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美苏冷战__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美苏冷战教案

美苏冷战教案

美苏冷战教案教案标题:美苏冷战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冷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束;2. 分析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3. 探讨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竞争和对抗;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

教学重点:1. 美苏冷战的起因和背景;2. 冷战期间的竞争和对抗;3. 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分析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2. 探讨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竞争和对抗。

教学准备:1. 教材:相关历史教科书、文章或其他资料;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冷战时期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学生对冷战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冷战的知识。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冷战的起因和背景,包括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意识形态差异等;2. 分析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竞争和对抗,包括军备竞赛、间谍活动等;3. 探讨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包括分裂的欧洲、全球核威胁等。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具体影响;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冷战期间的一个具体案例,如古巴导弹危机;2. 让学生分析该案例中美苏之间的竞争和对抗,以及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五、扩展阅读(10分钟)1. 建议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文章或其他资料,进一步了解冷战的细节和影响;2. 学生可以选择一篇文章或书籍,写一篇读后感或书评。

六、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冷战及其影响。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探讨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竞争和对抗是否避免了全面战争;2. 分析当前国际关系中存在的紧张局势,与冷战进行对比。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表现;2. 学生撰写的读后感或书评的质量;3. 学生对冷战及其影响的理解程度。

《美苏冷战》教学案例.doc

《美苏冷战》教学案例.doc

《美苏冷战》教学案例一、教材依据本课是华东师大版初中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

第四单元学习主题是多元发展的当代世界。

概述了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基本进程。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重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有关二战后的形势变化,又启示后来的多极化国际格局的形成。

二、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出现了以美国为霸主的资本主义世界,以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相对?的两极格局。

美苏国家利益相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导致主导国际关系达40年之久的冷战。

冷战期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领域全面抗衡,发生了柏林危机、朝鲜战争和古巴危机等一系列事件。

90年代初,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而宣告终结。

很快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转化。

2、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杜鲁门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为了线索清晰地呈现本课内容,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我整合了教材,分别从“冷战”的含义和形成原因,“冷战”的本质;美国“冷战”政策和苏联对抗措施,“冷战”的影响三方面建构本课知识点。

3、美苏冷战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内容偏深偏难,且枯燥乏味,学生对历史史实不具有认识的深刻性和分析的透彻性,看问题具有表面性和肤浅性,学生不太关注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因此教学中出示“导读提纲”,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层层问题,互启思维,降低学习难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依据课标,适当补充典型事例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有关史料,从中提炼信息,回答问题,学会解读历史材料的方法。

通过阅读历史地图,学会了从历史地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综合多种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充分掌握历史事实等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分析,提高对史实的理性认识,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

(1)了解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下形成的;(2)知道美国为遏制苏联,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标志冷战开始。

《美苏冷战》教案02

《美苏冷战》教案02

第20课美苏冷战导入:师:同学们,非常荣幸与大家在一起学习,今天我们来探讨的话题是第20课美苏冷战。

(展示)在学习新课前,先回顾一下二战期间美国和苏联的关系如何?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看哪位同学说的比较全面。

生思考回答(略)师:好,归纳的不错,请大家看屏幕。

(展示)师:那么,为什么二战期间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的美苏两国在战后不久就由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了呢?“冷战”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对峙的?期间出现过哪些危机?“冷战”如何发展、怎样结束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来探讨的主要话题。

请同学们看“新课导读”。

好,我们先来看冷战的起因。

冷战的起因师:大家先看斯大林于雅尔塔会议期间的一段话。

结合课文114页,总结归纳美国在战后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有哪些?其本质是什么?生思考回答(略)(师先提问冷战原因)师解释:说的很好,先看一下冷战的概念。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主要有三,前两点好理解,注意第三点:战后苏联的强大,尤其是在60—80年代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展示)苏联综合国力达到顶峰,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军事力量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

随之其争霸世界的野心与日俱增。

因此,美国将其视为最大的障碍。

所以美苏冷战的本质是美苏争霸世界。

师: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将苏联等的共产主义比喻为“铁幕”,从而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下面我们来看美苏冷战政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冷战政策的表现师:先来看美国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

请大家自主学习课文114—116页,完成表格(屏幕展示)师逐条提问引导学生加以分析(略)师:面对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进行反击。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指出苏联的反击措施表现在哪些方面?讨论一下。

