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课外思考与作业题参考答案

胶粘剂课外思考与作业题参考答案
胶粘剂课外思考与作业题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

第一章:胶接基础

(吸附理论、机械结合理论、扩散理论和化学键理论四种理论的要点;影响

胶接强度的因素、胶接破坏的类型与机理;)

1各种胶接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胶接过程的作用是什麽?

答:1.吸附理论:胶接作用是胶黏剂分子与被胶接物分子在界面层上相互吸附产生的,胶接作用是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物理吸附则是胶接作用的普遍原因。

机械结合理论:液态胶黏剂充满被胶接物表面的缝隙或凹陷处,固化后在界面产生啮合连接。 扩散理论:胶黏剂与被粘物分子通过相互扩散而形成牢固的接头,两种具有相溶性的高聚物相互接触时,分子或链段的布朗运动而相互扩散,在界面上发生互溶,导致胶黏剂和被粘物的界面消失和2答:1.2.3.4.3答:1.5.8.456答:胶粘剂(胶性)

1结合脲醛树脂的化学反应式,说明脲醛树脂存在游离甲醛的原因?

答: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一方面是因为甲醛与尿素的高摩尔比,使甲醛过量;另一方面是在合成过程中有羟甲基生成,而羟甲基与甲醛之间存在平衡关系,因而释放出甲醛。

2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对脲醛树脂的质量有何影响?

答:1.当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增大时,游离甲基含量增加,甲醛释放量增加,使脲醛树脂的耐水性降低

2.当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降低时,胶接性能下降,贮存期缩短,树脂水溶性降低,胶接制成品的尺寸稳定性下降,树脂初粘性不好。

3甲阶脲醛树脂的反应终点是用什么方法控制?甲阶脲醛树脂有什麽特点?在人造板生产中如何利用这些特征?

答:甲阶脲醛树脂的反应终点是用粘度方法控制的。

4结合实例分析,说明pH值对脲醛树脂合成过程的影响?

答:PH值不同直接影响到反应过程生成物的结构,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尿素与甲醛反应生成羟甲基脲,而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生成的羟甲基脲进一步脱水缩聚生成甲基脲和次甲基醚连接的低分子化合物。

5在合成工艺中,为提高脲醛树脂固体含量为什麽采用真空脱水,而不用常温脱水?

答:真空状态可降低沸点,有利于脱水,有利于甲醛挥发,降低游离甲醛含量,提高固体含量,而采用常温脱水所得固体含量低,游离甲醛含量高,胶液粘度小。

6通过脲醛树脂合成过程及结构特点,说明脲醛树脂胶接制品耐水性和耐老化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答:

水反应

2.

7

1.

2.

1.降低

2.

3.

有利。

第三章:酚醛树脂胶粘剂

(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原理;酚的种类和结构对酚醛树脂的质量影响;)

1合成热固性酚醛树脂为什么先制成甲阶树脂?而这种树脂为什么能固化产生强度?

答:甲阶酚醛树脂为线型结构,分子量较低,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湿润性,能满足胶接和浸渍工艺的要求。因此一般合成热固性酚醛树脂均控制在此阶段。甲阶树脂之所以固化是因为在结构中还存在羟甲基,可以继续进行缩聚反应,当温度升高时,伴随羟甲基与苯环上活性氢的缩合,同时醚键大量裂解失去甲醛而变成次甲基,树脂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左右,聚合度为6—7,此时树脂为乙阶,在温度更高时,进一步固化,最后形成交联的体型网状结构的丙阶树脂,因此能产生强度。

2热塑性酚醛树脂能否转变为热固性酚醛树脂?为什么?

答:可以。因为在碱性介质中,在热塑性酚醛树脂中加入甲醛给予体(如六次甲基四胺,聚甲醛)

并加热,甲醛即与酚核上未反应的邻、对位活性点反应,同时失水缩聚形成次甲基键桥,使树脂由热塑性转变为热固性树脂。

3热固性甲阶酚醛树脂和热塑性酚醛树脂性能上有何区别?为什么?

答:甲阶酚醛树脂的分子上含有活性羟甲基,加热能引起活性甲阶酚醛树脂分子缩聚生成大分子,不需要加固化剂。而热塑性酚醛树脂在缩聚体链中不存在没有反应的羟甲基,所以在树脂加热时,仅熔化而不发生继续缩聚反应,因而固化过程需要加固化剂。

4苯酚与甲醛的摩尔比对树脂质量有何影响?

答:当苯酚较甲醛少时,合成生成的为热固性酚醛树脂,当酚过量后,合成生成的是热塑性酚醛树脂,而生成物的聚合度大小也与苯酚过量程度直接有关。

5酚醛树脂为什么耐热、耐酸而不耐碱?如何提高耐碱性?

答:一般酚醛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耐高温、抗烧蚀、耐酸性、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价格

,是因

成H~+,

6

(PVAc

1

答:

2

答:1.

3

答:(1

(2

(3

(4)

4

答:1.

5何为‘

6简述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原理和固化机理

答:合成原理:由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α-氰基丙烯酸酯或它们与其他烯类单体经聚合反应所得,按胶层特点分两类:一类是非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主要是以热塑性聚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为主体;另一类是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是以各种丙烯酸酯单体或分子末端具有丙烯酰基的聚合物作为主体的胶黏剂。

固化机理:1.非反应性胶接时靠溶剂或分散相的挥发及溶剂在被粘物中的扩散和渗透使胶层固化。

2.反应性类胶在胶接时靠化学反应而使胶层固化

第五章:热熔胶粘剂

1热熔胶的主要成分及每种成分的主要作用?

答:主要成分为基本聚合物、增粘树脂(增粘剂)、蜡类、填料、增塑剂和抗氧剂等

作用:基本聚合物是热熔胶的粘料,它的作用是使胶具有必要的胶接强度和内聚强度

增粘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热熔胶的熔融粘度,提高其对被胶接面的湿润性和初粘性,以达到提高胶接强度,改善操作性能及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借以调整胶的耐热温度及晾置时间。

蜡类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热熔胶的熔点和熔融粘度,改善胶液的流动性和湿润性,提高胶接强度、防止热熔胶结块、降低成本。

填料的作用是降低热熔胶的收缩性,防止对多孔性被胶接物表面的过度渗透,提高热熔胶的耐热性和热容量,延长可操作时间,降低成本。

增塑剂的作用是加快熔融速度,降低熔融粘度,改善对被胶接物的湿润性,提高热熔胶的柔韧性和耐寒性。

抗氧剂的作用是防止热熔胶在长时间处于高的熔融温度下发生氧化和热分解。

2热熔胶有哪些性能指标?它们的含义是什么?它们对胶的操作和胶接性能各有何影响?

