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两者的关系如何?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人们在采取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行动之前,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识别、预测和评价该行动可能带来的影响,按照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相协调的原则进行决策,并在行动之前制定出消除或减轻负面影响的措施。
环境质量评价是依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用调查、监测和分析的方法,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判断,并说明其与人体健康、生态系统的相关关系。
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分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以及环境影响后评价。
1-5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是怎样划分的?试论述各级各类环境标准的关系。
我国现行的环境标准体系是从国情出发,总结多年环境标准工作经验和参考国际国外环境标准体系规定的。分为“六类两级”。六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两级是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其中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等只有国家标准。
A 地方环境标准与国家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①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补充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②地方污染排放标准与国家污染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为国家污染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补充制定地方污染排放标准;国家污染排放标准已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是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需报经国务院批准。
B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又分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2-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是什么?
1.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源项);
2.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状况等);
3.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2-4 现状调查的方法有哪些?
1.收集资料法:①应用范围广、收效大、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②只能获取第二手
资料,往往不全面,需要补充
2.现场调查法:①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可弥补收集资料发的不足;②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往往受季节、仪器条件的影响。
3.遥感法:①从整体上了解环境特点,特别是人们不易开展现场调查的地区的环境状况;
②精度不高,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调查,受资料判读和分析技术的制约
3-2 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方法有哪几种?
1.物料衡算法: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量应等于产品所含这种物料量与这种物料流失的量的综合。
2.经验计算法: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求得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称为经验计算法。
3.实测法:通过对某个污染源现场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流量,然后计算出排放量。3-5 工程分析的作用和原则是什么?试归纳简述。
作用:1.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2.弥补“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和源强估算的不足
3.为环保设计挺优化建设
4.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依据
原则:1.体现政策性
2.具有针对性
3.应为各专题评价提供定量而准确的基础资料
4.应从环保角度为项目选址,工程设计提出优化建议
4-2 水质评价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或者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地表水域规模的确定原则
河流与河口大河:》150m3/s; 中河:15~150m3/s; 小河:<15m3/s。
湖泊和水库,按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划分为:
当平均水深》10m时:大湖(库):》25km2; 中湖(库):2.5~25km2; 小湖(库):
<2.5km2。
当平均水深v 10m时:大湖(库):》50km2; 中湖(库):5~50km2; 小湖(库):<5km2。
4-8 什么是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河流后的迁移、转化和衰减机理有哪些?水体自净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水体自净是指水体可以在某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水质的过程。
作用机理: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作用包括推流迁移、分散稀释、吸附沉降等方面。污水排入河流的物理混合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竖向混合阶段、横向混合阶段和断面充分混合阶段。衰减变化作用则包括:有机污染物的好氧生化降解、硝化反硝化作用、硫化物反应、细菌衰减作用、重金属和有机毒物的衰减作用、厌氧分解等。
主要特征:
1.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在连续的自净过程中,总的趋势是浓度逐渐下降
2.大多数有毒污染物经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转变为低毒或者无毒化合物
3.重金属类污染物,从溶解状态被吸附或转变为不溶性化合物,沉淀后进入底泥
4.复杂的有机物在好氧和缺氧的条件下,均能被微生物利用和分解,先降解为较简单的有机物,在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5.不稳定的污染物在自净的过程中转变为稳定的化合物,如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再氧化为硝酸盐
6.在自净过程的初期,水中溶解氧数量急剧下降,到达最低点后又缓慢上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7.在自净过程的初期,水中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大量减少,随着紫荆过程的进行,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也逐渐随之回升,最终趋于正常的生物分布。
思考题1 常见逆温类型及形成过程
逆温按高度分为近地面层的逆温和自由大气的逆温两大类。
近地层的逆温发生在100 米以下的逆温,包括辐射逆温、平流逆温、融雪逆温和地形逆温;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