(屏幕展示)师逐条引导学生加以分析(略)冷战中的危机师:在美苏冷战对峙中,东西方之间多次出现危机,其中两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险些酿成全面战争。

先了解两次柏林危机,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文117—118页,思考屏幕上有关问题。

美苏冷战教案模板范文

美苏冷战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类型:历史与社会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美苏冷战的背景和起因。

2. 分析冷战期间的关键事件和主要对抗方。

3. 理解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4. 探讨冷战结束及对世界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 冷战背景及起因- 冷战期间的主要事件- 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教学难点:- 冷战期间复杂的外交关系- 冷战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学生小组讨论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冷战吗?请谈谈你们的看法。

2. 简要介绍冷战的定义和背景,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25分钟)1. 冷战背景及起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两极,意识形态对立。

- 美国推行“遏制苏联”政策,苏联试图扩大社会主义阵营。

- 案例分析: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2. 冷战期间的主要事件- 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提出“遏制苏联”政策。

- 北约成立:1949年,美国领导西方国家建立军事同盟。

- 美苏军备竞赛:双方展开军备竞赛,加剧冷战紧张局势。

-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美苏在古巴导弹问题上陷入危机。

- 柏林墙建立:1961年,东德在柏林建立墙,分隔东西柏林。

- 案例分析: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

3. 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形成两极格局:世界分为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 局部热战:冷战期间,美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代理战争。

- 第三世界崛起: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问题:冷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美苏冷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强调冷战对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

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冷战期间的其他重要事件。

2. 撰写一篇关于冷战影响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美苏冷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美苏冷战》教案2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美苏冷战》教案2华东师大版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如历史地图、时间轴制作工具等,让学生自主探究冷战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美苏冷战》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美苏冷战的内容做好准备。
(3)历史档案: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历史档案馆等渠道,查阅与美苏冷战相关的原始档案和资料,以培养学生的实证研究能力。
2.拓展要求:
(1)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2)要求学生在阅读和观看拓展材料后,撰写读后感或观后感,以加深对冷战时期的历史认识和理解。
课堂
1.课堂评价:
(1)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冷战政策、冷战事件和冷战结束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观察: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讨论、互动探究等,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3)测试: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冷战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3)冷战的结束:冷战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的解体。苏联的解体使得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2.教学难点:
(1)冷战政策背后的意识形态对抗: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的对抗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竞争,更深层次的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意识形态对抗的意义和影响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介绍冷战政策、冷战事件和冷战结束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递知识,让学生掌握冷战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事件。

初中历史美苏冷战讲解教案

初中历史美苏冷战讲解教案

初中历史美苏冷战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美苏冷战的起因和背景;2. 掌握美苏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和对抗方式;3. 分析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重点:美苏冷战的定义、起因、背景和重要事件。

教学难点:理解美苏冷战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小组合作。

教学资源:课件、教科书、地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1945年以后的世界地图,让学生了解二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美苏冷战。

二、讲解1. 美苏冷战的定义:指美国和苏联在二战结束后,以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对抗和竞争为特征的一段历史时期。

2. 美苏冷战的起因和背景:二战后,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经济实力强大,意识形态存在差异,苏联试图扩张东欧势力范围,美国则试图遏制苏联的扩张,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升级。

3. 美苏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如德国分裂、柏林围墙建立、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

三、讨论分组讨论美苏冷战的影响,包括对世界格局、国际关系、各国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四、小结总结美苏冷战的发展过程,强调其对当今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五、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撰写美苏冷战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分析。

六、拓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国家在美苏冷战中的角色和影响。

七、反馈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检验学生对美苏冷战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深入了解美苏冷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2. 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3. 多样化教学手段,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美苏冷战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高中历史教案及微课设计:美苏冷战

高中历史教案及微课设计:美苏冷战

高中历史教案及微课设计
美苏冷战(1947-1991.12.25)
一、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础知识。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定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美苏“冷战”造成了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以及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理解美苏争锋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美苏两大国家利益的争夺。

三、本课重点: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专题回顾;讲授新课。

第20课 美苏冷战

第20课  美苏冷战

第20课美苏冷战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⑴知道杜鲁门主义等史实⑵了解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北约和华约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形成的内容⑶了解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情况。