答:一

二.1.

3

10 4

低。

乙烯-

1橡胶型胶粘剂突出的优点是什么?在木材工业中有哪些应用?

答:优点:1.具有优良的弹性,适用于胶接柔软的或热膨胀系数相差悬殊的材料,并适用于动态下的胶接2.能在常温、低压下进行胶接3.对多种材料有优良的胶接性能

应用:在木材工业中,为提高人造板的使用价值及使木制品表面更加美观,常用装饰材料进行表面再加工,而具有低温、低压胶接特性的橡胶型胶黏剂就是一种用于表面胶贴的较理想的胶种。

2溶剂型氯丁橡胶胶粘剂是如何配制的,配制时的成分及其作用是什么?答:一.混炼法:将氯丁橡胶在炼胶机上进行塑炼,约10-30min,塑炼温度一般不超过40℃。塑炼后的橡胶需加入各种配合剂进行混炼。加料次序为氯丁橡胶、促进剂、防老剂、氧化锌、氧化镁和填料等。混炼温度不宜超过60℃,混炼时间在保证各种配合剂充分混合均匀的条件下应尽量缩短。将混炼好的胶破碎成小块放入带有搅拌的溶解池内,搅拌至溶解。需对氯丁橡胶胶黏剂进行改性时,只需将树脂与氧化镁的预反应树脂加入搅拌均匀,即制得溶剂型氯丁橡胶胶黏剂。

浸泡法:先将氯丁橡胶与混合溶剂放入密闭容器内浸泡,一般泡2-3天,这时氯丁橡胶能很好溶胀,然后移至反应釜加热至50℃左右,搅拌至溶解,加入各种配合剂,再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成分:硫化剂、防老剂、填料、酚醛树脂和溶剂

作用:1.硫化剂是促使橡胶(生胶)发生硫化反应(即交联反应)的物质。

2.防老剂在胶中起防老化的作用

3.填料用于改善操作性能,降低成本和减少体积收缩率,有些还能提高胶的耐热性

4.加酚醛树脂是为了增加胶的极性,提高胶接强度和耐热性

5.溶剂使胶液具有合适的工作粘度和固体含量

3溶剂型与乳液型氯丁橡胶胶粘剂所采用的硫化剂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溶剂型氯丁橡胶所用硫化剂是氧化锌和氧化镁,且两者必须并用。氧化镁以轻质氧化镁为好,而氧化锌常使用橡胶专用的3号氧化锌。氧化镁和氧化锌在常温下所起的硫化作用十分缓慢。氧化

氧树脂的环氧基等反应,变成网状结构的大分子,成为不溶且不熔的热固性成品。环氧树脂在固化前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只有通过固化才能形成体形高分子。环氧树脂的固化要借助固化剂,固化剂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多元胺和多元酸,他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活波氢原子,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液态多元胺类,如二亚乙基三胺和三乙胺等。环氧树脂在室温下固化时,还常常需要加些促进剂(如多元硫醇),已达到快速固化的效果。固化剂的选择与环氧树脂的固化温度有关,在通常温度下固化一般用多元胺和多元硫胺等,而在较高温度下固化一般选用酸酐和多元酸为固化剂。不同的固化剂,其交联反应也不同。脲醛树脂的固化原理:经典缩聚理论认为,当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大于110时,脲醛树脂的合成与固化反应属于体型缩聚;一般作为胶粘剂使用时,通过控制反应程度(低于凝胶点)先合成脲醛树脂初期树脂,胶接制品时再进一步缩聚交联成体型结构.经典理论认为,脲醛树脂初期

树脂的生成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碱性介质中甲醛与尿素的加成(羟甲基化)阶段,它取决于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可生成一羟甲基脲、二羟甲基脲、三羟甲基脲.虽然尿素具有4个官能度,但四羟甲基

脲却从未被分离出来.第二阶段即酸性介质中羟甲基脲的缩合(亚甲基化)阶段,生成具有亚甲基键或醚键连接的低聚物,可以是水溶或水不溶的预聚物.粒子聚结形成粒子结构,黏度就会突变.脲醛树脂逐渐变混是粒子由小到大发展过程的表现.所以是不同的

2环氧树脂在使用时为什么要加固化剂?

答:环氧树脂是一种无定形黏稠液体,加热呈塑性,没有明显的熔点,受热变软,逐渐熔化而发黏,不溶于水,本身不会硬化,因此它几乎没有单独的使用价值,只有和固化剂反应生成三维网状结构的不溶不熔聚合物才有应用价值。当加入一定量固化剂后,就逐渐固化,形成性能各异的化学物质,因此,必须加入固化剂,组成配方树脂,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生成立体网状结构的产物,才会显现出各种优良的性能,成为具有真正使用价值的环氧材料。工程中常用胺类固化剂:乙二胺、二乙烯多胺、多乙烯多胺等。

3为什么环氧树脂胶接力特别强?

2天然胶粘剂与合成胶粘剂相比有哪些不足?

答:1.胶接强度差

2.长期在高湿度下会引起劣化,造成胶接强度下降(水溶性分子)

3简述天然胶黏剂的种类、特点。

答:种类:蛋白质胶、碳水化合物胶(如淀粉胶、纤维素胶等)和其他天然树脂胶

特点:蛋白质胶一般是在干燥时具有较高的胶接强度,用于家具制造、木制品生产。但是,由于其耐热性和耐水性差,以被合成树脂胶黏剂(如聚醋酸乙烯树脂胶黏剂等)所代替,现在只被用于特殊用途(乐器等)的场合。

淀粉胶黏剂一般价格低廉,可用水稀释则使用容易,无污染,虽然不耐水,若胶接失败可以浸湿剥离。

纤维素类胶黏剂不溶于一般溶剂,所以不能直接作为胶黏剂使用,但是,经过化学改性的纤维素衍生物可溶于水及有机溶剂。

木素胶黏剂变异性较大,反应活性低。

无机胶黏剂具有不燃烧、耐高温、无毒性、强度高和耐久性好的特点。

补充题目

1.结合试验说明脲醛树脂合成中,发生凝胶现象的原因?并结合脲醛树脂

的合成原理从理论上加以分析?

