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221.doc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221

一、单项选择题

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下列关于法学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法学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律学”

(B)所有法律现象都在法学研究范围之内

(C)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法学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D)法学随着法的出现而出现,因此有了法就有了法学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各地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本解释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依据法理学的有关原理,下列正确的表述是( )。

(A)该规定没有体现法的普遍性特征

(B)该规定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该规定说明:法律内容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经济状况

(D)该规定说明:政治对法律没有影响

3 关于法起源的一般规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法总是先有一个又一个的个别裁决,即先有司法,再有后来的具有一般意义的和普遍约束力的法律,即后有立法

(B)法总是先表现为不成文形式,然后才出现成文(制定)形式。显然,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因素(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成熟状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法律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日益脱离习惯、道德和宗教规范而成为独立的社会规范体系的过程。因此,法与习惯、道德和宗教规范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不同的

(D)法律在其独立的过程中也受到来自习惯、道德和宗教规范、精神和观念的影响,早期国家的法律甚至还多带有原始氏族习惯、道德、宗教的痕迹

4 某国政府决定在实验室进行人体器官克隆研究,用于攻克某种疑难疾病。由于该国无相关法律规定,该决定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争论。对此,下列表述不能够成立的有( )。

(A)目前人体器官克隆问题在法律上尚未规定,这正是法律滞后性的体现

(B)克隆人体器官所引发的法律问题,是科技、伦理与法律紧张关系的表现

(C)由此项研究引发的民事纠纷,法院可以依据道德、习惯或正义标准等裁决

(D)如该国民众对此问题在道德上无法形成共识,则应立法禁止这项研究

5 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6 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错误的表述有( )。

(A)实质意义上的法的渊源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不同地位或效力的法的一种分类

(B)一个法律规则的效力取决于其创制主体、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

(C)判例法在大陆法系国家中不是法律渊源

(D)研究法律渊源的目的是明确不同的法律渊源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从而确定具体法律的效力

7 关于法律责任概念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

(A)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B)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C)法律责任目的是保障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权力得以生效,在它们受到阻碍,从而使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受到侵害时,通过适当的救济,使对侵害发生有责任的人承担责任,消除侵害并尽量减少未来发生侵害的可能性

(D)从实现途径上看,法律责任的目的是通过其惩罚功能的发挥来实现的

8 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有效性,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几种表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重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

(B)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

(C)法与道德冲突时,不总是法的规范性优先

(D)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9 法律意识有不同的形态,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以下几种法律意识形态中集中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法律传统,体现一个社会法制的总体发展程度的是( )。

(A)社会法律意识

(B)法律思想体系

(C)立法者的法律意识

(D)执政党的法律意识

10 下列哪一项是法律原则在法律实施上的重要作用?( )

(A)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

(B)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

(C)对法律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D)指引法律推理、法律解释,补充法律漏洞,对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有重要作用

11 关于法律体系和立法体系关系的表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法律体系一般是指法的渊源体系

(B)立法体系只能是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体系

(C)法律体系只能是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体系

(D)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12 甲法官处理一起伤害赔偿案件,耐心向被告乙解释计算赔偿数额的法律依据,并将最高法院公报发布的已生效同类判决提供乙参考。乙接受甲法官建议,在民事调解书上签字赔偿了原告损失。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

(A)法院已生效同类判决具有普遍约束力

(B)甲法官在该案调解时适用了判例法

(C)甲法官提供的指导性案例具有说服力

(D)民事调解书经乙签署后即具有行政强制执行力

13 关于法的实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法律从应然状态进入实然状态,法律就得到了实施

(B)法律实施的方式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

(C)法律实施就是实现法的作用与目的

(D)刑事案件的破案率及对犯罪分子的制裁情况是评价法律实施状况的重要指标

14 下列有关法律事实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

(A)没有法律事实,就不可能产生法律关系

(B)法律事实的确认与法律规范是否存在没有直接关系

(C)人们的合法行为一般不得作为法律事实看待

(D)法律事实的产生均要体现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

15 关于法治与人治的联系与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法治以民主政治为基础,而人治则往往与君主专制相联系,君主的权力高于法律

(B)法治追求稳定的、可预期的秩序状态,而人治很容易导致因人施政,因人设事,国家制度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C)法治的基本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人治容易导致特权和等级制度

(D)法律也是由人来制定和实施的,法治并不否定领导者的作用,因此,法治与人治可以并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