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药的操作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煎药的操作流程

一、煎药用水: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

二、加水量:根据饮片质地、吸水性能、煎煮时间长短、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计算加水量。

三、煎前浸泡:煎前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也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药物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

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漫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四、入药方法:(1)先煎:贝壳、甲壳、化石以及多数矿物药,如牡蛎、磁石等,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同煎。另有一些中药毒性较大,如附子、生半夏等,为减少其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2)后下: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发或破坏二不耐煎煮者,如薄荷、大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完毕再将其纳入,煎煮5-10分钟即可。

(3)烊化: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不宜与其他药共煎,需要另外炖化,再兑入其他药同服。

(4)冲服: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液态药物(如竹沥、姜汁等),宜用开水冲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可。

五、煎煮次数:在煎煮药物时,其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需要将药液滤出,再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

出。为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保证疗效,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

六、煎取药量: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

七、煎煮操作:1、按照中药付数、所煎药物重量、药物质地、煎煮时间及煎药量计算加水量,用自动加水机进行计算并加水,浸泡药物30分钟。

2、一般宜先武火(大火)后文火(小火),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煎药时间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通常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避免久煮而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滋补药则在煮沸之后,用文火维持30-40分钟,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3、注意需要先煎、后下等特殊操作的药种,保留传统煎药特点,满足不同处方需求。

4、每剂中药宜煎煮两次或三次,充分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提高疗效;药料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5、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煎干或煮焦者禁止药用。

6、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当使用不同的标识区分。

7、煎煮好的药液应当装入经过清洗和消毒并符合盛放食品要求的容器内,严防污染。

8、使用煎药机煎煮中药,煎药机的煎药功能应当符合本规范的相关要求。应当在常压状态煎煮药物,煎药温度一般不超过100℃。煎出的药液量应当与方剂的剂量相符,分装剂量应当均匀。

9、包装药液的材料应当符合药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

八、煎药环境:利于煎药员工作,最大程度保护药物和药液煎煮质量,环境温度在5℃~40℃;相对湿度:≤85%。

煎药操作过程中预防涨袋----注意事项!!!

出现包装好的中药液涨袋及发酸变质最主要的原因:

1.包装前的药液是否加热到100度,如果没有达到100度就会出现药液变质、涨袋,尤其是在室温高于30度的情况下,更容易导致药液变质。在30度室温下,规范加工和包装的药液,根据不同的药物成份保质期会在3-5天之间。

2.在煎药完成后,是否彻底清洗好煎药机的每一个环节,而且是否将清洗的废水排除干净。

有的加工单位没有彻底将清洗的废水排除干净就开始包装了,只是将包装好的第一袋药扔掉了事,还有的将包装好的第一袋药剪破倒回煎药机重新包装发给病人,这样就会造成药物变质,病人还认为是煎药机煎的药不好实际是操作工,工作责任心差造成的。

3.再有就是有极个别的用次药充好药,用霉变的药给病人掺到里边去煎药当时发现不了但是保质期不会超过5天就会变质,严重的会造成病人出现严重的后果。

4.还有,为了快给病人拿走刚煎好的药就放到冷水中去降温,这样就会给药液中还残存的细菌提供了繁殖的时间和机会,如果正常的降温会将密封好的袋内的细菌大部分杀灭,就会延长保质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