答::①酸性缩合阶段的pH过低,致使缩聚反应速率增大以致难以控制,最终形成凝胶。

②缩聚阶段的反应时间过长或反应温度过高,使反应程度增大,以至于达到凝胶点。

a)

b)

c)

pH,

2

甲阶甲阶PF

降低PF

4.

第三章作业和思考题答案

第三章作业与思考题答案 3-1 简述传感器的定义,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被测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者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显示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传感器的组成 能够完成预变换的单元称为敏感元件,而转换元件是能够将感应到的被测非电量转换为电学物理量,电信号经测量电路放大、整形、转换后送显示器显示,或记录,或处理,辅助电源负责传感器的电源供给。但是并不是所有传感器都包括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有一部分传感器不需要起预变换作用的敏感元件,如热敏电阻、光敏器件等。 3-2 简述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有哪几种分类 答: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检测系统的接口位置,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它提供物联网系统赖以进行决策和处理所需要的原始

数据。 传感器有多种分类方法,常用的有如下三种: 传感器按输入信号(被测量)分类可分为物理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和生物量传感器三大类; 按输出信号分类分模拟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膺数字传感器、开关量传感器四大类;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等若干类。 3-3 什么是智能传感器 答: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智能传感器的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传感器的组成 智能传感器具有如下功能: ⑴自补偿和计算,例如,温漂补偿; ⑵自诊断功能,例如,故障自诊断; ⑶复合敏感功能,单个传感器可测量多个参数,并可进行信息融

作业及答案

2.诚信公司20 x9年10月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 10月2日,将款项交存银行,开出银行汇票一张,金额为 40000元,由采购员王强携往沈阳以办理材料采购事宜。 (2) 10月5日,因临时材料采购的需要,将款项50000元汇往上海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并开立采购专户,材料采购员李民同日前往上海。 (3) 10月9日,为方便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事务,办理信用卡一张,金额为12000元。 (4) 10月13日,采购员王强材料采购任务完成回到企业,将有关材料采购凭证交到会计部门。材料采购凭证注明,材料价款为31000元,应交增值税为5270元。 (5) 10月14日,会计入员到银行取回银行汇票余款划回通知,银行汇票余款已存入企业结算户。 (6) 10月17日,因采购材料需要,委托银行开出信用证,款项金额为150000元。 (7) 10月20日,材料采购员李民材料采购任务完成回到本市,当日将采购材料的有关凭证交到会计部门,本次采购的材料价款为40000元,应交增值税为6800元。 (8) 10月22日,企业接到银行的收款通知,上海交通银行上海分行采购专户的余款已转回结算户。 (9) 10月25日,行政管理部门小王用信用卡购买办公用品,支付款项3200元。 (10) 10月28日,为购买股票,企业将款项200000元存入海通证券公司。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40 000 贷:银行存款40 000 (2)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50 000 贷:银行存款50 000 (3)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12 000 贷:银行存款12 000 (4)借:材料采购3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27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36 270 (5)借:银行存款 3 73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3 730 (6)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150 000 贷:银行存款150 000 (7)借:材料采购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8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6 800 (8)借:银行存款 3 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 200 (9)借:管理费用 3 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3 200 (10)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200 000 贷:银行存款200 000 3.3.星海公司20 x9年6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为41 100 元,同日转来的银行对

思考题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 1.称取NaOH 固体为什么不能放在纸上称量,而要放在表面皿上称量? 因为NaOH 有很强的吸湿性,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称量的话会造成误差。NaOH 还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CO3,降低样品的纯度 2、NaOH 溶液为什么要盛在带有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因为磨口瓶那个地方很粗糙,二氧化硅是“裸露”的,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是很好的粘合剂,会将瓶盖与瓶身黏住。而瓶身内壁很光滑,二氧化硅被一层稳定的硅酸盐包裹起来,与氢氧化钠隔绝,一般认为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3、滴定结束后,溶液放置一段后为什么会褪为无色?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在反应液中,使溶液偏酸性,酚酞又恢复到了无色 4、配制盐酸标准溶液时能否用直接配制法?为什么? 定。 不能,盐酸易挥发,因此不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的HCl ,只能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也可用另一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定该常溶液,再根据它们的体积比求得该溶液的浓度。 5、为什么无水碳酸钠要灼烧至恒重? 充分除去无水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 6、除用基准物质标定盐酸外,还可用什么方法标定盐酸?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NaOH,再用标好的NaOH 标定HCl 1、双指示剂法中,达到第二计量点时为什么不用加热除去CO 2? 因为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而CO2的饱和溶液的pH=5.6,因此不会影响指示剂的变色,不用加热除去二氧化碳 2、测量一批混合碱样时,若出现①V2>V1>0;②V1=V2>0;③V1>V2>0;④V1=0,V2不等于0;⑤V2=0,V1不等于0五种情况时,各样品的组成有何差别? (1) V 1= V 2时,组成为Na 2C03 c (Na 2C03)=00 .25)(1V HCl c ? (1) V 1=0,V 2≠0时,组成为NaHC03, c (NaHC03)=00 .25)(2V HCl c ? (2) V 2=0,V 1≠0时,组成为Na0H c (Na0H)=00.25)(1 V HCl c ? (4) V 1﹥ V 2时,组成为Na 2C03和Na0H c (Na0H)=00 .25)()(21HCl c v v ?-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2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2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2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2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2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2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2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2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作业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1、什么叫电气主接线对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电气主接线又称为电气一次接线,它是将电气设备以规定的图形和文字符号,按电能生产、传输、分配顺序及相关要求绘制的单相接线图。 基本要求: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2、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形式绘图并说明各接线形式的优缺点。 答:单母线接线及单母线分段接线; 双母线接线及双母线分段接线; 带旁路母线的单母线和双母线接线; 一台半断路器及三分之四台断路器接线; 变压器母线组接线; 单元接线; 桥形接线; 角形接线。 3、在主接线方案比较中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其优越性 答:经济比较;可靠性、灵活性,包括大型电厂、变电站对主接线可靠性若干指标的定量计算,最后确定最终方案。 4、某水电站装机为4×25MW,机端电压为,现拟采用高压为110kV,出线3回, 中压为35kV,出线6回与系统相连,试拟出一技术经济较为合理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并画出主接线图加以说明。 答:单母线分段 110kv 三回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 35kv 六回单母线分段 5、某220kV系统的变电所,拟装设两台容量为50MVA的主变压器,220kV有两 回出线,同时有穿越功率通过,中压为110kV,出线为4回,低压为10kV,有12回出线,试拟定一技术较为合理的主接线方案,并画出主接线图加以说明。 答:220kv 2回双母线带旁母;110kv 4回单母线分段带旁母; 10kv 12

