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现状、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及前景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现状、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及
前景展望
随着能源、资源和环保对经济发展压力的增大,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越来越被重视。我国是橡胶消费和橡胶进口大国,同时废旧轮胎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废旧轮胎所引发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日渐凸显,因此,推进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不仅能够缓解我国橡胶资源的匮乏问题,同时还能减少“黑色污染”,这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意义十分重大。
1、废旧轮胎的产生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社会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对轮胎的需求逐年增加,由此而产生的废旧轮胎也以两位数的增幅快速递增。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我国轮胎产量为3.16亿条(不含摩托车轮胎,下同),比2006年增长23%;2008年达到3.5亿条,同比增长10.6%。同期我国产生废旧轮胎也由2006年的1.5亿条增长到2008年的1.9亿条。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废旧轮胎产生国家。不断增加的废旧轮胎相应也加大了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自2004年开始,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橡胶消费国,2008年我国橡胶消耗量达550万吨,但我国自身橡胶资源匮乏,全国橡胶资源仅占世界的10%,消费量却占世界的22%,橡胶资源的紧缺无法满足国内需求的增长。
2007年我国进口天然橡胶165万吨,进口依存度连续5年在70%以上,进口合成橡胶140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到60%。我国橡胶消费中60%以上用于轮胎生产,轮胎生产耗用橡胶量的大幅攀升和大量废旧轮胎的直接废弃更加剧了国内橡胶资源的紧缺和过度依赖进口的程度。我国橡胶对外依存度已超过石油、铁矿石、木材等物资的对外依存度。同时,快速增长的废旧轮胎已成为新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源。废旧轮胎具有很强的抗热、抗生物、抗机械性,并难以降解。长期露天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极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引发火灾,通常被称为“黑色污染”。因此,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充分利用我国废旧轮胎资源是保护环境和解决橡胶资源短缺以及替代进口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务之急。
2、我国废旧轮胎的回收及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再利用已取得了很大发展,废旧轮胎也从废弃物变为紧缺资源,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轮胎翻新技术和废旧轮胎再生橡胶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废旧轮胎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已走向了产业化发展道路。
在废旧轮胎回收方面,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民间回收经营为主,辅之以地方管理的模式。全国规模经营较大的集散地主要集中在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年经营规模可达300万吨以上。中小型废旧轮胎回收点基本上覆盖了各个省的主要县市,各级政府开始规划场地,建立市场,并对废旧轮胎的存放提出了管理要求。但目
前我国尚未建立规范的废旧轮胎回收体系,每年约有40%左右的废旧轮胎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根据发改委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率应大于70%以上;随着《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也为轮胎橡胶资源的回收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废旧轮胎综合再利用方面,我国逐步形成了相对较完善的产业体系。根据商务部有关调查数据:全国现有轮胎翻新再制造企业约500多家,胶粉、再生胶加工企业600多家。年翻新旧轮胎能力超过2000万条,年加工再生胶能力超过250万吨,年加工胶粉生产能力超过70万吨,裂解生产燃料油5万吨。2008年全国再生胶和胶粉产量达到270万吨,替代了大量的橡胶资源。这充分反映了我国成熟、环保的废旧轮胎处理技术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结果是降低了对进口橡胶的依赖程度,缓解了对天然资源的过度需求,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体上,我国的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产业已经从废物治理、减少环境污染阶段,发展为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型的社会服务类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产品呈现出多元化合理发展的新局面。目前,我国轮胎翻新与利用行业的加工和生产经营比较平稳,先进工艺技术开始全面推广应用,行业产品结构调整进程加快。
多年来,废旧轮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旧轮胎翻新率低。轮胎循环利用,翻胎的价值最高,然而目前我国旧轮胎翻新业发展速度不快,翻新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以2007年为例,我国旧轮胎翻新率为6.5—7%,而发达国家的一般比例为或10—12%左右。当前制约我国轮胎翻新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国产轮胎的质量普遍低下,有翻新价值的旧轮胎的数量有限;二是多数车主缺乏轮胎保养意识,实行超载和苛刻行驶,胎面严重磨损无法再实施翻新;三是缺乏翻前检选和翻后检验的手段和标准,加之整个社会对轮胎翻新的价值认识不足,使得翻新轮胎的市场难以拓展。
(2)废轮胎利用渠道面不广。目前生产再生胶是我国废轮胎利用的最主要途径。以废斜交轮胎为主要原料的再生胶工业在我国废旧轮胎的再利用中成为主导。但同时,被国际公认为无二次污染的精细胶粉产业在我国未得到应有的发展,虽然我国胶粉生产技术,无论是常温法还是低温法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工艺装备基本上满足胶粉工业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受政策、税收、国家标准、废轮胎原料来源等因素,制约了国内的胶粉企业的扩大运行。胶粉改性沥青应用由于缺乏地方、国家标准,难以在国内推广。
(3)废旧轮胎的无害化综合利用处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据行业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废旧轮胎的实际回收率高达80%以上,但其中用于“土法炼油”等非法加工和低品位利用总量约占回收总量的20%以上,致使行业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综合利用处理水平仍较低。特别是一些落后小企业非法收购废轮胎土法炼油,既浪费橡胶资源,
又在炼油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硫化氢、苯类、多环芳烃等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废弃物,在一些地方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4)尚未建立畅通的废旧轮胎回收体系。从总体上看,我国现有的废旧轮胎回收体系不规范,缺乏从产生、收运到处理的具体管理办法,以个体为主的回收网络已经无法适应现有废旧轮胎利用的需求。由于没有形成回收系统和规范的回收市场,废轮胎的回收利用处于低水平、小规模的状态,每年约有40%的废旧轮胎,特别是子午线钢丝轮胎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回收站点的设立没有列入城镇基础设施规划;由于受利益驱动,回收的废旧轮胎资源流向不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用途。
(5)在管理、立法和政策支持方面比较滞后。
在立法上,发达国家对于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法律政策体系,如美国的《资源与回收法》、《轮胎回收利用法》,日本的《促进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等。其宗旨就是: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征收轮胎消费者废轮胎回收处理费,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废旧轮胎集中回和在利用;奖励和强制推广资源再生产品的使用。而我国关于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具体立法尚不健全,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方面没有广泛的措施。
我国尚无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管理部门,也未建立正规的回收利用系统。企业之间盲目、无序竞争,市场管理不规范。
这种状况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