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莲花》诗词赏析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d5c8511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8.png)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莲花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11 荷花·李商隐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2 莲花·温庭筠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3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5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7 莲塘·明·黄琼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8 采莲曲·李亚如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
9 芙蓉·清·郑板桥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10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莲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莲花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760e0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c.png)
莲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莲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莲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译文碧绿如染的塘水波光滟滟倒映着星河,小船在“轧轧”的船桨声中驶入白蘋丛中。
水面盛开的莲花就像洛神仙女的袜子,到如今莲蕾之上还留有洛神仙女的香尘。
注释星津:指星河,银河。
轧(yà)轧:形声词,摇动船桨时发出的声音。
兰桡(ráo):对船桨的美称。
白蘋(pín):一种浅水中生长的草本植物,亦称“田字草”、“四叶菜”。
洛神:洛水女神。
赏析:首句写荷塘,远观其美丽,就像银河一般“摇滟”二字精炼的写出荷花的姿态,二句写近观莲花,远近结合。
后两句把莲比成“洛神波上袜”,写其轻盈之姿,更突出其美。
本诗咏莲,从所处环境,姿态上赞美莲花。
莲花原文翻译及赏析2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韵译美人起舞好似莲花旋转,世上之人想必从未看见。
高堂之上铺满红色地毯,翩翩起舞有若天上人间。
此曲乃是胡人传入汉家,座上客人无不为之惊叹。
舞女矫媚身姿多么匀称,轻绸全线衣裙多么鲜艳。
裙袖飘动好似团团飞雪,左右飞转有如急风回旋。
琵琶横笛乐曲来过一遍,花门山头飞来黄云片片,忽然奏起出塞入塞之声,白草胡沙卷起寒风满天;乐曲将尽狂舞似有神助,前旋后转舞姿千变万幻!天下舞曲谁能与之相比,采莲落梅顿觉令人生烦;世人学舞只是舞来舞去,姿态怎会如此神异不凡!散译美人们旋转舞动时如莲花开放,世上长眼睛的人都应该没有见过。
高大的厅堂中,地上铺满了红地毯,舞者试着踏着节拍舞蹈了一曲。
这曲舞是从胡人中流传入中原地区的,大家见了十分惊奇而且赞叹不已。
《荷》专题诗五首赏析
![《荷》专题诗五首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28cf7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40.png)
《荷》专题诗五首赏析1.《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荷叶和采莲女的衣裳,简直就象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这里指莲花。
采莲女进入莲池后,再也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衣裳,哪是莲花哪是人面,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来了。
这首诗像一幅美好的采莲图画,描述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非正面描述,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述,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述,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份;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霎时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
前两句偏重于客观描述,后两句偏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述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联想的优好心境。
【王昌龄介绍】王昌龄,盛唐著名诗人。
曾任江宁丞。
那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
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又如《参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
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一样为千古名作。
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
《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
看来这位诗人多次遭贬斥,仕途极不顺利,后为刺史闾丘晓忌才所杀。
《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的意思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ec722684a76e58fafbb00321.png)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
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的意思“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
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其古诗全文如下: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
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
【注释】⑴凝冷:凝聚着清冷。
⑵“绿茎”句:绿色的枝干,红色的花朵,杂在一处,月色下分辨不清。
这里指荷池晓景。
⑶肠断:这里是魂断之意,形容神情入迷。
【翻译】无。
【赏析】调名《荷叶杯》,是因为作品写的这段生活发生在莲塘里,故而有意选用了切“荷”的调名(古时词牌其实也就是题目),也许是借这个调名,用以创造出一个波寒浪静的凄迷意境以寄托他惜别之思。
这二者都有可能。
但不论是实是虚,都表现了一种惜别的凄苦之情,在给人以影响的艺术效果上却是一致的。
词的开头说,清晨,荷叶上还凝聚着清亮的露珠。
“凝冷”,这是感情的色彩,则船上的他俩相对之情可知。
通过人物对于客观环境的感受,读者就能体会到他此时的心境,也就暗示了人物在这种心境下可能有的行动。
既是一种“寒”的冷遇,则无幸福之可言为可知。
“波影”,这是一个视线的角度,它使读者能得以从这一视线回溯到呆呆地看着水面的他。
因此,它证实着“凝冷”正是他自己心理的写照。
本是不忍相对,所以移目于波。
但在水波里见到的竟是“满池塘”的“绿茎红艳两相乱”。
“满”在这里非常传神,非常有气魄,正如一幅巨大的画。
画面满是绿的荷叶,红的莲花,不仅立于水面,亦且倒映于水中,形成了巨大的夹角。
在这一巨大的夹角处,着一小小的呆望的他,还有低泣的她——那凝冷的露珠,怎知又不是写她的清泪的呢?这是多么巨大的压迫人的孤独之感。
似乎这幸福的倚红偎绿的暖色,直把她俩挤了出来,或紧紧地钳住。
而这也正是此时人物的心理写照。
“绿茎红艳两相乱”中的这个“乱”字用得艳极。