回双母线不分段;

作业:P62页 2-1,2-6 2-1 哪些设备属于一次设备哪些设备属于二次设备其功能是什么 注:基本是没有写错的啊就是有些同学的答案不全需要把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功能和设备类型名称写全 2-6 简述交流50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形式及其特点 作业:1-3、 2-3 、4-2、 4-3 、4-10 4-2 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的主要区别何在在运行中,对它们的操作程序应遵循哪些重要原则 答:断路器带有专门灭弧装置,可以开断负荷电流和短路故障电流;隔离开关无灭弧装置,主要作用是在检修时可形成明显开断点。 操作中需要注意不可带负荷拉刀闸, 送电时先合线路侧隔离开关再合母线侧隔离开关最后合上断路器 停电时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断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4-3 主母线和旁路母线各起什么作用设置专用旁路断路器和以母联断路器或分段断路器兼做旁路断路器,各有什么特点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如何操作 答:主母线主要作用是汇集和分配电能;旁路母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可用旁路断路器代替出线断路器以使出线断路器可以不停电检修。 可靠性安全性投资操作是否方便 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先合上旁路断路器检查旁路母线是否完好若完好断开旁路断路器合上该出线的旁路隔离开关合上旁路断路器之后退出出线断路器(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断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4-10 参考答案见下图 注意:画主接线图时一定要在相应的电压等级母线边上注明电压等级 1.什么是弧隙介质强度和弧隙恢复电压 弧隙介质能够承受外加电压作用而不致使弧隙击穿的电压称为弧隙的介质强度。

药剂学实验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考试试卷 思考题 1.乳剂的制备 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体系,由于分散体系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常常导致乳剂分层、絮凝、转相、破裂或酸败。 .影响乳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①乳化剂的性质;②乳化剂的用量,一般应控制在0.5%~10%;③分散相的浓度,一般宜在50%左右;④分散介质的黏度;⑤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一般认为适宜的乳化温度为50~70℃;⑥制备方法及乳化器械;⑦微生物的污染等。 2、石灰搽剂的制备原理是什么?属何种类型乳剂? 乳剂(也称乳浊液)是指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经乳化而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分散的液滴称为分散相、内相或不连续相,直径一般在0.1~100μm;包在液滴外面的另一液相称为分散介质、外相或连续相。乳剂分为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常采用稀释法和染色镜检法鉴别; 由于乳剂中液滴具有很大的分散度,总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很高,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因此,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必需加入乳化剂,并在一定机械力作用下制备乳剂。 乳化剂的作用机理是能显著降低油水两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并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的乳化膜,防止液滴合并。 3、分析液体石蜡乳处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液体石蜡60g 油相,调节稠度 尼泊金乙酯1g 防腐剂 蒸馏水 4、干胶法和湿胶法的特点是什么? 干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干燥。湿胶法则是胶粉先与水进行混合。但两法初乳中油、水、胶三者均应有一定比例,即:若用植物油,其比例为4:2:1,若用挥发油其比例为2:2:1,液状石蜡比例为3:2:1。 2.注射剂的制备 1、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有哪些? 原料药材质量的优劣、提取工艺的选择、配伍不当、配药环境、溶液PH的改变、辅料的质量与配伍情况、灌封的工作状况、灭菌条件的影响、安瓿的质量和前处理、其它影响因素。 2、影响Vc注射液质量的因素是什么?应如何控制工艺过程?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它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C缺乏而致的各种坏血病。维生素C注射液在生产中因配制工艺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常出现药液外观发黄,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 3、制备Vc注射液时为什么要通入二氧化碳?不同可以吗? 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维生素C还原性很强的 4、Vc注射液时为什么可以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查颜色?目的是什么?

作业与思考题

作业与思考题 一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与思想根源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阶段?有哪些成果? 二 1、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2、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3、你如何在现实中运用马克思主义? 三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2、如何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四 1、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矛盾? 2、联系实际说说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五 1、如何理解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如何理解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异同? 六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有何区别?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运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原理,说明现阶段学习和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七 1、从真理观角度说明对待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科技与人文的统一? 八 1、如何理解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2、如何理解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 3、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九 1、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主要表现,并说明坚持这一原理的重要现实意义。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是什么?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何在? 十 1、为什么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2、为什么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为什么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十一 1、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的本质是什么?举例说明人的本质内涵。 2、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十二 1、资本的原始积累途径是什么? 2、劳动价值论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3、劳动价值论对当今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十三 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是什么? 2、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3、划分不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 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十四 1、剩余价值论的具体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2、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以及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是什么? 十五 1、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本质的对内职能是什么?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在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 3、对待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和方法? 十六

C++作业及参考答案08级1-7章部分答案

第一、二章 1.请编写程序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判别它们能否形成三角形,若能,则判断是等边、 等腰、还是一般三角形。程序可多次判别,程序结束的条件自行定义。 【解答】未加入循环 #include void main() { float a, b, c ; cout << "a, b, c = " ; cin >> a >> b >> c ; if ( a+b > c && b+c > a && c+a > b ) { if ( a == b && b == c ) cout << "等边三角形!" << endl; else if ( a == b || a == c || b == c ) cout << "等腰三角形!" << endl; else cout << "一般三角形!" << endl; } else cout << "不能形成三角形!" << endl ; } 2.编一程序显示如下图案,注意行数可由用户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答】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k; for( i=1; i<=5; i++ ) { for( k=1; k<=5-i; k++ ) cout << " "; for( j=1; j<=2*i-1; j++ ) cout << "*"; cout << endl; } } 第三章 1.输入a,b和c的值,编写一个程序求这三个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要求把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编写成函数,并使用指针或引用作为形式参数把结果返回函数main。

