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中心城市建设做贡献

我为中心城市建设做贡献
我为中心城市建设做贡献

黔江,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一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她,坐落于祖国母亲的腹地,重庆直辖市的东南角。她,拥有峰峦叠障、雄伟壮观的武陵仙山;拥有碧水长流、风光无限的阿蓬河流;拥有人迹罕至、生态原始的神龟峡谷;更拥有一个民风朴素、勤劳勇敢的土家民族。她,就是生我养我的家乡!

2000年,成立黔江区以来,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就以把黔江建设成渝东南中心城市、武陵山教育高地为发展目标。近几年来,黔江的农业、工业、旅游、教育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黔江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人民的腰包也更鼓了。火车的汽笛声打破了大山的沉寂,飞机的身影带来了外面世界的精彩。黔江,她正以一种昂首阔步的姿态,发展成为渝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我,作为黔江的子民,作为一名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该为黔江的发展做些什么呢?我一直思索着,努力着!

2003年,我有幸踏入了教育行业,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踏实做好教学工作,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参加社会各类公益活动。在校内,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同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校外,言行一致,为人师表,树教师良好社会形象,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我乡伍玉阶老师在2009年,荣获重庆市“山区优秀教师”光荣称号,2011年,荣获“最可敬可亲教师”光荣称号。他工作在条件极苦的村小,几十年如一日,待学生如儿女。教学业绩一直名列全乡前茅。整个村小犹如一个大家庭,融洽、和谐。到那里工作过的教师都倍受他的关怀、照顾。条件虽苦,但心里却很乐。他的事迹为全乡教师树立了榜样,也让许多刚入行的年轻教师找到了工作的动力和方向。作为金洞教育人,我们感到骄傲、自豪!同时,我校紧紧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五年出特色”的发展目标,2011年秋,我校在全区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中荣获第六名的佳绩,创金洞教育历史新高!

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优先发展教育已成为各级党政部门的共识。发展教育的关键是教师。2009年暑假,黔江区召开了成立区以来的第一次教师大会。这正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彰显了教育在中心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会议对黔江的教育过去几年取得的成绩作了回顾与总结,分

析了时代赋予黔江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大会还表彰了一大批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贡献的优秀教师,让广大教师看到了自己工作的成绩与榜样,增添了使命感和责任感,悟出了在自己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事的道理。谁不想轰轰烈烈?谁不想出人头地?谁不想集世人目光于一身?难道,难道只有做到世人皆知方为伟大?不!我们要懂得:坚持平凡也是一种伟大!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做好本职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就是一种伟大,就是对黔江教育事业的最大支持,也就是对黔江中心城市建设的最大贡献!

金洞的教育发展了,这,离不开每一位金洞人的努力,金洞的教育发展了,这,只不过是黔江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黔江的教育发展了,这,只不过是黔江发展的一个领域。你看,平坦笔直的新华大道,车水马龙、绿树成荫。你看,册山正阳的迎宾大道,宽敞平坦、风景如画。你看,黔江河中的音乐喷泉、水幕电影,体育场馆的灯光球场,两江河畔的万米绿色长廊,都是人们观赏、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我们生在黔江,成长在黔江,工作在黔江教育的第一战线,没有理由不关注黔江的发展,我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黔江未来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潜质的建设人才,为黔江发展成为渝东南中心城市,武陵山教育高地而努力工作。黔江的发展,时不我待,黔江的发展,匹夫有责。就让我们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一起努力吧!

2021年关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关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要把××建设成为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沿江港口城市。城市建设事关“争得××应有地位”发展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 ___门,如何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用城市化的杠杆撬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也是带动××经济发展最关键的问题。 一、加快城市建设,必须拉大城市框架。拉大城市框架,做大城市规模,必须开拓新城区。××中心城区东临鄱阳湖,南依庐山,北靠长江,区内水系交错众多,城市发展受限,从地理位置看城市主要发展趋势是向西发展。八里湖水质优、环境好、空间大,是建设新区的首选之地,××城市建设要实现从甘棠湖、南湖时代走向八里湖时代。目前之急的是首先做好三大工程:一是为了改善八里湖地区的交通条件,开辟新、老城区快速通道,建设好长虹西大道。二是为了营造八里湖周边景观、提升八里湖品位,为新城区的文秘杂烩网建设做好铺垫,推进环八里湖岸线的环湖路工程。三是根据城市防洪排涝需要和为了改善八里湖水质,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自然环境,推进十里河改造工程,尤其是截污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这三项工程均是新城区建设的铺垫工程,将对全面推进八里湖新区的建设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二、加快城市建设,必须强推项目建设。项目是城市建设的抓手,抓城市建设就要推进项目。今后每年必须新开工10~20亿元的城建项目建设,按照一个项目、一个 ___、一个责任人、一个工作班子、一个施工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的“六个一”机制,做到开工一个,建成一个,见效一个。按照市委、市 ___统筹部署,我局负责长虹西大道项目建设。为此,我局成立以局长为项目责任人、分管副局长为项目负责人的长虹西大道工程推进管理办公室,从全系统抽调最精兵强将,成立项目征地拆迁、前期手续、综合保障、实施.管理等若干小组,集中办公,每两日一调度,一日一汇总,发现问题当天上报,解决问题不过夜。与此同时,市建设局充分发挥城建系统主力军作用,积极配合相关责任单位做好八里湖环湖路、十里河改造等其它项目的服务工作,为他们提供包括施工计划本文:,施工方案,协调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等方面的技术支持,确保各个项目顺利推进。 三、加快城市建设,必须狠抓工程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安全问题是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要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速度。认真抓住项目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把关。建立健全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狠抓建筑材料质量检验关,狠抓工程质量监督关,加大对影响项目质量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监管力度,把每个工程、每个项

