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作者:黄丽凡
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27期
摘要:英汉民族存在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导致语言表达出现差异。
翻译的本质是思维的转换。
探讨英汉思维差异对英语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响,减少语言的交流障碍,提高学习效率,对英语学和翻译者有着重要的帮助。
关键词:英汉思维差异翻译影响
一、英汉思维和翻译
英汉民族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思维风格等,即英汉思维差异。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思维的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方式。
思维的发展推动着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同时推动着思维的发展。
由于英汉思维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
英汉互译的本质是英汉两种思维的转换。
思维活动是翻译过程中最活跃、最基本的活动。
翻译理论同思维规律、思维内容密不可分。
因此,掌握英汉思维的差异对于提高翻译者对语言转换的恰当性很有意义。
二、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一)直线形思维和螺旋形思维。
英语的叙事和推理的思维模式往往是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然后逐步地、有层次地展开陈述的直线形思维。
汉民族习惯于螺旋形思维,先叙事后表态,先因后果,先假设后推论。
如:“There is no reason why your skin feels a little off after a series of parties, BBQS, or mojito-filled beach days.”按照汉语的思维习惯,把“这其实是有原因的”的表态放在句末。
因此,中文的翻译是“当你参加了一系列节日派对、吃多了烧烤,或在海边享受了莫吉托鸡尾酒之后,总会感觉皮肤状态变差了,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英民族在叙事时往往先陈述近期发生的事,再陈述之前发生的事。
例如:“Mike did not remember his grandmother who died of cancer when he was three years old .”(迈克三岁时祖母死于癌症,所以不记得她。
)又如:“He was delighted when he heard the good news.”通过调整句子的语序,把它译为“听到那个好消息,他很高兴”,更加符合汉语的逻辑思维。
(二)英民族喜欢抽象思维;汉民族喜欢具体思维。
汉民族侧重于具体思维,强调主观感受,因此汉语的主语大多数是人或有生命的东西,多用主动语态。
西方人喜欢抽象思维,英文多使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多用被动语
态。
试比较以下句中的英文表达:“Phases of her childhood lurked in her face.”此句汉语的表达是“她的容貌还隐约保留着童年的特征”。
用时间“phases of her childhood”作主语符合讲英语人们的思维习惯,被译成汉语中的宾语“童年的特征”。
又如“American education owes a great debt to Thomas Jefferson.” 的汉语表达应为“托马斯·杰弗逊对美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英语句中的主语用抽象名词“American education”作主语,翻译成汉语用具体的人“托马斯·杰弗逊”做主语。
再如汉语“过去十年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译成“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hometown in the pas t ten years.” 可见,研究英汉的思维特点能避免造成语态的错用或翻译错误。
(三)英汉对相同词汇的联想意义不同。
英汉思维差异还表现在对相同的词汇产生不同的联想。
例如,“龙”在汉语中象征“威严、权威”,按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龙”却象征“邪恶”、“魔鬼”。
“牛”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象征,鲁迅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很好的体现,英民族的思维习惯是把“buffalo(牛)”与“恐吓、愚弄别人、令人讨厌的人”联系在一起。
汉语说“喝水多”叫“牛饮”,英语则说:“to drink like a fish”(像鱼儿一样喝水)。
红色在汉语文化中表示喜庆、如意吉祥等褒义,在英美文化中红色却意味着流血、危险等贬义。
所以,翻译家用意译法翻译汉语带有“红”的词汇,如“红运(good luck)” 、“红利(dividends)” 、“红眼病(green - eyed)”。
在汉语文化中“黄色”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象征着帝王的威严,因此皇帝登基也称“黄袍加身”。
西方文化中常用“紫色”象征显贵和尊严,如“to be born in the purple”(生于帝王之家);“to marry into the purple”(与皇室或贵族联婚)等成语。
因此,当词汇的联想意义不同时,在英汉互译时,往往要结合译入语的文化,采用意译法。
(四)思维的视角不同。
由于英汉民族存在不同的思维视觉,一种语言的肯定形式有时表达的是另一种语言的否定意思,反之亦然。