2019家具材料思考题答案

家具材料总复习 概论部分思考题: 1.家具材料的概念和主要作用。 概念:在家具设计和制造的范畴里,家具材料是指用于家具主体结构制作、家具表面覆面装饰、局部粘接和零部件紧固的与家具相关的各种材料总称。 主要作用:家具设计中,对材料性能的把握和对材料语言的理解和诠释,是家具设计风格产生和家具实体制作实现的必要基础和充分条件。 进行家具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材料因素,要根据家具的功能选择适宜的材料,并利用不同材料的特性,将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其各自的性能和美感得以体现和深化。 2.家具材料的选择原则主要有哪些? 功能协调性原则、装饰美学性原则(材料种类、颜色、透明性)、加工适应性原则、经济实用性原则、环境友好原则(安全、无毒、无污染) 3.家具材料的分类主要包括哪几种方法? 答:按家具材料的化学性质分类、用途和主辅作用(结构材料,表面装饰材料和辅助材料)、软硬程度(软质材料,半硬质材料和硬质材料)、来源(天然--主要指木材、竹材、藤材、石材、及其他天然纤维装饰织物,这些材料在具有古典风格以及田园风格的家具制造中采用较多,也在不同风格的家具包覆材料中有广泛应用、人工--主要包括塑料、化学纤维、金属、玻璃、以及合成树脂胶粘剂等,该类材料在具有现代风格的塑料家具、金属家具、玻璃家具以及各种形式的软体家具制造中以及家具表面涂饰中被广泛采用) 4.家具材料的一般性质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答:物理--密度(表示和评价家具材料的重要指标)、孔隙率、吸湿吸水性、导热性、耐热耐寒性 力学性质--强度(抗压、抗拉、抗弯曲、抗剪切、耐磨损、抗冲击)、弹性(决定缓冲性能)、塑性 装饰性--指由材料的质感、色彩纹理以及形状尺寸所表现出的综合视觉效果 化学稳定性--受外界环境条件作用时,不易发生化学变化(如腐朽、老化、锈蚀等)的性能 成型加工及表面加工性能 5.家具材料的吸湿吸水性对强度有何影响? 根据干缩湿涨、纤维饱和点等方面进行回答 6.什么是绿色家具材料?从材料的使用功能、加工性能、表现力以及对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分析一下,在目 前常用的各种家具材料中,你认为哪一种最有发展前景。 答:在家具设计上,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具有科学性,减少多余功能,在正常和非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和伤害;在家具材料选用上,符合有关环保标准要求,遵循材料利用绿色化的原则,实现家具用材的多样化、天然化、实木化、绿色化、环保化;在家具生产中,对生产环境不造成污染(清洁生产)、节能省料,并尽可能延长产品使用周期,让家具更耐用,从而减少再加工中的能源消耗;在家具包装上,其材料是洁净、安全、无毒、易分解、少公害、可回收;在家具使用中,没有危害人类健康的有害物质或气体出现,即使不再使用,易于回收和再利用 o.绿色设计是绿色家具的核心 o.绿色材料是绿色家具的基础 o.绿色生产是绿色家具的关键 人造板部分思考题: 1.人造板的主要性能特点? 答:幅面尺寸和厚度范围大,尺寸稳定变形小,质地均匀、利用率高,表面平整光洁,易于进行各种形式的机械加工和表面装饰加工,物理力学性能良好; 采用人造板生产的板式家具结构简单大方、造型新颖时尚,可以满足当代人快节奏、多变化的生活方式对家具产品的时代潮流需求; 人造板在许多性能上优于天然木材,这种板材既保持了天然木材的一些基本特点,又克服了木材的一些固有的天然缺陷 2.常用的家具用人造板主要包括哪些品种? 答: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细木工板和各种类型的贴面装饰人造板 3.什么是胶合板的构成原则?简述单板层积材和集成材的主要结构特点以及用途。 答:对称原则:以胶合板的对称中心向两侧分布的对应层,其单板的树种、厚度、纤维方向、层数、制造方法和含水率等都必须相同,以避免产生应力和翘曲变形。 层间纹理排列原则:相邻层单板纤维纹理方向互相垂直。

金工实习思考题和习题集

金工实习思考题和习题集 吉林农业大学机制教研室、实习工厂 2006年5月9日

目录 金工实习复习思考题 .钳工复习思考题 .车工复习思考题 .刨工复习思考题 .铣工复习思考题 .磨工复习思考题 .铸造复习思考题 .锻压复习思考题 .焊接复习思考题

钳工复习思考题 l、钳工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它包括哪些基本操作? 2、什么是划线基准?选择划线基准的原则是什么? 3、划线的目的是什么? 4、划线工具有哪些?划线工具有几类? 5、錾子一般用什么材料制造?刃口和头部硬度为什么不一样? 6、粗、中、细齿锯条如何区分?怎样正确选用锯条? 7、锯齿的前角、楔角、后角各约多少度?锯条反装后,这些角度有什么变化?对锯割有什么影响? 8、锉刀的构造?锉刀的种类有哪些?根据什么原则选择锉刀的齿纹粗细、大小和截面形状? 9平面锉削时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适用于哪种场合?锉削外圆弧面有哪两种操作方法? 10、麻花钻的构造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11、钻头有哪几个主要角度?标准顶角是多少度? 12、钻孔时,选择转速和进给量的原则是什么? 13、钻孔、扩孔和铰孔三者各应用在什么场合? 14、什么叫攻螺纹?什么叫套螺纹?试简述丝维和板牙的构造? 15、攻螺纹前的底孔直径如何确定?套螺纹前的圆杆直径如何确定? 16刮削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刮削工具有哪些?如何正确使用? 17、怎样检验刮削后的刮削质量? 18、钳工常用錾子分哪几种?錾子的握法分哪几种? 19、研磨的特点? 2O、为什么套螺纹前要检查圆杆直径?圆杆直径大小应怎样确定?为什么圆杆要倒角? 21、铰孔后,绞刀退刀时应 ---------。( 1、正转; 2、反转; 3不转) 22、在某40钢制工件上欲加工一螺纹盲孔,尺寸为M12×1深30mm,应钻底孔直

食品微生物学思考题和作业题-

《食品微生物学》课堂教学用思考题和作业题 0 绪论 本章作业题: 教材P8的第1、6、9题: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那些类群 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什么是微生物学学习微生物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有哪些试分别阐述之。 区别于其它生物,微生物有何特点你有何体会 认真阅读教材的“绪论”和“结束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你打算怎样学好“微生物学”这门课程。 补充思考题: 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简述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并描绘其前景。 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有哪些你现在了解哪些技术你认为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有怎样的联系 试从微生物的特点分析其分布比动植物更广泛的原因,为什么无菌操作技术是一切微生物学工作的基础 一、微生物分类鉴定与命名 本章作业题 ?教材P366-367的第4、5、6、7、8: 什么是种什么是新种任何表示一个种和新种 什么是学名什么是双名法熟悉一批学名对每个生命科学工作者有何重要性何谓菌株它如何表达正确理解菌株的涵义有何重要意义 什么是模式菌株它和模式菌种有何关系 概念: 菌株、品系、克隆、无性繁殖系、毒株、菌落、菌苔、斜面、分离物、纯培养以及菌种等名词有何区别 本章思考题 ?教材的第12、15、16题: 试比较古生菌、细菌和真核微生物间的主要区别。 用于微生物鉴定的经典指标有哪些随着新的理化技术在微生物鉴定中等应用,经典的分类指标会被淘汰吗何故 现代微生物鉴定技术队发展趋势如何试举例加以说明。 ?教材第21题中微生物的学名(着重于勾画的)。 二、原核微生物 1 观察细菌为何要用染色法,Gram染色法哪步最关键为什么如何保证结果的正确性

