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初中英语》7AUnit4MydayReading的教学设计-2019年精选文档

《牛津初中英语》7AUnit4MydayReading的教学设计-2019年精选文档
《牛津初中英语》7AUnit4MydayReading的教学设计-2019年精选文档

《牛津初中英语》7AUnit4MydayReading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7AUnit 4 My day Reading部分。Reading部分主要围绕Millie给Tommy写的一封电子邮件展展示Millie的一天学校生活。学生在了解Millie学校生活的同时也能习得描述学校生活的方法。因此教师应紧紧联系学生在校的生活实际,参照课文中所学词汇和句型介绍自己的一天学校生活的。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已经接触过本课所涉及的话题,因此,他们可以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且本课出现的生词和新的句型也较少,相对来说较为简易。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融合新旧知识进一步构建知识框架,最终深入理解语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听懂、会说并会读单词及词组first each otherpractise wish have a good time chat with best wishes.

2.能初步运用句型Our school starts at eight in themorning from Monday to Friday .Usually we do morningexercises first .We always have a good time at school.

3.能流利朗诵所学课文。

技能目标:

2.能掌握描述校园生活的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心爱自己的校园生活。

2.能基本养成小组合作的意识,在合作中体验学习的喜悦。

四、教学重难点

1.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文的基本句型。

2.掌握描述校园生活的方式及描述自己的校园生活。

五、教学过程

Step 1:Warming-up and pre-reading

1.T:Goodmorning,boysandgirls.Youhavecometoourschool for one month,do you like our school?

T:Why do you like our school?

2.T:Iloveourshoolday,too.Tintroducesownschoolday .呈现from...to...chat with...

3.T:So todayour topicis“School life”.Millieiswriting an email to her friend Tommy.But what does Millietalk about in her email?Let“s find out!

4.Playthevideoandstudentsfollowit.Readthetextloudly(可个读、分组读、齐读等)

Step 2:Post-reading

1.Practice

T:Openyourbooks,please.Here“resomeexercisesforyou.Please finish them quickly.

(生快速的完成Part B部分,教师带领学生核对答案)

2.Retelling the text

T:After we know this passage quickly,let“s

trytoretell.Therearesomesforyou.AndIwilldivideyouintofourgroups.Eachgroupcantryt oretellonepart.Andthreeminutes for you.Go!

Part 1

Sunshine Middle School

Part 2

starts at eight from Monday to Friday do morningexercises lessons begin at 8:15

Part 3

after class chat with friends play in the playgroundPart 4

go to the library in the afternoon Reading Club readbooks play volleyball practise

Part 5

have a good time

Step 3:Introduce school life

Important points:

We go to school from ...to...

Our school starts at...

We have lessons in...

After class,...chat with...

...practice...

...have a good time...

Step 4:Summary

T:OK,let“s review what wehave learnedtoday.Ifwewant to introduce our school life,we can talk about thelessons,the people and the activities.

Step 5:Homework

1.Reading the text fluently.

2.Telling your friends about your school in English.

3.Writing your school life in your note book.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上,教师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在说写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教师坚持在情境中讲解语言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积极思考,喜悦的组织自己的语言,并在小组中展示自己的观点、成果。

第20课《咕咚》优秀教案(含反思)

20咕咚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如部件组合法、字理识字法、字族识字法、谜语等,通过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自主识字。同时采用指导观察法,充分利用插图,以图带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整个环节以朗读贯穿始终,加深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导入: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3.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创设愉悦、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 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关——“神奇果树林”。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 (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 (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 (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 (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果子树上的字宝宝。