例如,“Law is no respecter of persons.” 把英文的反说译成中文的正说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There is every re ason for society to undertake programs that grapple with these problems.”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社会没有任何理由不尽一切努力解决好这些问题”。
中文不仅对结构进行了调整,还采用正反译法。
又如,“We think too highly of him to suppose that he would act like that.”意思是:“我们对他评价很高,所以想不到他会这样办事。
”在强调句“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 nows his own child”中,英文思维视角中没有使用否定意义的词,用汉语表达为“无论怎样聪明的父亲有时也会看错自己的儿子”。
汉语中出于礼貌而谦让对方时常说“您先请”。
英语却用“After you !”表达同一用意。
英汉民族在时间的先后概念上往往思维视角不同。
英语中用:“back”指过去的时间,而用“forward”指未来的时间。
唐诗总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中“前”是指“过去”,“后”指“未来”。
再如,汉语中的“八折”,英语常说“A twenty percent discount”,这是因为汉语着眼于打折后的实际付款比例,英语着眼于折扣的比例,两者视角相反。
以上表达理解成目的语时要从目的语的思维视觉表达原文含义,使译文语言更加地道地体现目的语的表达效果。
(五)英民族思维重理性、重分析,英语句子重形合;汉民族思维重悟性,汉语句子重意合。
英语作为一种形合性的语言和英语民族重理性,重分析的思维是一致的。
汉语句子重意合是和汉民族重悟性的思维方式有关。
英语的句式结构多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主要通过词非谓语形式、词性变化、连接词、介词、定语从句和独立主格结构等构成句子。
汉语句子依靠“意合”,句子之间往往是通过句子语义逻辑关系相连,如“What I saw that day in Marrid was tame compared to what happened in Italy and Brazil when their two favoured teams was shamefully defeated in early rounds.”这句话译成汉语是“与在早先的比赛中,意大利人和巴西人喜爱的球队不光彩地踢败时在意大利和巴西引起的轰动相比,那天我在马德里之所见可算是温和的了”。
按照英民族中重分析的思维习惯,翻译这句话时要对语序进行重新调整,把compared引导的分词短语结构提前翻译。
英文通过分词短语与句子的重心即句子的主谓相连。
又如“The day before I was to leave I went walking across the river to the red mesa,where many times before I had gone to be alone with my thoughts.”这是一个英语主从复合句,按照汉语的思维,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将原文的主从结构拆开,许多词可以转译为汉语的动词,介词短语、定语从句和独立主格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可转译为短语式分句。
译成“临行前一天,我淌过河来到红石山下。
我以前曾多次来过这里,独自遐想一番”。
如果忽视了这种英汉思维差异而造成的句式特点,那么得到的译文很可能是英译句支离破碎,汉译句冗长板结。
再如,“To many white men, however, the ponderosa-clad hills, which from a distance looked so strangely black,seemed a likely place to find gold.”翻译时需要分析英语的逻辑思维是以主谓为中心,可以译为“然而在许多白人眼里,这片长满茂密的美国黄松、远望黑得出奇的山峦却像是一个很有可能找到金矿的地方”。
汉语常常用一连串动词的堆砌,几个短句之间无连接词语,但其上下文的语意使它们自然地融为一体,如“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群众反映强烈”。
英译时需要添加逻辑连接词,如“Quit e a few local governments,government offices and organizations compete with one another for lavishness and spend money hand over foot,which arouses public resentment.”这种结构上的差异,翻译时常遇到,需调整句子结构。
三、结语
不同民族不仅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思维差异反映着讲这一种语言的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语言倾向。
在翻译时,应符合目的语民族思维方式。
重视中西思维差异造成的英汉语言表达差异,摆脱本族语言的负迁移作用,避免出现翻译错误或不恰当,更好地进行语言文化交际和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
[1]耿洪敏.实用英汉翻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2]季清芬.中西思维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4).
[3]马兰芳.从翻译中看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J].天中学刊,2004,19(4).
[4]张春柏,王大伟.英语笔译实务[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09.
[5]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2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