作业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1、什么叫电气主接线?对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电气主接线又称为电气一次接线,它是将电气设备以规定的图形和文字符号,按电能生产、传输、分配顺序及相关要求绘制的单相接线图。 基本要求: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2、电气主接线有哪些基本形式?绘图并说明各接线形式的优缺点。 答:单母线接线及单母线分段接线; 双母线接线及双母线分段接线; 带旁路母线的单母线和双母线接线; 一台半断路器及三分之四台断路器接线; 变压器母线组接线; 单元接线; 桥形接线; 角形接线。 3、在主接线方案比较中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其优越性? 答:经济比较;可靠性、灵活性,包括大型电厂、变电站对主接线可靠性若干指标的定量计算,最后确定最终方案。 4、某水电站装机为4×25MW,机端电压为10.5kV,现拟采用高压为110kV,出 线3回,中压为35kV,出线6回与系统相连,试拟出一技术经济较为合理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并画出主接线图加以说明。 答:10.5kv 单母线分段 110kv 三回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 35kv 六回单母线分段

5、某220kV系统的变电所,拟装设两台容量为50MV A的主变压器,220kV有 两回出线,同时有穿越功率通过,中压为110kV,出线为4回,低压为10kV,有12回出线,试拟定一技术较为合理的主接线方案,并画出主接线图加以说明。 答:220kv 2回双母线带旁母;110kv 4回单母线分段带旁母;10kv 12回双母线不分段;

作业:P62页2-1,2-6 2-1 哪些设备属于一次设备?哪些设备属于二次设备?其功能是什么? 注:基本是没有写错的啊就是有些同学的答案不全需要把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功能和设备类型名称写全 2-6 简述交流50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形式及其特点 作业:1-3、2-3 、4-2、4-3 、4-10 4-2 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的主要区别何在?在运行中,对它们的操作程序应遵循哪些重要原则? 答:断路器带有专门灭弧装置,可以开断负荷电流和短路故障电流;隔离开关无灭弧装置,主要作用是在检修时可形成明显开断点。 操作中需要注意不可带负荷拉刀闸, 送电时先合线路侧隔离开关再合母线侧隔离开关最后合上断路器 停电时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断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4-3 主母线和旁路母线各起什么作用?设置专用旁路断路器和以母联断路器或分段断路器兼做旁路断路器,各有什么特点?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如何操作? 答:主母线主要作用是汇集和分配电能;旁路母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可用旁路断路器代替出线断路器以使出线断路器可以不停电检修。 可靠性安全性投资操作是否方便 检修出现断路器时先合上旁路断路器检查旁路母线是否完好若完好断开旁路断路器合上该出线的旁路隔离开关合上旁路断路器之后退出出线断路器(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线路侧隔离开关最后断开母线侧隔离开关) 4-10 参考答案见下图

涂料与粘合剂习题答案

【1】涂料的定义、组分和作用 答:涂料是一种保护、装饰物体表面的涂装材料。具体讲,涂料是涂布于物体表面后,经干燥可以形成一层薄膜,赋予物体以保护、美化或其它功能的材料。涂料一般包含四大组分:成膜物质、分散介质(溶剂)、颜(填)料和各类助剂。涂料的作用一般包括:保护作用、装饰作用、标志作用、特殊作用。【2】、涂料的成膜机理 答:(1)溶剂挥发型:溶剂挥发型涂料的成膜特点是成膜过程中不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溶剂挥发后残留涂料组分形成涂膜。这类涂料都可自干,且表于极快,其干燥速度取决于溶剂的挥发速度,多采用自然干燥法。 (2)乳胶凝聚型:乳胶是聚合物粒子在水中的分散体系,它的干燥就是这些聚合物粒子凝聚成膜的过程。随着分散合质(主要是水和共溶剂)的挥发,同时产生聚合物粒子的接近、接触、挤压变形而凝集,最后由粒子状态的聚集变成为分子状态的凝聚而形成连续的涂膜。 (3)氧化聚合型:氧化聚合型涂料主要指油或油改性涂料,它们是通过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交联反应,生成网状大分子结构而成膜的。 (4)缩合反应型:由大分子量的具有线型分子链结构的树脂通过缩合反应形成交联网状结构而固化成膜,这就是缩合反应型成膜过程。属于这一类型的有酚醛树脂涂料、氨基醇酸树脂涂料、脲醛树脂涂料等。 【3】、涂料有哪几种涂装方法 答:刷涂、滚涂、浸涂和淋涂、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涂、电泳涂装 【4】.液体涂料那些性能 答:1.清漆透明度:清漆应具有足够的透明度,清澈透明,无任何机械杂质和沉淀物。2.颜色与外观: 清漆:清漆颜色越浅越好。真正水白透明无色的清漆很难达到,多数清漆都带有微黄色。色漆:呈现的颜色应与其颜色名称一致,纯正均匀。在日光照射下,经久不褪色。3.固体分含量:定义:固体分在涂料组成中的含量比例,用百分比表示。4.粘度5.干燥时间6.施工时限7.贮存稳定性8.流平性 【5】.固体漆膜那些性能 答:附着性、硬度、耐液性、耐热性、耐磨性、耐温变性、耐冲击性、光泽【6】、粘合剂的定义、组分、颜料体积浓度(PVC)与临界颜料体积浓度(CPVC)。 答:胶粘剂定义就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粘附作用能把被粘物结合在一起的物质,又叫粘合剂、胶黏剂,习惯上称为胶(但不宜称作胶水)。粘合剂的组分:粘料、固化剂、填充剂、溶剂、增塑剂、增韧剂、偶联剂、其他物质(如:增粘剂、增稠剂、稀释剂、防老剂、阻燃剂、防腐剂、光敏剂、稳定剂等。)在颜料和基料的总体积中既干膜体积中,颜料所占的体积分数称为颜料体积浓度,用PVC表示。当基料逐渐加入到颜料中时,基料被颜料粒子表面吸附,同时颜料粒子表面空隙中的空气逐渐被基料所取代,随着基料的不断加入,颜料粒子空隙不断减少,基料完全覆盖了颜料粒子表面且恰好填满全部空隙时的颜料体积浓度定义为临界颜料体积浓度,并用CPVC表示。 【7】、粘合剂粘接中的作用力

