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芽孢杆菌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芽孢杆菌属ppt课件
性状正常,应引起注意
37
微生物学检验
标本采集: 可疑食物、粪便、呕吐物,因食品暴露
于空气中,在一定程度都会受到本菌污染, 所以不能分离出该菌就认为是引起食物中 毒的病原菌。
38
确诊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必须:
从食物中分离出菌数≥105CFU/g,提示本菌活 跃生长,构成潜在危险
从可疑食物分离到的菌株与从病人粪便和(或) 呕吐物中分离到的菌株属同一血清型
毒素→→血液→→全身中毒症状
外周N---N炎:膈肌麻痹---呼吸困难 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软颌麻痹---吞咽困难
心肌---心肌炎
57
白喉假膜
58
免疫性:
抗毒素免疫 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机体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得免疫力: 六月以下婴儿---------母亲 成人---------------------隐性感染、人工主动免疫
44
G+杆菌、一端或两端膨大成棒状 染色不均匀,两端浓染或有异染颗粒 无鞭毛、无芽胞 排列不规则,呈栅栏状 白喉棒状杆菌——致病菌 类白喉棒状杆菌——条件致病菌
45
白喉棒状杆菌 C.diphtheriae
46
一、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染色:
G +细长微弯的杆菌
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
白喉棒状杆菌异染颗粒 1000×
易感者: 1~5岁儿童 成人---也有可能
常排列呈V、L、X等文字形
异染颗粒——形态上的鉴别特征
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
47
•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温度35~37℃ 营养要求高,在含血液、血清、鸡蛋的培养基上生
长良好 • 吕氏(Loeffler)血清斜面或鸡蛋斜面:
37
微生物学检验
标本采集: 可疑食物、粪便、呕吐物,因食品暴露
于空气中,在一定程度都会受到本菌污染, 所以不能分离出该菌就认为是引起食物中 毒的病原菌。
38
确诊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必须:
从食物中分离出菌数≥105CFU/g,提示本菌活 跃生长,构成潜在危险
从可疑食物分离到的菌株与从病人粪便和(或) 呕吐物中分离到的菌株属同一血清型
毒素→→血液→→全身中毒症状
外周N---N炎:膈肌麻痹---呼吸困难 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软颌麻痹---吞咽困难
心肌---心肌炎
57
白喉假膜
58
免疫性:
抗毒素免疫 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机体还可通过其它方式获得免疫力: 六月以下婴儿---------母亲 成人---------------------隐性感染、人工主动免疫
44
G+杆菌、一端或两端膨大成棒状 染色不均匀,两端浓染或有异染颗粒 无鞭毛、无芽胞 排列不规则,呈栅栏状 白喉棒状杆菌——致病菌 类白喉棒状杆菌——条件致病菌
45
白喉棒状杆菌 C.diphtheriae
46
一、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染色:
G +细长微弯的杆菌
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
白喉棒状杆菌异染颗粒 1000×
易感者: 1~5岁儿童 成人---也有可能
常排列呈V、L、X等文字形
异染颗粒——形态上的鉴别特征
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
47
•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温度35~37℃ 营养要求高,在含血液、血清、鸡蛋的培养基上生
长良好 • 吕氏(Loeffler)血清斜面或鸡蛋斜面:
《炭疽检验技术》课件
案例二
总结词
科学应对、有效隔离
详细描述
某实验室发生炭疽感染事件,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科学调查和有效 隔离,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案例三
总结词
全面调查、彻底处理
详细描述
某企业发生炭疽污染事件,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并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处理污染源,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和员工健康。
THANKS
通过采集疑似炭疽病例的样本,提取其中的核酸,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以检测是否存在炭疽杆菌基因片段。
基因分型与溯源分析
通过对炭疽杆菌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确定其基因型别和进化关系,为追踪传染源和传播途 径提供依据。
生物信息学分析
将分子生物学检验获得的基因序列数据输入生物信息学数据库进行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 对数据进行比对、拼接、绘制进化树等处理,以揭示炭疽杆菌的演化规律和变异特点。
03
炭疽的预防与控制
炭疽的预防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
及时发现并报告疑似病例,有 效控制疫情的扩散。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炭 疽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疫苗接种
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 力,降低感染风险。
动物管理
加强动物检疫和动物炭疽的控 制,防止动物间疫情传播。
炭疽的控制
隔离和治疗
对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 隔离治疗,防止疾病进
皮肤炭疽
最常见,表现为局部皮肤 坏死、溃疡、焦痂形成和 周围组织水肿等。
肠炭疽
较少见,表现为高热、呕 吐、腹泻、出血性肠炎等 症状。
肺炭疽
最严重,表现为高热、咳 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病 情发展迅速,常导致死亡 。
02
炭疽检验技术
第17章炭疽杆菌课件
2、炭疽毒素
三种蛋白:保护性抗原(PA)、水肿 因子(EF)、致病因子(LF)构成的复合物, 只有当PA与EF或LF中任何一种成分结合,才
能显示毒性作用
2024/3/28
10
(二)传播途径
炭疽芽胞杆菌主要感染草食动物,如羊、 牛、马等
人则因接触患病动物或其尸体、皮毛 以及吸入带菌气溶胶等而被感染
2024/3/28
11
(三)所致疾病
根据传播途径不同,人类炭疽可分成三型: ①皮肤炭疽,最多见 ②肠炭疽,多由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而感染 ③肺炭疽,多因在处理病畜皮毛时吸入病菌
芽胞,在肺组织局部发芽繁殖,引起呼吸道症 状及原发性肺炎,并伴全身中毒症状
2024/3/28
12
三、防治原则
炭疽的预防重点应放在家畜感染的防治及 牧场的卫生防护上
炭疽芽胞杆菌是引起动物和人类炭疽 的病原菌
