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最急性时常常无临床症状而突然倒地死亡。 最急性时常常无临床症状而突然倒地死亡。 • 急性病症表现体温升高,不吃食,饮水增多,呼 急性病症表现体温升高,不吃食,饮水增多, 吸困难,黏膜发绀并有小的出血点, 吸困难,黏膜发绀并有小的出血点,濒死期天然 孔出血。 孔出血。 • 病理变化包括动物尸僵不全,血液凝固不全、内 病理变化包括动物尸僵不全,血液凝固不全、 脏黏膜出血、淋巴结和脾脏显著肿大。 脏黏膜出血、淋巴结和脾脏显著肿大。
• 1941-1942年,英国曾在苏格兰Grainard 1941-1942年 英国曾在苏格兰Grainard Island实验了炭疽芽孢炸弹 佑计约4 实验了炭疽芽孢炸弹, Island实验了炭疽芽孢炸弹,佑计约4×1014个 芽孢被扩散, 芽孢被扩散,安置于起爆点下风的羊只在几天 内死于炭疽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多年中,每年皆查出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多年中, 20多年中 芽孢。 芽孢。 • 1979年(污染后37年)从0-6厘米深的土层中检 1979年 污染后37年 37 出活芽孢。 出活芽孢。 • 1986年英国国防部多次使用表面喷洒、钻空注 1986年英国国防部多次使用表面喷洒、 年英国国防部多次使用表面喷洒 入甲醛液法,历时一年多才洗消结束, 入甲醛液法,历时一年多才洗消结束,共用去 280吨福尔马林和2000吨海水 吨福尔马林和2000吨海水。 280吨福尔马林和2000吨海水。
• 1876年科赫(koch) 在牛的脾脏中找到了达韦纳 1876年科赫(koch) 描绘杆状细菌,并通过动物接种证实了细菌与 描绘杆状细菌, 疾病的关系。接着, 疾病的关系。接着,他把细菌接种到血清固体 培养基中,得到了纯培养的炭疽杆菌。 培养基中,得到了纯培养的炭疽杆菌。
• 1876至1877年间法国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1876至1877年间法国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年间法国的微生物学家 用了一系列出色的实验证明了炭疽杆菌在 生长繁殖中能产生极小的芽孢。 生长繁殖中能产生极小的芽孢。 • 1880年,炭疽活疫苗问世。 1880年 炭疽活疫苗问世。
一、病原 • 炭疽杆菌(Bacillus 炭疽杆菌(
anthracis)
• 中大型号杆菌,大小为3-8微 中大型号杆菌,大小为3 米*1-2微米。在动物体内形 微米。 成荚膜, 成荚膜,
• 有毒炭疽菌有三个毒力因子:荚膜和两个毒 有毒炭疽菌有三个毒力因子: 素,分别由Pox2和Pox1质粒DNA编码。 分别由Pox2和Pox1质粒DNA编码。 Pox2 质粒DNA编码 • 质粒丢失,毒力也消失成为弱毒株或无毒株。 质粒丢失,毒力也消失成为弱毒株或无毒株。 • 荚膜在体内有抗吞噬作用,有利于细菌的繁 荚膜在体内有抗吞噬作用, 殖扩散; 殖扩散; • 在体外,荚膜能掩盖嗜菌体受体,阻止嗜菌 在体外,荚膜能掩盖嗜菌体受体, 体裂解菌体。 体裂解菌体。
(二)分布与危害 • 遍及全世界,自然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 遍及全世界, 热带。 热带。 • 炭疽杆菌能否形成芽孢,并能否在适合的土壤及 炭疽杆菌能否形成芽孢, 温度中繁殖是炭疽自然疫源地的条件 • 主要发生于草食动物饲养密集的牧区,对畜牧业 主要发生于草食动物饲养密集的牧区, 生物影响很大 • 可感染人,引起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 感染人,引起皮肤炭疽、 • 公共卫生意义,生物武器 公共卫生意义,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 经皮肤粘膜:由于伤口直接接触病菌而致病, 经皮肤粘膜:由于伤口直接接触病菌而致病, 病菌毒力强可直接侵袭完整皮肤。 病菌毒力强可直接侵袭完整皮肤。 • 经呼吸道:吸入带炭疽芽胞的尘埃、飞沫等 经呼吸道:吸入带炭疽芽胞的尘埃、 而致病 • 经消化道: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等而 经消化道: 感染。 感染。
四、动物炭疽病
