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孢炭疽菌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尖孢炭疽菌的研究进展

李小艳蒋李何*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内江 641000)

摘 要:尖孢炭疽菌是造成植物炭疽病的一种病原真菌,在苹果、杏、柑橘树、橡胶、草莓等都能引起危害。通过参阅大量文献,对尖孢炭疽菌的形态特征与分类鉴定、病原与寄主互作、危害症状进行了综述。为尖孢炭疽菌今后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尖孢炭疽菌;炭疽病;综述;病原与寄主;危害症状

中图分类号:S4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33046

尖孢炭疽菌是世界性分布的病原真菌,能使农作物减产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危害人们种植的农作物,也能危害那些非栽培的植物品种。从温带到亚热带,从亚热带再到热带的果树作物,都容易受尖孢炭疽菌的侵染而感病。病症主要表现为果实腐烂,也侵染芽、叶、花瓣等器官。常见的寄主包括很多双子叶植物如草莓、苹果、柑橘、橡胶和核果植物[1]。自H.J.Tode(1970)年建立属V ermiculuria Tode(Arx,1957;王晓鸣,1985[2,3])。以来,先后有许多学者对炭疽菌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尖孢炭疽菌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传播途径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1形态特征与分类鉴定

1.1 C.acutatum的形态学与分类地位

C.acutatum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ete),核菌纲(Phyllachoraceae),黑痣菌科(Phyllachoraceae)。菌落通常初为白色,后期覆盖有粉红色到橙色的分生孢子堆。初生孢子生于分生孢子盘中,C.acutatum也可以在活体叶片表面产生次生孢子。分生孢子通常为椭圆形或梭形,至少有一个尾端,而不像胶胞炭疽菌一样具有典型的双尾端。有稀疏的刚毛,分生孢子萌发产生形态大小多样的带有色素的附着胞。在试验条件下,其有性阶段被确定为Glomerella acutata。Guerber 等人发现来自寄主的大多数种都可以在培养基上交配并形成成熟的子囊壳C.acutatum和其他炭疽菌属的杂交机理比较复杂[4]。

尖孢炭疽菌与其他炭疽菌种的区别形态特征如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形态,有无刚毛,菌核和附着胞都被用于炭疽菌种类差异性辨别。不同种的形态性状多样。其他特征,如生长率和对苯菌灵的敏感性有助于判断C.acutatum和C.gloeosporioides之间的差异。C.acutatum 对苯菌灵既不敏感又不依赖,C.acutatum对苯菌灵较其他Colletotrichum的抗性种敏感。很多研究致力于确定Colletotrichum的哪个种与植物炭疽病的形成有关,并研发工具来识别及区分不同的种。正如Freeman[5]所说单个种可作用于多个寄主,多个种也可作用于单个寄主。

1.2 尖孢炭疽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通过利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从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垦区橡胶树上收集的21个尖孢炭疽菌株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以杧果上分离的尖孢作为参照菌株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APD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ISSR 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2种分子标记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基本一致,均可揭示尖孢炭疽病菌的遗传多态性;

2 种分子标记产生的聚类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2病原与寄主互作2.1 侵染过程和定殖

虽然C.acutatum在寄主上会引发多种坏死症状,与胶胞炭疽菌相比,其寄主—病原物的互作更多地与营养相关。在很多情况下C.acutatum的存活类似于腐生生物,不过,C.acutatum存在于多个植物品种但并不经常致病。这些品种常生于植物组织表面或内生,在寄主或非寄主上都不产生症状。随着对C.acutatum的侵染过程的细胞学研究和早期的活体营养关系或寄主与病原物的侵染的研究,将其分为4种互作或侵染策略。分生孢子萌发,在寄主表面形成附着胞和侵染钉,穿透组织表皮。自然侵染先后过程包括初侵染阶段,活体寄生与休眠期,和随后的菌丝生长及定殖阶段[6]。

2.2病害循环

C.acutatum 的分生孢子通常产生于寄主组织的松果体石上,并通过雨水传播[7-10]。比如草莓这样的匍匐作物,分生孢子在一个很短的距离内传播[8,9],而将稻草覆盖在地面,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分生孢子的传播[9]。侵染木本植物的分生孢子,可随着风雨在很大范围内转播,随着在甜橙花朵和大量落果上的再侵染,病害可在一个季节里,在一个广阔的地区内多次循环[7]。绝大多数的C.acutatum拥有多个寄主,并在不同寄主之间主要通过风雨传播,这种普遍的循环包括4种类型的生活史,分别是对叶活体营养-对花死体营养型(在柑橘上发生)、全死体营养型(在草莓上发生)、半活体营养型(在蓝莓、苹果和核果类水果上发生)、活体营养与四蹄营养混合型。

3危害症状

由C.acutatum 侵染的植物,其叶片、叶柄、花朵、果实等很大的范围都会因组织坏死而产生枯萎病,但其危害的组织却不固定,有时候在危害幼嫩组织时,成熟的组织却对病菌有抵抗力。在种植的杏树上,C.acutatum 营死体营养,容易感染幼嫩组织,如叶片、细枝、花朵和果实。然而,在温暖的气候里下雨后,正在萌发的嫩枝和花将严重地枯萎。同样情况下的青柠檬的嫩枝和叶子将全部被C.acutatum 枯萎致死。以上2种情况,都说明毁灭性的损伤和对外观的破坏都发生在果实上。青柠檬所有的幼嫩组织都容易被C.acutatum 侵染病严重危害,但在甜橙和大多数柑橘类作物上,只有花和萎奄的落果会被侵染;青柠檬上的病原在甜橙萎奄的落果上产生所有症状,但从甜橙萎奄的落果上取得的病原,只有很小的炭疽病损伤。诸如苹果、蓝莓等寄主,C.acutatum在收获前后都会产生危害,造成蓝莓熟腐病和苹果炭疽病。