关于人事行政工作的初步思路

关于人事行政工作的初步思路 一、总体思路 根据***运营管理要求,结合发展规划及**对于人事行政工作提出的要求,人事行政工作总体目标初步规划: 1、建议将原行政部(含人事)、***部合并整合成“综合办公室”; 2、根据整合后的本单位组织架构,进行定编定岗定职责,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每个岗位职责,争取做到组织架构的科学适用,保证运营管理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 3、进行本单位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分析,梳理工作流程,为人才招募、培训与评定薪资、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4、建立培训体系,完善培训制度、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加大对培训的跟踪与评估,并以培训带动本单位文化氛围的建立; 5、在现有薪酬机制基础上,完善员工薪资结构,实行科学公平及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 6、结合现有绩效考评体系,进行绩效管理制度的推行,加大对于绩效管理跟踪与反馈,确保绩效考评体系的完善与正常运行、并保证与薪资挂钩,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权威性、有效性; 二、初步工作规划 (一)梳理完善组织架构 本单位的组织架构建设决定着本单位的发展方向。综合办以稳定、合理、健全的原则,优化工作流程,节约人力成本、合理配置管理幅度、提高效率,保证本单位的运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良好、管理规范、不断发展。 完成本单位组织架构图及各部门组织架构图、人员编制方案。各部门对本部门职位说明书进行改造。人事行政部负责整理成册归档。 (二)职位工作分析 职位分析是本单位定岗、定编和调整组织架构、确定每个岗位薪酬的依据之

一,详细的职位分析还给行政配置、招聘和为各部门员工提供方向性的培训提供依据,因此要做到保证相关方案尽可能细化,表单设计合理有效; (三)薪酬管理 以现有薪酬管理制度为依据,结合绩效考评制度,以绩效与薪酬相挂钩,确保薪酬管理制度执行的公平与公正。根据本单位运营发展需求,进行行业薪酬调查,为人才的引进、留用提供薪酬管理依据,制订出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薪酬制度。 1、对本单位现有薪酬状况分析,结合本单位组织架构设置和各职位工作分,完善本单位薪酬实施草案。即本单位员工薪资等级、薪资结构、薪资调整标准等方案; 2、在职位分析资料,结合所掌握的本地区同行业薪资状况、分析本单位现有各职位人员薪资状况,招聘配置提供薪酬依据。 (四)绩效管理体系的推行与维护 绩效考核是保证***经营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保持一致的重要手段,人事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工作绩效考核系统,把***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制定纪律奖惩制度,以工作职责来制定绩效考核标准,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公平的决定员工的地位和待遇,可以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并且提高和维持本单位经营的高效率。 绩效考核工作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处罚未完成工作指标和不尽职尽责的员工,而是有效激励员工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和提高工作品质,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持续不断地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培养员工工作的计划性和责任心,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改善,从而推进***发展。 1、绩效考核工作牵涉到各部门各职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在保证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链接的基础上,要做好绩效考核根本意义的宣传和释疑,从正面引导员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绩效考核,以期达到通过绩效考核改善工作、校正目标的目的; 2、绩效评价体系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操作过程中将注重听取各方面各层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沟通; 3、绩效考核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沟通的工作,也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在操作过程中会注意纵向与横向的沟通,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智慧城市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发展矛盾凸显,如何解决城市面临的难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讨论。科技革命的发展,新兴技术产业的应用和推广,智慧城市也应运而生。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始了智慧城市建设之路。本文试图阐述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及特征、理论基础及发展现状,以个案为例,剖析 G 市智慧城市建设出现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智慧城 市建设的经验,以探索智慧城市发展之路。本文的主要内容有: 绪论部分:一是说明了本文选题背景和意义。二是分析了本文选题的研究现状。三是介绍本选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三种。四是指出本文研究 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二部分:介绍智慧城市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分析智慧城市的内涵和特征,并进一步辨析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的异同。通过对智慧城市理论尪础的深入挖掘,为智慧城市建设寻找到科学的理论支撑。最后,探究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推动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还可以培育个性化的消费市场,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实现精细化的城市管理。 第三部分:探讨 G 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有 成效也有问题,问题主要是:缺乏务实的顶层设计以及有效的宏观指导;技术发展不均衡,高科技含量技术成本高、普及率低;投资力度不够,投资方向存在问题;智慧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信息资源安全缺乏保障。G 市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值得反思。 第四部分:通过对国外智慧城市成功案例的分析,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和启示。国外智慧城市创建过程中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因地制宜,结合本国独特的地理区位和经济、文化、社会环境,有重点地推动当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差异化发展。这样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值得我们学习。 第五部分:提出了优化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重大政策制度;二是强化社会参与,提高城市科技创新水平;三为落实资金投入,扩宽融资渠道;四是强化队 伍建设,保障人才供给;五是保护信息安全,建立城市信息安全服务体系。 关键词:城市化,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信息安全