单片机思考题及习题

单片机思考题及习题

第一章、思考题及习题 1、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以称为( )和( )? 2、微处理器、CPU、微处理机、微机、单片机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3、单片机与普通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 )、( )分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4、单片机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 5、单片机根据其基本操作处理的位数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6、MCS—51系列单片机的典型芯片分别为( )、( )? 7、805l与8751的区别在于 (A)内部数据存储单元数目的不同(B)内部 数据存储器的类型不同 (C)内部程序存储器的类型不同(D)内部的寄存器的数目不同 8、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型计算机的 (A)数据处理应用(B)控制应用(C)数值计算应用(D)辅助设计应用 第二章、思考题及习题 1、MCS-51单片机的片内都集成了哪些功能部件?各个功能部件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2、说明MCS-51单片机的引脚EA作用,该引脚接高电平和接低电平时各有何种功能? 3、在NC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 ) 4、程序存储器的空间里,有5个单元是特殊的,这5个单元对应5个中断源的中断人口地址。写出这些单元的地址。 5、内部RAM中,位地址为30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为( 6、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 )。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8031的CPU是由RAM和EPROM所组成。 (B)区分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的最可 靠的方法是看其位于地址范围的地端还是高端。 (C)在MCS-51单片机中,为使准双向的I/0口工 作在输入方式,必须保证它被事先预置为1。 (D)PC可以看成是程序存储器的地址指针。 8、8031单片机复位后,以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 ),因上电时BW二(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 )组工作寄存器区。 9、什么是机器周期?如果采用12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多长时间? 10、以下有关PC和DPTR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数值分析作业思考题汇总

¥ 数值分析思考题1 1、讨论绝对误差(限)、相对误差(限)与有效数字之间的关系。 2、相对误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下式代替 3、查阅何谓问题的“病态性”,并区分与“数值稳定性”的不同点。 4、取 ,计算 ,下列方法中哪种最好为什么(1)(3 3-,(2)(2 7-,(3) ()3 1 3+ ,(4) ()6 1 1 ,(5)99- , 数值实验 数值实验综述: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是一切科学计算的基础与核心问题。求解方法大致可分为直接法和迭代法两大类。直接法——指在没有舍入误差的情况下经过有限次运算可求得方程组的精确解的方法,因此也称为精确法。当系数矩阵是方的、稠密的、无任何特殊结构的中小规模线性方程组时,Gauss消去法是目前最基本和常用的方法。如若系数矩阵具有某种特殊形式,则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计算量与存储量,需采用其他专门的方法来求解。 Gauss消去等同于矩阵的三角分解,但它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故需要选主元素。对正定对称矩阵,采用平方根方法无需选主元。方程组的性态与方程组的条件数有关,对于病态的方程组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求解。 数值计算方法上机题目1 1、实验1. 病态问题 实验目的: 算法有“优”与“劣”之分,问题也有“好”和“坏”之别。所谓坏问题就是问题本身的解对数据变化的比较敏感,反之属于好问题。希望读者通过本实验对此有一个初步的体会。 数值分析的大部分研究课题中,如线性代数方程组、矩阵特征值问题、非线性方程及方程组等都存在病态的问题。病态问题要通过研究和构造特殊的算法来解决,当然一般要付出一些代价(如耗用更多的机器时间、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等)。 $ r e x x e x x ** * ** - == 141 . ≈)61

思考题及作业题

思考题及作业题 绪论 1、名词解释:经济林,经济林栽培学 2、经济林栽培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3、经济林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4、目前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5、简述我国经济林生产的发展战略要点. 6、经济林树种可分为哪几类?各类包括哪些主要树种? 7、结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条件,谈谈当地有哪些主要经济林树种? 8、经济林资源有哪些特点?如何加以开发利用? 经济林器官的生长发育 第一节根系的生长发育 1、名词解释:根颈 2、试论述经济林根系生长发育规律? 3、试论述影响经济林根系活动的因素有哪些及如何加以调控? 第二节芽、枝、叶的生长发育 1.名词解释 萌芽率;成枝力;芽的异质性;芽的早熟性;顶端优势;层性;垂直优势;芽序;叶面积系数 2.简述芽的异质性是如何形成的。 3.试述影响枝条生长的内外因子。 4.春、秋梢在生产中有何指导意义。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3420634.html,I与产量有何关系?适宜的LAI为多大。 第三节花芽分化及其调控 1.名词解释: 花芽分化,花芽形成,花诱导,花孕育, 2.研究花芽分化有何意义。 3.花芽分化分几个时期,各期有何特点? 4.试述影响花芽分化的内外因子。 5.简述花芽分化的主要学说?C/N比学说有何优缺点? 6.调控果树花芽分化的途径有哪些? 第四节开花坐果及果实发育 1、名词解释 自花授粉,异花授粉,自花结实,异花结实,单性结实,无融合生殖,孤雌生殖,花粉直感,雌雄异熟,有效授粉期,花粉、胚囊的败育,果形指数,孢子体不亲和,配子体不亲和,果实成熟。 2、影响果树开花的因素有哪些? 3、造成花粉、胚囊败育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影响授粉受精的因子有哪些?如何保证授粉受精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经济林木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节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周期性 1.实生树和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的区别,童期有何特点? 2.生长发育的周期性有哪些表现?