物及畜产 品而感染
2024/3/28
1
一、生物学性状
(一)炭疽芽胞杆菌为致病菌中最大的细菌 菌体两端平截 经人工培养后常排列成长链状,形成竹节 革兰染色阳性 芽胞在有氧条件下或人工培养基中形成 呈椭圆形 位于菌体中央 不大于菌体
病畜应严格隔离或处死深埋,死畜严禁剥 皮或煮食,应焚烧或深埋2m以下
最近有报道,对青霉素类药物已出现耐药珠
目前认为,四环素、红霉素、第三代头孢、 喹诺酮类均是炭疽病的有效治疗药
2024/3/28
13
2024/3/28
14
2024/3/28
2
2024/3/28
3
2024/3/28
4
2024/3/28
5
(二)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 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 形成灰色粗糙型菌落 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卷发状边缘
三种蛋白:保护性抗原(PA)、水肿 因子(EF)、致病因子(LF)构成的复合物, 只有当PA与EF或LF中任何一种成分结合,才
能显示毒性作用
2024/3/28
10
(二)传播途径
炭疽芽胞杆菌主要感染草食动物,如羊、 牛、马等
人则因接触患病动物或其尸体、皮毛 以及吸入带菌气溶胶等而被感染
2024/3/28
11
(三)所致疾病
根据传播途径不同,人类炭疽可分成三型: ①皮肤炭疽,最多见 ②肠炭疽,多由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而感染 ③肺炭疽,多因在处理病畜皮毛时吸入病菌
芽胞,在肺组织局部发芽繁殖,引起呼吸道症 状及原发性肺炎,并伴全身中毒症状
2024/3/28
12
三、防治原则
炭疽的预防重点应放在家畜感染的防治及 牧场的卫生防护上
炭疽芽胞杆菌是引起动物和人类炭疽 的病原菌
物及畜产 品而感染
2024/3/28
1
一、生物学性状
(一)炭疽芽胞杆菌为致病菌中最大的细菌 菌体两端平截 经人工培养后常排列成长链状,形成竹节 革兰染色阳性 芽胞在有氧条件下或人工培养基中形成 呈椭圆形 位于菌体中央 不大于菌体
病畜应严格隔离或处死深埋,死畜严禁剥 皮或煮食,应焚烧或深埋2m以下
最近有报道,对青霉素类药物已出现耐药珠
目前认为,四环素、红霉素、第三代头孢、 喹诺酮类均是炭疽病的有效治疗药
2024/3/28
13
2024/3/28
14
2024/3/28
2
2024/3/28
3
2024/3/28
4
2024/3/28
5
(二)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 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 形成灰色粗糙型菌落 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卷发状边缘
炭疽杆菌病ppt课件
14
绵羊和山羊:常发生最急性型炭疽,表现脑卒中症状, 突然眩晕,摇摆,磨牙,全身痉挛,天然孔有时出血, 很快倒地死亡。
马:常取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与牛症状相似,急性者有 腹痛症状。
犬及其他肉食兽:一般呈严重的胃肠炎及咽炎症状。也 有在唇、舌及硬腭等粘膜发生痈性肿胀。
15
猪:猪对炭疽抵抗力较强。有的因咽部炭疽,咽喉 部和附近淋巴结明显肿胀,体温升高,精神和食欲 不振。症状严重时,粘膜发绀,呼吸困难,最后窒 息而死。多数表现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宰后可 见下颌及肠系膜淋巴结及肺等有病变。肠炭疽常伴 有消化机能紊乱,便秘或腹泻。败血型极少。
17
脾肿大,质软,呈紫黑色(R. W. Blowey等)
18
诊断
初诊:临诊特点和流行病学 注意:病畜死后疑似炭疽病例,禁止剖检
确诊:实验室检查 镜检:采病极期或死亡尸体的血液或其他材料,涂 片染色,见有多量有荚膜,菌端平直的粗大杆菌, 可诊为炭疽。
19
分离培养:
病料:新鲜病料;污染的材料,如毛发、骨粉等 需要制悬液,加热65度10分钟或60度30分钟,
后,可通过粪便散布病原。
10
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途径
主要是: 消化道(常因采食污染的饲料、饲草和引水) 皮肤(吸血昆虫叮咬) 呼吸道(吸入带菌灰尘)
11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特点:
一般呈散发 可呈地方流行性
在炭疽杆菌严重污染地区,畜群又未预防接种 本病无季节性,但夏季发生较多
畜舍的地面、墙壁、运动场用20%漂白粉溶液或10%热 碱水喷洒,按1L/m2溶液,连续消毒3次,每次间隔1 h。 禁止人畜出入疫区和输出畜产品及草料,禁止使用病畜乳、 肉。在最后一头病畜死亡或痊愈后15天时,再进行一次 终末大消毒,解除封锁。
绵羊和山羊:常发生最急性型炭疽,表现脑卒中症状, 突然眩晕,摇摆,磨牙,全身痉挛,天然孔有时出血, 很快倒地死亡。
马:常取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与牛症状相似,急性者有 腹痛症状。
犬及其他肉食兽:一般呈严重的胃肠炎及咽炎症状。也 有在唇、舌及硬腭等粘膜发生痈性肿胀。
15
猪:猪对炭疽抵抗力较强。有的因咽部炭疽,咽喉 部和附近淋巴结明显肿胀,体温升高,精神和食欲 不振。症状严重时,粘膜发绀,呼吸困难,最后窒 息而死。多数表现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宰后可 见下颌及肠系膜淋巴结及肺等有病变。肠炭疽常伴 有消化机能紊乱,便秘或腹泻。败血型极少。
17
脾肿大,质软,呈紫黑色(R. W. Blowey等)
18
诊断
初诊:临诊特点和流行病学 注意:病畜死后疑似炭疽病例,禁止剖检
确诊:实验室检查 镜检:采病极期或死亡尸体的血液或其他材料,涂 片染色,见有多量有荚膜,菌端平直的粗大杆菌, 可诊为炭疽。
19
分离培养:
病料:新鲜病料;污染的材料,如毛发、骨粉等 需要制悬液,加热65度10分钟或60度30分钟,
后,可通过粪便散布病原。
10
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途径
主要是: 消化道(常因采食污染的饲料、饲草和引水) 皮肤(吸血昆虫叮咬) 呼吸道(吸入带菌灰尘)
11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特点:
一般呈散发 可呈地方流行性
在炭疽杆菌严重污染地区,畜群又未预防接种 本病无季节性,但夏季发生较多
畜舍的地面、墙壁、运动场用20%漂白粉溶液或10%热 碱水喷洒,按1L/m2溶液,连续消毒3次,每次间隔1 h。 禁止人畜出入疫区和输出畜产品及草料,禁止使用病畜乳、 肉。在最后一头病畜死亡或痊愈后15天时,再进行一次 终末大消毒,解除封锁。
炭疽介绍PPT培训课件
临床表现
皮肤炭疽的典型表现为迅速坏死的无 痛性痈,伴局部化脓性淋巴结炎;吸 入性炭疽表现为急性起病,出现寒战 、高热、呼吸困难、胸痛及咳嗽,可 迅速出现昏迷和死亡;肠炭疽可表现 为急性肠炎型或急腹症型,前者症状 较轻,后者病情凶险,常并发败血症 和感染性休克。
实验室检查
皮肤损害的分泌物、呕吐物、粪便、 脑脊液等标本中可检出炭疽杆菌。
炭疽患者及其家属可能因病情严重而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问
题。
社会经济影响及防控策略
社会经济影响
炭疽疫情爆发可能导致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炭疽患者 的治疗和康复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和费用。
防控策略
加强炭疽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炭疽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加强动物检疫和监管,防止动物炭疽传播给人类 ;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提高炭疽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发病机制
