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课题__省略_思学说与西方现当代有关话语的界分_邹诗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德格尔显然是在存在论意义上揭示了物化与
虚无主义的相通性 。海德格尔在两个层面展开物化 观 , 他一方面推崇自然主义的物化观 , 主张还原到一 种“ 切近”的物本源思想(“ 物物化”), 并展开其天地 神人四根同一的物化观 :“ 物化之际 , 物居留统一的 四方 , 即大地与天空 , 诸神与终有一死者 , 让他们居 留于它们的从 自身而来统一的四重整 体的纯一性 中” ④ 。另一方面 , 海德格尔认为 , 一旦切入现代境 遇 , 物化便直接呈现为物化逻辑并具体表现为物役 化 。在海德格尔看来 , 作为现代根本现象的科学 , 尤 其是机械技术 , 导致了世界的图像化 , 并“ 与现代形 而上学之本质相同一” ⑤。 世界的图像化与人成为 主体作为现代性的两个主题 , 本身就是物化逻辑的 两个方面 。 因而 , 虚无主义也就绝不只有如在新康 德主义那里可以摆脱的负 面价值 。 在 海德格尔看 来 ,“ 尼采本人以形而上学的方式解说了西方历史的 进程 , 并且把这种进程解说为虚无主义的兴起和展 开” ⑥ 。在海德格尔以及萨特那里 , 此在面对物化的 世界 , 必然遭遇虚无 , 人 的存在就是面 向虚无的存 在 , 存在与虚无是同一的 , 此同一通过西方历史具体 呈现出来 。 因此 , 当人们流俗地理解尼采所谓虚无 主义乃是最高价 值的自行废黜 时 , 海德格 尔断定 : “ 对尼采来说 , 虚无主义绝不只是一种堕落现象 , 毋
关键词 现代性 物化 虚无主义 资本主义拜物教
现代性有三个基本层面 :(1)质料层 , 即奠定于 现代科学成就之上的工业化以 及技术化 ;(2)制度 层 , 即市场经济 、市民社会以及资本主义制度 ;(3)理 念层 , 即从区域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普遍主义 的传播 。 西方现当代话语则颠覆了这三个层面的层 次结构 , 把物化逻辑看成是贯穿于整个现代性以及 西方化的总体性 , 进而把虚无主义看成现代性和现 时代的本质规定 。但是 , 对于马克思而言 , 对三个层 面的区分仍然是必要的 , 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并非 现代性的本质规定 , 而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结果 , 对 资本主义的实践批判 , 同时就包含着对物化逻辑与 虚无主义在实践与价值上的双重批判与克服 。种种 状况表明 , 对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这一课题 , 展开马 克思与西方现当代有关话语的批判性界分是十分必 要的 。
在西方现当代思想中 , 问题已不再是能否克服 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 , 而是是否能够直面已经彻底 物化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 即彻底的虚无主义 。 在此 意义上 , 海德格尔断定尼采关于虚无主义的概念本 身就是虚无主义概念之一种 ③ , 这也正是对 现代虚 无主义现象的直观描述 。 虚无主义 , 这个作为“ 所有 客人中最陌生的客人”已经成了时代精神的“ 本质” 特征 。在福柯 、德里达以及鲍德里亚等后现代思想 家中 , 物化逻辑更为直接地通向虚无主义 。比如 , 大 略说来 , 福柯在阿尔都塞和拉康物化的意识形态思 想基础上 , 通过谱系学方法揭示了生命个体如何被 权力赋予了一种事实上臣服于他者的主体性 , 福柯 强调的是身体 、欲望与性 , 也是当代享乐主义与道德 虚无主义的哲学表现 。 德里达则通过延异 、踪迹以 及缺席等范畴 , 消解了海德格尔有关语言与意义的 同一化结构 , 破除了形而上学的最后在场 , 通向彻底 的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 。 至于鲍德里亚 , 则面向消 费社会 、虚拟技术以及大众文化时代 , 进一步推进了 对虚无主义的理解 。 在鲍德里亚那里 , 由于物化活 动被拟象 、仿真以及象征交换所代替 , 先前那种表现 为“ 表象消失”的虚无主义 , 已变成一种既非美学也 非政治学意义上的“ 透明的虚无主义” , 是为意义荒 漠化所无限诱惑的虚无主义 ④。
现代性问题研究
现代性的物化逻辑与虚无主义课题
———马克思学说与西方现当代有关话语的界分 邹诗鹏
