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起来重要忙起来忘掉
人事档案被职场人忽视莫做"忘档一族"
随着进入私企和自谋职业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如何妥善地处理自己的人事档案,成为这一人群必须面对的问题。连日来,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发现,目前大学生“弃档”现象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落不了户口、换不了第二代身份证等诸多麻烦随之而来。专家提醒——大学毕业生,请善待你的档案!
现象:不理档案,不落户口引来麻烦一堆
这个春节,家住丰城市隍城镇的小金过得一点也不轻松。因为档案问题,他的落户手续和第二代身份证一直办不下来,这让他焦急万分。小金几年前从省城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当时他揣着档案辗转于沿海各城市打工,没有及时将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今年因为需要办第二代身份证,他这才想起,户口从学校转出后一直没有落户。为此,小金在省城和原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折腾了近一年,费了诸多周折,可至今手续还没能办好。
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的周新燕面临着和小金同样的困惑。“明明工作了好几年,却因为没有档案证明,现在工龄少算了两年,中级职称也耽误了。”近日,周新燕通过本报新闻热线向记者诉说自己的烦恼,她1998年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1999年进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会计,由于医院编制所限,2001年小周的档案才正式放入医院。在此之前,她的档案放在学校保管。根据相关规定,档案放在学校期间不算工龄,正是这个疏忽导致了小周现在的麻烦。
调查:毕业生普遍漠视人事档案
“平时没把档案当回事,可真正用起来,才发现档案如此重要。”调查中,记者发现,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们对于档案的用途知之甚少,不少毕业生甚至不知档案与自身有何关系。
南昌大学大四学生小张已与湖南一家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现正在该公司见习。当记者问他打算如何处置自己的档案时,他表示根本没有想过此事:“档案不是存在学校吗,还需要迁出去?”
像小张这样将档案存放在学校不及时转出去的大学毕业生有很多。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档案的处置方式分以下几种:有的随意将档案丢在学校置之不理;有的干脆把档案揣在身上;小部分人把档案转到了学校所在地的人才市场,但几年后就忘了这事;更多人则完全将档案遗忘了,不知档案是转回了原籍,还是留在了学校,或是转到了人才市场。
令人担忧的是,弃档的现象越来越多。中国江西人才市场是我省最大的人才流动管理机构,截至目前,该市场已存放了两万多份人事档案。然而,许多档案从放进之日起,就成了“死档”。据该市场工作人员介绍,有的档案甚至十几年无人领走。
原因:档案受“冷遇”的背后
大学毕业生漠视档案,是因为不少人忽视了档案的作用。
现在深圳某企业工作的黄先生告诉记者,“我换了七八次工作,从来没有人问我档案问题。现在企业看重的是能力,档案有没有,作用不大。”
中国江西人才市场工作人员罗水泉告诉记者,之所以出现“档案无用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非公企业增多,许多非公用人单位在录用和管理员工时不看重档案里的历史描述,更注重工作中的表现;如今不少高校毕业生都是自谋职业,部分毕业生因没有落实工作单位把档案暂时留在了学校,找到工作后因身在外地或忘记等各种原因,没有再回学校办理档案转移手续;也有毕业生认为,档案转移手续复杂,放在人才市场每年需缴240元管理费,不如丢在学校安全省事。
“其实,档案在现阶段仍有着很大的存在价值。”一位档案界的专家指出,大学毕业生漠视档案,最终受害者只能是自己。毕业生如果没有及时将档案从学校转出,将影响今后的转正定级和评定职称。若想调换工作,没有档案,在原单位的工龄就不能计算。尽管现在有的单位可以补办新档案,但以前的经历、评
价、身份等历史记录将不复存在。另外,毕业生在办理养老保险、继续深造、报考公务员等事关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时,都需要用档案。
提醒:别忘给档案找个“家”
专家提醒高校毕业生们,一定要重视自身档案,不要到了需要用时才想起来找档案,到那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多重要的个人信息也无法及时更新。
专家建议,大学生毕业后一定要将档案从学校及时转出。目前,我国的人事管理是双轨制。一种是公有制企业的人事处管理职工档案;一种是县级以上的人才市场代理人事档案。这两种是平行运行、且能对接的制度。也就是说,假如你毕业后进入私营企业工作了两年,再考上公务员进入国家机关,你的工龄是从你的档案进入人才市场的时间开始算起。换句话说,是进入私营企业工作的时间开始计算。因为档案放在学校只是学籍档案,转到人才市场才成为人事档案,才能证明你进入了社会参加了工作。
档案没用?用时找不着才知麻烦
“说起来重要,排起来次要,用起来需要,忙起来忘掉。”据了解,这种“人事档案无用论”正在社会上逐渐流行。专家分析,随着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导致“弃档”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放弃人事档案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近日,记者就“人事档案”的有关问题走访了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的一些应往届毕业生,在被访者中间,有60%的受访同学认为“找工作看重的是能力,档案不怎么重要”;25%的同学表示“没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看情况对待吧”;只有15%的同学认为“以后要找工作,档案很重要,不能遗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导致“人事档案无用论”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存档费高
一是人事关系存档费高,导致不少人纷纷“弃档”。据调查,目前山西省大部分人才市场的存档费每年为300元左右,这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太原理工大学毕业生李华说:“我在2001年毕业,把档案转到了人才市场,每年的存档费要300元,一直没去交过。现在我在一家私企上班,档案也不需要,算下来这几年来的存档费也有一千多块钱,不如不要档案了。”
单位重能力不重档案
二是许多人工作岗位与人事档案之间的依附关系不大,加之转档手续繁琐,导致很多人在流动或工作转换中放弃档案。“档案没多大用处,人走档走,人留档留。再说了,现在谁看你的档案?谁管你档案里成绩得多少分,是优是良?”“现在都是聘用制了,档案还有什么用?用人单位看重的不是你的档案,而是你的能力。”该校另外几名大学毕业生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
自谋职业用不着
三是大学生毕业后自谋职业成普遍趋势,暂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将档案留在学校,自谋出路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将档案放到人才市场后置之不理。山西大学一名毕业生说:“自从大学毕业后,我的人事档案就一直放在学校,反正也用不着。很多同学都将档案留在学校,除非有正规的接收单位才想起档案,否则档案就永远地留在学校或人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