炭疽杆菌通过皮肤接触、吸入或食入等方式进入人体后,在 局部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组织坏死和全身毒血症。炭疽杆 菌还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和炭疽性脑膜炎等严重并 发症。
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易感人群
患病的草食动物,如牛、羊、马等, 是炭疽的主要传染源。
人群对炭疽普遍易感,但职业人群如 牧民、农民、屠宰工人等由于接触患 病动物的机会较多,因此感染风险更 高。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疫情爆发 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XX
REPORTING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PART 0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
病原学研究
第三节炭疽芽胞杆菌(BanthracisPPT课件
cis )
• 需氧芽胞杆菌属:
需氧,形成芽胞,革兰阳性大杆菌
•炭疽芽胞杆菌:炭疽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其他: 不致病
枯草芽胞杆菌
或条件致病 嗜热脂肪芽胞杆菌
1
是
炭疽
人人类最早认识和研究的重要疫病之一。
该病对现代微生物学的奠基和发展具有重要历
史意义
1、1876年,Koch首次以该病作为描述细菌 性病因的第一种模型。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4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0
•所致疾病
皮肤炭疽:接触感染,最多见(面部黑色焦痂) 肺炭疽:吸入感染(吸入含芽胞尘埃) 肠炭疽:吃未煮熟的病畜肉、乳制品后,
出现呕吐,肠麻痹、便血. 三者均可并发败血症、炭疽性脑膜炎
•免疫性细:菌持武久器 免疫
11
典型症状:炭疽焦痂
12
•免疫性
病后获持久免疫力
13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2、该病病原菌炭疽杆菌是用显微镜从染病动 物材料中检出的第一种微生物。
2
3、该病是以纯培养物在实验动物中人 工感染成功的第一种疫病。
4、1880年~1881年巴斯德用该病原研制 成功第一种活菌减毒疫苗,并有力的 推动了现代免疫学的发展。
• 需氧芽胞杆菌属:
需氧,形成芽胞,革兰阳性大杆菌
•炭疽芽胞杆菌:炭疽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其他: 不致病
枯草芽胞杆菌
或条件致病 嗜热脂肪芽胞杆菌
1
是
炭疽
人人类最早认识和研究的重要疫病之一。
该病对现代微生物学的奠基和发展具有重要历
史意义
1、1876年,Koch首次以该病作为描述细菌 性病因的第一种模型。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4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0
•所致疾病
皮肤炭疽:接触感染,最多见(面部黑色焦痂) 肺炭疽:吸入感染(吸入含芽胞尘埃) 肠炭疽:吃未煮熟的病畜肉、乳制品后,
出现呕吐,肠麻痹、便血. 三者均可并发败血症、炭疽性脑膜炎
•免疫性细:菌持武久器 免疫
11
典型症状:炭疽焦痂
12
•免疫性
病后获持久免疫力
13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2、该病病原菌炭疽杆菌是用显微镜从染病动 物材料中检出的第一种微生物。
2
3、该病是以纯培养物在实验动物中人 工感染成功的第一种疫病。
4、1880年~1881年巴斯德用该病原研制 成功第一种活菌减毒疫苗,并有力的 推动了现代免疫学的发展。
《炭疽培训》课件
传染性
炭疽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吸入病原 体而传播。
对环境的影响
破坏生态环境
炭疽病可以破坏动植物的生态环 境,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污染水源和土壤
炭疽病菌可以在水源和土壤中存 活,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污染。
对经济的影响
01
02
03
农业损失
炭疽病可以破坏农作物, 导致农业经济损失。
旅游业受损
炭疽病的爆发可以影响旅 游业,降低旅游收入。
对疫区进行消毒和灭菌
对病例所在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和灭菌,消灭 病原体。
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建立应急组织
成立专门的应急组织,负责炭 疽病的应急处理工作。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炭疽病的传播特点和地区 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应急 预案。
加强应急演练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 处理能力。
及时报告和处理疫情
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报告并 按照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
医疗费用增加
炭疽病的爆发会增加医疗 系统的负担,增加医疗费 用。
03 炭疽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炭疽病的危 害和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
范意识。
定期监测
对可能存在炭疽病的环境和动 物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
处理。
加强动物检疫
对进出口动物进行严格的检疫 ,防止炭疽病的传播。
05 结论与建议
对炭疽病的认识与重视
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 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畜或染菌程的加速,炭疽病的传 播风险也在不断增加,需要引起各国 政府和民众的高度重视。
炭疽病在历史上曾造成大规模的疫情 ,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
2024年度炭疽科普宣传PPT课件
6
02
炭疽杆菌生物学特性
2024/3/24
7
形态结构及染色方法
01
02
03
形态
炭疽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 ,呈长链状排列,形似竹 节,无鞭毛,不能运动。
2024/3/24
结构
炭疽杆菌具有荚膜,其成 分为多肽,可保护细菌免 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 。
染色方法
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炭疽杆 菌染成紫色,而荚膜则不 易着色,呈现出周围透明 圈的特点。
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 率
2024/3/24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加强防控措施的执行和监督,提高应对能力
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
