药费增加
19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控制的原则: • 改善环境
• 加强饲养管理 • 保护呼吸道的屏障 • 控制原发病 • 适当用药-预防和控制继发病
20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环境控制: 保温 通风
小环境保温,大环境通风。
21
猪群生长的最适环境温度:
生产阶段 怀孕母猪 泌乳母猪 哺乳仔猪 断奶仔猪
生长猪 育肥猪
5
呼吸道疾病的病因
• 致病原因分析:
• 传染性因素
–原发性病原 –继发感染的病原
• 非传染性因素
–环境,如密度,通风,温度,湿度,卫生状况等 –营养,营养成分不均衡或不足; –毒素
6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原发病: 兰耳病毒
圆环病毒Ⅱ
支原体 伪狂犬病毒 流感病毒 猪瘟病毒
• 继发性病原:
链球菌 副猪嗜血杆菌 猪沙门氏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 支气管败血博氏杆菌…
29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加强营养:
• 均衡营养是控制所有疾病的前提,选用高 品质的预混料和优质原料,才能确保饲料 质量的稳定,减少营养应激.
• 饲料中足量的维生素添加(VA、VE及B 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铁、锌、硒等),可 以减轻猪群的应激,提高猪群的抵抗力。
• 饮水
30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加强营养: 霉菌毒素破坏猪的免疫系统,抑制
23
常用的保温 措施
• 密封猪舍 • 保温灯、电热
板
• 垫草 • 保温箱 • 热风炉••••••
保温对猪舍环境的影响
• 温度 • 温差 • 通风不良 • 氨气浓度 • 粉尘浓度
24
猪舍有害气体对猪群的影响
• 氨气 11ppm 生长及饲料效率变差 6-20ppm 刺激眼睛、呼吸困难(人) 50ppm 破坏鼻粘膜、引起呼吸道病
7
规模化猪场的呼吸道病多 表现为混合或者多重感染
PRDC在4个阶段发病的发病率分布(%)
45%
40%
35%
30%
25%
20%
18%
15%
10%
5%
0%
4-7w
41% 28%
13%
7-11w
11-15w
生产阶段
>16w
FROM:菲利宾
9
追踪39个猪场可能引发PRDC流行的病原比例(%)
90% 80% 70% 60% 5ຫໍສະໝຸດ Baidu% 40% 30% 20% 10%
MHS、PRRSV、SIV、PRV 14
不同阶段PRDC病例中病原流行率(%) (〉16周)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PRRSV HPs SIV MHS PRV APP PCV-2 HCV
MHS、APP、SIV
15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发病阶段
肺炎支原体
80%
60%
40%
20%
0%
PRRSV
HPs
SIV
MHS
PRV
APP PCV-2
HCV
MHS、PRRSV、PRV、HCV 13
不同阶段PRDC病例中病原流行率(%) (11-15周)
60% 50% 40% 30% 20% 10%
0% PRRSV HPs SIV MHS PRV APP PCV-2 HCV
• 硫化氢 10ppm 最大忍受程度(人是5ppm) 20ppm 食欲下降、饲料效率下降
25
湿度、粉尘与疾病
• 湿度低于50%,空气中粉尘含量增加,病菌转播加 快,猪的呼吸器官感染机会增加。
• 湿度高于80%,病菌繁殖加快,猪群感染呼吸道、 和消化道疾病的机会增加。
26
保育猪的保温
两
32°C
阶
温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发病阶段:
5-10周
13-15周
18-23周
26-27周
2-4周
• 发病率:5%--70% • 死淘率:5%--30%
2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临床症状: 咳嗽 呼吸困难 体温升高 食欲减退 精神沉郁 毛色枯萎
3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病理解剖
MHS、PRRSV、SIV、APP 11
不同阶段的PRDC病例中病原流行率(%) (4-7周)
100%
80%
60%
40%
20%
0%
PRRSV
HPs
SIV
MHS
PRV
APP PCV-2
HCV
不同病原
PRRSV、MHS、HCV
12
不同阶段PRDC病例中病原流行率(%) (7-11周)
120%
100%
段
度 30°C
保
温
28°C
法
26°C
24°C
断奶
1234567
周令
27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环境控制:
• 全进全出(产房与保育舍) • 加强消毒:
消毒药的选择 消毒的时机
28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控制的原则:
• 改善环境
• 加强饲养管理
• 保护呼吸道的屏障 • 控制原发病 • 适当用药-预防和控制继发病
0% PRRSV HPs SIV MHS PRV APP PCV-2 HCV 不同病原
MHS、PRRS、SIV、APP 10
在39个猪场被认为是引发PRDC病的病原流行率(%)
60% 50% 40% 30% 20% 10%
0% PRRSV HPs SIV MHS PRV APP PCV-2 HCV 不同病原
体重(kg)
4--7 7--25 25--60 60--100
温度范围(°C) 15--24 15--21 28--32 25--32 21--27 15--24 14--21