2、能力培养⑴分析冷战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辨政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⑵归纳冷战的大致进程,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⑴初步理解美苏冷战是美苏两强争霸世界的实质。

⑵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社会安全和进步的威胁。

教材分析本节课重点是美苏冷战的过程,具体包括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对峙:马歇尔计划(经济方面)北约和华约(军事方面)激化: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终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难点是指导学生理解冷战爆发的必然性和战后初期冷战的实质。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谈话式,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是什么关系?(盟友,共同对抗法西斯)二战结束后,美苏关系又怎样呢?(教师用肢体语言展示:对手;部分学生也能据课本答:对手)他们的关系为什么会有盟友变成对手呢?(教师提示:从美国苏联不同的政治制度、战争爆发前夕他们的关系来考虑),美国苏联的政治制度不同,苏联是一个信奉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则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从共产主义诞生那天起,资本主义国家便把他当成了敌人,当苏俄革命成功的时候,英美等国便进行过武装干涉,当干涉失败后,他们就对苏联实行经济封锁。

二战中,处于对抗法西斯的需要,英美暂时的跟苏联联合起来,二战结束后,美苏没有了共同的敌人,思想意识领域里的对立便再度成为双方关系的重大障碍。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在战争中实力大增,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而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变得强大而有影响力,在法反法西斯的过程中,苏联帮助东欧各国建立了人们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在战后大为加强。

这样苏联就成了美国称霸的障碍。

所以他们变成了对手。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处于冷战状态。

(释题)何谓冷战?就是美苏之间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

美苏冷战教案

美苏冷战教案

美苏冷战教案
教案:美苏冷战
目标:
1.了解冷战的背景和起因;
2.分析冷战期间的关键事件和主要对抗方;
3.理解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4.探讨冷战结束及对世界带来的影响。

教学步骤:
导入活动: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或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冷战的背景,包括二战后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分歧。

1.了解冷战的起因:分组讨论,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或互联网搜索,总结出导致冷战爆发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汇报。

2.冷战期间的关键事件:学生独自阅读或小组合作,以时间顺序列出冷战期间的主要事件,并对每个事件进行简要解释。

3.分析冷战的对抗方:学生研究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差异,并通过小组或个人报告,分析这些差异如何导致了冷战的对抗。

4.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重点讨论冷战对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影响,并列出这些影响的积极和消极方面。

5.探讨冷战的结束及对世界的影响:通过阅读或观看相关视频材料,学生理解冷战的结束及其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带来的重要影响,并进行小组或个人讨论。

6.总结与展示:学生小组进行总结,并准备一份关于美苏冷战的简短展示,包括起因、关键事件、对抗方、影响及结束。

拓展活动:
- 学生可以通过访谈家长或长辈,了解他们对冷战期间的记忆和感受,并撰写一篇个人观点论文。

-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联合国会议的形式,分组代表不同国家讨论和辩论冷战期间的事件和影响,并就解决方案达成共识。

评估方式:
1.参与讨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
2.展示和解释冷战期间的关键事件;
3.分析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4.探讨冷战结束及对世界的影响的讨论和总结。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美苏冷战【区一等奖】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美苏冷战【区一等奖】

《美苏“冷战”》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美苏争霸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知识的学习从总体上认识美国二战后的冷战政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美苏争霸,局部战争不断,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从而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教学重点】杜鲁门主义、美苏争霸【教学难点】美苏争霸的影响【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讲述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美国和苏联由“二战”前的盟友变成“二战”后的敌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取决国家利益。

二、讲授新课(一)杜鲁门主义1 提问,什么是冷战冷战的重点在哪里学生: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战的实质。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冷战的重点在欧洲。

2提问:杜鲁门国会咨文中所说的"自由国家人民","少数武装分子","外来压力"分别是指什么学生:自由国家人民--东欧国家;少数武装分子--苏联;外来压力--苏联红色包围,3提问:什么是杜鲁门主义其实质是什么学生: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战的实质。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实质: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是美国推行其称霸世界的计划,遏制共产主义,扩大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控制的政策和纲领,是冷战这一特殊时期的产物,对未来几十年美国的政策战胜极大的影响。

多媒体展示马歇尔计划从1948-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0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初中历史美苏冷战讲课教案

