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拓展性课程教案-投石车

小学拓展性课程教案-投石车
小学拓展性课程教案-投石车

《投石车》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投石车的历史,了解投石车的动力及运动原理。

2.制作一个投石车,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3.通过讨论和交流,提高孩子们的问题意识,不断改进研究,达到更精准的投掷并命中目标。

器材说明:

爱牛配套器材:投石车套材,沙包,木靶,螺丝刀,手套。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你们知道投石车吗?你们了解它的历史吗?

2.那你们知道投石车的工作原理吗?它可以用什么来做动力呢?

二、制作投石车

1.认识并清点组装套件

2.说说看横梁、橡皮筋、转轴、和轮子的作用。

3.按次序摆放材料。根据说明书组装投石车

(1)底座、主支撑杆、转轴的连接。

(2)用金属转轴穿过投石棒;

(3)用金属转轴连接两根主支撑杆;

(4)将两个螺丝钉拧入长木棒上的小孔;

(5)连接挡板,固定橡皮筋勾爪

(6)螺丝钉固定底座的剩余部分;

(7)用手将两根橡皮筋勾爪固定在投石棒和主承重棒上;

(8)进行拉伸测试;

(9)添加轮子、投石篮等剩余部件

(10)用螺丝钉将轮子固定在前后承重棒的两端;

(11)将投石篮固定在投石棒上;

(12)在挡板上贴上缓冲垫子;

三、测试你的投石车

用一个小物件如提供的小人模型或者笔盖、橡皮,放在距离投石车一定远的地方,再用你自己制作的沙包投石车统计。看看你的投石车精准性,大致的攻击范围是多少?

1.自行测试,调整

2.进行比赛,同一个目标,按精准度,命中率高者为胜。

3.你能为投石车设计一个瞄准器吗?

四、投石车原理和意义

投石车,是古代利用杠杆原理或者轮轴原理制作的强力攻城武器,本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但很多时候会利用自锁结构让使用者可以多次做功,蓄积大量能量,是古代机械工程在战争领域的一大杰出应用。

梦想课堂教案 1身边的大自然 背景分析 大自然中蕴藏着许多宝藏;奇花异草的鲜艳美丽,云端飞鸟的从容优雅,风掠过树林的狂吼咆哮——在我们的生活里,大自然用不同的方式感动着你我,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进行感官训练。 2.根据自己的观察写出两个不同颜色、形状、声音、气味。 教学资源表格一张 教学活动 一、灵动导入(2分钟)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朋友们认为生活中什么是最美的 呢?是多拉A梦、奥特曼、还是、、、、、、? 二、活动步骤(28分钟) 1.每名同学发一张表格 2?小朋友们自由在校园里面观察,老师作指导。 3.按照表格写下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用手摸到了什么? 4.要求写下的东西要有两种不同的颜色、形状、声音、气味,也可以画下来< 5.每个小朋友分享自己所记录下来的东西。

三、分享

在小组内把你的心情或是你观察到的写出来,或者跟小伙伴交流。 四、评比 每个小组派代表说出来自己所记录下来的东西。 五、拓展(10分钟) 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美,并且热爱它们。 2 水的魔法 1.导入: 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 在一处杳无人烟的深山中,一位大师带着一个小徒弟,远离嘈杂的人世,用心钻宇宙间无穷的智慧。山中无甲子,日复一日,小徒弟慢慢长大,他跟着大师苦学了不知多少年,觉得自己已经懂得够多了,可以下山去开导一般世人,让他们了解智慧的哲理。 徒弟向大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师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拿着平日汲水的水桶,对徒弟说:来,拿这个桶子去装满石头,只要能够装满它,你就可以下山了!” 徒弟很快地从周围捡了许多大石头,三两下便将水桶装满了石头,徒弟高兴地向师父回复,在师笑了笑,问道:已经装满了?” 徒弟认真地回答:是的,桶子再也装不下任何一颗石头了一一” 大师笑着从身旁抓起一把小石头,从桶子堆积如山的大石头顶端,撒了下去,只见小石头很快地从大石头的缝隙间穿过,迅速地落到了桶底。 . 专业word可编辑