UNIT 6 MOTHER'S DAY LESSON 20 教学设计1

UNIT SIX MOTHER’S DAY Lesson 2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Objectives): 1.确保学生认识和理解一些基本单词的意义和简单口头运用(To learn the meaning and simple usages of some words and phrases)。 需要掌握的词组: Father Write 2.学习使用本单元重点句型及表达(To use the typical sentences to express)。 需要掌握的句型: What are you doing? I’m making a card. 3.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表达(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express bravely)。 4.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To mak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5.增强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ng)。 教学重点(Key Points): 在学习了单词的基础上,以单词为载体,进行主要句型的学习,并了解其中的语法现象,根据具体情境,学会交流对话,侧重句型语法学习,交际意向和课外拓展为重点。 教学方法: 游戏,音频,情景教学法,Pair-work两人小组活动,Group-work小组活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难点: 学生处于小学阶段,对英语有了初步了解,词汇储备较少,对于三年级下学期学生的要求重点是在会读会说的基础上,能掌握一些基本单词的拼写和造句,了解一定的语法内涵,与人进行简单沟通交流。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完整篇.doc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心灵相约 1、解读古诗,引入教学: 记得,前不久我们刚学过一首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题目是──《游子吟》。对,今天就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一读吧。 2、围绕“报”字引入新课: 还记得诗中的“报”是什么意思吗?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个和“报”有关的词(板书“报酬”),这又是什么意思?(付出劳动后得到酬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报酬”的故事。 3、出示课题:“妈妈的账单”: ⑴陈老师这里就有一份小彼得的帐单(出示帐单)同学想知道这份帐单怎么来的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课文。 ⑵你从小彼得为妈妈开的这份帐单里知道些什么呢?(小彼得听话,懂事,或勤劳,) ⑶但是当小彼得把他听话,懂事都标上了价钱,这个时候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不懂事,爱计较,有经济头脑)提到有经济头脑,将其引入第一自然段,解释其有经济头脑的原因。 二、真情告白 1、但是妈妈看到小彼的帐单后,她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她把她想说的话也写进了一份帐单里,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份帐单。 2、当两份分别由母亲和儿子所写的帐单放在你们的面前的

时候,你们的心里有话想说吗?他们到底区别在哪里? 3、引导学生理解两份账单的不同: (学生可能会提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爱) 4、那让我们再仔细瞧瞧妈妈的这份帐单,你们说母亲十年来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仅仅只有这四条款项吗?如果我请你把这份母亲的帐单再列详细点,还可以列举什么呢? (师引导:从小到大,已经为他洗了数不清的衣服,生病时……) 5、如果妈妈的账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是10芬尼吗?100芬尼吗?1000芬尼吗?…… 6、既然妈妈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妈妈的账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是啊,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妈妈只是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 三、放飞心愿 1、那小彼得体会到妈妈的爱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仔细读读最后一段。 2、现在,你又对小彼得有什么评价呢? (是啊,小彼得还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妈妈的账单,他很快领悟到,妈妈是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报酬。跟妈妈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3、是啊,彼得刚才说的这些话就是彼得羞愧万分的表现,他把头深深地埋进了妈妈的怀里,这个时候小彼得的心里有了一个小小的心愿,你们能替他说出来吗? 4、们相信,妈妈这一份充满宽容、怜惜、关怀、挚爱的的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优化练习 第20课妈妈的账单试题及答案(2)

20*妈妈的账单 快乐大本营 1.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画“√”)。 报酬.(cóu chóu)羞愧.(kuì guǐ)收款.(kuǎn kǎn)慈.爱(chí cí) 答案: 2.我能给带点的字注音。 (1)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 (2)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 (3)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答案:(1)dé(2)děi(3)de 3.我能把下面的词语写得正确又漂亮。 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我会选字填空。 ()款()责()出胜() ()单()满饱()收() 答案:第一组:付负付负 第二组:账胀胀账 5.我能按原文填空。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了妈妈的怀里,()地把那60芬尼()了她的上衣口袋。 6.我会答。 (1)妈妈写给小彼得的账单上为什么是“0芬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整篇课文后,你觉得小彼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为妈妈的爱是不求回报的。 (2)小彼得是个天真活泼,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轻松加油站 善意的谎言 我的妈妈时常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要说谎。可是,有一次我却发现妈妈在“说谎”。