《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哪些发展趋势》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国家中心城市,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处于城镇体系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国家中心城市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多方面。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2016年至2018年,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发函支持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 材料三: 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融入全球化、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城市,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建设这些国家中心城市,就是要促进中国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引领国

际交流合作向纵深推进。这些城市要代表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要带领所在区域的城市群进入全球城市体系的“顶端”,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网络,抢占我国在全球城市体系和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制高点。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9大国家中心城市都是所在区域城市群的核心龙头城市,要强化区域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这些中心城市建设除了关注自身功能提升以外,还需要充分加强与周边城市区域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推进区域人口、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市场要素和体制机制一体化对接,建设高效联动、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群区域,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区域整体均衡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9大国家中心城市要对所在区域文化的渊源、发展、地位和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主动承担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对外要展示地域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对内要保护城市的文化根脉,加大对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的正面宣传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 对于国家中心城市来说,制约城市发展的短板在质量。未来一个时期,在面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新时代提出的新目标进行系统思考和准确把握,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

关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湖北十堰)

关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未知来源:十堰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添加日期:11年06月20日 一、主动应对国家城市圈(带)发展趋势,明确十堰未来的发展走向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逐步形成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国际化大城市圈及武汉、东北、山东、成渝、西安、中原、海峡等七大国家级城市圈(带)。十堰从地理位置上处于武汉、成渝、西安、中原等四大城市圈(带)的中心位置,距离在300公里左右,从十堰的人口产业、辐射范围等方面来看,十堰无论与襄樊、南阳、安康等市怎样联接融合都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城市圈。所以,十堰在区域性大城市建设中,要主动应对上述四大城市圈发展趋势,一方面接收上述城市的辐射,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十堰的城市功能,放大其辐射效应。从未来发展态势来看,十堰要坚持东进西出、南依北靠的发展思路,尤其是要以东进为主,首先就是要依靠武汉城市圈,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同时西连西安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南依成渝、北靠中原,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作,积极争取京津等受水地区的对口支持,把十堰建设成国家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在此基础上,主动融入上述四大城市圈(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为此,特建议十堰市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从宏观上要充分考量上述四大城市圈(带)尤其是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规划,做好未雨绸缪、主动应对工作。 二、在城市空间拓展上,要坚持靠山近水的原则 随着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十堰市城区发展空间已基本饱和,拓展发展空间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大势所趋。市委、市政府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问题十分重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立足十堰、郧县发展实际,提出了推进市县对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7月7日上午,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市县对接发展工作会议,对推进这项工作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我们认为,十堰在城市空间拓展方面要坚持“靠山近水”原则,体现东进、北联、西扩的发展思路。靠山,也就是靠近武当山,向东拓展发展空间,切实发挥武当山的龙头作用,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之一。另一方面要近水,也就是向北发展,靠近汉江、靠近郧县县城发展;向西靠近黄龙镇及堵河下游发展,从而使十堰成为依山傍水、既有山的凝重、又有水的灵性,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现在的问题是向北发展、与郧县对接扎实推进,而向东发展则动静不大,形成强烈反差。建议市委、市政府对东向发展问题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要进一步解决思想,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既要做好十堰市与郧县的对接,也要做好十堰市与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规划上的对接工作。