乱是迷离相交的状态,特别是它承上“满”字而来,只觉得满世界尽是亲昵地偎在一起的美丽的情侣,只有他俩却要离开。
莲花包恢古诗解析
![莲花包恢古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6a37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8.png)
包恢的《莲花》古诗解析
包恢的《莲花》是一首赞颂莲花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1. “暴之烈日无改色,生於浊水不受污。
”这两句诗描绘了莲花在烈日暴晒下颜色不改,在浑浊的污水中也不会被污染的特性。
这体现了莲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够适应各种环境,且自我洁净能力极强。
2. “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
”这描述了莲花外表娇美柔弱,但内在却有着刚正坚强的特质。
3. “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第一。
”这里指出,莲花有的颜色鲜艳,有的香气扑鼻,有的果实饱满。
如果三者俱全,那莲花就堪称花中的第一。
这表现了莲花的多面性和丰富性。
4. “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
”莲花虽然有果实,但其内心却怀有独自的苦心。
这暗示莲花虽然身处富贵之地,但却不会与世俗之花为伍,展现出一种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这首诗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展现了莲花生命力顽强、外柔内刚、多面丰富以及不慕名利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的崇高敬意和赞美。
【莲花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莲花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8448319b89680203d825f6.png)
【莲花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2、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临湖亭》3、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古风》4、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古风》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6、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藕乡随思》7、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采莲》8、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苏幕遮燎沉香》9、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鹧鸪天别情》10、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为农》11、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12、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咏新荷应诏》13、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咏双开莲花》14、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西洲曲》1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16、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春别曲》17、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
《莲花》18、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采莲曲》19、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西宫秋怨》20、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21、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暮秋独游曲江》2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23、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京兆府栽莲》24、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
《念奴娇断虹霁雨》25、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别储邕之剡中》26、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27、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采莲曲》2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29、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采莲曲》关于莲花诗句21、浦上荷花生紫烟,吴姬酒肆近人船。
更将荷叶包鱼蟹,老死江南不怨天。
——《浦口竹枝》明·袁凯2、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
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
——《荷花》宋·杨万里3、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红白莲》宋·杨万里4、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
莲花最经典十首诗句
![莲花最经典十首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0f79a47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b.png)
莲花最经典十首诗句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王昌龄《采莲曲》
3、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唐·温庭筠《莲花》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5、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唐·李白《渌水曲》
6、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唐·李商隐《赠荷花》
7、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宋·宋伯仁《荷花》
8、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唐·白居易《采莲曲》
9、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宋·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0、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描写荷花的诗词
![描写荷花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944ab81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f.png)
描写荷花的诗词描写荷花的诗词大全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描写荷花的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荷花的诗词1《莲花》【唐】温庭筠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另外,值得关注得是隋唐时期已有关于并蒂莲的诗文作品出现。