2
3
研究气候变化对炭疽病传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4/3/24
3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3/24
01
加强新发和再发疫情的监测和预 警体系建设
02
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 应对炭疽病的挑战
2024/3/24
9
毒素产生及作用机制
2024/3/24
毒素产生
炭疽杆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包括荚膜多糖、外毒素A和水肿因子等。其中,外毒 素A是主要的毒力因子,具有致死性、细胞毒性和免疫原性等多种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外毒素A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并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导 致细胞死亡。此外,水肿因子可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这些毒素共同作 用,导致炭疽病的典型症状如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皮肤坏死等。
2024/3/24
21
应急演练组织实施
准备必要的演练物 资和设备,如防护 服、消毒药品、检 测试剂等。
按照计划进行演练 ,并做好记录和影 像资料留存。
02
炭疽杆菌生物学特性
2024/3/24
7
形态结构及染色方法
01
02
03
形态
炭疽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 ,呈长链状排列,形似竹 节,无鞭毛,不能运动。
2024/3/24
结构
炭疽杆菌具有荚膜,其成 分为多肽,可保护细菌免 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 。
染色方法
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炭疽杆 菌染成紫色,而荚膜则不 易着色,呈现出周围透明 圈的特点。
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 率
2024/3/24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加强防控措施的执行和监督,提高应对能力
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
2
3
研究气候变化对炭疽病传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4/3/24
3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3/24
01
加强新发和再发疫情的监测和预 警体系建设
02
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 应对炭疽病的挑战
2024/3/24
9
毒素产生及作用机制
2024/3/24
毒素产生
炭疽杆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包括荚膜多糖、外毒素A和水肿因子等。其中,外毒 素A是主要的毒力因子,具有致死性、细胞毒性和免疫原性等多种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外毒素A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并抑制蛋白质合成,从而导 致细胞死亡。此外,水肿因子可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这些毒素共同作 用,导致炭疽病的典型症状如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皮肤坏死等。
2024/3/24
21
应急演练组织实施
准备必要的演练物 资和设备,如防护 服、消毒药品、检 测试剂等。
按照计划进行演练 ,并做好记录和影 像资料留存。
2024版炭疽防治培训PPT课件
2024/1/27
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学员们学 会了如何进行炭疽病的预防、诊断和 治疗。
28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增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学员们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 力。
2024/1/27
学员们学会了如何与同事、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29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现场初步处置方法
01
02
03
立即隔离
将疑似炭疽病患者与健康 人群迅速隔离,减少传播 风险。
2024/1/27
初步救治
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如 止血、包扎伤口、保持呼 吸道通畅等。
采集样本
在严格防护措施下,采集 患者血液、分泌物等样本, 以便后续实验室检测。
20
报告程序及时限要求
立即报告
发现疑似炭疽病例后,应 立即向所在医疗机构及上 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积极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完善疫苗接种制度
02
建立健全的疫苗接种制度,包括疫苗采购、储存、运输、接种
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
加强宣传教育
03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炭疽疫苗的认识和接种意愿,同时
解答公众关于疫苗接种的疑问和担忧。
17
加强动物源性食品监管
加强动物检疫
对饲养、运输、屠宰等环节的动物进行严格的检疫,防止炭疽病畜 进入食品链。
2024/1/27
26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加深了对炭疽病的认识和理解
2024/1/27
通过培训,学员们对炭疽病的 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 和诊断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员们认识到炭疽病的危害性 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学课件)炭疽杆菌PPT演示课件
.
二、流行特点
(一)易感动物:各种家畜、野生动物 和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染性。绵羊、牛、 驴、马、骡、山羊、鹿最多发病,骆驼、 水年及野生动物次之,猪发病较少,犬、 猫最低,家禽一般不感染,野生动物, 如狼、狐狸、豹等吞食炭疽尸体而发病, 并可成为本病的传播者。人主要通过污 染炭疽杆菌的畜产品而感染。
.
(三)传染的途径: 第一 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因采食被炭疽 杆菌污染的草料,或饮过被污染的井水、河水, 以及在污染牧地受到感染。 第二 是通过皮肤感染,主要是由带有炭疽 杆菌的吸血昆虫叮咬及创伤(如绵羊的剪毛、 断尾、去势及口、咽粘膜创伤等)而感染。 第三,通过呼吸道感染,是由于吸入混有 炭疽芽孢的灰尘,经过吸道粘膜侵入血液而发 病。
炭疽芽孢杆菌
(B.anthracis)
.