4结语

随着对炭疽病不断深入的研究,人们尖孢炭疽菌

*为本文通讯作者

(下转第76页)

不够,田间工程配套不完善,“卡脖子”和“最后一公里”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工程,近的能灌,远的灌不到,干旱时村民们只能望水兴叹,“沟远水来迟”的味道让人心酸,真正离水源远的需要水而用不到水,好水没用到刀刃上。到了秋季收获的季节,灌得到和灌不到的田间形成了“冰火两重天”,村民们有的哭,有的笑。为了使光山县父老乡亲早日脱贫,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各项资金切实落实到位,只有国家政策的引导再加资金的到位,才能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末级渠系及田间配套工程,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使村民们人人受益,无后顾之忧,而不能使旱不能灌、涝不能排成为农业发展的绊脚石,导致农民致贫。

3.2 建立管理机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初期因受资金限制,设计和施工标准低,当时工程建设投入大部分依靠群众自筹,管理方式也比较粗放,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大部分水利工程处于“有人用,无人管;只使用,不维护”的状况,大部分电灌站的机电设备、机房动力线路全部毁掉,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干旱时不能发挥效益,令人十分痛心,这些都是重建轻管惹的祸,只建不管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致使有的农民致贫。近年来,光山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抓住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采用“承包、租赁、股份合作、企业投资”等形式,鼓励、引导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然后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无论谁管理,都签订管理责任合同书,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保障这些已建工程的安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确保广大村民旱能灌、涝能排,从而推动农业快速稳定发展,为父老乡亲早日脱贫添砖加瓦。

3.3 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制度

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内容广泛,在起初建设时应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各工程建设应规范有序发展,而不是删繁就简、偷工减料,形成“豆腐渣工程”“面子工程”。这样损失的是老百姓,他们遭受损失后反过来要找政府,这样的恶性循环,有损政府形象,影响官民感情。

3.4 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在水利单位的职工多为内部子女,真正具备水利技术管理能力的人才稀缺。近年来,由于又受财政编制已满的限制,无法招录高校毕业生,尤其是水利工程建设技术人员匮乏,技术力量薄弱,导致已建工程效率低下。我们应借着时代的“东风”,注重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本着“派出去,请进来”的思想,定期分批进行业务培训,对自身不断进行充电,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改变人浮于事的局面,使广大职工在技术与技能上提升一个台阶,以更好地服务于单位,服务于人民,为农村致贫扫清障碍。

4结语

如今的光山已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扶贫大格局,光山县将借助中央办公厅定点帮扶和省市大力支持的机遇,汇全民之智、举全县之力,坚决搞好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后的管理与日常维修养护,在推动“农业持续增效、农村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不断迈进,坚持“兴水治旱,治水兴县”的方针,加大兴水治水力度,切实搞好抗旱水源工程、水库灌区改造、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增大工程蓄水能力,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收入,为光山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胡淑娟,陈巧云.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补救措施探析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0):202.

[2]张力峰,李颖超.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

决对策[J].吉林农业,2015(1):77.

[3]周裕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国新技

术新产品,2016(3):126.

作者简介:胡桂枝(1974-),女,河南省信阳市人,现在泼河水库灌区光山管理站工作,助理工程师。

C.acutatum 的了解逐步加深,由于与近源种胶孢炭疽病C.gloeosporioides在形态上不是很容易区分,以往很容易混淆。但现在通过分子技术等手段,可以很快实现快速鉴定。C. acutatum可以危害多种农作物和果树,其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释,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Phillip S.Wharton and Javier Diéguez-Uribeondo.The

biology of Colletotrichum acutatum[J].Anales del Jardín Botánico de Madrid,2004,61(1):1-22.

[2]冯淑芬,刘秀娟,郑服丛,等.橡胶树炭疽菌生物学和侵染

特征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1998,19(2):7-14.

[3]王晓鸣.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Cda)的现代分类学和陕西

省炭疽菌属的种[D].陕西:西北农业大学,1985.

[4]Guerber,J.C.and Correll,J.C.The first report of the

teleomorph of Colletotrichum acutatum in the United States[J].

Plant Dis,1997(81):1334.

[5]Freeman,S.,Horowitz,S.,and Sharon,A.Pathogenic and

nonpathogenic lifestyle in Colletotrichum acutatum from strawberry and other plants[J]. Phytopathology,2001(91):

986-992.

[6]Prusky,D.,Freeman,S.&Dickman,M.B.(eds.),Colletotrichum:

Host Specificity,Pathology,and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M].

Phytopathology,2000.

[7]Agostini,J.P.,Gottwald,T.R.,and Timmer,L.W.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p- ostbloom fruit drop of citrus in Florida[J].Phytopathology,1993(83):485-490.

[8]Madden,L.V.,Wilson,L.L.,and Ellis,M.A. Field spread of

anthracnose fruit rot of s- trawberry in relation to ground cover and ambient weather conditions[J].Plant Dis,1993(77): 861-866.

[9]Madden,L.V.,Yang,X.,and Wilson,L L.Effects of rain

intensity on splash dispersal of Colletotrichum acutatum. Phyt opathology[J].1996(86):864-874.

[10]Ntahimpera,N.,Wilson,L.L.,Ellis,M.A.,and Madden,L.

parison of rain effects on splash dispersal of the Colletotrichum species infecting strawberries[J].Phytopathology, 1999(89):555-563.

作者简介:李小艳(1990- ),女,四川宜宾人,硕士。

(上接第5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