《咏同心芙蓉诗》【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咏南池嘉莲》【唐】姚合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花照碧泉。
浓淡共妍香各散,东西分艳蒂相连。
《咏双开莲花》【唐】刘商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容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小池》【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荷花的诗词2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踏莎行·杨柳回塘宋代:贺铸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
依依似与骚人语。
温庭筠《莲花》诗词赏析
![温庭筠《莲花》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44b33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e.png)
温庭筠《莲花》诗词赏析
温庭筠《莲花》诗词赏析
莲花
唐代: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今莲蕊有⾹尘。
译⽂
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星津指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草之中。
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在平静的⽔⾯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应该
出⾃《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尘”),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
尘残留。
简析
⾸句写荷塘,远观其美丽,就像银河⼀般“摇滟”⼆字精炼的写
出荷花的姿态,⼆句写近观莲花,远近结合。
后两句把莲⽐成“洛神
波上袜”,写其轻盈之姿,更突出其美。
本诗咏莲,从所处环境,姿
态上赞美莲花。
莲浦谣_温庭筠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莲浦谣_温庭筠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d90447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c.png)
莲浦谣_温庭筠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莲浦谣_温庭筠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莲浦谣唐代温庭筠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
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
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
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译文每划一下桨时就发出轧轧的轻响,船下小溪水波荡漾。
吴苑东边那荒芜的绿野上,烟雾漫地而起。
水流清澈见底,美丽的莲花和娇媚的人脸两两相对,水平如镜,清清水里映出了那因愁而红的脸。
在那岸边的大堤上骑着白马手持金鞭的少年啊,太阳即将西下已近黄昏,西江可是风浪很大的呀。
看那片荷叶上沾着一滴露珠,就好似骊珠一样,虽然这露珠不是真圆,但它也在那里摇摆晃荡着。
注释莲浦:种有莲花的水口。
鸣桡(ráo):谓开船。
唐杜甫《奉送崔都水翁下峡》诗:“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
”仇兆鳌注:“桡,短棹也。
”轧(yà)轧:象声词。
溶溶:水流盛大貌。
废绿:荒芜的绿野。
平烟:谓漫地而起的烟雾。
吴苑:即长洲苑,吴王之苑。
两相向:指女子和水中莲花两相对。
镜:指清澈的水面。
金鞭:一作“金鞍”。
西江:唐人多称长江中下游为西江。
此指南京市西的一段长江。
骊(lí)珠:宝珠。
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故名。
《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
”摇荡:摇摆晃荡。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温庭筠写的新乐府,但《乐府诗集》里除他这首外,没有第二首与他主题相同的,想必是他的创造。
具体作年或与作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的《吴苑行》相近。
考其意,与《采莲曲》相似。
赏析乐府诗始于汉武帝。
当时有太乐、乐府二署,分别掌管雅乐和俗乐。
雅乐是郊庙之乐,主要用于祭祀;俗乐是乐府机关采集的各地的风谣,以及部份文人的创作,主要是用来供奉封建王朝的帝王和贵族们作歌舞娱乐之用。
《莲浦谣》属于俗乐,但是如果同《乐府诗集》中他人的《采莲曲》相比,它有深意得多。
这首诗虽只八句,而且只限于粉沫莲女在摇船这一简单的情节上,然而由于诗人巧妙地融情入景,遂使这短短的八句诗,却写出了感时、伤己、怀人、惜志等多层意思,沉郁含蓄,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荷花》的赏析
![《荷花》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dca72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7.png)
《荷花》的赏析关于《荷花》的赏析《荷花》的赏析1《荷花》原文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荷花》注释①瑶席:用玉作饰的席。
此喻指白色的荷花花瓣。
乘凉设:指晚上开放。
②金羁:喻指斜阳照耀下的江莲花瓣。
落晚:薄暮。
③绮衾:形容荷花。
④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此似写荷叶沾露。
⑤前秋:即秋前。
⑥《南史·羊侃传》:侃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深致。
梦棹歌:即梦棹歌而采莲。
《荷花》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关于《荷花》的赏析2站在亭榭中,观满湖翠影,看万点荷红,闻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漫步在造型各异的小桥上,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曲院风荷俨然就是一首诗,一幅天然画卷,一曲美妙动听的音乐,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早晨,荷叶、荷花上都沾满了晶莹的露珠,这水珠酷似珍珠、宝石,或是水晶,给池中的于增添了一份秀丽随着冉冉升起的红日,那珠水呼应着,也洒上一片金色,而我,也已变成蜻蜓,穿梭其中,忽而立在花头,忽而站在碧绿的荷叶上,融进这妙不可言的一景。
有的从荷叶中冒出来,宛如一只独秀,向千万人展示着自己清雅的魅力;有的羞怯地躲在圆盘下,时而现身,时而隐藏,犹如害羞的少女始终不敢迈出闺房半步;有的还只是花骨朵,露珠形的圆脑袋,显现出几分雅嫩;还有的半开半合,让人不免觉得好奇“里面有呢,是不是在指引我去探索。
描述荷花美景的诗句(5篇材料)
![描述荷花美景的诗句(5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fdc613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1.png)
描述荷花美景的诗句(5篇材料)第一篇:描述荷花美景的诗句描述荷花美景的诗句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
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述荷花美景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述荷花美景的诗句11、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李白《折荷有赠》2、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王维《渭川田家》3、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李白《湖边采莲妇》4、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骆宾王《晚泊江镇》5、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
