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的惊喜——镜面对称》_ 卢宴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面对面的惊喜——镜面对称》

教学设计

《面对面的惊喜——镜面对称》

学校:常平第二小学

姓名:卢宴华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9页例3。【教材分析】

“镜子中的数学”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镜面对称”的教学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教材首先通过“湖面的倒影”和“室内墙上镜子成像”两幅主题图情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镜子成像”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镜面对称”。再通过“做一做”的照镜子活动,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特征。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镜面对称”这部分内容是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和镜子打交道,他们已经完全知道镜子是可以成像的。但对于镜子成像的特点,学生还不是完全了解,毕竟我们面对的只是一些七周岁的孩子们,想了解并完全理解镜面对称的特征就成了学习的一大难点。本课的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实践中寻找真理,发现镜子成像的特点,明确镜面对称的性质。整个教学过程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多样的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镜面对称的特征。

【设计理念】

“镜面对称”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素材。学生的空间观念要在他们自

己的观察、试验、操作等“做数学”的体验活动中才能不断生成和发展,因而要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在“做数学”中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照镜子的实践活动,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对镜面对称现象的

感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利用生活经验

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照镜子的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具准备】

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反写的数学、文字、算式卡片,半个蝴蝶的图案、天坛、青蛙、雪花等图片,钟面,课件。

【学具准备】

小镜子,卡片若干。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巧用情境,感受镜面对称现象的存在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兔子智斗狮子

从前,森林里有一只凶猛的狮子,他很自大,他总是欺负小动物来显示自己的威风。有一天,一只兔子再也忍不住了,于是,他想了这样一个办法……

一天,狮子在路过树林的时候,兔子匆忙的跑过来对狮子说:“不好了,不好了,狮子大哥,我在河里那边看到和你长得一模一样的怪物了。”狮子愤怒的说:“谁,谁敢冒充我,你快带我,让我好好扁他一顿。”于是兔子带着狮子跑到河边。

果真,河里真的有和狮子长得一模一样的怪物。狮子摇摇头,他就摇摇头,狮子拍拍手,他就拍拍手。狮子终于忍不住了,于是,他向河里的狮子扑过去。

就在摔下去的那一刹那,狮子才明白自己被兔子骗了。

师:这是怎么回事?河里里真的还有一个它吗?

(生:不是,河里的是它的影子,那不是真实的它。)

师:哦,河里的不是真实的狮子,而是它的“像”。

2、欣赏“倒影”,提示课题。

多媒体出示:“倒映水中的湖光山色”,即课本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的景色:“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

师: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叫做倒影。看到这些图,老师不禁想起一句成语:“水平如镜”。谁能联系这幅图,猜猜这句成语什么意思?

(生:就是指水很平静,像镜子一样!)

师:为什么说水平像镜子一样?

(生:因为它能照出影子来!)

3、巧用情境,提出问题

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生:镜子里。)多媒体出示:“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即课本第二幅主题图。

那镜子里的像与我们真实的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设计意图】课伊始,趣亦生。一段“兔子智斗狮子”的故事和“倒影”欣赏,再现了镜面对称现象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

二、照镜实践,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

1、猜测判断

(1)操作活动一:“照镜子,做前后动作”。

镜子里的男孩(向前或向后)走几步,镜子里的男孩也(向前或向后)走几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

师板书:前后——不变。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做上下动作”。

镜子里的男孩(举起或放下)双手,镜子里的男孩也(举起或放下)双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下移动的同向性。

师板书:上下——不变。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做左右动作”。(难点!)

镜子里的女孩伸出左手,镜子里的女孩却伸出右手;女孩右手拿着一支铅笔,镜子里的女孩变左手拿着一支铅笔,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

师板书:左右——变。

2、演示验证

小组活动:对你猜测判断的结论进行验证,2人小组合作完成。

活动要求:学生相对而立,小组中一人发口令,其中一人扮演镜子中的人,其他人做动作,互相纠正、评议。

在此活动中,加深体验镜面对称的左右相反的性质。

3、归纳特征

照镜子时,镜子外的人和镜子内的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右相反发生变化,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验证-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这个环节是本课时的重点环节,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我们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之上,通过独立思考,猜想判断出镜面对称现象的初步假象,再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实践验证,正确地、自主地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这个过程是一个纠错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过充分地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学生们达成了共识:“我们”和“镜子中的我们”是面对面的,所以左右的位置正好相反,从而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到镜面对称的性质。

三、多种练习,拓展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1、“镜面对称”课中操。

教师做镜外人动作,学生做镜中人动作。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边表演边对口令:师:我蹲下。生:我们也蹲下。师:我起立。生:我们也起立。师:我向前走。生:我们也向前走。师:我向后退。生:我们也向后退。师:我左手摸摸耳。生:我们右手摸摸耳。师:我右手拍拍脸。生:我们左手拍拍脸。师:我抬左脚踢踢腿。生:我们抬右脚踢踢腿。师:我抬右脚踢踢腿。生:我们抬左脚踢踢腿。师:我的左手侧平举。生:我们右手侧平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