小学数学拓展型课程教学设计初探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拓展型课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数学拓展型课程及其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关注其数学能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社会价值,领略数学的文化内涵。因此,本文从小学数学拓展型课程的特点人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轮为依据,尝试探索一套合理的教学设计模式。 【关键词】:拓展型课程实施 数学类拓展型课程是指从教育目标出发,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需要为主要依据,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如果说基础型课程中的数学科目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具有以完成系统的知识教学为主要任务的课程,那么数学类拓展型课程的教学则是以建构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我认为,小学数学活动课程,主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和天生就具有的思维能力出发,教师根据教学的进程和学生一起设计活动内容,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体会数学的魅力,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样的数学拓展课上,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带着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世界,有运用数学方法去分析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的数学学习习惯。通过实践、课题研究等等,学生从中获得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并且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还能通过实践了解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课程。 一、拓展型课程的类型 为了有效的开展小学数学拓展课程,我整理了有关拓展课的类型,小学数学活动课程内容极其丰富,根据来源可分为五个方面:1、生活中的数学。2、生产中的数学。3、科学技术中的数学。 4、与各学科相关的数学。5、智力活动中的数学。在此基础上,我把拓展型的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分类,主要有: 1.实践操作课――配合教材,制作教、学具或进行实际操作测量活动。 2.小课题研究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课题进行研究,例如: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张白纸有多厚?等 3.阅读交流课――重在指导学生“读什么”、“怎么读”,结合“小学生数学报”等阅读材料,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阅读后的思考、发现、感想和独特的见解。 4.社会调查成果汇报课――通过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和中生产的应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5.综合拓宽课――结合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和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作品及相关证据材料可以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旅游、租车预算方案的设计。应用数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发现社会问题。如:生活垃圾、水资源的浪费等社会问题调查。精致、新颖的有关数学方面的小制作。如:做的长方体、七巧板拼图。阅读数学读物的体会,数学日记等。收集的数学家的故事,与数学有关的诗词,数学谜语等。收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撰写数学活动报告、小论文,自编的数学小报。可以反映你的数学活动水平的其他特色材料。 二、拓展型课程的实施 1.多方面取材,备课充分

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 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第一课时认识编织工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与感受钩织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与意义,认识常见的钩织材料,了解它们的特性。 2.认识常用的编织工具:钩针和毛线。 3.掌握钩针的握法。 二、教学准备: 各种钩针编织物件;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钩针的起源 (二)钩针编织物的欣赏。 1.请学生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看见过哪些钩针的编织物? 视频播放编织物的图片,欣赏漂亮的,有创意的手工小物件 2.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想法 (三)认识钩针和线 1.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钩针,并说一说钩针有哪些特点?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毛衣针有什么区别?

2.教师示范钩针的握法以及用法 学生模仿教师的手法,体验钩针的运针方法 3.教师示范毛线的拿法,学生模仿体验毛线的拿法。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编织短针 一、教学目标:学习短针的织法。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教师示范短针的编织方法,学生学习 (三)学生看着图解练习编织短针,教师巡视。 第三课时编织长针 一、教学目标:复习短针的编织法,学习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在短针的基础上编制长针 教师先向学生示范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 (三)学生练习编织长针,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编织中长针 一、教学目标: 复习短针的织法,学习中长针的编织方法,培养手工编织兴趣。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 (三)学生练习编织长针,教师巡视指导。 第五课时编织树叶 一、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生命留影》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昌黎三小杨金英 课程名称:《生命留影》 课程开发者:杨金英 课程适用对象:四--六年级学生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课程资源:新编(自编) 学习时间:隔周一节 课程目标: 1.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发适合学生水平,符合学生特点的综合活动型校本课程。 2.通过学习不同类型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让学生学会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的具体操作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益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4.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让学生亲近自然,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 课程内容: 一、参观学校标本室,了解动植物标本的种类和基本制作方法,布 置采集植物任务和注意事项。 二、学习制作腊叶标本。 三、学习制作液浸标本。

四、制作叶子粘贴画。 五、植物标本展览与评价。 六、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七、蝶类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八、动物标本展览与评价。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3.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标本制作活动的机会。 4.重在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二)学习方式: 1.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观察与实践相结合。 2.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 3.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 一、评估方法 1.每小组在每次标本制作实验后,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成果,每个 实验成果按等级打分,占总成绩的55%。 2.书面测试。试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几种比较常用动植物标本制作 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写出具体的制作流程,并且加强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5%。 3.出勤率和课堂参与态度占总成绩的10%。

活动时间10.9 活动 内容 认识雪花片和聪明棒 活动 地点 一三班 活动 目标 让学生初步认识并尝试雪花片和聪明棒。 活动重点、 难点培养学生对雪花片和聪明棒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动手创作能力。 活动过程 一、学生分组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指定组长,明确任务。 二、认识雪花片和聪明棒 三、初步感知,自由创作 活动反思 通过介绍,学生初步认识了雪花片和聪明棒,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活动时间10.16 活动 内容 花儿朵朵 活动 地点 一三班 活动 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学习雪花片。 活动重点、 难点 培养学生对雪花片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动手创作能力。 活 动 过 程 一、成品欣赏 二、步骤分析 1.师示范 2.学生跟着做 三、小组合作 四、作品展示互评 活动反思 拼花朵比较简单,大部分在幼儿园接触过雪花片,在一点拨下都顺利完成了。