炭疽芽孢杆菌
(B.anthracis) 炭疽芽胞杆菌习惯称为炭疽杆菌,是 引起的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共患 的传染病——炭疽(Anthrax)的病原体 。在临诊上表现为急性、热性、败血性 症状。在病理变化上的特点是呈败血症 变化、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脾 脏显著肿大、皮下有浆膜组织出血性胶 样浸润。
.
.
颌下淋巴结病变
肠系膜淋巴结病变
.
四、诊断 、治疗及防疫
(一)诊断: (1)临诊及流行情况诊断 对于原因 不明而突然死亡或临诊上出现体温升高、 腹痛、痈肿、血便、病情发展急剧,死 后天然孔出血等病状时,首先要怀疑为 炭疽病 。 (2)细菌学诊断 取血液涂片,用姬 姆萨或瑞氏染色液染色,镜检,可以看 到单个或短链有荚膜的两端平截竹节状 大杆菌,即可确诊。
.
呼 吸 困 难
.
咽 喉 部 红 肿
.
二、流行特点
(一)易感动物:各种家畜、野生动物 和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染性。绵羊、牛、 驴、马、骡、山羊、鹿最多发病,骆驼、 水年及野生动物次之,猪发病较少,犬、 猫最低,家禽一般不感染,野生动物, 如狼、狐狸、豹等吞食炭疽尸体而发病, 并可成为本病的传播者。人主要通过污 染炭疽杆菌的畜产品而感染。
.
(三)传染的途径: 第一 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因采食被炭疽 杆菌污染的草料,或饮过被污染的井水、河水, 以及在污染牧地受到感染。 第二 是通过皮肤感染,主要是由带有炭疽 杆菌的吸血昆虫叮咬及创伤(如绵羊的剪毛、 断尾、去势及口、咽粘膜创伤等)而感染。 第三,通过呼吸道感染,是由于吸入混有 炭疽芽孢的灰尘,经过吸道粘膜侵入血液而发 病。
炭疽芽孢杆菌
(B.anthracis)
.
炭疽芽孢杆菌
(B.anthracis) 炭疽芽胞杆菌习惯称为炭疽杆菌,是 引起的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类共患 的传染病——炭疽(Anthrax)的病原体 。在临诊上表现为急性、热性、败血性 症状。在病理变化上的特点是呈败血症 变化、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脾 脏显著肿大、皮下有浆膜组织出血性胶 样浸润。
.
.
颌下淋巴结病变
肠系膜淋巴结病变
.
四、诊断 、治疗及防疫
(一)诊断: (1)临诊及流行情况诊断 对于原因 不明而突然死亡或临诊上出现体温升高、 腹痛、痈肿、血便、病情发展急剧,死 后天然孔出血等病状时,首先要怀疑为 炭疽病 。 (2)细菌学诊断 取血液涂片,用姬 姆萨或瑞氏染色液染色,镜检,可以看 到单个或短链有荚膜的两端平截竹节状 大杆菌,即可确诊。
.
呼 吸 困 难
.
咽 喉 部 红 肿
.
炭疽病原PPT课件
3
4
5
6
病原学
形态与染色 炭疽杆菌在机体内或含血清或碳酸氢钠特殊培
养基中可形成荚膜。荚膜抗腐败能力大于菌体,因 此在腐尸检片中可见到称为菌影的无内容物的荚膜。 荚膜是由质粒DNA编码,无毒菌株不产生荚膜。
荚膜成分为D-多聚谷氨酸,由荚膜质粒控制,与 炭疽杆菌治病力有关,在体内能抑制白细胞的吞噬 和消化,在体外能阻断菌体胞壁上的噬菌体受体, 有助于病菌在体内繁殖扩散和建立感染。
29
致病性
在自然界,野鼠中鼬鼠特别敏感,曾从 自然条件中的大沙土鼠、黄胸鼠体内分离出 炭疽杆菌。鸟类在自然条件下是不感染的, 只有马达加斯加和南部非洲的鸵鸟较常患病。 曾有报告,青蛙和鱼也能感染炭疽,国内也 曾有从鱼体内分离出炭疽杆菌的报道。
30
毒力
炭疽的毒力依赖于荚膜和毒素两种成分, 这两种成分是由不同质粒编码的。荚膜物质在 体内可防御吞噬消化,在体外可掩盖噬菌体受 体,免于被噬菌体裂解。毒素含有三个因子, 即水肿因子(EF)、致死因子(LF)和保护性 抗原(PA)。其中水肿因子(EF)能使血管 渗透压增加,大量浆液渗出,红细胞大量溶解 引起血红蛋白和氧结合不全,可产生缺氧性休 克;
条件下亦可产生,为炭疽毒素的组成成分之一, 具有免疫原性,能使机体产生抗炭疽杆菌的保 护力。
23
抗原结构
庄汗澜、牟兆钦等探讨了保护性抗原(PA) 的免疫机制,发现: 1、PA免疫后,动物产生抗PA抗体、血中吞噬 细胞被激活,抗PA抗体除中和作用外,在体 内能直接杀灭炭疽芽孢杆菌; 2、PA免疫动物抑制入侵的炭疽芽孢出芽,在 炭疽强毒芽孢攻击后1-3天内,PA免疫兔的肝、 脾、淋巴结切片中只见少量芽孢而无繁殖体, 而对照兔组织内细菌以繁殖体为主;
15
4
5
6
病原学
形态与染色 炭疽杆菌在机体内或含血清或碳酸氢钠特殊培
养基中可形成荚膜。荚膜抗腐败能力大于菌体,因 此在腐尸检片中可见到称为菌影的无内容物的荚膜。 荚膜是由质粒DNA编码,无毒菌株不产生荚膜。
荚膜成分为D-多聚谷氨酸,由荚膜质粒控制,与 炭疽杆菌治病力有关,在体内能抑制白细胞的吞噬 和消化,在体外能阻断菌体胞壁上的噬菌体受体, 有助于病菌在体内繁殖扩散和建立感染。
29
致病性
在自然界,野鼠中鼬鼠特别敏感,曾从 自然条件中的大沙土鼠、黄胸鼠体内分离出 炭疽杆菌。鸟类在自然条件下是不感染的, 只有马达加斯加和南部非洲的鸵鸟较常患病。 曾有报告,青蛙和鱼也能感染炭疽,国内也 曾有从鱼体内分离出炭疽杆菌的报道。
30
毒力
炭疽的毒力依赖于荚膜和毒素两种成分, 这两种成分是由不同质粒编码的。荚膜物质在 体内可防御吞噬消化,在体外可掩盖噬菌体受 体,免于被噬菌体裂解。毒素含有三个因子, 即水肿因子(EF)、致死因子(LF)和保护性 抗原(PA)。其中水肿因子(EF)能使血管 渗透压增加,大量浆液渗出,红细胞大量溶解 引起血红蛋白和氧结合不全,可产生缺氧性休 克;
条件下亦可产生,为炭疽毒素的组成成分之一, 具有免疫原性,能使机体产生抗炭疽杆菌的保 护力。
23
抗原结构
庄汗澜、牟兆钦等探讨了保护性抗原(PA) 的免疫机制,发现: 1、PA免疫后,动物产生抗PA抗体、血中吞噬 细胞被激活,抗PA抗体除中和作用外,在体 内能直接杀灭炭疽芽孢杆菌; 2、PA免疫动物抑制入侵的炭疽芽孢出芽,在 炭疽强毒芽孢攻击后1-3天内,PA免疫兔的肝、 脾、淋巴结切片中只见少量芽孢而无繁殖体, 而对照兔组织内细菌以繁殖体为主;
15
炭疽科普讲座PPT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及时就医,根据病情进行抗生 素治疗
对于肺炭疽病,可采取支持性 治疗、氧疗等措施
结语
结语
注意预防措施,避免病菌感染 若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进 行治疗
谢谢您 的观赏
聆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皮肤炭疽病症状包括红斑、疱 疹、水疱等
症状
肺炭疽病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发热 、咳嗽等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接触感染源,如病牛、病犬等 动物
接触感染物,如被感染的土壤 、草地等
传播途径
食用未彻底煮熟的肉类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避免与感染动物直接接触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