初中历史美苏冷战讲课教案

初中历史美苏冷战讲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美苏冷战的定义和背景;
2. 掌握美苏冷战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事件;
3. 分析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 美苏冷战的定义和背景;
2. 美苏冷战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事件。

三、教学难点:
1. 分析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
1. 美苏冷战的定义和背景;
2. 美苏冷战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事件。

五、教学过程:
1. 介绍美苏冷战的定义和背景(10分钟)
- 阐述美苏冷战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之间展开的一场长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争斗。

2. 讲解美苏冷战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事件(30分钟)
- 解释美苏冷战期间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对峙和竞争;
- 介绍美苏冷战期间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柏林封锁、古巴导弹危机等。

3. 分析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20分钟)
- 探讨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
- 引导学生思考美苏冷战的启示和教训。

六、教学反馈:
1. 提问学生关于美苏冷战的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此内容的理解程度;
2. 综合评价学生对美苏冷战的学习情况,梳理并强化重点和难点内容。

七、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回家复习和整理学过的知识点,准备小测验;
2.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美苏冷战的文章。

八、教学反思:
1. 总结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及时修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初中历史美苏冷战教案

初中历史美苏冷战教案

初中历史美苏冷战教案1. 了解美苏冷战的起因和背景2. 理解美苏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3. 分析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4. 讨论美苏冷战结束的原因及其影响【教学内容】一、美苏冷战的起因和背景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2. 美国和苏联分别代表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3. 美苏之间的战略利益冲突和地缘政治竞争,导致了双方之间的对抗局面二、美苏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1.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2. 韩战和越战3. 古巴导弹危机4. 布雷兹涅夫和里根的对峙三、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1. 以军备竞赛和意识形态斗争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2. 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3. 导致了一系列局部冲突和战争,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构成了威胁四、美苏冷战结束的原因及其影响1. 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2.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和国际关系调整3. 美苏冷战的结束为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教学设计】一、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冷战概念和美苏冷战的基本情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二、学习重点内容1. 分组讨论美苏冷战的起因和背景2. 班级合作学习美苏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总结并汇报3. 小组讨论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学生展开思辨和辩论三、深化拓展1. 学生根据材料进行独立阅读和分析,探讨美苏冷战结束的原因及其影响2. 进行小组展示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冷战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四、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顾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美苏冷战的影响和意义的小结,拓展思考和表达能力【教学反思】通过引导学生研究美苏冷战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激发学生对国际关系和政治发展的兴趣。

同时,通过对美苏冷战结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美苏冷战教案

美苏冷战教案

美苏冷战教案课题:美苏冷战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美苏冷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束的过程,掌握冷战时期主要事件和人物;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历史事件分析和逻辑思维的能力;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情感和国际友谊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美苏冷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束过程;2. 难点:学生对于冷战时期主要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内容:美苏冷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束过程,冷战时期主要事件和人物;2. 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情景演练、多媒体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前期准备(1)教师分发讲义和学生手册;(2)利用多媒体展示冷战时期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描述所见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何为冷战?3. 活动一:小组合作讨论(1)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美苏冷战的起因是什么?讨论时间为10分钟;(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4. 活动二:情景演练(1)将学生分为美国和苏联两组,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在演练中模拟冷战时期互相指责和较量的情况;(2)让学生感受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紧张和相互间的不信任。

5. 活动三:多媒体展示(1)利用多媒体展示冷战时期主要事件和人物的照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2)让学生进行简短的口头总结,回答一些引导性问题。

6. 活动四:学生自主讨论(1)教师列出几个与冷战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自主讨论回答;(2)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讨论,并准备好回答问题的答案。

7. 总结与拓展(1)教师进行总结,对于美苏冷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束过程进行简单概括;(2)拓展部分:引导学生思考,美苏冷战对于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五、作业布置根据课堂内容,要求学生写一篇300字的作文,阐述美苏冷战对于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美苏冷战起因:意识形态冲突、经济利益争夺、军备竞赛发展:核武器的竞争、亚洲国家的纷争、政治冲突和谈判结束: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美苏冷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束过程,并通过情境演练让学生感受到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紧张。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美苏冷战》教案 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美苏冷战》教案 华东师大版