摘 要 现代性物化逻辑在现代性的质料层 、制度层以及理念层的推展 , 在不同层面激起虚无 主义问题 。 在此问题上 , 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以及激进政治实践基础上的分析批判 , 与多属于文化 保守主义倾向的现当代西方主流话语显然是不同的 :对于后者而言 , 物化逻辑植根于质料层 , 并直 接呈现于制度层与理念层 , 对马克思而言 , 物化逻辑及由此导致的虚无主义 , 并非植根于现代性的 质料层面 、而是制度层面 , 并体现为相应的意识形态 , 其实质是资本主义拜物教 ;对资本主义的实践 批判以及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 , 必然体现为对物化逻辑和虚无主义的批判与克服 , 也体现为对 虚无主义之西方性的识别与实践超越 。
对于科学 、技术 、工业 、商业以及资本
二 主义对质料层面的现代性的推进作用 , 马
克思是高度肯定的 。 在《1844 年经济学哲 学手稿》中 , 马克思指出 :“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 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 , 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 质力量的书 , 是 感性地 摆在 我们面 前的 人的 心理 学 。”并指出对于这种心理学“ 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 同人的本质的联系 , 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这 种关系来理解” ⑤。 外在的有用性显然不是基于自 然的物化 , 而是人为的和制度化的结果 。 作为唯物 主义者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者 , 马克思肯定质料层 的现代性 , 他十分强调生产力及其变革对社会发展 的最终决定作用 , 肯定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 作用 , 并肯定资本主义在这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而他所谋划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 即“ 社会物 质产品极大丰富” 。但是 , 在现代性的制度层面即在 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 , 马克思发现 , 物化必然会异 化为一种统治人和奴役人的物化逻辑 。“ 私有财产
逐渐表现为普遍主义 。最后 , 也是最关键的 , 即在西 方现当代话语中 , 现代性物化逻辑实际上颠覆了从 质料层到制度层再到理念层逐层递升的传统结构 , 在彰显出现代性的巨大张力与悖论的同时 , 催生出 现代虚无主义 。 在西方现当代话语中 , 科学 、技术以 及工业绝不只是纯粹的质料 , 而是总体性 , 如哈贝马 斯所说的意识形态 , 也如海德格尔所说的“ 座架” , 不 仅支配着科技与工业 , 也支配着整个社会交往 、政治 体系与文化活动 , 甚至支配了整个生活世界 。 物化 逻辑直接延展为资本原则 , 进而在精神层面加剧了 商品拜物教 , 在时空方面则表现为当下性以及全球 化的不断强化 , 而全球化又必然体现为西方中心主 义及其齐一化 , 表现为文化多样性与异质性的不断 消蚀 。
在西方现代话语中 , 叔本华 、尼采等在欲望层面 展开物化逻辑并通向虚无主义 , 马克斯 · 韦伯则在 理性层面达到了这一点 。 韦伯肯定了以科层制为典 型的工具理性的合理性 , 并肯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 义精神的内在相关性 , 与此同时 , 他又引入价 值理 性 , 从而展开了对科层制及其禁欲主义的批判 。 在 韦伯看来 , 禁欲主义其实助长了世界的物化 , “ 自从
禁欲主义着手 塑造尘世并树立起它在 尘世的理想 起 , 物质产品对人类的生存就开始获得了一种前所 未有的控制力量” , 在此 , 物化与作为科层制结局的 “ 铁笼”同构 , 不仅抹煞了个性与创造性 , 而且 , 个人 “ 根本不会再试图找什么理由为之辩护” , 正所谓“ 专 家没有灵魂” ③ 。在韦伯那里 , 以理性化为前提的现 代性以及资本主义终归无法避开万劫不复的命运 , 虚无主义是现代性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全面推展的必 然产物 。
4 天津社会科学 2009 年第 3 期
有关现代性三个层面的分析框架 , 有
一 些类似于文化结构的传统分析模式 , 即它
