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研究

[读者作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图书馆活动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读者的存在和需求体现了图书馆存在的社会价值。一旦离开了读者,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必须以读者为中心,围绕读者的需要而展开,“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

一、以读者为中心,就是要牢固树立“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

以读者为中心集中体现在为读者的服务上,就是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为读者找到最多、最有价值的信息,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只有服务才是图书馆生存的基础、竞争的优势,才是图书馆永恒的生命和工作的核心。

在网络环境下,为读者服务是全方位,深层次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主动服务。图书馆要能动性地开展工作,关键在于主动“出击”。要面向社会,面向要求,工作人员要主动与用户联系,了解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

2,开放性服务。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要突破围墙,跳出固定场所,摆脱传统文献处理模式的限制-在信息的代查、课题查新、定题服务等各种深层次的信采集、加工、组织、服务等方面,面向全社会,以新的方式发现、选择、传播信息,建立辐射型的开放服务体系。

3,多样性服务。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用户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服务。图书馆除为读者提供纸质文献、各类电子资源、音像资源的借还外,还应充分利用网络条件为读者提供新书通报,书刊预约、目录咨询、馆情咨询、馆际互借等各项服务。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读者的在线咨询,数据检索服务,利用电子邮件回答读者的疑问,开展电子期刊服务等。

4,深层次服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藏书量、读者群,科技信息和文献开发利用优势,通过代查、代检、代复制、联机检索、光盘检索、联机目录查询等形式,进行文献信息加工。将零次情报转化为一次情报,再转化为二次情报、三次情报直至完成信息产品,满足各层次读者的多元化需求。从而,使图书馆由文献的收藏者和提供者,转变为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开发者和提供者。

以读者为中心,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服务,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服务手段、服务条件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强化馆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本领

图书馆工作既琐碎又枯燥而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从新采购、验收、分类、

编目、输入微机到典藏,再到上架流通以及网上信息传递,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渗透工作人员的汗水和心血。图书馆服务性的工作既是复杂的脑力劳动,也包含繁重的身力劳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本职工作,有奉献精神,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以优秀的品质、周到的服务、熟练的业务技能做好本职工作。

图书馆借阅人员接触各个层次的读者,涉及诸多学术领域,因此除了具有扎实的图书馆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广泛的涉猎哲学、经济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的最新前沿和热点问题,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帮助读者查找相关方面的科研信息,提供较为专业的服务。

图书馆借阅人员要有较强信息意识,娴熟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应用能力。最好精通一门或多门外语。

图书馆借阅人员需有良好的交际和协调能力。为读者服务要有亲和力,亲和力能搭起人际间沟通的桥梁,使人愿意接近、愿意交往、愿意相信。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一句热情友好的问候,一句亲切温馨的话语,一个甜蜜喜悦的微笑,就能一下子缩短借阅人员与读者之间心理的距离,相互间增强亲密感和亲切度,从而使读者愿意接受借阅人员的各种服务。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传统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整体运作,是以密集型劳动为主,劳动强度大,文献信息传递速度慢效率低。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进入了现代服务领域,其服务手段正在向综合化、数控化、网络化和多媒体转变,实现文献信息。

传递的“一路绿灯”,为读者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服务,是图书馆重要的特征。作为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各种高新技术,如数字化信息系统技术、磁盘技术、网络技术、软硬件技术等,实现订阅、采编、流通、查询等项工作的自动化,形成面向社会公众的,相对完善的数字信息服务体系,使读者的阅读需求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增强图书馆的辐射力。

四、储存丰富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

拥有高品位、高质量的馆藏,不断满足读者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要求,是图书馆吸引读者的魅力所在。在当前信息技术猛迅发展的时代,馆藏信息资源既包括文献资源,也包括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馆要合理安排采购经费,充分注重馆藏种类的多样性、内容的兼容性和结构的合理性,最大限度的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充分发挥其“信息集散地”最佳的效用。

除此之外,图书馆应注重客观环境的人性化建设,为读者提供一个宽敞、明亮、方便、舒适的阅读和学习环境,让读者产生亲切感、舒适感,努力营造浓郁

的文化氛围,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