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含油气系统特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成藏基本条件 ❖ 二、成藏特征 ❖ 三、油气分布规律 ❖ 四、资源潜力 ❖ 五、勘探方向
一、成藏的基本条件
1、丰富的油源是形成大型岩性油藏的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油运聚模式图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烃源岩等厚图
油气运移方向
过剩压力剖面
三叠系延长组长7为最大湖侵期,发育一套深湖相泥岩,主要分布在定边-吴旗 -庆阳-富县一带,范围约 8×104km2,目前已发现的油藏绝大多数位于生烃坳陷 边缘的斜坡地带以及生烃坳陷之内。
盆地东北部延长组成藏组合剖面图
西南沉积体系成藏模式 沉积底形相对陡,砂体呈条带状展布 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 油藏分布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主砂带 湖岸线摆动幅度较小,主要形成长8-长7期储盖组合
盆地西南部延长组成藏组合剖面图
7、侏罗系油藏主要受控于三叠系 顶面古地貌形态
油藏沿古河道两侧呈似等间距分布。以马岭、元城、樊家川、华池等油 田为代表。
长6渗透率平均(0.5-1.5)×10-3μm2,长8平均渗透率(0.5-1.2)×10-3μm2。 低渗透探明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82%。
100
80 频 率 60 (
% 40 )
20
0.2
0.3
0
长石石英砂岩 岩屑石英砂岩
59.1
长石砂岩
32.6 7.2
岩屑长石砂岩 长石岩屑砂岩
0.6
岩屑砂岩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砂岩类型直方图
延长组地层在平缓西倾的大单斜背景上,由于岩性差异压实作用 形成了一系列的低幅度鼻褶。鼻褶的控制作用与岩性的遮挡作用相配 合而形成圈团。
陕北地区找到的三叠系油气藏大部分均处于这种低幅鼻褶之中。 如果没有低幅鼻褶的作用,油水就得不到应有的分异,钻井可能会见 到一定的显示,但发现油气流的可能性不大。
1972年在陕北斜坡南端发现 的直罗油田更加明确了对低幅 鼻褶的作用的认识。该油田主 要目的层为长2段,是一个相对 幅度15-20m的微型鼻褶,其上 倾方向与下侏罗统富县组泥岩 相接触形成封堵,侧翼相变为 泥岩而形成圈闭。
境及水湿润性,加快了长石、碳酸盐 矿物的溶解作用。
元131井 1928.6m 长4+5 ×100 较为发育的粒间孔、长石溶孔
石 英

绿泥石膜

石 英
安49井 1899.13m 长61 x1000 绿泥石膜
石油
方解石
元48井 1810.48m 长4+5 x100 石油侵位
5、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主要为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成藏模式图
W
A
A′
8、盖层特征
盆地下古生界风化壳顶部为石炭系铝土质泥岩和太原 组泥质岩类覆盖,分布范围广,封盖能力强,构成下古生界 古风化壳气藏的直接封盖层。
二、成藏特征
一 油源充足是形成油气藏的物质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主要的生油层是三叠系延长组,为成熟-高 成熟生油岩,干酪根类型为偏腐泥的混合型,平均有机碳含量为 1.56%,氯仿沥青“A”含量0.1472%,烃含量773.2×106mg/mL,烃/碳 转化率4.96%。延长组资源量计算(1996)结果为:总生油量430530×108t,排油量75-96×108t,聚油量20-24×108t。
三、油气分布规律
❖ 鄂尔多斯盆地在中生代的区域构造背景上,经历了印支和燕山两大构 造旋回和复杂的多幕构造运动。印支运动奠定了中生代盆地的形态和构造 格局,特别是晚三叠世沉积的延长组暗色湖相泥岩地层是中生代生油岩。 燕山运动基本继承和发展了盆地的构造特征,燕山运动早期西缘逆冲推覆 带发育,前陆盆地形成,此时沉积的下侏罗统富县组地层、中侏罗统延安 组地层是油气的重要储集层。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中期,盆地西缘断裂活 动强烈,在西缘形成长达600km以上的逆冲、逆掩断裂带,火山大规模活 动,是全区的一次重要构造热事件,延长组的生油岩进入生排烃高峰。白 垩纪的燕山运动晚期盆地整体抬升,此时,盆地整体呈西北低、东南高的 的斜坡构造形态。至早白垩世末期,盆地内地层埋深达最大,延长组地层
二 延长组三角洲砂体是油气聚集的场所
在整个陕北斜坡上,目前已在直罗组、延安组(含富县组)及延长组 发现了含油层系,但发现工业油气藏的主要是延长组。延长组的长2、 长3、长4+5、长6及长8各个时期发育的三角洲沉积体伸人湖盆中心, 其中的分流河道砂体及河口坝砂体成为有利的储油岩体。
三 低幅鼻褶是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
岩性油藏,岩性油藏探明地质储 量 10.6637×108t , 占 总 探 明 地 质储量的80.8%
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成藏因素图
6、三叠系延长组油藏主要受控于 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 东北沉积体系成藏模式
沉积底形平缓,砂体形态呈席状、朵状 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溶孔为主 油藏分布在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主砂带 湖岸线摆动幅度大,主要形成长6-长4+5储盖组合
100
80
频 60 率 ( 40 % ) 20
0
67.0
23.0 2.0 粉砂 极细砂岩 细砂
8.0 中砂
粗砂
极粗砂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砂岩粒级分布直方图
4、建设性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
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 粘土膜:增强岩石抗压实能力,抑制
自生石英生长,有利于孔隙保存; 石油侵位:改变了岩石的地球化学环
由于鼻褶的幅度小于油柱 高度,油水分异差,整个油 藏均处油水过渡带,但不同 的构造部位含油丰度有差异, 高部位的原始含水饱和度相 对较低,一般为(50一75)%之 间,而侧翼原始含水饱和度 一般大于80%,甚至超过 90%。
四 总体成藏特征概述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地质演化奠定了该地区的油气成藏条件和油 气分布格局。三角洲体系中砂体发育相带与低幅鼻褶相配合是油气富 集成藏的关键所在,保存条件是该地区油气勘探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油气分布呈“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格局,不同区、带油气藏的类 型、储层物性、含油气层位均有较大的差别。不同地区油气勘探要依 据各自的特点,选定不同的突破方向,从而提高勘探效益、取得显著 突破。
2、河流-三角洲沉积砂体是形成大型岩性油藏的有利场所
盆地延长组主要发育大面积河流-三角洲沉积体,广泛分布的三角洲前缘分 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是形成大型岩性油藏的有利场所。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沉积相图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6沉积相图
3、储层以低孔低渗细粒砂岩为主
岩性主要为细粒级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 延长组主力油层为低孔低渗,其中,长4+5平均渗透率(0.4-1.0)×10-3μ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