• 炭疽是有炭疽杆菌引起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和 炭疽是有炭疽杆菌引起各种家畜、 炭疽杆菌引起各种家畜 人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人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 炭疽杆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 炭疽杆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 是致病菌中最大的杆菌之一
9.11恐怖袭击事件 恐怖袭击事件
“911”后炭疽热感染事件 后炭疽热感染事件
2005年沈阳市郊发生炭疽病疫情
• 截至8月5日14时,沈阳市累计报告皮肤炭疽病例 截至8 14时 12例 其中7例为确诊病例, 例为疑似病例, 12例,其中7例为确诊病例,5例为疑似病例,死 亡1 例。 • 所有患者均从事过食用牛的饲养、屠宰、剥皮、 所有患者均从事过食用牛的饲养、屠宰、剥皮、 加工、运输及销售工作。 加工、运输及销售工作。
• 亚急性型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发热、精神不振、 亚急性型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发热、精神不振、 厌食、虚弱、最后衰竭而死, 厌食、虚弱、最后衰竭而死,可在皮肤或口腔 黏膜出现炭疽。 黏膜出现炭疽。 • 慢性型表现为局灶性肿胀、发热、淋巴结肿大。 慢性型表现为局灶性肿胀、发热、淋巴结肿大。
• 人类感染炭疽杆菌主要通过接触途径,以皮肤 人类感染炭疽杆菌主要通过接触途径, 炭疽最为常见 最为常见。 炭疽最为常见。 • 通常散发,病死率不高,可以彻底治愈,部分 通常散发,病死率不高,可以彻底治愈, 甚至能够自愈。 甚至能够自愈。 • 由于严重污染造成的吸入感染,或感染牲畜的 由于严重污染造成的吸入感染, 严重污染造成的吸入感染 肉类引起的食入感染, 肉类引起的食入感染,可能造成吸入性炭疽及 胃肠炭疽的暴发流行,病死率甚高。 胃肠炭疽的暴发流行,病死率甚高。严重感染 者有时发生炭疽性脑膜炎。 者有时发生炭疽性脑膜炎。
• 单个或2-5个 单个或2 形成短链, 形成短链, 菌体相连的 两端平截, 两端平截, 相连成竹节 状,游离端 呈钝圆状, 呈钝圆状, 此特征具有 鉴别意义。 鉴别意义。
• 炭疽杆菌本身抵抗力不强,75℃氏度经1min可被 炭疽杆菌本身抵抗力不强,75℃氏度经1min可被 氏度经1min 杀死, 杀死,一般消毒液也能很快杀死炭疽杆菌 • 炭疽杆菌在外界不良条件下形成芽孢后,具有较 炭疽杆菌在外界不良条件下形成芽孢后, 强的抵抗力, 强的抵抗力,能在土壤和水中保持十年仍有生活 力。 • 芽孢在干燥的条件下,40摄氏度经3小时,煮沸 芽孢在干燥的条件下,40摄氏度经3小时, 摄氏度经 ℃高温下经 15min才被杀死 高温下经5 才被杀死。 经10-15min,110 ℃高温下经5-15min才被杀死。 10-15min, 1%甲醛溶2h,0.1%升汞液数分到数小时才能杀死。 1%甲醛溶2h,0.1%升汞液数分到数小时才能杀死。 甲醛溶2h 升汞液数分到数小时才能杀死
• 陈旧培养物经孔雀绿芽胞染色可见到大量的细 菌芽胞。 菌芽胞。 • 荚膜染色:在玻片上涂组织液,或荚膜菌培养 荚膜染色:在玻片上涂组织液, 物,自然干燥。置纯甲醇或乙醇中固定1min, 自然干燥。置纯甲醇或乙醇中固定1min, 1min 取出晾干。滴加多色美蓝染料染色3~5min,在 取出晾干。滴加多色美蓝染料染色3 5min, 次氯酸盐中脱色。水洗,吸干,油镜观察。 次氯酸盐中脱色。水洗,吸干,油镜观察。菌 体呈现蓝色, 体呈现蓝色,荚膜呈现红色。
3、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炭疽杆菌的致病性与其产生的外毒素和多肽 荚膜有关,二者分别由2个质粒(pX01及 荚膜有关,二者分别由2个质粒(pX01及 pX02)编码。荚膜有抗吞噬作用 pX02)编码。 • 炭疽杆菌繁殖体或芽胞进入动物体后,被吞 炭疽杆菌繁殖体或芽胞进入动物体后, 噬细胞吞噬,芽胞即复苏繁殖, 噬细胞吞噬,芽胞即复苏繁殖,产生外毒素 并形成抗吞噬的荚膜。 并形成抗吞噬的荚膜。
(五)诊断与检疫技术
1、涂片及培养: 涂片及培养: • 采集皮肤溃疡的渗出物、排泄物、血、胸腹水及 采集皮肤溃疡的渗出物、排泄物、 脑脊液等标本进行涂片和培养。 脑脊液等标本进行涂片和培养。 • 标本经涂片、革兰氏及碱性美蓝染色后行显微镜 标本经涂片、 检查,可观察到大量两端平齐、 检查,可观察到大量两端平齐、呈长串联状排列 的革兰氏阳性杆菌,菌体较大,周围环绕荚膜。 的革兰氏阳性杆菌,菌体较大,周围环绕荚膜。