行政管理工作重点

一、行政事务管理 1、负责本部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协助总经理搞好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尤其是重点部门一定要重点关注,要学会用“十个指头弹钢琴”--针对不同的部门要用不同的方法;站在公司的角度为员工服务); 2、落实公司规章制度(重在执行与坚持--对于一项难以贯彻的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就自然成为了常规); 3、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督促和检查(坚持原则性),沟通内外联系,保证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立即行动); 4、负责对会议文件决定的事项进行催办(跟进、跟进、再跟进),查办和落实(不管任何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包括总经理),加强对外联络,拓展公关业务; 5、负责全公司组织系统及工作职责研讨和修订,负责公司车辆的管理; 6、负责节约公司成本(降低了成本也就为公司赚了钱,节约、节约、再节约--为你的厉行节约而喝彩!)。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1、组织架构的设计、岗位描述、人力规划编制、考勤管理的工作。 2、招聘管理: 提供工作分析的有关资料,使部门人力资源计划与组织的战略协调一致,对申请人进行面试作最终录用和委派决定,对提升、调迁、奖惩和辞退作出决定,职务分析和工作分析的编写,制定人力资源计划,通过这些使企业内部“人、事相宜”即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将员工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来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制。 3、工作报酬: 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按劳付酬,***行赏,通过报酬、保险和福利等手段对员工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和保障。其次,促使员工提高士气和生产效率的各种激励策略也是对员工工作绩效的一种有效报偿。 4、企业培训开发: 现在的市场无疑应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一个产品质量的好坏,也是一个企业所有岗位技能的集中体现,所以应把全员培训作为企业立业之本,追求全员卓越,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提供培训开发需求和待培训者名单,制定并实施培训开发计划:主要指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

城市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城市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县属***市管辖,地处***、***、***三州、市交界处,与***市的***县、***州的***县等接壤。全县国土总面积5312平方公里,地形山高坡陡,其中山区面积占%,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全县辖18个乡(镇),164个村委会,4个社区,223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36万人。县内工业企业发展基础薄弱,经济支撑主要靠农业,XX年县本级财政收入***万元,支出***万元,基本上靠国家补贴。 ***县是***的北大门,通往***的交通要道,***高速公路从县城通过,过去,由于历史、体制、经济以及所处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县在城市建设方面一直较为滞后,人口密集,房子陈旧老化,街道狭窄却又脏又乱,道路凸凹不平,交通拥挤,县城呈现典型的“脏、乱、差”现象。 为加快***县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高县城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主要的中心作用,***县县委、县政府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通东南亚、南亚通道,建立东南亚、南亚经济圈的战略部署的机遇,大兴小城镇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城市设施逐步配套,功能日益健全,规模不断扩大,面貌日新月异,城区面积由平方公里扩大到平方公里,新增城市人口近万人,城市化水平年均约提高个百分点。交通拥挤、脏、乱、差的现象得到了明显改观。同时,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困人口从XX年的***人下降到***人。 二、主要做法 ***县城市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除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外,县委、县政府在抓好规划的前提下,打破常规、破除“等、靠、要”思想,大胆创新,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走市场化运作路子、强化建管、通过新区建设促进旧城改造,城市建设特别是新区建设一年一个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确立发展目标,科学规划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

智慧城市国内外现状研究 国外现状 国外智慧城市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首次提出“智慧岛”计划,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快速地发展,社会水平不断进步,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智慧城市建设。21世纪初期,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均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实践,全球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其中,欧洲和亚洲是智慧城市建设开展较为积极的地区。

国内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的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42.99%上升至2015年的56.1%。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每年还将有1000多万人口进入城市。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城市病”,城市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不断突出。如何解决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不断深化城市功能以提高利用效率成为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大难题,而城市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的重要方式。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结合的最佳模式,将充分发挥产业辐射作用,带动整个经济的转型。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萌芽期和推进期。2010年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在此之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处于萌芽阶段。继2010年宁波市在政府的全面推动下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其他城市纷纷效仿,智慧城市在我国的建设风生水起,不少城市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甚至有些地区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武汉、株洲、佛山等。截止2016年初,全国已经有597个智慧城市相关试点。 2016年,我国将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等八大技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主要方向。“十三五”期间,26部委将共推100各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根据《2015年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我国智慧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有:无锡、上海、北京、杭州、宁波、深圳、珠海、佛山、厦门、广州等。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市整体智慧化程度较低,建设能力及落地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智慧城市的建设也表现出区域差异,华南地区与华东地区发展良好,而东北、西北、西南等相对偏远区域,发展较为落后。智慧城市在各省份、各领域的发展也不尽相同。 中投顾问的《2016-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研究表明,如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全面展开,推进速度较快的已进入建设阶段,其它城市也开始进行规划与设计等。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有的城市可能需要2-3年时间,而有的城市可能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但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当前,我国正在通过“两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