活动时间10.23 活动 内容 我有椅子 活动 地点 一三班 活动 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聪明棒的搭建。 活动重点、 难点 培养学生对聪明棒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动手创作能力。 活动过程 一、成品欣赏 二、步骤分析 1.师示范 2.学生跟着做 三、小组合作 四、作品展示互评 活动反思 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聪明棒,聪明棒的拼搭比较难扣,但是在小组合作下,基本都能完成。

活动时间10.30 活动 内容 一帆风顺 活动 地点 一三班 活动 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雪花片的创作。活动重点、 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活 动 过 程 一、成品欣赏 二、步骤分析 1.师示范 2.学生跟着做 三、小组合作 四、作品展示互评 活动反思 船虽然看着大,其实并不难。通过小组合作,基本都能完成。

一年级小学拓展型课程 一、导言 1.课程定位 拓展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 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发性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着眼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 个体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拓展型课程是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型课程的拓宽与延伸,是为学生学 习研究型课程积累更宽泛的知识与经验、能力与方法,养成良好个性品质。拓展型课程与基础型课程、研 究型课程有机结合,共同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2.课程理念 ⑴关注个体差异,培养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体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 ⑵拓宽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 ⑶拓宽学习渠道,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能力 ⑷加强课程建设,提升学校和教师的课程能力 ⑸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3.课程目标 ⑴拓展和加深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和体验。 ⑵发展主体意识,形成自主选择学习、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⑶拓宽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⑷具有学习兴趣和爱好,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形成诚信意识、公民意识、社 会责任感和创新的精神。 ⑸适应身心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二、科目与活动设计体例说明 ⑴科目设计体例说明 ①科目目标:阐述科目三维目标。科目目标设计需体现本科目的核心价值与独特定位。 ②科目内容:阐述科目内容组织形式、内容框架。内容框架可以以单元或活动为单位,说明教学要点、教学过程、教育价值。 ③科目实施:阐述科目实施的阶段性要求、教学组织的基本方式、实施的软、硬件条件。 ④科目评价:阐述科目评价原则、内容、方法。科目评价设计需指向科目的主要目标。 ⑵活动设计体例说明 ①活动准备:活动实施前的准备条件。 ②活动目标:本活动预设目标。 ③活动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行为、教学建议。 ④活动评价:本活动的评价重点与主要评价方法。 ⑤支持资源:提供本活动实施的参考性资源,可标明名称和来源。 三、科目设计 (一)背景 积木玩具是培养锻炼智力最好的玩具。它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挥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科学活动性课程 适用年级:3-6年级 学生人数:20人左右。 一、课程简介: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是以“做中学”、“玩中学”等理论为依据的科学活动探究性课程。设计具有科学教育意义的探究活动,与《科学》课程相结合,引领学生亲历丰富多彩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爱上科学,并且善于使用科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背景分析: 国家课程中大部分是基础性课程,少量是拓展性课程;地方课程中一部分是基础性课程,还有一部分可转化为拓展性课程;校本课程中少量为基础性课程,大量应该开设成拓展性课程。每周拓展性课程课时一般是4课时左右,设计和开发拓展性课程,不要一味追求“高大上”、“系统化”、“加深加难”,应着重在“趣味活动”上做文章,更多地关注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品行修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般情况下,一学期的教学时间约为18周,5、6年级一周三节科学课,3、4年级一周两节科学课,在上级部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全册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分配显得十分紧张。而一旦让学生亲历探究、深入探究,许多时候一个探究活动就需要多个课时,走马观花式的探究只能使科学探究流于形式,限于框架,无法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而托管服务的托管课程每周有1-2课时,恰好可以弥补科学活动性课时数的不足。因此,我们提出以小学科学教材的探究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开发适合孩子的科学托管活动性课程。 三、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托管服务资源,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题,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课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科学知识,获得知识新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2.结合科学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植物观察种植、动物观察饲养、微生物观察等实验性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动植物栽培饲养

梦想课堂教案 1 身边的大自然 背景分析 大自然中蕴藏着许多宝藏;奇花异草的鲜艳美丽,云端飞鸟的从容优雅,风掠过树林的狂吼咆哮——在我们的生活里,大自然用不同的方式感动着你我,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进行感官训练。 2.根据自己的观察写出两个不同颜色、形状、声音、气味。 教学资源表格一张 教学活动 一、灵动导入(2分钟)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朋友们认为生活中什么是最美的呢?是多拉A梦、奥特曼、还是、、、、、、? 二、活动步骤(28分钟) 1.每名同学发一张表格 2.小朋友们自由在校园里面观察,老师作指导。 3.按照表格写下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用手摸到了什么? 4.要求写下的东西要有两种不同的颜色、形状、声音、气味,也可以画下来。 5.每个小朋友分享自己所记录下来的东西。 三、分享