预防措施
煮熟肉类食物以杀死病原体
炭疽科普讲座 PPT
目录 简介 病因 症状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结语
简介
简介
炭疽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病 病原体为炭疽芽胞杆菌
简介
可通过接触病原菌或其孢子而 感染
病因
病因
炭疽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动植 物体表 当伤口暴露在土壤中或被感染 物刺入皮肤时,易感染炭疽病
症状
症状
炭疽病可侵袭不同部位,包括 皮肤、肺部、胃肠道等
炭疽课件ppt
病例情况
一患者因发热、咳嗽等症状到医院就 诊,医生怀疑为炭疽感染。
诊断过程
通过实验室检测,证实患者为炭疽感 染。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 ,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使用抗生素等 药物,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效果评估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病情得到 控制,逐渐康复。
炭疽的发现
炭疽是由一种名为炭疽芽孢杆菌的细菌引起的。这种细菌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 被发现,当时在欧洲的一些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炭疽病疫情。
炭疽的传播历史
炭疽最初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其排泄物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炭疽病传 播方式逐渐多样化,包括通过昆虫叮咬、吸入和摄入等方式传播。
炭疽对人类的影响
健康影响
坏死。
肺炭疽
起病急,出现高热、咳嗽、呼 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 呼吸衰竭和休克。
肠炭疽
出现高热、呕吐、腹泻、血便 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 电解质紊乱和休克。
诊断方法
通过细菌培养、病理学检查、 免疫学检测等方法进行确诊。 其中,细菌培养是诊断炭疽的
金标准。
02 炭疽的历史与影响
炭疽的发现与传播历史
定期消毒
对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消毒,特 别是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
限制动物进入
禁止携带未知来源的动物进入 公共场所。
加强监管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可能传播炭 疽的行业的监管,如肉类加工
、动物交易等。
动物炭疽的防控措施
疫苗接种
对易感动物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抵抗力。
控制传染源
追踪并控制疾病的传染源,如感染的动物或 其产品。
疫苗安全性
研究人员在确保疫苗安全 性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 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接种方 案。
炭疽病演示课件
预防措施及策略
加强个人防护
避免接触炭疽病源,如病死动物 及其制品。从事畜牧业、屠宰业 等工作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严格动物检疫
对动物进行定期检疫,及时发现并 处理患病动物,防止疫情扩散。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
加强对肉类、乳制品等食品的生产 、加工、运输等环节的卫生监管, 确保食品安全。
治疗方案及原则
早期治疗
炭疽病的治疗应遵循早期、足量、全程的原则,以提高治 愈率。
抗感染治疗
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等,对炭疽 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同时,可根据病情联合使用其 他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
对症治疗
针对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高热者可给予物理 降温或药物降温,疼痛者可使用镇痛药物等。
后遗症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
神经系统后遗症
炭疽病可侵犯神经系统,导致头痛、眩晕、失眠等后遗症 。需进行神经系统评估,给予营养神经、改善睡眠等药物 治疗。
心血管系统后遗症
炭疽病可引起心肌炎、心包炎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需进 行心血管系统评估,给予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等药物治 疗。
呼吸系统后遗症
炭疽病可引起肺炎、肺脓肿等呼吸系统并发症。需进行呼 吸系统评估,给予抗炎、化痰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氧 疗或机械通气治疗。
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
发病机理
炭疽杆菌从皮肤侵入,引起皮肤炭疽,使皮肤坏死形成焦痂溃疡与周围脓肿和毒血症,也可引起吸入性炭疽或胃 肠炭疽,均可并发败血症。
病理变化
主要为各脏器、组织的出血性浸润、坏死和水肿。皮肤炭疽呈痈样病灶,皮肤上可见界限分明的红色浸润,中央 隆起呈炭样黑色干痂,周围为凝固性坏死区。镜检可见上皮组织呈急性浆液性出血性炎症,间质水肿显著,组织 结构离解,坏死区及病灶深处均可找到炭疽杆菌。
炭疽芽孢杆菌PPT课件
18
流行病学 • 1.传染源: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是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
猪可因吞食染菌青饲料;狗、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类而感染得病, 成为次要传染源。炭疽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传染性。
• 2.传播途径:人感染炭疽杆菌主要通过工业和农业两种方式。接触感染是 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皮肤直接接触病畜及其皮毛最易受染,吸入带大量 炭疽芽胞的尘埃、气溶胶或进食染菌肉类,可分别发生肺炭疽或肠炭疽。 应用未消毒的毛刷,或被带菌的昆虫叮咬,偶也可致病。
十年,在皮毛制品中培养特性 • 条件:需氧或兼性厌氧(有氧或无氧均可),最适温度30-35℃,有毒株