有段时间,妈妈每天给我吃两个鸡蛋,所以我长得结结实实的,可妈妈还跟原来一样瘦瘦的。一次,我刚做完作业,妈妈就为我端来两个鸡蛋。“来,趁热把鸡蛋吃了”。妈妈说。我边吃鸡蛋边说:“妈妈,你也吃啊!”“我已经吃过了。”妈妈笑着说。我想:奇怪,刚刚煮的鸡蛋,妈妈怎么会已经吃了呢?“妈妈,你骗我。”我说。“你还小,要多吃些营养丰富的东西,身体才会健康。”妈妈说道,“我不吃,没关系。” 原来是这样,难怪每次吃东西时,妈妈总说:“我吃了,你吃吧!”妈妈啊,你为什么自己舍不得吃呢?我呆呆地想着,想着,终于明白了。我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 我被妈妈善意的谎言深深地感动了,但心里却非常难过。 第一站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善意—()诚实—() 第二站“我呆呆地想着,想着,终于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站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想一想,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站恶意撒谎 第二站提示:妈妈说谎是为了让我吃得更多,让我的身体更健康。妈妈的心里只想着我,却从未想过她自己,妈妈的爱是无私的 第三站提示:懂事的、有孝心的孩子。 妙笔生花 懂事的你,曾经为父母做过什么呢?回忆一下,再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园地 这次习作,我们要用一两件事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注意要表达出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写作小锦囊 1.可以重点写一两件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 2.把事情写具体,语句通顺。 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范文欣赏 母女之间

《咕咚》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0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 咕咚》人教部编版 20 咕咚 教学目标: 1. 认识“咕、咚等” 12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遇事不动脑筋、盲目地跟着别人,就容易做错事。教育学生遇事要多思考,不要盲目跟从。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一、听声音导入课题: 1. 亲爱的同学们,听,什么声音?(生:“咕咚”)你的耳朵太灵了! 2. 我们一起模仿一下那个声音吧。(出示课题“咕咚”二字)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第20 课《咕咚》。请你伸出小手跟老师来一起板书课题(师 板书课题,生书空。) 4. 瞧!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的字啊?(生:口字旁)对!口字旁与声音有关,所 以咕咚是一个表示声音的象声词。如果去掉口字旁,剩下的部件读什么?(生:古和冬) 你瞧!这还是两个形声字呢! 5. 让我们一起发出清脆的咕咚声,齐读课题:20 咕咚。好听!声音洪亮不拖腔,再读一遍:20 咕咚。 二、整体感知,猜读生字: 1. 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第106 页。这篇课文跟之前学过的课文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2. 是啊,如果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了不认识的生字,该怎么办呢?(生畅所欲言:查字典、生活识字、注意积累、图文对照??)评价:你们真是了不起! 3. 同学们,从这一单元开始我们就要学会“猜读生字”的方法啦!张老师这也有几个好方法。瞧!(出示板贴) 4. 现在,请同学们运用猜读生字的方法自己试着来读一读课文,注意摆好读书姿势。读完之后标出自然段,并拍手坐正! 5. 猜读本课“吓、鹿、象、拦” 4 个没有注音的生字。 (1)同学们读得真投入啊!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啊?(生:7 个。)2)现在,张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这些字你能猜读他们读什么吗?( 奖励) (出图)“吓”:猜一猜这个字读什么?怎么猜出来的?组词?(字的特点)