0701104班城建史复习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篇古代部分 绪论 一、城市的起源 1、在原始社会,随着农业的出现为标志的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捉奸产生了原 始的固定的居民点; 2、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在第二次劳动大 分工的产物(商业手、工业是从农业中 分离出来的) 3、出现在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过渡到时 期; 4、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 二、城市概念的变迁 1、城与廓、市与井的区别 城廓——城郭:城墙 城郭之别: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内之为城,外之为郭 2、城市的原始定义:防御功能、商品交换的职能、固定的居民点 3、城市社会时期城市定义的延伸

城市的原始职能、一级法律实体、精神寓意 4、现代城市的定义: *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 *是一定地域中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要求相对集中 *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及良好的生 态环境 *根据共同的社会需要而进行各方面协调运 转的社会实体 *有继承和延文化传统的使命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1、位置: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一般均靠近河湖水面 2、规模: 3、建筑组合 4、一定的功能分区 5、原始居民点初步且有城市最基本的“集中”的特征(城市最大特征是聚集) 二、中国城市的形成

我国城市是在原始社会群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公元前3000年——公 元前2000年) 大概在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约公元前17世纪左右) 河南偃师市二里关村古城——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城市 商朝城市实例(公元前6—11世纪) 河南偃师市乡沟商城 总体布局:宫城居中、三套城墙、追求方正开创了以后历代都城多道城墙和宫城局中的先河。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 (周礼考工记内容、解释、影响,要深入到中建史书的具体章节, 下面红字的部分还要补充,很重要) 西周的城建制度及其影响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观,这在城建制度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1、政治上“分诸侯、建藩卫”——西周成为 历史上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的朝代

大跨度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大跨度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中共山西省侯马市委书记:王醒安) 山西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强调,要抢抓机遇,明确思路,在转型跨越崛起中实现科学发展。更好地推进发展,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要进一步把全省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这既是省委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也是对建设新山西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要求。我们要按照省委的新要求,从侯马的实际出发,大跨度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科学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新的一届侯马市委,站在更高、更远、更开放的位置,重新审视侯马、认识侯马,认为与周边县市比较,侯马具有五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一是交通优势。境内同蒲、侯西、侯月铁路和大运公路、108国道以及大运高速、晋侯、侯禹高速公路在市区交汇,距运城飞机场仅60公里里程;二是区位优势。侯马地处太原、西安、郑州三大城市经济圈和临汾、运城、晋城三个中等城市经济圈的中心位置,也是山西省南部黄河旅游精品线路必经之地;三是人文优势。春秋时期的晋国曾在此建都209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境内有一大批地属以上企业和团建制以上的驻军及军工企业,集聚着大量的人才;四是生态优势。境内基本没有重工业污染,空气质量良好,蓝天碧水,绿树成阴,并且有丰富的地下温泉;五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侯马虽是县级市,但设有海关、商检、口岸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第二大移动呼叫中心,山西省最大的邮件分拣中心,华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也落户在侯马。但是,市域面积小,没有矿产资源,也是侯马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克服不利因素,将现有的五大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我们认为,需要“全方位、高起点、大跨度地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打造精品农业示范中心、先进制造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休闲中心,大力实施城市发展战略,努力建

新公司行政部工作计划

新公司行政部工作计划 2013~2014年度公司行政工作计划结合相关资料及公司实际情况,拟定了2013年~2014年度的公司行政管理计划,具体如下: 一、行政工作计划 在具体事务上:是指以行政工作为主,具体包括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推动、日常办公 事务管理、办公物品管理、资料档案管理、会议管理、涉外事务管理,还涉及到出差、财产 设备、生活福利、车辆、安全、保卫、卫生等。 二、相关制度建立 1、行政方面 (1)建立新公司相关管理制度。 (2)加强上下级、各部门、同事之间的沟通。 (3)建立新公司企业文化。 (4)建立公司组织结构 (5)建立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6)建立新公司生产、经营团队。 (7)建立新公司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随着我们公司各项工作都稳步开展,会逐步建立 起来,当然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要能够体现出公司的自身特点、发展方向、管理模 式等,真正的使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个角落,深入到人心。 2、人力资源方面 (1)建立新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对组织架构、职务编制、人员配置、教育培训、人 力资源管理政策、招聘和考核等内容进行一系列的工作开展。。 (2)根据新公司发展状况组拟定织架构和人员配备。。