在小组内把你的心情或是你观察到的写出来,或者跟小伙伴交流。 四、评比 每个小组派代表说出来自己所记录下来的东西。 五、拓展(10分钟) 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美,并且热爱它们。 2 水的魔法 1.导入: 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 在一处杳无人烟的深山中,一位大师带着一个小徒弟,远离嘈杂的人世,用心钻宇宙间无穷的智慧。山中无甲子,日复一日,小徒弟慢慢长大,他跟着大师苦学了不知多少年,觉得自己已经懂得够多了,可以下山去开导一般世人,让他们了解智慧的哲理。 徒弟向大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师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拿着平日汲水的水桶,对徒弟说:“来,拿这个桶子去装满石头,只要能够装满它,你就可以下山了!” 徒弟很快地从周围捡了许多大石头,三两下便将水桶装满了石头,徒弟高兴地向师父回复,在师笑了笑,问道:“已经装满了?” 徒弟认真地回答:“是的,桶子再也装不下任何一颗石头了——” 大师笑着从身旁抓起一把小石头,从桶子堆积如山的大石头顶端,撒了下去,只见小石头很快地从大石头的缝隙间穿过,迅速地落到了桶底。 徒弟见状一惊,连忙七手八脚地抓起身边的碎石子,一古脑地往水桶中扔,生怕师父责怪他未能将桶装满,而反对他艺成下山。

《小孔成像》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经历制作小孔成像设备的和调试的过程,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3.用小孔成像设备观察身边的风景,感受小孔成像实验的欢乐。 器材说明: 配套:蜡烛,纸杯,卡纸,半透明纸,工字钉,双面胶。 自备:打火机。注意:在使用打火机和蜡烛时,要注意消防,最佳预备湿毛巾。 活动要点: 在制作小孔成像之前,教师要充分演绎好小孔成像的故事,导入的故事讲述的精彩生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孔成像观察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物、孔、像三者间的几何关系。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讲述奇特的画的故事: 有人请了一个画匠为他画一张画。三年以后,画匠告诉他:“画成了!”他一看,八尺长的木板上只涂了一层漆,什么画也没有。 画匠说:“请你修一座房子,房子要有一堵伟岸的墙,再在这堵墙对面的墙上开一扇大窗户。把木板放在窗上,太阳一出来,你在对面的墙上就可以看到一幅图画。” 房子盖好后,在屋子的墙壁上出现了亭台楼阁,好像一幅风景画。尤其奇怪的是,画上的风景是倒着的!

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样奇特的画?那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这样奇特的画——“小孔成像”吧! 二、制作与优化 (1)出示一个已经组装好的爱牛“小孔成像”套件。请一名学生上来指导操作。 (2)师演示制作。1、拆开模板、展示介绍零件。2、组装,注意强调粘贴处和不要粘贴的地方。3、放入半透明纸做成像屏。4、在小孔上用钉子打孔,完毕后把钉子再插入保护套中(一定要强调此项操作)。 三、原理探究 点燃蜡烛。 探究:1、看到的图像是正立还是倒立的2、怎么样调节蜡烛的像大小。 思考:光是如何从通过小孔传到半透明纸上成像的? 画一画:蜡烛的火焰,小孔,蜡烛的像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展示小孔成像光路图,请同学们尝试解释之前记录的实验现象。 教师总结学生的解释,阐述小孔成像现象和原理。 四、原理运用 现在,你能解释晴天树下的圆斑么?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应用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五、拓展延伸 如果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制作照相机,怎么样让成像更清撤?

小学拓展性课程实施现状及改进建议 2015年3 月,浙江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开发多种类型的拓展性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科目和活动。拓展性课程开始成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得以实施。两年以来,拓展性课程实施情况到底如何?我们研究小组运用访谈法、文献法,辅以统计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对浙江省LH市10 所小学的拓展型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拓展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合理的改进建议。 一、LH市拓展性课程实施现状 (一)开课情况分析 1.课程安排关于开课时间,全部学校遵守浙江省教育厅于2015年3 月下发《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在义务教育的背景下全面推行拓展性课程。在对LH十所小学“开始 实施时间”的调查显示:LH小学、DY小学、ZS小学、GC小学等在2014 年9 月开始实施拓展性课程,占总学校的80%;JN 小学、YF小学在2015年9月开始实施拓展性课程,占总学校的20%。 关于拓展性课程课时安排,仅一所小学符合《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的“每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