人教精通版英语六年级上Unit4JanuaryisthefirstmonthLesson20教学设计

Lesson20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1. Just practise 在语境中用句子,在句子中用词语,通过在具体语境中的集中练习和运用,强化和巩固上节课所学核心语言。 要求正确听、说、认读的词语: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the second month of the year, New Year’s Day, Spring Festival. 要求正确听、说、认读的句子: January is the first month of the year. February is the second month of the year. 2. Just write 本部分内容是学习核心单词January, February, back, their,要求书写熟练、规范。 3. Let’s talk 本部分要求看图,运用核心句子It’s... They are…谈论1、2月份的主要活动。核心词语包括:skating, making a snowman, shopping in the supermarket, celebrating Spring Festival. 4. Let’s chant 通过说唱歌谣,引导学生了解字母组合ay在单词中的发音,逐步掌握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二、课前准备 1. 准备日历和月历。 2. 准备能反映春节和新年习俗的典型照片或图片。 3. 准备学生卡片、教师卡片和教学音频。 三、教学步骤与建议 1. 热身/复习(Warm-up / Revision) 1) 播放歌曲Happy New Year,让学生跟着欢快的歌曲一起热身。 2) 趣味接龙游戏:谈论新年和春节常开展哪些庆祝活动,教师说首句,学生接着往下说。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开放性问题How do you celebrate New Year’s Day?展示图片,引出话题:It is very cold in January. It often snows. What are the children doing in the picture? 利用挂图和肢体语言,让学生理解skating的意思。

小学语文_20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学习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演讲 张祺妍原创作品《妈妈的爱》 二、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从张祺妍的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谈体会) 2、是啊!母爱是伟大的,这节课我们也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妈妈的账单》。

请你拿出写字的手,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账单”。(板书:妈妈的账单)请你观察一下这个“账”字,它的偏旁你发现了什么?(“账”的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古时候,人们都用贝壳作为钱币。)什么是“账单”?(出示图片) 3、齐读课题 三、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1、自由读: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词读正确,遇到难读的或不懂的生字词就用圈画出来,尽量把课文读准确。 2、检查生字。 出示词语,认读词语: 报酬款项索取慈爱 羞愧万分芬尼蹑手蹑脚 如愿以偿小心翼翼塞进 A、自由读词语。 B、同桌读。 C、开火车读。 D、男女生轮流读。 3、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他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到羞愧万分,他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此环节设计意图: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点,他们往往会选择课文中的一些段落或许多句子来讲述,一般都会说得比较详细。对能主动站起来回答的同学我首先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再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以便学生慢慢地接受,慢慢地掌握其方法。) 四、自读自悟,研读两份帐单: 1、这里有几份账单?(生答)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妈妈的账单

三年级上册20课《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南宁市西乡塘坛洛镇合志小学梁素红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同学们看看这个数学题0<60 0>60 为什么﹖ 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

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2.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0.咕咚教学设计

20.咕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生字。学习“羊字头”和“足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齐读课题 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 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3、再读课文,看谁能通过自己的读来解决问题。 三、学习生字 1、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认一认 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 3、玩一玩 ①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 ②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

4、议一议 ①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②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四、再读品悟 1、自己练习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四人小组轮着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读的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3、朗读檑台赛 4、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选“家”“怕”扩词。 2、同桌间说一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重点指导写好新偏旁“忄”和“足”) 4、生临写 5、练写,互相评价(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评价) 第二课时 一、激趣复习,导入新课 1、(多媒体: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 2、听,这“咕咚”声是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的声音。可就是这个声音,却让森林里小动物们,(引导说到“乱哄哄”)为什么呢?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 (示图1)听到声音,小兔什么样儿? 2、读第2自然段,哪句话写出图上的内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为什么害怕?你也有过吗? 填空: ,我急得撒腿就跑。 ,我吓得撒腿就跑。 ,我紧张得撒腿就跑。 4、小兔不仅跑,还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 5、指导朗读 他吓得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了!咕咚来了!” (二)学习3—5自然段 1、听到他的喊声,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它们是怎么做的?(跟、跑)读3、4自然段。 2、野牛跟他们有什么不同?它是怎么做的?(追、问)读5然段,划出描写野牛的句子。

