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生长特性以及标准化管理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的生长特性以及标准化管理体系

1小麦发育阶段特点

小麦的阶段发育大体分为春化阶段(感温阶段)和光照阶段(感光阶段)。其中春化阶段要求以低温为主的综合外界条件(包括营养、水分、光照等),所以可称感温阶段。光照阶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转入一个对长日照要求比较敏感的阶段,又称感光阶段。小麦光照阶段发育的特点是要求长日照。每天在16~18h或连续光照下,光照阶段进行最快、抽穗最早;每天光照少于12h,光照阶段进行缓慢,抽穗延迟;每天光照少于8h,光照阶段停止进行,不能抽穗。这说明小麦在这一发育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严格。光照阶段只有在完成春化阶段以后才能进行,是从生长锥开始,至雌蕊分化期结束。

2小麦生长发育规律

一是分蘖成穗规律。生育期长的小麦品种分蘖多,生育期短的小麦品种分蘖少。整地质量好,播种早,播种浅(2~3cm)分蘖多。施肥量、播种量的大小,播种的深浅也影响分蘖能力和成穗率。二是幼穗发育规律。伸长期,即三叶期至分蘖前,是决定小麦幼穗大小的关键期,栽培上应及时灌水追肥,促苗壮,主攻分蘖和幼穗。棱形成期,即进入分蘖盛期,该期决定小麦穗数目的多少,应根据苗情施肥,灌二水,主攻小穗数目。花器形成期,即进入拔节期,是小麦高产最重要的时期,若水肥不足,则不孕小花增加,粒数减少;而水肥过多,则导致基部1~2节间拉长,失韧、脆弱易倒伏,此期应主攻壮秆增粒。花粉粒形成期,即孕穗期旗叶全部展开,此期决定小花数,应适当控制灌水,并喷矮壮素,控制旗叶长度;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延长顶3叶的功能期,以达到增花、增粒、增重的目的。根据小麦生长规律做好小麦的栽培管理,实现返青期促根系增分蘖,起身期壮分蘖保穗数,拔节期稳穗数攻粒数,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基础。

3小麦生长环境条件

小麦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是15~20℃,在13~18℃分蘖最快。在10℃以下,小麦光照阶段进行缓慢,幼穗分化时间延长,有利于形成小穗和小花。在雌雄蕊分化期则需要较高温度,如温度低于15~16℃,影响花粉粒的形成和胚囊的分化。雌雄蕊分化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对水分反应特别敏感。小麦开花最适宜的温度是18~20℃,最高不超过 30℃,相对湿度要求在70%~80%。小麦根系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6~20℃,低于2℃则生长停止,超过30℃时生长受抑制。

4小麦规范化栽培技术

4.1品种选择以及种子处理

根据不同的地区选择适宜的小麦种子,播种前对种子不同程度上的处理,比如晒种,包衣,拌种等。

4.2整地播种

小麦播种前要精细整地,通过深耕、耙地改良土壤,,达到地平土碎,施足底肥,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保证苗全,确保播种质量。播前还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4.3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方面,灌水时要做到速灌速排。施肥的原则为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4.4病虫草害防治

麦生育后期是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粘虫、蚜虫等病虫害大量发生的时间,对小麦千粒重影响很大,必须及时防治。

4.5适时收获

小麦的最佳收获时期是蜡熟末期,此时麦穗变黄,籽粒足浆,含水量在16%-18%,小麦籽粒的干物质积累到最大值,加工面粉的质量也最好。待麦穗、穗下节和叶片全部变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量约22%、籽粒较坚硬、已呈现小麦品种特有光泽时采收。

冬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一、基地环境条件

土壤肥力Ⅱ级,保水保肥性能好,地下水丰富,无污染,排灌设施配套齐全,基地周围无工业“三废”排放,空气清洁,生态环境良好。

二、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抗病性强经审定推广的优质品种。质量要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纯度不低于99.5%,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出苗率不低于85%),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4%。

三、种子处理

1.种衣剂包衣在小麦病害严重的地区,要进行种子包衣。超微粉体种衣剂包衣,可有效地预防小麦腥、散黑穗病和根腐病等,促进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逆力。超微粉体种衣剂使用量与种子的质量比为1∶600,使用量小,可减少污染。

2.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2%的40%拌种双拌种,防治小麦腥、散黑穗病;或用种子量

0.3%的50%福美双拌种,防治小麦腥黑穗病,兼防根腐病。

四、栽培技术

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坡降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前作:为油菜、豆科作物、绿肥等。

2.耕整地要坚持伏、秋整地。要求整平耙细,达到待播。适墒期内用轻型圆盘耙耙耱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整好待播。3年深翻一次,提倡根茬还田。

3.施肥有机肥:每公顷施22.5吨农家肥(有机质含量大于8%)或等效生物有机肥。化肥: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南部和北部地区每公顷施肥量,纯氮75公斤,五氧化二磷90公斤,氧化钾37.5公斤;东部地区施纯氮90公斤,五氧化二磷90公斤,氧化钾67.5公斤;西部地区施纯氮75公斤,五氧化二磷90公斤,氧化钾37.5公斤。缺硼地区和地块,每亩做种肥施用硼肥2-3公斤。提倡底肥、种肥分施。未施底肥的地块,应种、肥分箱施入,以防烧苗。

五、播种

适期播种:由于近几年冬前(9-11月)气温有提高趋势,播种时间可根据当地气象预报确定。适期播种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冬小麦自播种到越冬前有50 -60天生长时间大于零度积温在500-600度;当地平均气温降至15-17度,易形成壮苗,有利于安全越冬,小麦生长适中,易获得高产。一般适宜播期为10月5日-10日。

1.密度

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等确定。提倡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播种密度一般第公顷以400万株-600万株为宜。

2.播量及播量计算

按每公顷保苗株数、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净度和田间保苗率(一般为90%)计算播量。其公式如下:

每公顷播量(公斤/公顷)等于每公顷保苗株数乘以千粒重(克)。

六、田间管理

1.冬前田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