占总课时的比例:一至六年级15%左右”这一要求。XQ小学拓展性课程课时安排占总课时比例最高,为15%,各年级每周安排4.5 课时;大部分小学(如LH、DY、DH、YF)各年级每周设置拓展性课程2 课时,占总课时的7.7%(1-2 年级)及6.7%(3-6 年级);ZS小学安排的拓展性课程课时较少,占总课时的5.8%(1-2 年级)及5.0%(3-6 年级)。其中,LH、DY、ZS、DT、YF五所小学各年级安排的拓展性课程课时数相等;GC、JN、XQ三所小学高年级(3-6 年级)的拓展性课程课时高于低年级(1-2 年级)。 关于课程门数安排,10%的学校未完全按照学校的拓展性课程规划开设相关课程,90%的学校都严格按照课程规划来设置相关拓展性课程。老城区的学校普遍拓展性课程的门数设置的较多,特别是LH小学,拓展性课程的门数设置了132 门之多。由于学校场地原因,GC小学课程设置门数明显比另外两所老城区学校少。新城区学校拓展性课程设置的门数次之,乡镇学校的拓展性课程设置普遍最少。 关于课程类别安排,知识拓展类课程所占比例较小,体艺特长类课程所占比例较多,且90%的小学开设了实践活动类课程,所占课程比例不大。 2.课程产生方式关于拓展性课程产生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类:A 类为教师结合自身爱好特长,确定所欲开设的课程,报学校审核确定。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选课。后期在确保各课程之

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实践探索 一、拓展性课程背景分析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学校要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每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一至六年级15%左右,七至九年级20%左右。” 科学拓展性课程活动做什么?怎么做?这是摆在我们科学老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在多年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发现:科学教材缺少“个性化”,学生生活“城市化”,科学老师“年轻化”。他们的共同点是:离网络更近了,离大自然更远了,遇到问题找百度,很少去大自然去生活中观察实践研究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需要做什么呢?从2009年开始,我校即以“让每一位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让每一位孩子拥有幸福童年”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启动校本课程“学生社团”项目,安排周三下午的时间集中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要求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和老师的特长组建社团,科学拓展性课程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启动的。在以往的社团活动中开设的“七巧板、电子百拼、探究类、科学DIY”等项目的材料是整套购买,教师参与设计的成分少,与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结合度低,学生开始积极性很高,上了几节课就觉得没意思了。为此,我们需要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开发和教师培训提升等方面做进一步实践研究。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赢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认可。为此,2012年12月我校承办了以“科学教育课内外结合的有效策略”为主题的温州市小学科学第二届课改领航现场会。在这次现场会中,科学教研组长田老师作《校园科普拓展的实践研究》的专题讲座;金老师、陈老师老师分别作了《可能是什么》和《毛细现象的研究》的课例展示。这是对我校科学教育工作的一次检阅和肯定,充分展示了我校多年来在以开展科学教育课内外结合为主题的学生科学拓展性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果。 二、拓展性课程核心理念 科学拓展性课程是科学老师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以活动课的形式,结合科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践经验实施的课外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具有“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科学拓展性课程项目实践体现如下核心理念。

巧用旧报纸 学生状况分析: 现在城市生活的初中学生物质生活条件大多比较的富裕,随手浪费的现象也很常见,各种课外的阅读报纸,家庭的报刊量较大,经过观察初一学生对于废旧的报纸的处理,有的随手丢弃,有的 难点:如何利用旧报纸的特点进行小创作。 教学准备: 教具:相关图片。 学具:学生收集的各种废旧报纸,绘画工具,制作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今天下午我们就要进行每周一次的大扫除了,有经验的同学都知道,大扫除中往往会有灰尘弄 脏我们的头发。那该怎么办?有什么实用的解决办法吗? 学生各抒己见 那么我们现在就用废旧报纸为自己在大扫除中准备一顶帽子 从试 你们用什么方法来制作的? 引导学生总结报纸材质的特点 色彩特点:报纸的色彩既有黑白单色的,也有大篇幅的彩版。 制作特点:材质薄,柔软便于制作,剪、折、撕、贴、卷等方法都可以。

总结:利用这些特点,巧妙设计利用报纸,这样平凡普通的材料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出示作品欣赏(神奇的报纸服装) 请同学欣赏并请学生挑选一组自己最喜欢的服装,分析设计师是如何巧妙利用报纸材质的特点。 例如: 图一中的服装,设计师收集有蓝色色彩的彩版报纸,巧妙利用报纸的色彩,用折的方法体现了 例: 纸的作品还能往上填颜色吗? 通过提问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思考。 可以整张报纸贴、撕碎贴、剪碎贴、用黑白色贴、彩色报纸贴等。 说明:根据报纸材质特点,引发创作思考。报纸材质的特点多种多样,如何结合特点进行创作

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列举了报纸材质可以贴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对创作进行初 步的思考。 3、结合材质特点你还有什么设想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从中点拨。 四、布置练习要求,学生创作练习 一双巧 (1)除了收集报纸,回收再利用,还有什么纸张可以收集的。 (2)设计一条呼吁大家有效利用纸张、不浪费资源的标语。用美术字的方式书写,布置校 园宣传环保意识。 (3)思考:你能为保护森林做点什么?

