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耳的影像解剖及常见疾病诊断.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面神经
内耳道段:内耳孔至内耳道底。 迷路段:耳蜗外上,达膝状神经节,长4-5毫米,
后转100度。 鼓室段:外半规管下、鼓室内侧壁,长约1厘米。 乳突段:中耳后壁内转向下,近垂直下达茎乳
孔,长1.5-2厘米。
•15
•16
•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轴位 外耳道底 层面
外耳道后方多房含气腔为乳突气房 群;气房群前部可见有完整薄层骨环 的小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为面神经管 垂直部;
先天性中耳畸形
常伴随先天性外耳畸形,少数也可单独存在,主要包括 鼓室狭小 听小骨畸形(缺如、融合等) 卵圆窗、圆窗封闭 面神经管行程异常,骨壁裂缺
•25
•26
左侧听小骨发育不良
27
内耳畸形 前庭导水管扩张
正常前庭导水管中段宽度小于1.5mm,超过则为扩大,临 床表现为先天性感音性聋或波动性感音性聋。
岩骨内缘,有半周或大半周骨壁环绕 的较大的软组织密度孔为颈静脉孔;
在外耳道内端可见自后外向前内方 延伸的线状高密度影为鼓膜纤维软 骨环;其内方含气腔为下鼓室;下鼓 室前方与含气的耳咽管外口相通连;
耳咽管前内侧,自后外向前内走行的 粗大管状软组织密度影为颈动脉管。
•18
轴位 中上鼓室交界部及锤骨颈 层面
•28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是一种听力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前庭水管扩 大并感音神经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可在出生后至青春期任何年龄发病, 发病突然或隐匿
之前常有感冒、发烧、轻微颅外伤、气压性 创伤或其他使颅内压增高的诱因
其听力多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渐进性、一 步步下降
听力损失程度从接近正常到极重度聋,双耳 听力可不对称
☆
耳•6 部
•7
二、中耳
鼓室分部
鼓膜紧张部上、下缘的水平面将其分为上、中、下鼓室三个部分。 上鼓室又名鼓隐窝或鼓室上隐窝,它的顶为一骨片,名鼓室盖,将鼓
室与颅中窝分开。 中鼓室与上鼓室分界在鼓膜上以锤骨短突为标记,于鼓室内壁则以水
平面神经为标记。中鼓室包含锤骨短突、柄、砧骨长突及其豆状突、 镫骨及鼓室肌等。 下鼓室为鼓室腔的最下部,由颞骨岩部的骨片及颈静脉壁结合而成。
•8
二、中耳
鼓室各壁
外侧壁 分为膜部和骨部,主要部分为膜部即为鼓膜,将鼓室与外耳道分开。
鼓膜周边的骨性外侧壁为骨部,主要由骨性鼓环和鼓室盾板构成。 内侧壁
内耳的外侧壁,又称迷路壁,中部偏下呈近似圆形丘状隆起,称 为鼓岬,系由耳蜗基底转的起始部向外隆起所形成。鼓岬后上方有一 凹陷,称为前庭窗龛。鼓岬后下方也有一向内的凹陷,称为圆窗龛。
耳的影像解剖及常见疾病诊断
李卓 2016.12
•1
耳的影像解剖
•2
耳的组成
耳为听觉和平衡觉的终末器官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窦,乳突蜂房 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