(3)建立相应的劳动合同签订制度。 (4)建立人员考核与教育培训等相关制度。 (5)建立新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6)建立员工福利与激励制度。三、2013年10月~12月工作计划 1、人力资源部对工作进行定位和岗位职责的划分,明确岗位职责。 2、建立、强化公司相关制度,以及相关使用记录、文件格式,文件发放与回收管理流程,物品采购审批流程。 (1)公司文件管理制度。统一公司的正式文件编号与格式,认真做好文件、合同、资料、的收发与存档。 (2)公章使用管理规定。 (3)规范公司的会议管理,实行会议实名签到制,做好各项会议记录,检查督促公司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4)建立物资采购制度。 (5)建立财务报销制度。 (6)完善车辆使用管理制度。 (7)建立安全、保卫、卫生制度. (8)办公用品采购、领用制度。 3、财务部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4、根据人力资源部的规划,各部门的实际人员需求及公司领导对整体编制的要求,组织实施人员招聘。 5、认真学习公司的业务知识,配合业务,财务等部门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落实好制定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复习资料 古代: 1.我国古代城市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时期、基础、条件是什么? 产生: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而从一般的居民点分化出来的。 产生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 产生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基础)(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4).频繁的战争 2.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形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城市需具一定的规模。(2).需具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场所和交换场所(4).需具有的城市基础设施(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促进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封诸侯。(2)周王朝自身追求适中位置加强都城建设 4.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哪本书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周朝的《周礼.考工记》主要内容:与井田制有关的经纬道路左祖右社旁三门宫城居中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 影响: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5.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的主要特点,并阐述分布特点的原因 特点:(1).郡县制的推广、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兴起:(4).国际贸易城市有了发展;(5).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 分布特点的原因:经济重心集中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还未发展 6.我国在西汉时期形成了哪些城市经济区、并阐明各经济区包括的地理范围及中心城市 (1)关中区:陕西全境四川巴蜀甘肃东部长安; (2).三河区:河东(山西西南部)、河内、河南(河南北部); (3).燕赵区域:燕在河北北部,赵在河北南部; (4).齐鲁区域:山东、泰山之阳为鲁临淄为中心; (5).梁宋区域:豫之东北、鲁之西南、苏皖(安徽)西北以定陶和商丘为中心; (6).颍川、南阳:河南中部、西南部; (7).三楚区域:西、东、南楚含长江怀阳衡城江陵长沙苏州淮北湖南长沙江南一带淮河长江流域; .南越区域:珠江流域 7.西汉时期长安城的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多宫制 8.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并阐明特点形成的原因? 发展特点 (1).城市发展和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沿大运河、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步形成 (3).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4).城市规模的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 (5).出现了最早的“镇” 形成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2).经济重心南移;(3).大运河沟通,沟通南北,经济恢复

工信局“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工信局“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推进“智慧XX”建设,是加快XX区创新驱动建设、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XX、智慧XX”为重要抓手,是推进XX区“四化同步”建设和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 一、“智慧XX”建设的基础条件 XX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电信业为基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业竞相发展的格局,为“智慧XX”建设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 XX区基础网络条件具备。XX区共完成XXX个小区光纤到户的新建、改造工程,共接入用户X万家。城镇居民家庭上网带宽提高至XM以上。本地网络EV-DX XG网络站点数较扩容前增加了XXX%,城区覆盖率到达XX%以上,郊区、农村覆盖率也达到XX%以上。 XX区电子政务建设日趋健全。XX区电子政务建设及应用稳步推进,高标准完成了国家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建设工作,目前电子政务内外网及服务集群系统建

设已完成,已覆盖全区各单位、各街道、各社区。 建立基础数据统计库,实现数据统计信息化。XX区通过自治区公安厅信息总队研发的常住户籍系统,用于办理户口迁移、迁出、出生入户、死亡注销等业务;重点人口管理使用自治区公安厅指挥中心研发的警务平台;流动人口管理使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研发的“两实”系统。工商局在办理营业执照的过程中,使用XX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综合工作平台中的“综合业务平台”进行办理。 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社区管理智能化。XX区率先在自治区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建立了网格、社区、街道、区四级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将全区XX个行政村和XX个社区按照XXX-XXX户为一个网格划分了XXX个网格,将网格内小区、楼栋、房屋、人口等基础信息梳理分类,建立了电子信息库,做到辖区人、地、事、物、情、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按照X+X+X模式组建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团队,实现了居民各项服务需求、诉求一线连接、一键直通、一网受理、快速办理,逐步形成“社区有网、网中有格、一格多员、人负其责、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城市管理数字化。XX区积极探索建立部门牵头、百姓参与、网格监管的“全民城管”体系。XXXX年投资XXXX多万元建成了XX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并与XXXX年XX月投入试运行。该系统充分整合利用XX区

