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成果,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孵化功能相对健全、建设较为

成功的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器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的服

务平台,应该在促进科技成果与资本的对接方面发挥更大的

作用。一方面,各个科技园区要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结合自

身特点,采用灵活的方式来培育起科技企业。另一方面,还

应该大力发展各类服务性的中介机构,建立起包括产权交易

与评估、信息发布、投融资、人力资源培训、法律咨询等在内

的综合服务平台。这些中介机构的建立有助于降低科技成

果转化的交易成本。专利中介机构可以在合理评估技术价

格从而促进技术转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高校科技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得到了政府及依托高校的大力扶持,

它的建设发展与所依托高校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并且实

行建设资金多元化的发展途径坚持现代企业运作方式,实行

优质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运行体制、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部分大学科技园采用“两块牌子”的管理体

制。管委会作为行政管理机构,负责落实行政职能。部分大

学科技园管委会是事业编制,由学校或政府派员组成。公司

由几家出资单位组建,实行企业化运作,负责科技园的开发

和经营管理,承担经济职能。由于管委员会与公司责、权、利

不够清晰,相互之间协调、监督、制约机制不够明确,在实际

操作中难以实现真正的融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畅

已成为制约和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一个

问题。

(二)企业化的运作方式与孵化器非盈利性质之间的矛盾

大学科技园主要孵化不成熟的科技小企业,带有非盈利

特征,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具有积极作用,但

很难在短期内产生经济效益。当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大多实

行企业化运作,由组建的公司负责科技园的开发服务和经营

管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然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盈利功

能和造血能力。同时,各高校、职能部门对大学科技园的认

识也存在差距,有不少职能部门强调大学科技园应避免过多

考虑经济利益而应更多地关注社会效益。无经济效益或经

济效益不佳,大学科技园也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总体科研水平不够高,孵化质量有待提高

大学科技园主要孵化高校科技成果,其发展规模从源头

上看取决于高校的科研水平。但由于我国总体科研水平与

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各高校科研水平差距也较大,

部分大学科研总体水平不高,可以进行实际转化的科研成果

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科技园的发展。

(四)科技园建设资本退出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尚处于起步阶段,体制、机制还不

够健全,资金退出机制还不明确,使许多社会资本对参与大

学科技园的建设望而却步。由于孵化器建设投资大,风险

高、回收期长,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对于平台的建设也往往

不感兴趣,因此目前我国大学科技园在吸纳社会资本方面还

存在一些困难。

(五)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由于创业风险大,当前大学科研人才创业意识普遍不够

强,缺乏对企业和市场的认识。因此,要引导大学科技人才

创业,引导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观念上还要

进一步更新。“高等学校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理顺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评价

导向,制定相应政策措施,鼓励师生到大学科技园创业,推动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逐步使大学科技园成为高

等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与汇聚的平台。”

三、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几点建议

(一)做好发展规划,加速基础设施建设

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要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

施。要把大学科技园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

确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重点任务、扶持政策和

组织实施措施。既要做好大学科技园空间布局规划,也要做

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技术领域规划。

(二)要充分挖掘高校自身资源,并积极利用社会资金

加快大学科技园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包括孵化场地、通

讯网络等在内的功能配套、设备齐全的基础设施,为科技人

员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三)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大学科技园要根据“精简、高效、服务”的原则,因地制宜

地设立园区管理机构,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结合学校实

际情况与地方经济、科技发展特点的产权明晰,责权分明,校

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大学科技园和依托大学要坚

持按经济规律办事,以产权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

新为中心,把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与社会资源结合起来,实

现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

(四)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

要弘扬创新创业精神,促进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

努力营造标新立异、兼收并蓄、勇于创新、容忍失败、尊重个

性、团结协作和宽松自由的创新创业氛围,努力增强大学科

技园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是“十五”期间我国的重要任务。

要建立起为创业者和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

为推动产学研结合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信息通道。同时,

积极筹备建立全国大学科技园协会,加强大学科技园之间的

合作与交流,并与国际上的同类组织建立合作渠道。积极借

鉴国外大学科技园的成功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一条适

应我国国情的大学科技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喻频莲,姜金明,朱振国.高校科技创新呼唤体制创新.光明日报,

2003.2.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高校技术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科

学出版社.

[3]张玉臣.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撑.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4]陈清龙.发展方兴未艾,改革任重道远——全国高校科技产业调研

报告.中国高等教育.20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