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老龄化问题下的居家养老对策研究

目录

摘要 (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3)

二、相关研究综述 (4)

(一)居家养老的含义与界定 (4)

(二)关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背景研究 (5)

(三)关于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依据研究 (5)

(四)关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对策问题研究 (6)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6)

(一)人口结构 (6)

(二)农村老年人的需求 (8)

(三)中国当前的养老模式 (9)

四、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居家养老体系 (9)

(一)中国农村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9)

(二)居家养老是中国养老的发展方向 (10)

(三)中国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1)

五、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摘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人口结构迅速老龄化,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老化。同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农村居民在家养老的传统观念,也不允许农村发展以机构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居家养老应运而生。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中国农村

21世纪是全球性人口老龄化的世纪,人口老龄化正在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人口问题。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面临更为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更快和老龄人口规模庞大。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老有所养的问题日益关注,农民的传统观念及家庭养老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出一条顺应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养老新路子十分必要。农村居家养老模式正是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一个养老模式,与传统的养老模式相比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自2000年开是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60岁作为老龄化的标准,1990年中国老龄人口达1亿,2014年将达到2.04亿,2060年将达到3.04亿,2039年将高达4亿。按照世界银行2002年的统计数据,当年中国老龄人口占世界老龄人口总量的21.04%,老龄人口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2.54倍、4.03倍、6.52倍、9.34倍和22.68倍,等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六国之和。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老龄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国家未富人口先老,经济压力大;人口老龄化区域分布不均衡,地区差异较大;老龄化人口中高龄化速度加快。中国面临严峻的养老问题。

此外,中国的“少子化”趋势加剧了“未富先老”,使人口结构较难回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0~14岁人口为2.2亿,约占全国人口的16.6%。根据人口学统计标准,一个社会0~14岁人口占比15%~18%为“严重少

1杨慧,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硕士论文]。石家庄:河北大学,2006

子化”,15%以内为“超少子化”。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主任都阳表示,中国进入“严重少子化”阶段,“未富先老”的困局将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养老问题。2

由此可见,进入少子化、老龄化并存局面的中国正面临养老问题的巨大挑战。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种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理想社会。古往今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社会和谐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追求的奋斗目标。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中,明确提出要处理好各种矛盾和社会关系;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就是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提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等。其基本特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十八七”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和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

中国已经跨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让老年安度晚年,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社会问题。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在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中,最基础的是家庭和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解决好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老年群体和其他群体和谐相处,

2来自新华网,《中国跨入“少子化”社会未富先老问题加剧》,2011年6月7日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