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我市位居第76位,在省内仅次于武汉市。在鄂豫陕渝四省毗邻地市中,十堰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强,竞争力趋优。 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域”范围应是:以十堰为中心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省(直辖市)直属的7个行政区,即陕西安康市、商洛市、重庆巫溪县、河南南阳市、湖北十堰市、襄樊市、神农架林区等5市两县(区),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00万人。 坚持生态第一、开发第二,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提升交通、信息、物流三大要素功能,强化开放先导、人才强市、创新推动三大战略,建立市场配置、区域合作、协调服务三大机制,突破性发展汽车、旅游、水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产业,努力把十堰建设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开放型、多功能、强辐射、有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一、关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几个概念 (一)关于“区域”的范围。从理论上讲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划分:一是从地理学上来看,是指围绕一个城市的毗邻地区,就是我们说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这一片。二是从经济学来看,主要指一个城市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合作和协配的区域性关系。三是从社会学来看,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交通、文化、教育、科技与周边区域相联系、生活方式的相近性以及社会交往的密切度,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一个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关系。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半径一般为100一150公里,形成以经济比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若干个地域相邻、文化相近、产业相关的卫星城和城镇群相包围的经济发展圈。我国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关联度不强,一般把中心城市势能辐射半径调整为30-200公里。 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域”范围应是:以十堰为中心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省(直辖市)直属的7个行政区,即陕西安康市、商洛市,重庆巫溪县,河南南阳市,湖北十堰市、襄樊市、神农架林区等5市两县(区),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00万人。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十堰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城市,在某些方面的辐射范围并不局限于这些地区,我们的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具有全国乃至世界性影响。 (二)关于“中心”的概念。所谓“中心”,从地域上看,它的位置居中;从经济学和社会学来讲,它主要是经济文化的社会中心。“中心”必须具备两大功能:一是资源配置功能,就是对区域内各种发展要素的集聚和配置能力;二是经济社会辐射功能,就是对区域内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的辐射能力。 区域性中心城市有三大类型:一是综合性中心城市,就是特大型城市,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综合实力特别突出,如长三角的上海;二是特定区域内城市功能十分突出的大城市,如深圳市,就是沿海开放城市这一典型。三是在一定区域内具有某些方面特色的城市。 不管哪一种类型,都要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互补共荣的产业纽带,二是科技金融服务的深层次协作,三是辐射与被辐射的能量相互转换。因此,我们可以把区域中地理位置居中、综合实力较强、资源配置和辐射作用力较大、对周边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力的城市称之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独特的区位,每个城市的主要功能往往不尽相同,从而也就构成了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思路3篇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思路3篇 【篇一】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校园广播站是学校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一切工作本着为学生服务、为学校宣传的宗旨。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增进师生交流,并给有才华的同学提供展示的平台,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和谐氛围。 二、机构设置 广播站设有广播站站长、编辑、播音员等工作人员。 1、站长(学生自荐,学校选拔): 全面负责广播站的日常事务。 日常事务包括播音、编辑安排、考勤、节目的总策划、播音设备管理及维护、组织及主持会议、活动并做好详细记录等。 2、编辑 负责当天站内所有栏目稿件的收稿、审编,包括栏目的增补。 3、播音员 负责日常广播的播音,包括稿件的播报、音乐的放送。 广播站工作人员要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力争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须规范日常行为,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向全校师生。 4、播音时间:周一至周四中午:12:15—12:40晚上:17:10—17:30 5、指导老师:xx 三、主要栏目 1、《校园快讯》:报道校园新闻,通知本周校园工作重点以及师生共同关心的事情,或者校园新闻、学校新风尚、班队活动、先进事迹、好人好事等。让学生们及时了解校园动态,关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可介绍好人好事、不良现象、卫生检查情况、路队行走情况等,要求:语言简洁、字数限制在100字左右)它将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提醒师生及时了解校园动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2、《新闻点击》: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实。 3、《文苑漫步》:朗诵名家名篇及哲理故事。 4、《璀璨星河》:通过讲述生活中的感人故事,动人事迹,激励学生反省自我、思考人生。 5、《学海拾贝》:主要是各科学习的方法和窍门,介绍和大家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小知识。 6、《心灵驿站》:解答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思想上、心理上、情感上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 7、《音乐在线》:播放积极健康向上的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周一:《文苑漫步》、《新闻点击》 周二《校园快讯》、《璀璨星河》 周三:《音乐在线》、《心灵驿站》 周四:《校园快讯》、《学海拾贝》 四、关于稿件 (一)稿件来源 1、投稿面向全体同学。 2、各班通讯员负责收集本班的稿件并交给广播站编辑部以便进行编辑整理。 3、稿件不足时由编辑部成员自行撰写或收集,保证播音工作正常进行。 (二)投稿要求 1、投稿一律用稿纸,字迹工整,不能有涂抹。 2、稿件内容要求思想健康、积极向上,与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可参照广播站栏目编撰。 3、在稿纸第一行上写上班级、姓名。 4、稿件递交地点:政教处办公室门口“广播站投稿箱”。 五、注意事项 1、校园广播站要有固定的开始曲、结束曲,形成特色。 2、播音时,必须按照规定操作仪器,不得损坏。 3、固定时间开展工作,播音员若无法正常播音,需向站长提前报告及请假。 4、播音稿在播出前一天必须交指导老师。

