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
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在过去2000多年时间里,儒家文化的发展道路虽然相
当曲折和坎坷,但其强大的生命力始终没有减弱和停息过。究其原因,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那些
关于做人、处事和立国的名言早已深入人心,并在潜移默化中传布
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当我们回首历史,应该能够发现,孔夫子
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而儒学的发展,也依然一代又一代的影响着
中国人的思维。无疑,糟粕是有的,但我们无法舍弃的,是那里的
精华。让我们走进儒家思想,考虑一下它对我们每一个人,对我们
中国未来的影响。
先看,何谓“儒”?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中国人历来重视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这种广泛的社会需
求便促成了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儒”。孔子作为儒学的开拓者,在
中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对礼乐文化进
行反思,把有生命力的原则发掘出来,建构了儒家学说体系,是文
化转轨过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再看,何谓本文所要探讨的“儒家思想”?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它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向
善的,是好的,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
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尽管后来出现了荀子的“性
恶论”与之抗衡,但其终究没有被中国的大众所接受,只是停留在
一种学术思想的层面,这里可以抛开不谈。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
国儒家文化治国的主要思路就是教育,这也是在当时百家争鸣中独
树一帜的。儒家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
那么治理社会就应该从教育入手,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劝人
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
悦诚服,那么社会自然就会安宁了。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
对于儒家思想的核心问题,学术界意见不一。有的认为是“礼”,
因为是儒家的“克己复礼”使中国成为了现在的礼仪之邦;有的认为
是“仁”,因为这是儒家道德规范之本。笔者更倾向于后者,即“仁”才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因为它是儒家一切理论的出发点。“仁”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中国人对“人”的态度之上,将在下文详
细叙述,这里不累赘。
儒家不重武力,而强调仁义道德是争天下和管理天下的不二法门。在过去的几千年里,这一思想被无数次地证明其正确性。凡是能够
遵循这一法则的,就可以成功。凡是违背这一法则的,必然失败。
而且这一思想不光是可以用来治国,对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会有用。一些西方国家的企业家和政治人物便从儒家的经典中寻找智慧并取
得了成功。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论永远也不会过时。这是人类历史几
千年经验智慧积累下来的一个结晶。儒者毕生追求的只是“君子”——那种集“仁”与“信”、“智”与“直”于一身,内在涵
养与外在处世都和谐,永远不失”中庸”的君子,那种清醒自制、
静观自身、含而不露、压抑激情的圣人。儒家注重自身修养约束,
亦注重社会秩序的制约。儒家思想为社会制定了许多具体的礼节,
具体表现为“三纲五常”。当儒教自身特性与封建社会本质相融合
之后,便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教的现实最终为君主
所重,奉为经典,扶为正教,大力推广,以其社会伦理观自上而下
全面推及,使之渗入社会每个角落。从此儒家便真正在中国的历史
上确定了其高于百家之上的至尊地位,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封建社会
之文化主流。这种突出,决非主观意识决定,而是历史的必然决定。
这要回归到“仁”的问题。
仁在儒家思想中是一个含义极其丰富的概念。广义的仁是一个全德之辞,几乎可以概括所有的德目;狭义的仁便是五常之一,是以人
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涵的道德规范。就这一层含
义而言,它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使之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基础。仁
要求人们以人为人,相亲相爱,反映了人对自身的觉醒,对人类的
本质的理解,具有浓厚的人道精神。仁者爱人的精义是在人际交往
中注重人的价值,把别人也当作与自己同类的人来看待。儒家虽未
彻底否定鬼神的存在,但他们对世间事务的重视却远远重于对鬼神
的关注,对人生价值的展现高于对灵魂有无的探究,这种人本观念
使其在对待鬼神的问题上采取了理智的态度,因而中国古代虽然也
讲神设教,但宗教思想一直未能像西方那样成为人们精神的主导支
柱和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的仁爱是从家庭血缘亲情中直接引申出
来的。任何人一生下来首先遇到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兄弟关系,处于
亲人的爱抚之中,并逐渐萌生对亲人深深的依恋、情爱。因此,家
庭中的亲爱,是人最早形成的爱心。孔子弟子有若即把孝敬父母、
尊敬兄长作为仁的根本、基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与!”(《论语·学而》),后来儒家也以亲亲敬长解释仁的基本含义。一个人只有首先爱自己的亲人,才会去爱他人。仁者爱人最深厚的
根源即是家庭血缘的亲情之爱,离开了亲情之爱,仁者爱人就成为
无根之萍,无本之末。亲情之爱孕育了对他人的爱心,爱人就是爱
亲之心的外展与扩充,即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直至今日,我们尚可闻见“百善孝为先”之类在历史中已流传
两千余年的教训;“不孝子孙”成为了最为人们所不齿的一类人。可
见儒家的仁爱之根本已经深深的进入了中国人的骨髓,难以磨灭了。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爱人则是这种情感的外显,它必须通过
显示的行为表现出来。因而,通过什么方式、怎样去爱人,就成为
仁德的具体行为规范。儒家提出的行为模式就是孔子提出的“忠恕”之道。南宋朱熹解释说:“尽已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论语集注》卷二)就是说,在以仁调节人际关系时,一方面,对人应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另一方面,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苛
求于人。它们是以仁推己及人的两个方面。“忠”是积极一方。孔
子说:“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作为“为仁之方”的行为模式,即自己所追求的、希望得到的
东西,应当积极使别人也同样得到。“恕”是消极一面。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即当你的行为可能
给他人带来影响时,必须考虑它的后果是否能为他人接受。
推己及人内含着一个道德的标准。离开了道德的准则,以己之好恶推及人,不仅不能利人,适足以害人。因此,儒家提倡仁者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