电化学部分练习题及答案

电化学部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极谱分析中,通氮气除氧后,需静置溶液半分钟,其目的是( ) A.防止在溶液中产生对流传质 B.有利于在电极表面建立扩散层 C.使溶解的气体逸出溶液 D.使汞滴周期恒定 2.在下列极谱分析操作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通N2除溶液中的溶解氧 B.加入表面活性剂消除极谱极大 C.恒温消除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D.在搅拌下进行减小浓差极化的影响 3.平行极谱催化波电流比其扩散电流要大,是由于( ) A.电活性物质形成配合物, 强烈吸附于电极表面 B.电活性物质经化学反应而再生, 形成了催化循环 C.改变了电极反应的速率 D.电极表面状态改变, 降低了超电压 4.确定电极为正负极的依据是()A.电极电位的高低B.电极反应的性质 C.电极材料的性质D.电极极化的程度 5.催化电流和扩散电流的区别可以通过电流随汞柱高度和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催化电流的特征是( ) A.电流不随汞柱高度变化, 而随温度变化较大 B.电流不随汞柱高度变化, 而随温度变化较小 C.电流不随汞柱高度变化也不随温度而变化 D.电流随汞柱高度变化, 随温度变化也较大 6.在1mol/LKCl支持电解质中, Tl+和Pb2+的半波电位分别为-0.482V和-0.431 V, 若要同时测定两种离子应选下列哪种极谱法? ( ) A.方波极谱法B.经典极谱法 C.单扫描极谱法D.催化极谱法

7.极谱定量测定的溶液浓度大于10-2mol/L时,一定要定量稀释后进行测定,是由于( ) A.滴汞电极面积较小 B.溶液浓度低时, 才能使电极表面浓度易趋于零 C.浓溶液残余电流大 D.浓溶液杂质干扰大 8.在单扫描极谱图上,某二价离子的还原波的峰电位为-0.89V,它的半波电位应是( ) A.-0.86V B.-0.88V C.-0.90V D.-0.92V 9.金属配离子的半波电位一般要比简单金属离子半波电位负,半波电位的负移程度主要决定于( ) A.配离子的浓度B.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C.配位数大小D.配离子的活度系数 10.某有机化合物在滴汞上还原产生极谱波R+nH++ne-RHn请问其E 1/2( ) A.与R的浓度有关B.与H+的浓度有关 C.与RHn的浓度有关D.与谁都无关 11.若要测定1.0×10-7 mol/LZn2+,宜采用的极谱方法是()A.直流极谱法B.单扫描极谱法C.循环伏安法D.脉冲极谱法 12.循环伏安法在电极上加电压的方式是()A.线性变化的直流电压B.锯齿形电压 C.脉冲电压D.等腰三角形电压 13.电解时,由于超电位存在,要使阳离子在阴极上析出,其阴极电位要比可逆电极电位()A.更正B.更负C.者相等D.无规律 14.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A.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 C.内外溶液的H+活度系数不同 D.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15.平行催化波的灵敏度取决于( ) A.电活性物质的扩散速度 B.电活性物质速度 C.电活性物质的浓度

(完整版)药剂学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1.应用Noyes-Whitney方程分析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溶出度的方法。 答:Noyes-Whitney方程:dC/dt=KS(CS-C) K是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介质的表面积;CS 是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溶解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 首先是溶质分子从固体表面溶解, 形成饱和层, 然后在扩散作用下经过扩散层, 再在对流作用下进入溶液主体内。 1. 增加固体的表面积 2.提高温度 3. 增加溶出介质的体积 4. 增加扩散系数 5. 减小扩散层的厚度 2.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哪几类?每类辅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和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1)稀释剂和吸收剂。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当主药含量少时增加重量和体积。吸收剂:片剂中若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它液体成分时,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它成分压片,此种辅料称为吸收剂。 (2)润湿剂和粘合剂。润湿剂的作用主要是诱发原料本身的粘性,使能聚合成软材并制成颗粒。主要是水和乙醇两种。粘合剂是指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 (3)崩解剂。崩解剂是指加入片剂中能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崩解成细小粒子的辅料。(4)润滑剂。润滑剂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①助流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加颗粒流动性,使其能顺利流入模孔,片重准确。②抗粘着性主要用于减轻物料对冲模的黏附性。③润滑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及片剂和模孔之间的摩擦 3.缓、控释制剂(一天给药2次)体外释放度试验至少取几个时间点?为什么? 答:至少测三个取样点: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2h,控制释放量在30%以下。此点主要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效应);第二个取样点:4~6h,释放量控制在约50%左右;第三个取样点:7~10h,释放量控制在75%以上。说明释药基本完全。 4.根据stoke’s定律,说明提高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η 2)g / 9ρ 1- ρ答:Stocks定律:V = 2 r2( 是分散介质的粘度η 2为介质的密度;ρ 1为粒子的密度;ρr为粒子的半径,

第五章思考题及习题、答案

第五章思考题 5.1虚功原理中的“虚功”二字作何解释?用虚功原理理解平衡问题,有何优点和缺点? 5.2 为什么在拉格朗日方程中,a θ不包含约束反作用力?又广义坐标与广义力的含义如何?我们根据什么关系由一个量的量纲定出另一个量的量纲? 5.3广义动量a p 和广义速度a q 是不是只相差一个乘数m ?为什么a p 比a q 更富有意义? 5.4既然 a q T ??是广义动量,那么根据动量定理,??? ? ????αq T dt d 是否应等于广义力a θ?为什么在拉格朗日方程()14.3.5式中多出了a q T ??项?你能说出它的物理意义和所代表的物理量吗? 5.5为什么在拉格朗日方程只适用于完整系?如为不完整系,能否由式()13.3.5得出式 ()14.3.5? 5.6平衡位置附近的小振动的性质,由什么来决定?为什么22s 个常数只有2s 个是独立的? 5.7什么叫简正坐标?怎样去找?它的数目和力学体系的自由度之间有何关系又每一简正坐标将作怎样的运动? 5.8多自由度力学体系如果还有阻尼力,那么它们在平衡位置附近的运动和无阻尼时有何不同?能否列出它们的微分方程? 5.9 dL 和L d 有何区别? a q L ??和a q L ??有何区别? 5.10哈密顿正则方程能适用于不完整系吗?为什么?能适用于非保守系吗?为什么? 5.11哈密顿函数在什么情况下是整数?在什么情况下是总能量?试祥加讨论,有无是总能量而不为常数的情况? 5.12何谓泊松括号与泊松定理?泊松定理在实际上的功用如何? 5.13哈密顿原理是用什么方法运动规律的?为什么变分符号δ可置于积分号内也可移到积分号外?又全变分符号?能否这样? 5.14正则变换的目的及功用何在?又正则变换的关键何在? 5.15哈密顿-雅可比理论的目的何在?试简述次理论解题时所应用的步骤. 5.16正则方程()15.5.5与()10.10.5及()11.10.5之间关系如何?我们能否用一正则变换由前者得出后者? 5.17在研究机械运动的力学中,刘维定理能否发挥作用?何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