【教案设计】Lesson20ChristmasTree.(教案1)

Lesson 20 Christmas Tree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单词:tomorrow, then, put on. (2)学生能认读,理解并应用下列句型: Let’s put on a Christmas tree. 2. 能力目标: 要求能够熟练地向他人描述某人昨天做了哪些事情;今天做什么事情;明天打算做什么事情。 3. 情感目标: 让学生多了解西方国家的节日,看一看西方国家的节日与中国的有哪些异同点。 教学重难点: 区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这三种时态。 教具、学具:图片、圣诞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What do you do on Christmas? What do we need on Christmas? Step2;demonstrate 1. 利用卡片教授新单词:Christmas tree,Christmas things, gift, put o n. 2. 听课文第一部分录音,默读 3.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4. 三人以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强调学生注意语音语调。 Step3;pair-work. 小组内说一说怎样装扮圣诞树。 展示:小组展示,边介绍边用卡片装扮圣诞树。 Step4:Let’s do it! Draw and write

第二课时 Step1.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复习在第6册学过的动词的过去式。 T: What day is today? What day was yesterday? 把Yesterday,Today 写在黑板上。 T:Today I walk to school. Yesterday I walked to school. Today I eat an ice cream. Yesterday I ate an apple. What do you do today?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 老师把这些词写在黑板上。 Key Concepts yesterday often tomorrow (be going to) Step 2 :Introduce: 介绍tomorrow. 在黑板上写的两组词旁边加上tomorrow 和going t o 练习将来时。 T: What day is tomorrow? S:… T: I’m going to walk to a park tomorrow. I’m going to fly a kite tomorrow.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S:…… Drill 出示各种人物的图片,给出时间yesterday ,today , tomorrow,让学生用三种时态描述图上内容。如:He /She /Th e y ______ yesterday. He /She ______ s/They_______ today. He is/She is/They are going to _____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0、咕咚》教学设计

20、咕咚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2.通过图面、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能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点: 1.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2.能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生字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声音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齐读课题。 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师引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 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学生自己认读生字。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的生字,互相纠错,看谁读得好。 4.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读。 (2)开火车读,再自己选词说话。 5.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要做到不丢字,不错字,不加字。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并与同桌互相练读。 2.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认识本课生字。 3.单独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熟”是翘舌音;“命、领”是后鼻音。 4.师适当进行识字方法指导: 如:加一加:咕咚吓野拦领 做动作:逃掉 偏旁归类:咕咚吓 5.鼓励学生为这些字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这些汉字。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吓”的口字旁写在左半格,右边的“下”的一横要与口字旁的头部齐平。 “翼”左边足字旁的最后一笔变成提,右边上面没有点。“羊”最后一笔竖不露头。

快乐英语第二册 Lesson9教学设计

快乐英语第二册Lesson9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听懂、会说、认读单词kite kangaroo lion letter 2.能正确书写字母Ll Kk 3.会说及运用句子What’s the time in`…? It’s…进行问答。 教学重点 运用句子What’s the time in…? It’s… 进行问答。 教学难点 字母Kk Ll 书写及单词kangaroo 的发音。 教学用具 字母卡片课件句子卡片等 教学步骤 一、Revision 1.Sing the ABC song. 2.Read the letters. 3.Read the words.(课件出示) 4.Answer the question : What the time ,please?(课件出示) 二、Prasention Now, let’s say :One, one ,lesson1, together.导出课题Lesson9(板书) A. listen read and write 1.(出示字母Kk卡片)T: What’s this? It’s Kk. Now read after me Kk. 2.(教师用身体做K的造型)T: Guess, what am I ? Ss: The big letter K. T: Do you want to like me ? Ok, let’s do together. 3.Now let’s write Kk together. The big letter K, (one ,two) The small letter k(one) 4.Write on you exercise book. 5.(师做放风筝的动作)T: Guess, What am I doing ? Ss: 放风筝 (课件出示风筝图片)read after me : kite 6. (课件出示袋鼠图片)kangaroo 师教读。 7.Say the chant:K,K,[k];[k],[k],kite;K,K,[k];[k],[k],kangaroo. 8.(出示字母Ll卡片)T: What’s this? It’s Ll. Now read after me Ll. 9. (教师用身体做L的造型)T: Guess, what am I ? Ss: The big Letter L. 10. Now let’s write Ll together. The big letter L, (one ) The small letter l (one) . 11. Write on you exercise book. 12. (课件出示图片)T: What’s this? It’s a lion . What’s he doing? He’s sending a letter. 13. (课件出示狮子图片)Oh, it’s a lion . He’s strong.师教读lion.