目录 一、导言 二、科目与活动设计体例说明 科目设计 三、学生参加活动情况 四、教学活动方案 五、学期总结 六、活动成果 七、活动评估

一、导言 1.课程定位 拓展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发性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着眼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个体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拓展型课程是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型课程的拓宽与延伸,是为学生学习研究型课程积累更宽泛的知识与经验、能力与方法,养成良好个性品质。拓展型课程与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有机结合,共同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2.课程理念 ⑴关注个体差异,培养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体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 ⑵拓宽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 ⑶拓宽学习渠道,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能力 ⑷加强课程建设,提升学校和教师的课程能力 ⑸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3.课程目标 ⑴拓展和加深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和体验。 ⑵发展主体意识,形成自主选择学习、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⑶拓宽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⑷具有学习兴趣和爱好,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形成诚信意识、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的精神。 ⑸适应身心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二、科目与活动设计体例说明 ⑴科目设计体例说明 ①科目目标:阐述科目三维目标。科目目标设计需体现本科目的核心价值与独特定位。 ②科目内容:阐述科目内容组织形式、内容框架。内容框架可以以单元或活动为单位,说明教学要点、教学过程、教育价值。 ③科目实施:阐述科目实施的阶段性要求、教学组织的基本方式、实施的软、硬件条件。 ④科目评价:阐述科目评价原则、内容、方法。科目评价设计需指向科目的主要目标。 ⑵活动设计体例说明 ①活动准备:活动实施前的准备条件。 ②活动目标:本活动预设目标。 ③活动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行为、教学建议。 ④活动评价:本活动的评价重点与主要评价方法。 ⑤支持资源:提供本活动实施的参考性资源,可标明名称和来源。 三、科目设计 (一)背景 积木玩具是培养锻炼智力最好的玩具。它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挥孩子的脑部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们在摆搭之前要想好自己搭 些什么,要观察,思考选用什么样的块块才能体现他所构想的形象, 因此对儿童的想象力,结构思维,造型能力是很好的锻炼,而且可发 展学生们的空间知觉,创造力,发挥儿童组织力和理解力,增强耐力 及对建筑科学的兴趣。

浅谈拓展型课程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 摘要:拓展型课程是基础型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在小学科学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从拓展型课程的定义、背景、开展与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开设拓展型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拓展型课程,并对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科学拓展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的定义 拓展型课程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小学科学拓展型课程的背景 在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里,提到了“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科学教育标准中还特别强调两点:一个是“不要仅仅是教知识点”,还有一个就是“不要把教科书当圣经”。从这里可以看出,科学教师不应该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拓展学生的兴趣渠道,广泛地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不可否认,拓展型课程的实施就可解决这一问题。拓展型课程是基础型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它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深广度等方面加以拓展,对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方法训练等方面加以强化,从而满足一部分学有余力,对科学有浓厚兴趣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为学生兴趣发展和个性的形成提供了课程保障。拓展型课程的开展与应用 拓展型课程的实施要求 拓展型课程的实施要尽可能的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1)自主性: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有所发展,因此,拓展型课程的实施要以学生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为主,尽可能的在选题中体现自主学习、自主思考、集体思考等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选择,逐步形成自主选择的意识及能力。 (2)基础性:以基础型课程为出发点,但内容要有一定程度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与基础型课程中相应内容联系紧密但更深层次的知识,拓宽原有的知识底蕴。 (3)开放性: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不拘泥于教室、教材、时间、空间的限制,积极寻找符合教学内容的资源、场地,拓展知识,训练学生开放性的学习思维。 (4)时代性:教师的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同时,对于日新月异的信息变化、更替,科学教师要善于搜集、学习,补充自身的知识底蕴,以便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5)综合性:加强课程学科知识的再组合,重视学科内知识的相互渗透和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重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整合;重视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整合;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 2.拓展型课程的知识选择 关于拓展型课程的知识选择,克莱绿茵(M.F.Klein)认为知识选择包括知识本位取向、学习者本位取向和社会本位取向。 (1)知识本位 教育的职责是传播和发展科学知识。小学生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所以知识本位仍然是当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纬度。为此,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的知识选择,首先应当从知识本位出发。在当今社会,生命科学发展是迅猛的,知识更新换代频繁,对于大量的信息,教师要精心选择,选择与小学生命科学密切关联的生物学知识,尤其是教材由于编写时间原因不能正确反