•3
•4
正常影像解剖
一、外耳道 外1/3为软骨部,X线片不
易观察,CT和MRI可以分辨其 结构和形态。
内2/3为骨性外耳道,X线、 CT、MRI均可显示。
鼓室盾板:外耳道上壁内 侧端与上鼓室外壁交界处之 骨嵴,是上鼓室胆脂瘤首先 破坏之处。
•5
正常影像解剖
二、中耳
鼓膜:X线不易显示,CT和 MRI合适的窗宽可见线状 结构。
咽鼓管☆:由软骨部和骨部 组成,X线平片和CT检查 可显示近鼓室侧 1/3骨部。 (向内前下直到咽口。)
•9
二、中耳
鼓室各壁
上壁:鼓室天盖。
☆
下壁:颈静脉壁。
后壁:乳突壁,包括 鼓窦入口和鼓窦。
前壁:颈动脉壁,上 部有鼓膜张肌,其下 为咽鼓管的鼓室口。
•10
二、中耳
鼓室内容物
听骨、韧带和肌肉
听骨链组成:(“冰淇淋”) 锤骨:头、颈、柄。 砧骨:体、长突、短突。 镫骨:头、颈、前脚、后脚和足板。
两个关节: 锤砧关节、砧镫关节。 锤骨柄附着在鼓膜上,锤骨头与 砧骨体形成关节,短突在轴位上 指向☆乳突窦入口。
☆
•11
二、中耳
乳突:初生时尚未发育,仅见 鼓窦,1岁时乳突开始发育, 3岁时气化较明显,按其气化 情况可分为气化型、板障型、 混合型和硬化型。
乳突窦☆ :是乳突小房中最 大者,居鼓室后壁上,它沟 通鼓室与乳突小房。二者内 面衬贴的黏膜与鼓室黏膜相 续,在中耳炎时可蔓延至此, 形成乳突炎,严重者可形成 乳突瘘。
镫骨小头后方、鼓室后 壁的嵴状骨突起为锥隆 起,其内、外侧各有一 小凹陷分别为锥隐窝和 面隐窝,面神经管垂直 段在此层面向前上转折 移行为水平段。
•19
耳部先天发育异常
•20
先天性耳发育畸形
发病率1.46/万,包括外耳畸形、中耳畸形和内耳畸形; 外、中耳畸形较多见、常同时存在,可当侧或双侧同时
•29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前庭导水管是连接骨迷路与后颅窝脑脊液的骨性通道, 使得骨迷路内的外淋巴液直接流向脑脊液,外淋巴液 的成分高钠低钾,与脑脊液完全相同
前庭导水管的管腔内容纳着膜性的管道---内淋巴管。 把内淋巴管可视为膜迷路向大脑延伸的部分,但是, 该管伸向脑侧的终未是盲端,与脑脊液不直接相通
内淋巴管内为内淋巴液,高钾低钠。从膜迷路依次通 过内淋巴管到达后颅窝的囊端,通过硬脑膜内侧面渗 透到脑脊液内
发生; 内耳畸形较少见,多为双侧,常单独发生,也可同时伴
外、中耳畸形;
•21
先天性外耳畸形
外耳道闭锁: 1、骨性闭锁,常见; 2、膜性闭锁,较少见。
外耳道狭窄:前后径或上下径<4mm应视为狭 窄。
•22
外耳道骨性闭锁
轴面
冠状面
•23
外耳道膜性闭锁
余奕
骨性外耳道狭窄,其中充以软组织影
•24
•13
面神经解剖
面神经按其走行部位: (1) 颅内段 (2) 内听道段 (3) 颞内段,又分为三段
l迷路段:面神经由内耳道底的前上方进入面神经管,向外于前庭与耳 蜗之间到达膝神经节 l鼓室段:又名水平段,自膝神经节起向后并微向下,经鼓室内壁的骨 管,行在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平面。 l乳突段:又称垂直段,自鼓室后壁锥隆起高度向下达茎乳孔 (4) 颅外段 出颅后入腮腺内。
☆
•12
三、内耳
耳蜗,前庭,半规管:
耳蜗形似蜗牛,有2又1/2圈至2又3/4圈, 耳蜗的底圈位于中耳鼓室的内壁,形成 中耳的骨岬。
前庭系统位于耳蜗的后方和稍上方,包 括前庭和半规管。
