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饲料厂年产2万吨饲料投资项目实施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名称:**县****饲料厂年产2万吨饲料项目

建设单位:**县****饲料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建设地址:**县杨村镇**

技术主管部门:**县牧工商开发服务中心

1.2 编制依据

1、**县****饲料有限公司项目可研编制委托书

2、《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6号

5、《**市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6、《**县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7、《杨村1999—2010年村镇建设规划》

8、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法规、规范、标准

9、**县****饲料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

1.3 主要研究内容

本报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市场分析与预测、生产工艺、工程技术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

1.4 主要研究结论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先进,产品市场潜力大,加工技术及管理模式先进,据经济评价分析,项目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均优于行

业基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可行,建议尽快投资建设。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2.1.1杨村概况

**县**地处**县西北部,距**县城17.5公里,隶属**省**市**县杨村镇,是镇政府所在地,全村总面积8.75平方公里,共有630户,2300口人,耕地面积3276亩,果园300亩,优质牧草种植面积100亩,粮食总产量164万公斤,秸秆总产量245万公斤。**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雨热同季,水源充沛。良好的光照、热量、土壤、降水、气候等自然环境,为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是国家级“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又是宽裕型小康村。前任书记吴文忠是省劳动模范、市特级劳模,历任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曾作为全省唯一的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代表受到过江泽民同志的亲切接见。

**交通便利,地广土肥,人均耕地面积1.4亩,现任村委领导集体确立了“生态立村”战略,计划投资建设“**农业综合科技园区”。建设万头猪场、千只羊场、万吨饲料加工厂,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力争3-5年户均一栋蔬菜大棚,并且充分利用养殖业项目的肥料资源,建设沼气工程,以改变传统方式,减少污染,2010年确保家家户户用上清洁能源,实现肥—气—菜的良性循环。

2.1.2产业政策

一、我国将发展秸秆养畜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务院早在1996年就指出:必须使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同时还转发了农业部《关于1996—2000年全国秸秆养畜过腹还田项目发展纲要》,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发展秸秆养畜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表明我国畜牧业已不再完全依赖粮食,必须走以秸秆颗粒配合饲料这条根本出路。我国粮食平均年产量在5亿

吨左右,由此产生的秸秆总量高达6亿吨,为大力发展饲料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基础。

二、**市努力打造四大畜禽生产基地,促进禽牧业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畜牧业产业化作为**市农村达小康、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已步入了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2004年全市基本形成了商品瘦肉型猪基地、草食畜牧业基地、养鸡基地、养蜂基地四大畜禽生产基地。

据来自**市统计局的《2005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显示,**市畜牧业发展形势良好。受市政府出台鼓励畜牧业生产的优惠政策和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市畜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见表2-1)。

表2-1 **市2005年主要禽牧产品产量合牲畜存栏情况表

全年肉类总产量7.45万吨,比上年增长25.35%;奶类总产量5384吨,比上年增长15.41%;禽蛋总产量3.15万吨,增长29.29%;蚕茧产量3771吨,比上年增长10.30%。年末大牲畜、猪、羊存栏分别为8.08万头、55.71万头和59.46万只,分别比上年末增长3.04%、10.78%和-2.66%。

三、**县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优势,将圈舍养殖作为特色产业之首

**县山大坡广,秸秆资源丰富,发展草食畜牧业优势明显。近年来,**县依托该县丰富的农作物秸杆资源,将畜牧业列为全县四大特色产业之首,引导农民改变传统饲养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实施“圈舍养殖工程”。这对

于大幅提高养殖效益和保护生态植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该县已建或在建的圈舍养殖园区有100余个,其中高标准园区45个,圈养牛羊达到4万余头(只),占到该县牛羊总数的1/4,年可转化利用秸杆3000万公斤。圈舍养殖技术的推广,维护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保持了人居环境的清洁卫生,提高了农作物秸杆的转化利用价值;特别是通过羔羊当年育肥当年出栏、种草养畜和肉牛快速育肥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效益。

2.2 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合理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加快**县乃至**市圈舍养殖业发展的需要

**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多年以来农民以单纯种粮和采矿为主要增收手段,虽有传统的养殖习惯,但长期沿袭以放牧为主的养殖方式,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一直被闲置或浪费,既占用土地,又可能成为病虫害的栖息地,进而造成粮食减产,农药开支增加。此外,秸秆焚烧或废弃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纤维资源,而且造成环境污染,防范不慎还有可能引起火灾,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而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发展草食型畜牧业,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而且能够带动养殖业的加速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渠道。因此在**县实施饲草加工项目,把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转化为养殖饲料,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和推进圈舍养殖的必然要求,也是因地制宜,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项目建设是改善种植结构,促进农、牧业良性循环的需要

建设标准化羊场,发展人工种草、牧坡改良和饲料加工,不仅从根本上缓解退耕还林带来的林牧争坡矛盾,促进林业和畜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县及周边区域长期以来农业产业单一的种植结构,实现由单纯种植粮食作物向发展“粮—经—饲”三元化的种植模式转变,由植物型农业向综合型农业的转变,从而形成生态农业和经济农业的种植模式。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