小学四年级语文 20.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上课前,请同学们先来看一道数学题,比较0和60的大小,指名说,上完今天的语文课,你说不定会有新的答案呢!好,我们言归正传,准备上课了! 2、师板书“账单”,请同学们看我写这个词,谁来读?注意这个账字是贝字旁,说明了什么了呢? 见过账单吗?见过什么样的账单,?指名说 见过小朋友写的账单吗?出示ppt,彼得的账单 谁来读读这份账单?(师相机说芬尼就是德国的钱币,2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一元) 3读完了账单,你觉得彼得平时是个怎样的孩子?ppt出示:我觉得彼得是(),因为() 4、大家猜猜看,彼得在写这份账单的时候有个什么样的想法?(得到报酬),他如愿了吗?今天我们继续进本单元爱的主题,一起读一篇文章《妈妈的账单》,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打开书20课,预习课文了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碰到难读的多读几遍。 2、老师摘录了些容易读错的词语,能读吗?指名读,正音(评价学生字正腔圆等)

3、再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ppt,你能根据这几个词语来说说吗?(报酬款项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三、品读课文 1你知道小彼得的愿望实现了吗?课文中怎么写的,指名说。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说,是什么?(如愿以偿)像这样希望得到满足,梦想得到实现就是----如愿以偿 你有过如愿以偿的体验吗?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指名说,读出如愿以偿的心情 小彼得高兴吗?他的心情怎么样?课文中怎么说的,引出第七段 哪个词在说小彼得的心情?(羞愧万分) 2、什么叫羞愧万分?是一般的羞愧吗?指名说,读出万分的羞愧、 3、本应该是欣喜若狂怎么会羞愧万分呢?指名说,相机出示妈妈的账单 4、品读妈妈的账单 A、请同学们读读这份账单 B、指名读,分款项读,是什么让你的心触动了一下?指名说 C、“0”在数学里代表什么?这里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吗?这个“0”里有什么?再读账单,哪一条让你最感动?指名说 D、是啊,这个0里有十年的幸福生活,有十年的吃喝,有十年里每逢生病时的护理,十年来慈母的关怀,小彼得读着读着,不禁想起了这十年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学们,让我们随着彼得的思绪,走进彼得的记忆……(播放来自秘密花园的歌,)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课文20:咕咚》教学设计3

“浸润书香,伴我成长”系列学案设计——《咕咚》 学校:民勤县新民小学授课时间:2017年6月执教:张玉霞 教材内容: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0课《咕咚》。教材分析:本课的四个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看图学字句、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己阅读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自学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长的课文,因此要充分保证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可运用形象有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在读书的过程中形成和落实体会和感悟。 设计理念:“浸润书香,伴我成长”系列教学,是我校语文教学的特色。从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注重体现“情趣”教学理念,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让语文学习更具生机与活力。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使有着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促进

