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生物防治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二化螟生物防治技术

论文关键词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论文摘要介绍了二化螟的生物与农业防治技术措施,以期指导防治水稻二化螟,减少农药使用量并提高水稻产量。

二化螟系螟蛾科昆虫的一种,又称钻心虫,长期以来一直是闽北地区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二化螟在闽北地区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稻茬、稻草及其他植物的根茬或茎秆中越冬。越冬代蛾在春季出现比三化螟早,春季气温达15℃左右即有成虫出现。成虫是一种灰黄色的蛾子,体长10~15mm,晚间活动,有趋光性,喜欢在叶宽秆粗、生长浓绿的稻株上产卵;水稻分蘖期前卵多产在叶片正面尖端,圆秆拔节后多产在离水面6~10cm的叶鞘上。成虫产卵盛期在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幼虫危害盛期;二化螟以幼虫钻蛀到茎内蛀食茎秆组织,在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在孕穗期造成枯孕穗,在抽穗期造成白穗,在成熟期造成虫伤株,导致减产。其防治技术措施可以分为物理、药剂、农业、生物等方面。

1、农业防治

结合目前种植业结构调整,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连片种植,减少插花田和混栽田;在纯单季稻区可适当推迟单季晚稻播种时间,避过1代二化螟产卵高峰。及时灌水杀蛹和清理越冬稻草,可降低虫源基数。对种植单季晚稻或作连晚秧田的春花田、冬闲田,在1代二化螟蛾始盛期前,及时翻耕灌水,消灭越冬幼虫和蛹。在二化螟成虫羽化前处理完越冬稻草,以消灭越冬虫源。

2、生物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虫害,能收到除害增产、减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环境、节省能源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明显效果,尤其是它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人类的生态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新技术革命不断发展,可以预期,生物防治技术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方法。水稻螟虫二化螟绒茧蜂(茧蜂科)是二化螟幼虫期的内寄生性天敌,对二化螟各代幼虫均有一定的寄生率。二化螟绒茧蜂对二化螟幼虫寄生专化性强,主要寄生禾草螟属(Chilo)的幼虫,寄生率高,是二化螟幼虫期的优势种天敌。据观察,绒茧蜂主要利用来自寄主植物、二化螟幼虫和虫粪所释放的挥发物来定位寄主栖境,寻找到寄主,通过二化螟幼虫的钻蛀孔进入虫道并产卵寄生。被寄生后,二化螟幼虫总取食量下降,生长加快,发育受阻,不能化蛹,死亡率高。特别是越冬代幼虫的寄生率较高,对压低二化螟发生基数及控制其田间种群均有一定作用。

3、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化学农药带来的危害越来越重视,高效、高毒的有机磷农药的使用在各个国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渴求愈加强烈。中国加入WTO后,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面临更为苛刻的农药残留标准,这为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并且生物防治将为农产品优质安全生产和降低有毒物质残留量提供技术和物质保障。另外,生物农药已成为21世纪农药产业的发展方向,开发和利用生物农药及其相关产业,符合我国当前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总之,人们对有机水果需求的增加、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加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等因素,都要求我们必须研发出具有更高效、广谱、长效、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的农药并大面积推广应用。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高毒农药的削减、优势企业对生物农药研究的深入,生物农药的种类和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市场份额将会不断扩大,在害虫防治中的作

用也会越来越大。所以,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潜力巨大,近几年会保持一个相对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