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聋诊疗指南 (2015版) PPT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血管纹功能障碍 ◎ 膜迷路积水以及毛细胞
损伤
内耳供血障碍的生理基础
◎ 内耳的血液供应来自迷路动脉, 系椎-基底动脉的分支
◎ 迷路动脉在内耳基本与其它动 脉无吻合支,其可以说是内耳 唯一供血动脉
内耳供血系统的脆弱性
◎ 内耳动脉受颈神经节和胸神经节的交感 纤维支配,小动脉易受精神因素影响致 痉挛收缩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多中心研究学术贡献意义深远
◎ 本研究取得了比较可靠临床数据,以科学证据推动全国突发性聋诊疗水平进 一步提高,为【中国突发性聋诊疗指南】完善修订提供依据
◎ 本研究模式逐步与国际研究水平接轨,其经验和组织方式值得借鉴
◎ 本研究是本学科迄今为止第一个成功开展全国范围、前瞻性、多中心、大样 本临床研究,将成为学科开展规范临床研究的样板,对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 重要的推动作用
注:对于有噪声的检查(如MRI、ABR等),除因怀疑脑卒中等紧急情况而必须立即检查外, 一般建议安排在突聋发病1周以后进行
诊断依据
◎ 突然发生的,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以上的感音神经性听 力损失,在72h内达峰值,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
◎ 常见的病因包括:血管性疾病、病毒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 病、肿瘤等
◎ 只有约10% ~ 15%突聋患者在发病期间能够明确病因,另有约1/3患者的病 因是通过长期随访评估确认的
◎ 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激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可能是突聋的主 要诱因
目前较公认的可能发病机制
◎ 内耳血管痉挛 ◎ 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1.高频下降型:2000Hz(含)以 上频率听力下降,至少4k、8k处 听力损失≥20dBHL
突聋的分型
2.低频下降型:1000Hz(含) 以下频率听力下降,至少250、 500Hz处听力损失≥20dBHL
突聋的分型
3.平坦下降型:所有频率听力 下降,250~8KHz(250、500、 1K、2K、4K、8K6个频率)平 均听阈≤80dBHL
突聋的分型
4.全聋型:所有频率听力下 降,250~8KHz(250、500、 1K、2K、4K、8K6个频率) 平均听阈>80dBHL
流行病学
◎ 我国突聋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但目前尚缺乏大规 模流行病学数据
突聋的病因/病理机制
◎ 突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局部内耳因素和全身因素均可 能引起突聋
Hallpike试验和/或Roll试验
检查
◎ 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检查
➢ 其他听力学检查:耳声发射、听觉脑干反应、耳蜗电图、言语测听等 ➢ 影像学检查:包含内听道的颅脑或内耳MRI、颞骨CT等 ➢ 实验室检查:血RT、血生化、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等 ➢ 病原学检查:支原体、梅毒、疱诊病毒、水痘病毒、HIV等 ➢ 对伴有眩晕的酌情行前庭功能检查
临床表现
◎ 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 ◎ 耳鸣(约90%) ◎ 耳闷胀感(约50%) ◎ 眩晕或头晕(约30%)
◎ 听觉过敏或重听 ◎ 耳周感觉异常(全聋患者常见) ◎ 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
检查
◎ 必须进行的检查
➢ 耳部检查:注意耳周皮肤有无疱疹 ➢ 耳镜检查:注意外耳道有无耵聍、疖肿、皮肤肿胀、疱疹等,鼓膜情况 ➢ 音叉试验:Rinne试验、Weber试验、Schwabach试验 ➢ 纯音测听:骨、气导曲线 ➢ 声导抗检查:鼓室图、镫骨肌声反射 ➢ 伴有眩晕时,应进行自发性眼震检查,并根据病史选择性进行床旁Dix-
◎ 耳蜗动脉呈弹簧样走行,血管分布具有 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因此血流缓慢 平稳,易发生血液淤滞和脂质物质沉积。
◎ 内耳动脉内径仅约200微米,又是终末支, 其末梢循环较少,一旦发生阻塞,内耳 组织缺氧,毛细胞受损较重。
分型在病理生理中的意义
◎ 不同听力损失曲线可能提示不同的发病机制,在治疗和预后 上有较大差异
◎ 本研究共收集病例1024例,根据不同的听力曲线进行分型,并比较了不同 分型以及不同治பைடு நூலகம்方案的疗效,获得一批很有意义的数据和结果
我国多中心研究介绍
◎ →2005年提出设想 →2007年开始实施 →2011年截止研究 →2012年数据分析 →2013年论文发表 →2015年制定我国
突聋诊疗指南
◎ 方案论证→项目启动 会→年度检查会→项 目总结会
200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修订并刊出了《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
突聋治疗方案较混乱
◎ 目前约90%的突聋病因不明,治疗上缺乏针对性
◎ 由于缺少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文献报告的各种 突聋治疗方法及疗效常有很大争议
突聋诊疗进展
◎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 员会联合组织了全国突发性聋多中心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
◎ 我们要从各个不同的学派中吸取好的内容,但不应盲从,要根据据我国临 床研究的结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我国的突发性诊疗常规和指南, 以规范目前较为混乱的治疗状况
我国突聋诊疗旧指南
◎ 突发性聋 特指急性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也称特发性突聋
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制定了 《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
突发性聋诊疗指南 (2015版)
突发性聋的困惑
发病率逐渐增高,影响生活质量 病因众多(是一种症状还是一类疾病?) 没有符合临床实际的动物模型
没有统一的分型诊断标准 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 没有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
关于突聋诊疗指南的解读
◎ 美国和德国的突发性聋诊疗指南实际上都非常强调循证医学证据,但是在 不同的解读后,出现相差较大的重要原因是跟不同的保险机制,不同的临 床经验等因素有关
突发性聋的定义
◎ 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 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 ➢ 并在72h内达峰值
注:原因不明是指还未查明原因,一旦查明原因,就不再诊断为突发性聋,这 时突聋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
突聋的分型
◎ 突发性聋根据听力损失涉及的频 率和下降程度,建议分为:高频 下降型、低频下降型、平坦下降 型和全聋型(含极重度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