三个半规管是外、后和上半规管,相互 垂直,与冠状面之间的夹角是45°。上 半规管及后半规管的非壶腹端合并成总 脚,故有5个开口与前庭想通。
面神经
内耳道段:内耳孔至内耳道底。 迷路段:耳蜗外上,达膝状神经节,长4-5毫米,
后转100度。 鼓室段:外半规管下、鼓室内侧壁,长约1厘米。 乳突段:中耳后壁内转向下,近垂直下达茎乳
孔,长1.5-2厘米。
•15
•16
•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轴位 外耳道底 层面
外耳道后方多房含气腔为乳突气房 群;气房群前部可见有完整薄层骨环 的小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为面神经管 垂直部;
先天性中耳畸形
常伴随先天性外耳畸形,少数也可单独存在,主要包括 鼓室狭小 听小骨畸形(缺如、融合等) 卵圆窗、圆窗封闭 面神经管行程异常,骨壁裂缺
•25
•26
左侧听小骨发育不良
27
内耳畸形 前庭导水管扩张
正常前庭导水管中段宽度小于1.5mm,超过则为扩大,临 床表现为先天性感音性聋或波动性感音性聋。
岩骨内缘,有半周或大半周骨壁环绕 的较大的软组织密度孔为颈静脉孔;
在外耳道内端可见自后外向前内方 延伸的线状高密度影为鼓膜纤维软 骨环;其内方含气腔为下鼓室;下鼓 室前方与含气的耳咽管外口相通连;
耳咽管前内侧,自后外向前内走行的 粗大管状软组织密度影为颈动脉管。
•18
轴位 中上鼓室交界部及锤骨颈 层面
•28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是一种听力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前庭水管扩 大并感音神经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可在出生后至青春期任何年龄发病, 发病突然或隐匿
之前常有感冒、发烧、轻微颅外伤、气压性 创伤或其他使颅内压增高的诱因
其听力多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渐进性、一 步步下降
听力损失程度从接近正常到极重度聋,双耳 听力可不对称
☆
耳•6 部
•7
二、中耳
鼓室分部
鼓膜紧张部上、下缘的水平面将其分为上、中、下鼓室三个部分。 上鼓室又名鼓隐窝或鼓室上隐窝,它的顶为一骨片,名鼓室盖,将鼓
室与颅中窝分开。 中鼓室与上鼓室分界在鼓膜上以锤骨短突为标记,于鼓室内壁则以水
平面神经为标记。中鼓室包含锤骨短突、柄、砧骨长突及其豆状突、 镫骨及鼓室肌等。 下鼓室为鼓室腔的最下部,由颞骨岩部的骨片及颈静脉壁结合而成。
•8
二、中耳
鼓室各壁
外侧壁 分为膜部和骨部,主要部分为膜部即为鼓膜,将鼓室与外耳道分开。
鼓膜周边的骨性外侧壁为骨部,主要由骨性鼓环和鼓室盾板构成。 内侧壁
内耳的外侧壁,又称迷路壁,中部偏下呈近似圆形丘状隆起,称 为鼓岬,系由耳蜗基底转的起始部向外隆起所形成。鼓岬后上方有一 凹陷,称为前庭窗龛。鼓岬后下方也有一向内的凹陷,称为圆窗龛。
耳的影像解剖及常见疾病诊断
李卓 2016.12
•1
耳的影像解剖
•2
耳的组成
耳为听觉和平衡觉的终末器官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窦,乳突蜂房 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
•3
•4
正常影像解剖
一、外耳道 外1/3为软骨部,X线片不
易观察,CT和MRI可以分辨其 结构和形态。