“猪病学”(第八版) 22
气候对养猪的影响
• 环境温度低(≦10℃) • 昼夜温差大 • 猪群环境应激 • 呼吸道病发病增加
PRDC 3点式生产
连续生产
全进全出
0 3 6 9 12 15 18 21 (weeks)
16
尽管呼吸道病的发病因素多而杂,但 最为重要的是强化管理和控制环境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非传染性因素分析: • 环境因素:
环境
温度 湿度
管理
空气质量
18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管理因素: 饲养密度 混群 应激 生物安全 栏舍设计不合理
免疫。 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保
护猪群免疫系统。
31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适当提高母猪的营养水平,提高母猪群的抗病 力。
• 加强母猪怀孕后期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初生 重(平均达1.4公斤以上)。
• 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断奶重 (21日令达6.5公斤以上)。
• 可见不同类型和不中程度的呼吸器官病变 • 肺肿胀、淤血、水肿、间质增扩、肺炎、间质性
肺炎、肺肉样变和胰样变、肺出血、坏死、肺局 灶性硬结或脓肿、肺纤维化、“橡皮肺” • 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胸腔积液 • 胃溃疡几率高
4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损失:
生长缓慢或停滞(僵猪比例增加) 推迟出栏15—30天 料肉比上升0.1--0 .4 死淘率升高 治疗药费增加
19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控制的原则: • 改善环境
• 加强饲养管理 • 保护呼吸道的屏障 • 控制原发病 • 适当用药-预防和控制继发病
20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环境控制: 保温 通风
小环境保温,大环境通风。
21
猪群生长的最适环境温度:
生产阶段 怀孕母猪 泌乳母猪 哺乳仔猪 断奶仔猪
生长猪 育肥猪
5
呼吸道疾病的病因
• 致病原因分析:
• 传染性因素
–原发性病原 –继发感染的病原
• 非传染性因素
–环境,如密度,通风,温度,湿度,卫生状况等 –营养,营养成分不均衡或不足; –毒素
6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原发病: 兰耳病毒
圆环病毒Ⅱ
支原体 伪狂犬病毒 流感病毒 猪瘟病毒
• 继发性病原:
链球菌 副猪嗜血杆菌 猪沙门氏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 支气管败血博氏杆菌…
29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加强营养:
• 均衡营养是控制所有疾病的前提,选用高 品质的预混料和优质原料,才能确保饲料 质量的稳定,减少营养应激.
• 饲料中足量的维生素添加(VA、VE及B 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铁、锌、硒等),可 以减轻猪群的应激,提高猪群的抵抗力。
• 饮水
30
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加强营养: 霉菌毒素破坏猪的免疫系统,抑制
23
常用的保温 措施
• 密封猪舍 • 保温灯、电热
板
• 垫草 • 保温箱 • 热风炉••••••
保温对猪舍环境的影响
• 温度 • 温差 • 通风不良 • 氨气浓度 • 粉尘浓度
24
猪舍有害气体对猪群的影响
• 氨气 11ppm 生长及饲料效率变差 6-20ppm 刺激眼睛、呼吸困难(人) 50ppm 破坏鼻粘膜、引起呼吸道病
7
规模化猪场的呼吸道病多 表现为混合或者多重感染
PRDC在4个阶段发病的发病率分布(%)
45%
40%
35%
30%
25%
20%
18%
15%
10%
5%
0%
4-7w
41% 28%
13%
7-11w
11-15w
生产阶段
>16w
FROM:菲利宾
9
追踪39个猪场可能引发PRDC流行的病原比例(%)
90% 80% 70% 60% 5ຫໍສະໝຸດ Baidu% 40% 30% 20% 10%
MHS、PRRSV、SIV、PRV 14
不同阶段PRDC病例中病原流行率(%) (〉16周)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PRRSV HPs SIV MHS PRV APP PCV-2 HCV
MHS、APP、SIV
15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发病阶段
肺炎支原体
80%
60%
40%
20%
0%
PRRSV
HPs
SIV
MHS
PRV
APP PCV-2
HCV
MHS、PRRSV、PRV、HCV 13
不同阶段PRDC病例中病原流行率(%) (11-15周)
60% 50% 40% 30% 20% 10%
0% PRRSV HPs SIV MHS PRV APP PCV-2 HCV
• 硫化氢 10ppm 最大忍受程度(人是5ppm) 20ppm 食欲下降、饲料效率下降
25
湿度、粉尘与疾病
• 湿度低于50%,空气中粉尘含量增加,病菌转播加 快,猪的呼吸器官感染机会增加。
• 湿度高于80%,病菌繁殖加快,猪群感染呼吸道、 和消化道疾病的机会增加。
26
保育猪的保温
两
32°C
阶
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