历史:第20课《美苏冷战》教案(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内容标准】(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2)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3)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试标准】识记:冷战政策的含义;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及中国加入的时间;世界政治格局当前处于“一超多强”局面,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理解: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参见【内容标准】。

2、过程与方法:综合教学法,加强学生对世界发展趋势的了解和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教学要点】要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重点:多极化与全球化。

难点: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冷战政策1、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背景——共产主义运动在欧亚的迅速发展;美国称霸世界野心的膨胀目的——美国控制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打击对象——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2、开始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表现:(1)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政策。

(2)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

(3)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正式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华约)建立。

二战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4、影响:导致了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产生,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容对峙局面,给世界局势、国际关系造成长远深刻的影响。

双方势均力敌也使世界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美苏冷战》教案4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美苏冷战》教案4华东师大版
3.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美苏冷战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冷战政策的实施细节、影响层面感到难以理解,如对马歇尔计划、柏林墙建立等事件的背后原因及影响缺乏深入的认识。此外,对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多维度分析,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难以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
-投影仪
-计算机设备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历史理解能力,通过分析美苏冷战的原因和过程,理解冷战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史料实证能力,学会运用教材中提供的史料,对冷战事件进行客观评述;国际视野,通过对比研究,认识不同体制下的国际关系和冷战背景下的全球格局;思考与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些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契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过程:
讲解冷战的定义,包括其主要事件和影响。
详细介绍冷战的起因、过程和主要事件,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冷战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3.美苏冷战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冷战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冷战案例进行分析,如马歇尔计划、柏林墙建立等。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冷战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冷战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
强调冷战对现代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鼓励学生关注历史,汲取经验教训。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冷战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5.报告题:撰写一篇关于冷战中美苏两国在科技竞赛方面的短战时期,美苏两国在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赛,包括太空竞赛、核武器研发等。科技竞赛不仅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还推动了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其中,美国在太空竞赛中取得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其国际地位;而苏联则在核武器研发方面与美国保持竞争,使得两国在冷战期间维持一种恐怖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美苏冷战__教学设计
十堰市第十八中学王友权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1)知道杜鲁门主义等史实。

(2)了解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北约”和“华约”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形成的内容。

(3)了解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情况。

2、能力培养:
(1)分析冷战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归纳冷战的大致进程,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理解美苏冷战是美苏两强争霸世界的实质。

(2)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社会安全和进步的威胁。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而且学生们已经掌握二战的影响,学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重点】
对美苏冷战过程的大致了解。

【教学难点】
分析冷战爆发的必然性和冷战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
一、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
【自主学习】
1、出台的时间:年3月。

2、主要内容: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

3、意义:标志着美国推行的开始。

4. 本质: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合作探究】
二战后的美国为什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
二、两大阵营对峙(“冷战”对峙)
【自主学习】
1、美国方面:实施战略,对苏联推行全面的“遏制”政策。

为稳定和复兴欧洲,美国政府推出了“”。

2、苏联方面:为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联合东欧先后建立了“情报局”和“经互会”,形成了以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对抗。

3、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北约建立的时间是:年4月;华约建立的时间是年5月。

【合作探究】
美苏“冷战”对峙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冷战”激化)
【自主学习】
1、柏林危机:
⑴时间:第一次是年6月,第二次是年11月。

⑵结果:德国分裂成为和两个国家,并于1961年8月,由苏联和东德政府修筑“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

2、古巴导弹危机
⑴古巴独立:年。

⑵危机起因:年8月,苏联在古巴秘密建立导弹基地,被美国发现。

⑶危机解决:通过谈判,美苏各让一步,危机和平解决。

3、伴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____________________ 宣告结束。

【合作探究】
两次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几乎使战争一触即发,为什么美苏两国间最终没有爆发战争呢?
【小结】:美苏冷战的时间是1947年到1991年。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巩固练习】
1、笼罩了世界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苏联解体
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2、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

它存在于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即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护了相对的和平。

这场战争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冷战
C、朝鲜战争
D、中东战争
3、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雅尔塔会议上的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图二:古巴导弹危机
⑴据图一指出当时的美苏两国之间是何种关系?结成这种关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据图二指出当时的美苏两国是何种关系?这种关系使当时世界形成怎样的政治格局?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⑶材料二中的这一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又呈现出什么新的特征?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