在NaHCO3的血脂平板或5%的血清的营养基内,5%CO2孵箱培养24-48小时, 形成粘液样菌落(有荚膜),而无毒菌株则为粗糙状。
6
7
8
9
10
11
焦痂而得名。 • 炭疽杆菌能引起羊、牛、马等动物及人类的炭疽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炭疽杆菌曾被日本帝国主义作为致死战剂之一;2001年美国发生生物恐 怖袭击,通过邮寄含炭疽杆菌的信件导致5人死亡,17人感染。 • 炭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2
炭疽的流行现状 •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 炭疽散布于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牧区较多见,呈地方
炭疽杆菌对碘特别敏感,对
等敏感。
17
炭疽的发病机制
• 当一定数量的芽胞进入皮肤破裂处,吞入胃肠道或吸入呼吸道,加上人体抵抗力减弱时, 病原菌借其荚膜的保护,首先在局部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导致组织及脏器发生出血性 浸润和严重水肿,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肠炭疽及肺炭疽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致病 菌即迅速沿淋巴管及血循环进行全身播散,形成败血症和继发性脑膜炎。皮肤炭疽因缺 血及毒素的作用,真皮的神经纤维发生变性,故病灶处常无明显的疼痛感。如人体健康, 而进入体内的芽胞量少或毒力低,则可以不发病或出现隐性感染。
流行病学 • 1.传染源: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是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
猪可因吞食染菌青饲料;狗、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类而感染得病, 成为次要传染源。炭疽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传染性。
• 2.传播途径:人感染炭疽杆菌主要通过工业和农业两种方式。接触感染是 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皮肤直接接触病畜及其皮毛最易受染,吸入带大量 炭疽芽胞的尘埃、气溶胶或进食染菌肉类,可分别发生肺炭疽或肠炭疽。 应用未消毒的毛刷,或被带菌的昆虫叮咬,偶也可致病。
十年,在皮毛制品中培养特性 • 条件:需氧或兼性厌氧(有氧或无氧均可),最适温度30-35℃,有毒株
在NaHCO3的血脂平板或5%的血清的营养基内,5%CO2孵箱培养24-48小时, 形成粘液样菌落(有荚膜),而无毒菌株则为粗糙状。
6
7
8
9
10
11
焦痂而得名。 • 炭疽杆菌能引起羊、牛、马等动物及人类的炭疽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炭疽杆菌曾被日本帝国主义作为致死战剂之一;2001年美国发生生物恐 怖袭击,通过邮寄含炭疽杆菌的信件导致5人死亡,17人感染。 • 炭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2
炭疽的流行现状 •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 炭疽散布于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牧区较多见,呈地方
炭疽杆菌对碘特别敏感,对
等敏感。
17
炭疽的发病机制
• 当一定数量的芽胞进入皮肤破裂处,吞入胃肠道或吸入呼吸道,加上人体抵抗力减弱时, 病原菌借其荚膜的保护,首先在局部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导致组织及脏器发生出血性 浸润和严重水肿,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肠炭疽及肺炭疽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致病 菌即迅速沿淋巴管及血循环进行全身播散,形成败血症和继发性脑膜炎。皮肤炭疽因缺 血及毒素的作用,真皮的神经纤维发生变性,故病灶处常无明显的疼痛感。如人体健康, 而进入体内的芽胞量少或毒力低,则可以不发病或出现隐性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8
生物学性状
(二)培养特性 条件:需氧或兼性厌氧(有氧或无氧都可) 最适温度30~35℃ 有毒株在NaHCO3的血脂平板或含5%血清的营养 基内,5%CO2孵箱37℃培养24~48小时,形成 粘液状菌落(有荚膜),而无毒株则为粗糙状。
9
生物学性状
n (三)抗原结构
结构抗原:荚膜、菌体和芽胞等抗原成分
12
生物学性状
(四)抵抗力
芽胞抵抗力强,在干燥的室温环境中可存活20年以上,在皮 毛中可存活数年。牧场一旦被污染,芽胞可存活20~30年 。经直接日光曝晒100小时、煮沸40分钟、l40℃干热3小 时、110℃高压蒸汽60分钟、以及浸泡于10%甲醛溶液15 分钟、新配苯酚溶液(5%)和20%含氯石灰溶液数日以上, 才能将芽胞杀灭。
和压痛,也无脓肿形成。经有效抗生素治疗,病死率 低于1%。
1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7
吸入性炭疽(肺炭疽)
罕见,吸入炭疽芽孢杆菌引起感染; 潜伏期不完全确定,一般1~7d,最长可达43d; 有流感样前驱症状,高热,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及咳
嗽,咯粘液血痰。肺部体征常只有散在的细湿罗音。 X射线的主要表现为纵膈影增宽。常见胸腔积液。 胸水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或PCR检测;脑脊液(CSF) 培养
18
肠炭疽
少见,占3~6%; 口咽型病变多位于扁桃体、可见溃疡及其上的假膜,
咽喉疼痛明显,颈部肿胀、淋巴结肿大;培养咽试子 阳性高于血液 胃肠型症状轻重不一,呕吐(呕吐物中含血丝及胆汁 )、腹痛、腹泻,通常为血样便或血水样便; 潜伏期:1~7d 沾血粪便可培养出炭疽杆菌 因容易误诊,病死率较高(25~60%);
炭疽芽胞对碘特别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敏感
13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主要是荚膜和炭疽毒素,其致病力取决于生成荚 膜和毒性的能力。 荚膜有抗吞噬作用,有利于细菌在宿主组织内繁 殖扩散。 炭疽毒素是造成感染者致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毒性作用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 透性而形成水肿。
1
炭疽芽胞杆菌 B.anthracis
组员:柏茂盛 陈星霖 洪叶 许博
2 Nanjing University
什么是芽杆胞菌属?