常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调研与分析

常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调研与分析 前言:“智慧城市”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首次提出智慧岛计划,直至2010年开始在全球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我国城市化运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从160多个迅速扩张到660多个,城市规模、功能和经济实力也迅速提升,智慧化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共同选择和必然趋势。本次调研报告旨在认识当前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定量分析我市“智慧化”程度,明确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所处的位置,找出与发达兄弟城市的差距,对整体建设过程及结果作出客观的评判,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本次调研分析采用了第二届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一、“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调研 (一)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光纤入户和无线宽带覆盖。截至2014年底,城市建成区光纤网络基本实现光纤到企入户;城域网出口带宽达1200G,用户端口数538万个,固定宽带1 60万户,家庭普及率达到96%,家庭平均接入带宽达到9.1M;全市已建设WLAN 热点2576个,建成2G基站7114个、3G基站7033个、4G基站7641个,3G综合覆盖率达98%,4G综合覆盖率达80%。 2.云计算中心建设。市、辖市(区)两级政府与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建立信息化建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云计算中心建设和应用。2011年,常州市政府与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合作建设“云计算应用服务中心”,已完成的一期工程部署了市级30多个部门的60项应用。 (二)智慧产业发展方面 以下数据根据常州统计年鉴(2015): 1.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901.9亿元,全市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4423万元,按照平均汇率折算达16999美元。

无锡城市品牌建设五年行动计划

无锡城市品牌建设五年行动计划 “十一五”期间,是无锡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奋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实施城市品牌战略,加快城市品牌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无锡新一轮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措施。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关于“十一五”期间无锡要在六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十届九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进无锡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无锡城市品牌建设的现实基础 城市品牌是城市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的综合象征,城市的环境、资源、历史、文化、经济和人文,构成了城市品牌的基本要素,决定了城市品牌的价值。当前,我市实施城市品牌战略,加快城市品牌建设,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1、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无锡作为江南历史名城,从商末泰伯到梅里建立句吴国算起,已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顾恺之、李绅、倪云林、徐霞客、顾宪成、徐悲鸿、周培源、钱钟书、陈翰笙、孙冶方、薛暮桥、荣德生、华彦钧(阿炳)等众多历史名人都出自无锡;无锡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是我国著名的民乐之乡、泥人之乡、紫砂之乡、书画之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无锡城市品牌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历史和人文基础。 2、经济发达,工商繁荣 无锡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源远流长的工商文化传统,为无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无锡率先发展乡镇工业,成为我国乡镇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构筑外资高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构建民营经济最佳成长区。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工业设计业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区域性中心城市4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区域性中心城市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到2016年把XX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阶段性宏伟目标,这既是我市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巩固强化在鲁南经济带中龙头地位的现实需要,更是立足区位特点、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内在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客观体现。把我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加快发展。 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概念。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的城镇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对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起关键作用,带动该区域共同发展的大中型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内最大、最集中的经济活动和商贸流通场所,是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中心,通过较强的辐射效应和集聚效应,发挥龙头带动和引领作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区人口要达到50万以上,三产占GDP的比重在 50%以上。根据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可分为交通运输中心、商品流通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等。 (二)基本特征。一是经济集中度高,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中心城市核心区是区域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经济交流的枢纽,经济势能、经济总量占比、人均发展水平均高于周边,形

成对区域经济的集散效应。二是社会分工发达,产业结构优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社会大生产程度高,是专业化分工协作最强的地方,既发生在中心城市的核心区,也延伸辐射到周围区域。三是科教力量雄厚,人口素质高。中心城市生产要素集约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是先进生产力的聚集地和科技进步的发源地,是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广泛交流和传播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重要基地。四是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中心城市是大市场、大流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和枢纽,具有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和通讯设施,有良好的人居环境、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五是区域经济网络的核心。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构成开放型的经济循环系统,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内空间流转的集中点,是区域性的经济活动与资本集聚地或制造中心。 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条件。一是区位人口优越。我市地处淮海经济区和鲁南经济的带中心位置,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XX总人口170万,其中城区人口60万,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也是泰安、徐州等城市之间惟一城区人口过50万的城市。二是立体交通体系完善。104国道、京台高速公路、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纵贯南北,特别是京沪高铁的通车,XX东站成为全线三个、全省惟一的县级高铁站,我市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加速融入长三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