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设计特色:充满激情地读,思维敏捷地说,动之以情地演,将思维训练、语言发展、情感熏陶交融在一起,相互促进,整体提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复习字词,巩固拟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多想、多看和多问,才能了解事实真相”的道理。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动物的头饰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朗读指导法、小组合作法、开放式联想法。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词句。 师:小朋友,美丽的大森林里,藏着许多有趣的事。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森林玩。你们高兴吗? (播放录音:要想去森林,先要闯三关!)师: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20* 妈妈的账单 上海市闸北区永兴路第二小学蒋文清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0>60 2、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3、(在算式下另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随机理解“账单”的意思。 4、出示课题后齐读。 说明:通过特殊算式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5、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媒体出示: 前面读了《可贵的沉默》,我们知道那些同学真的懂事了。下面课文中的小彼(bǐ)得,又是怎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了呢?让我们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ní)”;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ní)”? 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说明:通过导语的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初读课文 1、理解问题1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先来自学课文。媒体出示: 自学建议: (1)自由轻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报酬、羞愧、蹑手蹑脚、如愿以偿。(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媒体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塞sāi进 账单款项索取报酬芬尼 如愿以偿慈爱怀里 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2)指名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教师解释“芬尼”:原德国的货币单位。10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4.5元。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报酬”,找近义词理解“羞愧、蹑手蹑脚”,抓关键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运用以下方法概括: 媒体出示: 方法1:可以选用上面这些词语来连起来说一说。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20课《妈妈的账单》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20课《妈妈的账单》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24分) 1. (5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妈妈的账单》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________,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________;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________,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________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________。 2. (10分)比一比,组词语。 疾________ 泛________ 脱________ 希________ 透________ 病________ 乏________ 锐________ 稀________ 秀________ 3. (4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索取________ 幸福________ 慈爱________ 经常________ 4. (5分)照样子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①我们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②你难道不为你的做法感到羞愧吗?

③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你的朋友? 5. (10分)查字典填空。 (1)“款”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索”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6. (8分)看拼音,写词语。 huǒyàn shùn jiān níng jùzhòu rá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óu zhìmáo zhān shùfùtáo cuà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5分)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8. (4分)按意思写词语。 ①作为报偿付给出力者的钱或实物。________ ②十分惭愧、害羞。形容做错事后,不好意思的样子。________ ③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________ ④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________ 9. (6分)词语化妆间。 ________的大街 ________地逃跑 ________的日子 ________的表情 ________地说 ________地回答 10. (5分)课文《妈妈的账单》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年级下册《咕咚》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咕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2、抓重点词句,品析感悟课文中动物们的不同表现,能大致体会“遇到任何事情,要动脑筋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地跟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师:小朋友们,如果将一块小石子投进装满水的水桶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咚、咕咚)正是这声音,曾经吓坏了森林中中的一群动物呢!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咕咚》,齐读。 二、整体感知 1、请大声朗读课文,要求:第一次读课文,能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尽量做到通顺。 第二次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咕咚”是指什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动物,请用“—”划出来。 2、交流反馈 a、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b、指名回答第2个问题 三、品读课文(图文结合)

(一)、出示第一幅图,说说图意。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课文哪两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拿起笔,划出小兔当时心里很害怕的词句。 2、反馈交流。理解“拔腿就跑”。 你有过拔腿就跑的经历吗?(师讲述自己的经历,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 小兔为什么拔腿就跑呢?可见这“咕咚”声实在是大的吓人,所以它一边跑,一边叫。它是怎么叫的,谁来试试?指导朗读。 2、在小兔的眼里,这“咕咚”是什么? 3、小猴听到小兔的叫声,认为这“咕咚”又是什么?(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而且还追它们来了)谁能学着小猴的样子,也来叫一叫(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 (二)、出示第二幅图 师:小猴子那可怕的声音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看图,从哪里看出?此时,在大伙的眼里这“咕咚”又是什么?(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好像是要来吃他们啦!)指导朗读:“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自由读,指名读,男女声赛读 分角色朗读1—4自然段。 (三)、出示图三 师:就这样一声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竟成了一种很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里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重量级的人物也怎么样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