芽胞杆菌属(Bacillus)有212个种和亚种,是 一群需氧、能形成芽胞的革兰阳性大杆菌。包括 枯草芽胞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炭疽芽胞杆菌。
炭疽芽孢杆菌(B.anthracis),俗称炭疽杆菌,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
15
(三)人炭疽临床特征
根据感染途径不同,人类炭疽分为
皮肤炭疽(如图所示) 吸入性炭疽(肺炭疽) 胃肠道炭疽
16 16
皮肤炭疽(图)
在三型炭疽中最常见,占95%以上; 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短9小时,最长12天; 病变部位:多见于手、脚、面、颈、肩等裸露部位皮
肤; 特点:炭块状焦痂,周围皮肤水肿,但无明显疼痛感
19 19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三)免疫性 感染炭疽芽孢杆菌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一般认为与机体针对炭疽毒素保护性抗原产生的 保护性抗体及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有关。
20
21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采集:取皮肤炭疽早期的水疱、脓疱内容物,晚期的血 液,肺炭疽的咯痰,肠炭疽的粪便以及病人的的血液等 送检。采集时要注意个人防护,禁止室外兽尸解剖,可 在无菌条件下割取耳朵或舌尖一片送检。
的成竹节样排列的长链。 在有氧的条件形成芽胞,芽胞多呈
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 有毒菌株在机体内或含血清的 培养基中可形成荚膜
5
6
炭疽杆菌(透射电镜) 在活炭疽病畜体或死亡后未经解剖的尸体内,不形成芽胞。
7
一旦体内炭疽杆菌暴露于空气中,接触了游离氧,在一定温度 下(12--42℃)就会形成芽胞。芽胞呈卵圆形或圆形,位于菌体 中央或稍偏向一端。
14
(二)动物炭疽特征
动物炭疽的主要临床表现
血液凝固不良 天然孔出血 死后尸僵不全 脾脏肿大 皮下和浆膜下出血性、胶样浸润
染疫动物多在感染后短时间内(1-2天)死亡; 炭疽杆菌存在于炭疽病畜的尸体、土壤和水中。
病畜死亡后各个脏器、血液、淋巴系统、分泌物 及排泄物等处均有炭疽杆菌存在;其中以脾脏的 含菌量为最多,血液的含菌量次之。
取渗出液、血液涂片进行革兰染色观察形态及荚膜特征 ,可以初步帮助诊断。
分离培养与鉴定:将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碳酸氢钠 琼脂平板进行分离培养,37℃孵育12~15小时,钩取可 疑菌落,进行青霉素串珠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荚膜 肿胀试验和小白鼠致病力试验等与其他需氧芽胞杆菌进 行鉴别确定。
抗原
炭疽毒素复合物
10
生物学性状
n (三)结构抗原
1.荚膜多肽抗原 由D谷氨酸多肽组成,由质粒 PXO2的基因编码,抗原性单一,较弱。具抗吞 噬作用,与细菌毒力有关。
2.菌体多糖抗原 由D-葡萄糖胺和D-半乳糖组成 ,能耐热,与毒力无关。能产生Ascoli热沉淀反 应(抗原在病畜皮毛、腐败脏器中长时间煮沸仍 可与相应抗体发生沉淀反应),用于流行病学调 查。
3.芽胞抗原 由芽胞外膜和皮质组成,是特异性抗 原,具有免疫原性,有血清学诊断价值。
11
生物学性状
4.炭疽毒素 包含水肿因子(EF), 保护性抗原(PA) 及致死因子(LF)。此复合
物由质粒PXO1的基因编码,具有抗吞噬作用和免疫原性。 这三种成份均具有抗原性,不耐热,是致病的物质基础之一,单
独作用不致病,当联合2种或三种时才会致病。水肿因子EF为 腺苷酸环化酶,保护性抗原PA为菌体蛋白抗原,致死因子LF为 锌金属氧化酶。 EF与PA形成水肿毒素(edema toxin,ET),导致皮肤水肿、肺 水肿、出血;LF与PA形成致死毒素(lethal toxin,LT),有强 于ET的致病致死作用;三者联合时表现出炭疽。
炭疽杆菌能引起羊、牛、马等动物及人类的炭疽 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炭疽杆菌曾被日本帝国 主义作为致死战剂之一 。
3
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与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生化武器
4
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炭疽杆菌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大杆菌,长
5~10µm,宽1~3µm,两端截平,无鞭毛结构。 新鲜标本直接涂片时,常单个或呈短链;人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