内2/3为骨性外耳道,X线、 CT、MRI均可显示。
鼓室盾板:外耳道上壁内 侧端与上鼓室外壁交界处之 骨嵴,是上鼓室胆脂瘤首先 破坏之处。
•5
正常影像解剖
二、中耳
鼓膜:X线不易显示,CT和 MRI合适的窗宽可见线状 结构。
咽鼓管☆:由软骨部和骨部 组成,X线平片和CT检查 可显示近鼓室侧 1/3骨部。 (向内前下直到咽口。)
•9
二、中耳
鼓室各壁
上壁:鼓室天盖。
☆
下壁:颈静脉壁。
后壁:乳突壁,包括 鼓窦入口和鼓窦。
前壁:颈动脉壁,上 部有鼓膜张肌,其下 为咽鼓管的鼓室口。
•10
二、中耳
鼓室内容物
听骨、韧带和肌肉
听骨链组成:(“冰淇淋”) 锤骨:头、颈、柄。 砧骨:体、长突、短突。 镫骨:头、颈、前脚、后脚和足板。
两个关节: 锤砧关节、砧镫关节。 锤骨柄附着在鼓膜上,锤骨头与 砧骨体形成关节,短突在轴位上 指向☆乳突窦入口。
☆
•11
二、中耳
乳突:初生时尚未发育,仅见 鼓窦,1岁时乳突开始发育, 3岁时气化较明显,按其气化 情况可分为气化型、板障型、 混合型和硬化型。
乳突窦☆ :是乳突小房中最 大者,居鼓室后壁上,它沟 通鼓室与乳突小房。二者内 面衬贴的黏膜与鼓室黏膜相 续,在中耳炎时可蔓延至此, 形成乳突炎,严重者可形成 乳突瘘。
镫骨小头后方、鼓室后 壁的嵴状骨突起为锥隆 起,其内、外侧各有一 小凹陷分别为锥隐窝和 面隐窝,面神经管垂直 段在此层面向前上转折 移行为水平段。
•19
耳部先天发育异常
•20
先天性耳发育畸形
发病率1.46/万,包括外耳畸形、中耳畸形和内耳畸形; 外、中耳畸形较多见、常同时存在,可当侧或双侧同时
•29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前庭导水管是连接骨迷路与后颅窝脑脊液的骨性通道, 使得骨迷路内的外淋巴液直接流向脑脊液,外淋巴液 的成分高钠低钾,与脑脊液完全相同
前庭导水管的管腔内容纳着膜性的管道---内淋巴管。 把内淋巴管可视为膜迷路向大脑延伸的部分,但是, 该管伸向脑侧的终未是盲端,与脑脊液不直接相通
内淋巴管内为内淋巴液,高钾低钠。从膜迷路依次通 过内淋巴管到达后颅窝的囊端,通过硬脑膜内侧面渗 透到脑脊液内
发生; 内耳畸形较少见,多为双侧,常单独发生,也可同时伴
外、中耳畸形;
•21
先天性外耳畸形
外耳道闭锁: 1、骨性闭锁,常见; 2、膜性闭锁,较少见。
外耳道狭窄:前后径或上下径<4mm应视为狭 窄。
•22
外耳道骨性闭锁
轴面
冠状面
•23
外耳道膜性闭锁
余奕
骨性外耳道狭窄,其中充以软组织影
•24
•13
面神经解剖
面神经按其走行部位: (1) 颅内段 (2) 内听道段 (3) 颞内段,又分为三段
l迷路段:面神经由内耳道底的前上方进入面神经管,向外于前庭与耳 蜗之间到达膝神经节 l鼓室段:又名水平段,自膝神经节起向后并微向下,经鼓室内壁的骨 管,行在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平面。 l乳突段:又称垂直段,自鼓室后壁锥隆起高度向下达茎乳孔 (4) 颅外段 出颅后入腮腺内。
☆
•12
三、内耳
耳蜗,前庭,半规管:
耳蜗形似蜗牛,有2又1/2圈至2又3/4圈, 耳蜗的底圈位于中耳鼓室的内壁,形成 中耳的骨岬。
前庭系统位于耳蜗的后方和稍上方,包 括前庭和半规管。
三个半规管是外、后和上半规管,相互 垂直,与冠状面之间的夹角是45°。上 半规管及后半规管的非壶腹端合并成总 脚,故有5个开口与前庭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