小学拓展性课程编织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课时认识编织工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与感受钩织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与意义,认识常见的钩织材料,了解它们的特性。 2.认识常用的编织工具:钩针和毛线。 3.掌握钩针的握法。 二、教学准备: 各种钩针编织物件;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钩针的起源 (二)钩针编织物的欣赏。 1.请学生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看见过哪些钩针的编织物? 视频播放编织物的图片,欣赏漂亮的,有创意的手工小物件 2.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想法 (三)认识钩针和线 1.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钩针,并说一说钩针有哪些特点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毛衣针有什么区别 2.教师示范钩针的握法以及用法 学生模仿教师的手法,体验钩针的运针方法 3.教师示范毛线的拿法,学生模仿体验毛线的拿法。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编织短针 一、教学目标:学习短针的织法。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教师示范短针的编织方法,学生学习 (三)学生看着图解练习编织短针,教师巡视。

第三课时编织长针 一、教学目标:复习短针的编织法,学习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在短针的基础上编制长针 教师先向学生示范长针的编织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 (三)学生练习编织长针,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编织中长针 一、教学目标: 复习短针的织法,学习中长针的编织方法,培养手工编织兴趣。 二、教学准备: 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示范拿线的方法。 (二)学生看着图解尝试编织长针

精品文档 梦想课堂教案 1 身边的大自然 背景分析 大自然中蕴藏着许多宝藏;奇花异草的鲜艳美丽,云端飞鸟的从容优雅,风掠过树林的狂吼咆哮——在我们的生活里,大自然用不同的方式感动着你我,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目标 1.结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进行感官训练。 2.根据自己的观察写出两个不同颜色、形状、声音、气味。 教学资源表格一张 教学活动 一、灵动导入(2分钟)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朋友们认为生活中什么是最美的呢?是多拉A梦、奥特曼、还是、、、、、、? 二、活动步骤(28分钟) 1.每名同学发一张表格 2.小朋友们自由在校园里面观察,老师作指导。 3.按照表格写下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用手摸到了什么? 4.要求写下的东西要有两种不同的颜色、形状、声音、气味,也可以画下来。 5.每个小朋友分享自己所记录下来的东西。 三、分享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在小组内把你的心情或是你观察到的写出来,或者跟小伙伴交流。 四、评比 每个小组派代表说出来自己所记录下来的东西。 五、拓展(10分钟) 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美,并且热爱它们。 2 水的魔法 1.导入: 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 在一处杳无人烟的深山中,一位大师带着一个小徒弟,远离嘈杂的人世,用心钻宇宙间无穷的智慧。山中无甲子,日复一日,小徒弟慢慢长大,他跟着大师苦学了不知多少年,觉得自己已经懂得够多了,可以下山去开导一般世人,让他们了解智慧的哲理。

徒弟向大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师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拿着平日汲水的水桶,对徒弟说:“来,拿这个桶子去装满石头,只要能够装满它,你就可以下山了!”徒弟很快地从周围捡了许多大石头,三两下便将水桶装满了石头,徒弟高兴地向师父回复,在师笑了笑,问道:“已经装满了?” 徒弟认真地回答:“是的,桶子再也装不下任何一颗石头了——” 大师笑着从身旁抓起一把小石头,从桶子堆积如山的大石头顶端,撒了下去,只见小石头很快地从大石头的缝隙间穿过,迅速地落到了桶底。 徒弟见状一惊,连忙七手八脚地抓起身边的碎石子,一古脑地往水桶中扔,生怕师父责怪他未能将桶装满,而反对他艺成下山。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待水桶内装满小石子后,徒弟又向大师再次报告。这次大师顺手抓起一把沙子又从小石头的缝隙间流向桶底,徒弟也连忙跟着师父的动作,抓起许多沙子,卖力地想将水桶真正装满。最后,水桶中装满了大、小石头、以及沙子,徒弟慎重地说:“师父,终于真的装满了,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了,这样子,我可以下山了吧?” 大师摇头不语,伸手舀了一瓢水,从桶子顶端淋了下去,徒弟见到沙子迅速将那一大瓢水吸收,一滴也没有流出桶外;心中若有所悟,自己也舀了一大瓢水,再倒在沙堆之上,仍是没有半点水滴溢出桶外。 徒弟当下大彻大悟,立即打消下山的念头,决定重新跟着师父好好地学习。 1.让学生动手在杯子中装满水,知道没有一滴水溢出来。 2.引入 表面张力的实验:在学生觉得已经装满水的情况下,将回形针放在上面,让学生观察时候有水溢出,遗迹水面发生的变化。 3.让大家都试试还能放几个回形针。 4.总结:这就是表面张力。 3 毛细现象 1. 讲的那个现象叫什么?举个例子? 2. 除了表面张力还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就藏在我们身边,大家自己来做个小实验,要仔 细观察现象。 第一个:在盆字里装一些水,把干毛巾的下端浸在里面,看看有什么现象。大家去摸摸毛巾。记录现象。 第二个:在桌子上滴一滴水,用卫生纸的一角轻轻的接触水珠,看看有什么现象。记录下来。 第三个,粉笔吸干纸上墨水。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大家对比一下这三个实验,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大胆猜想。 3. 这个就是我所说的现象,是不是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呢。这个现象的名字叫毛细现象。大家都知道水往低处流,这个现象却可以让水往高处走。其实呢它对植物有更重要的作用,毛细现象对植物生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它们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就是由根、和茎中的小管从土壤中吸上来, 输送到绿叶里的.这就象