们看起来分属于质料层(器物层)、制度层 以及理念层 。不过 , 在由物化逻辑所主导的西方现 代主流话语中 , 这一分层模式已逐渐模糊 。首先 , 不 仅市场化以及资本主义 , 而且 , 另两个层面都包含着 制度化的要求 , 工业化时代是以人的制度化为前提 的 , 其典型即马克斯 · 韦伯所说的科层制 , 科层制在 后工业以及信息时代更加巩固 。 至于从区域史向世 界史的转变 , 则形成了一种带有巨大制度效应的全 球化框架 。 理性化统领 并渗透于现代 性的各个层 面 。其次 , 三个层面都渗透着精神向度 :第一个层面 表现为科学理性与工具理性 , 后者当然是指物化的 精神向度 ;第二个层面表现为个人主义 、契约伦理以 及法治精神 ;第三个层面直接地看乃是宗教世俗化 以及普世化的伴随结果 , 在现代性的扩张过程中则
现代虚无主义始于 19 世纪下半叶 , 意志哲学与 存在主义乃是现代虚无主义的哲学表征 。 19 世纪 80 年代 , 尼采宣称 , 虚无主义已经站在了欧 洲的门 口 。“ 整个西方不再具有机构从中长出 、未来从中长 出的那种本能 , 也许没有什么东西如此不合它的`现 代精神' 了 。 人们得过且过 , 活得极其仓促 , ———活 得极其不负责任 ;却美其名曰`自由' ” ① 。尼采的批 判直指欧洲现代传统 , 指向诸如人性 、基督教精神 、 民主政体 、国家 、科学以及理性等现代性要素 。在尼 采看来 , 整个欧洲的道 德状况 , 已失去其高贵 的传 统 , 不再具有确立偶像 的可能性 , 而是已经退 化为 “ 末人” 、“ 贱民”及“放牧动物的道德” 。 因此 , 需要复 活酒神精神 , 通过一种积极的 、古典的 、自我超越的 虚无主义来拯救欧洲精神 。但正如列奥 ·斯特劳斯 所说 , 尼采“ 期望一种更为 西方 、更为 严厉 、更 为可 怕 、更富有激情的可能性 :来自权力意志否定自身的 残酷的牺牲 , 上帝的牺牲 , 这为对石头 、对愚蠢 、对滞 重 、对命运以及对虚无的崇拜开辟了道路” ②。 尼采 将物化逻辑贯穿于现代性诸层面 , 全面敞开了现代 虚无主义 。
6 天津社会科学 2009 年第 3 期
只是认识论的概念 , 是一个纯粹理论化的概念 , 与活 生生的实践活动无涉 。 但是 , 在现代性及后现代条 件下 , 质料已不再是先前单纯的物 , 而是物欲化的周 围世界 , 创制不再只是单纯的工艺制作 , 而是操控现 代性的工业 ;先前作为创制活动的技术 , 不再只具有 为人的工具性 , 而是已经物化为工具理性 , 工业与技 术生成了一种进步强制的观念及其机制 , 反过来控 制和支配理论活动尤其是科学活动 , 它不仅控制社 会政治文化结构 , 巩固既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 而且全 面加剧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物化也不再只是认识 论的概念 , 而是支配现代性的总体性 , 它支配着整个 世界 , 并形成了相应的世界观与价值体系 , 本身也被 虚拟化的世界所操纵 , 从而使物化逻辑进一步加剧 。 物化逻辑实际上颠覆了先前文化传统的自我确证及 其价值系统 , 并废黜了形而上学与哲学本身 , 从而导 向彻底的虚无主义 。
① 尼采 :《偶像的黄昏》 , 周国平 译 , 光明 日报出版 社 1996 年版 , 第 83 页 。
② 转引自王晓朝 、杨熙 楠主编《现代 性与末 世论》 , 广 西师 范大 学 出版社 2006 年版 , 第 325 页 。
③ 马克斯 · 韦伯 :《新教 伦理与 资本主 义精神》 , 于 晓 、陈 维纲 译 , 三联书店 1987 年版, 第 142 、143 页 。
④ 《海德格尔选集》(下), 孙周 兴编 , 上海三 联书 店 1996 年版 , 第 1178 页 。
⑤ 同上书 , 第 885 页 。 ⑥ 同上书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第 764 页 。
现代性问题研究 5
宁说 , 虚无主义作为西方历史的基本过程同时并且 首先是西方历史的法则 。” ①“ 虚无主义乃是 欧洲历 史的基本运动 。 这种基本运动表明这样一种思想深 度 , 即 , 它的展开只还能引起世界灾难 。 虚无主义乃 是被拉入现代之权力范围中的全球诸民族的世界历 史性的运动 。” ②
因此 , 在西方现代性话语框架下 , 物化越来越呈 现出总体性 , 一方面颠覆了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 , 另一方面不断框定并形构了整个现代生活 。 在传统 时代 ,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看到的 , 质料 , 实际上是低 端的存在形式 , 是受制于形式的 、受动的和单一的实 存形式 , 它本身只与作为低等活动的创制相关联 , 创 制活动则完全不能与理论活动 及实践活动相 提并 论 , 它与纯粹的理论生活无涉 , 与意义世界的证明 、 生产和实践也无关联 。 在一定意义上完全可以说 , 传统对于世界以及自我的确证过程 , 正是在排斥质 料及创制的意义上完成的 。就是在黑格尔哲学体系 中 , 作为客观化 、对象化以及外化的物化概念 , 也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