• 日本731部队罪行
(三)传播与流行 1、传染源: 传染源: • 炭疽芽孢在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炭疽芽孢在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 主要为患病的食草动物,如牛、羊、马、骆驼等, 主要为患病的食草动物,如牛、 患病的食草动物 骆驼等, 其次是猪和狗,因接触因芽孢污染的空气、水、 其次是猪和狗,因接触因芽孢污染的空气、 土壤、食物而感染。 土壤、食物而感染。 • 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其分泌物及排泄物可感染。炭 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其分泌物及排泄物可感染。 疽病人的痰、粪便及病灶渗出物具有传染性, 疽病人的痰、粪便及病灶渗出物具有传染性,某 些情况下也可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些情况下也可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营养要求不高
• 本菌在外界环境下,有充足的氧气和温度,在 本菌在外界环境下,有充足的氧气和温度, 12形成芽孢。 12-20 ℃ 时形成芽孢。 • 芽孢呈卵圆形,位于杆菌体中央。 芽孢呈卵圆形,位于杆菌体中央。 • 形成芽孢后菌体分解,芽孢游离在外界环境中, 形成芽孢后菌体分解,芽孢游离在外界环境中, 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 菌落特点:一般在SBA培 菌落特点:一般在SBA培 SBA 养平板培养15~24h, 养平板培养15~24h,生 15 长完好的菌落大约直径 2~5mm。菌落呈平或不规 5mm。 则的突起,边缘略不规则, 则的突起,边缘略不规则, 毛玻璃外观, 毛玻璃外观,菌落边缘有 “逗号”形,显微镜下观 逗号” 狮头样” 察边缘呈明显 “狮头样” 菌落。 菌落。
• 炭疽杆菌病原学操作,应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中进行 炭疽杆菌病原学操作,
2、PCR检测: PCR检测: 检测 • 在正常的无菌标本(如血液、脑脊液)涂片 在正常的无菌标本(如血液、脑脊液) 镜检中,未发现大量均一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镜检中,未发现大量均一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而仅依靠细菌分离培养才能获得可疑的炭疽 杆菌的细菌时,应尽可能进行PCR检测。 杆菌的细菌时,应尽可能进行PCR检测。 PCR检测
பைடு நூலகம்
• 背景: 背景: • 炭疽病古时也称痈、或拣毛工病。 炭疽病古时也称痈、或拣毛工病。 • 最早记载关于炭疽病的流行发生于公元80年, 最早记载关于炭疽病的流行发生于公元80年 80 当时罗马因此而死亡近50 000人之众 人之众。 当时罗马因此而死亡近50 000人之众。 • 16世纪,炭疽病困扰着整个欧洲,造成大批人 16世纪,炭疽病困扰着整个欧洲, 世纪 和动物死亡。 和动物死亡。 • 1613年,南欧发生大流行,死亡人数超过6万。 1613年 南欧发生大流行,死亡人数超过6 然而,对其病因的真正研究则始于19世纪。 然而,对其病因的真正研究则始于19世纪。 19世纪
2、细菌分离培养 • 所有污染的和陈旧的标本,均应首先制成悬液。 所有污染的和陈旧的标本,均应首先制成悬液。 悬液 • 根据标本中含炭疽杆菌量的多少,可将悬液适当 根据标本中含炭疽杆菌量的多少, 稀释,或经自然沉淀除去粗大沉淀物后, 稀释,或经自然沉淀除去粗大沉淀物后,再以 g/min离心5min,取富集的沉淀物。 离心5min 10000 g/min离心5min,取富集的沉淀物。将所 得的悬液沸水浴加热15min后涂布平板。 得的悬液沸水浴加热15min后涂布平板。 15min后涂布平板 • 培养过程:适宜温度35℃~37℃至少培养3天, 培养过程:适宜温度35℃~37℃至少培养3 35℃ 至少培养 每日观察,在培养18~24h内即可开始观察, 每日观察,在培养18~24h内即可开始观察,少 18 内即可开始观察 数炭疽杆菌在培养8h后即生长。 数炭疽杆菌在培养8h后即生长。 8h后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