实用标准文案 合唱队兴趣组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新学期准备工作 2、合唱队员测试:音准、音色、音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重新排座位 2、《两只老虎》轮唱 3、《欢乐之歌》 教学过程: 一、练声 1、用“ lu ”唱 A 音,要求口型到位,气息平稳。 3 遍 2、用“ lu ”唱一个渐强的音 3、用“ lu ”唱一个渐强至渐弱的音。 要求:渐进过程要平稳,音头、音腹、音尾都要小心处理。 二、《两只老虎》轮唱 1、齐唱《两只老虎》 2、跟着钢琴作节奏变化唱。 3、教师和两个同学示范二声部轮唱。 4、两个同学带着一声部唱,教师带着二声部唱。

5、两个声部唱《两只老虎》 三、《之歌》 1、听教琴旋律 . 2、用“ lu ”跟着琴哼唱旋律。 3、唱歌。注意:只有把音唱完了口型才可以,要韵。 第三 教学内容: 《可的家》 教学程: 一、声 1、唱一个音 A 2、慢的音 C,D,E,F,G,A,B 3、唱快的音 1, 12345 , 54321 ,1234 ,54321 ,2 ?? 二、《可的家》 1、听琴一遍旋律。 2、听老唱一遍歌。 3、学生唱第一、二句歌。 4、学生唱一、二句歌。 5、听琴三、四句旋律。

6、唱三、四句歌谱。 7、唱三、四句歌词。注意:4/4 拍得强弱,不要颠倒了。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萤火虫》、《小白船》 教学过程 一、练声 1、5———, 5 4 3 2,1———。 2、5———, 5 5 5 5,5 4 3 2,1———。要求:唱到 5 5 5 5的时候音 要跳, 5 ———唱完长音后,一口气唱接下的音。 二、《萤火虫》 1 、师:这首歌小朋友们应该已经很熟悉了,我们先用lu 唱一遍。 2、师:四小节吸一口气,唱得轻点,夜晚是很宁静的。 3、师:注意强弱规律。要唱得有起伏,有感情。(师做师范)。 4、师:请小朋友们看着我的手势,看谁最聪明,能按照我的手势唱轻响。、三、〈小白船〉 1 、师:接下来我们要学一首新的歌曲,〈小白船〉,大家先听老师弹一遍旋律。 2 、师:现在我们用lu 来唱一遍 3、师:请小朋友们用唱名来唱一遍。 4、师:现在我们把词曲结合唱一唱。 四、复习〈两只老虎〉

生活与科学 一、科目开发背景 在每个小学生的心目中科学神秘而遥远,实验室、探索神秘事件、宇宙外星球才是科学,而忽略科学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蕴含着科学道理。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生活与科学》属于校本课程科学,主要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科目目标 (一)科学探究 1、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3、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4、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能活动进行探究; 5、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 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 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永嘉县罗东小学拓展计划 学科语文 班级一年级 教师李治坚 二0一七学年第一学期

1.横的书写 教学要求: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 2.激趣:小朋友们,想想自己也写出这样一手好字啊?练习出一手好字,使人终身受益。 3.从今天开始老师就来教大家学习怎样写好字。 导入过渡: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就好比房屋是由砖头、瓦、木头等建成,要建成房屋就离不开一块块砖,一片片瓦,一根根木头。要想写好汉字,首先要写好最基本的笔画。 4.板书课题。 5.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横”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从左到右)。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横”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横的书写要领是: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图示: 详细讲解:起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图示: 5.指名说一说横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横,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一”的字。 1.出示范字。 上五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上”的书写要领。 5.演示“上”的书写过程。 6.用同样的方法教“五”的书写。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横的书写方法,还学习怎样写“上”和“五”,能告诉老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2.竖的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