苏泂《荷花》6、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
刘光祖《洞仙歌荷花》7、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白居易《咏菊》8、若耶溪边天气秋。
采莲女儿溪岸头。
秦观《词笑令》9、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李商隐《赠荷花》1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11、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
何应龙《采莲曲》12、新荷跳雨泪珠倾。
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13、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14、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16、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韩愈《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17、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
苏东坡《荷花媚荷花》1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19、荷露坠,翠烟轻,拨剌游鱼几处惊。
欧阳炯《渔父风浩寒溪照胆明》20、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21、平湖碧玉烟波阔,芰荷风起秋香发。
采莲女儿红粉新,舟中笑语隔烟闻。
张耒《江南曲》22、荷花含笑调薰风。
两情着意尤浓。
水精栏槛四玲珑。
照见妆容。
沈瀛《画堂春(风中荷花)》23、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
小学关于描写荷花的优美古诗词
![小学关于描写荷花的优美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c704610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a.png)
小学关于描写荷花的优美古诗词荷叶又大又圆,绿荧荧的,像一块碧绿的翡翠盘;又像把插在水中的大伞,一片接一片。
怪不得宋朝诗人杨万里在《晓初竟慈寺送林子方》中对荷花有如此的赞美:"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关于描写荷花的优美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描写荷花的优美古诗词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2、《采莲曲》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3、《赠荷花》唐代: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译文: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4、《纳凉》宋代:秦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译文:携杖出门去寻找纳凉圣地,画桥南畔,绿树成荫,坐靠在胡床之上惬意非常。
寂寂明月夜,参差的笛声响起在耳边萦绕不觉,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泌人心脾。
5、《莲花》唐代:温庭筠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译文: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星津指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
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应该出自《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尘残留。
唐诗|植物篇(三)
![唐诗|植物篇(三)](https://img.taocdn.com/s3/m/e11b8c2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7b.png)
唐诗|植物篇(三)导言:中国古诗词,文化蕴涵丰富,体类众多,将其梳理之后,多角度分类呈现,更能加深认识和理解。
这对于了解古人生存状态,理解古人思想和行为,汲取古人文化精髓,将会有所裨益。
当然,这也是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以智养性的绝佳途径。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根据唐诗的主要内容和主体思想进行分类赏析,旨在传承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划分:人物、情感(喜怒、哀怨、愁悔、思念、思乡等),绘景、状物,动物、植物,地域、时令、节日,出行、送别、相逢、羁旅,生活即事、男女情事,物是人非,出世入世,国事民生等等。
本篇为唐诗分类第二十九篇,其它篇类详见本号主页文章,今后会定期更新剩余部分,欢迎喜欢的朋友们加关注噢~。
本期主题:植物(三)1、《辛夷坞》-唐·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芙蓉花译文:枝条最顶端的木芙蓉花,在山中绽放鲜红的花萼。
涧口一片寂静杳无人迹,纷纷扬扬独自开了又落。
赏析:辛夷坞,诗人王维别墅“辋川山庄”胜景之一,坞上植有辛夷,故名。
这首《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诗二十首之第十八首。
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
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
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笔,所以用“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
芙蓉花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花瓣的颜色也近似荷花。
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
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
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
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
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荷花》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5068儿童网
![《荷花》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5068儿童网](https://img.taocdn.com/s3/m/7710930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b.png)
《荷花》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 5068儿童网《荷花》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这是一首咏荷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荷花》的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荷花》唐代:李商隐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荷花》译文夏日荷花绽放,摇曳多姿没有什么花能与之匹敌,它的花香也是别具一格。
李将军家为乘凉而设席,我乘马伴着那夕阳而来游曲江。
游江归来,看到烛光下的锦被,想起伊人,想到你我曲江相遇之景,你渡水而来打湿了罗袜。
想到秋天来临之前你我将要分别心中苦闷,天各一方唯能于梦中见其倩影了。
《荷花》注释并:比,匹敌。
金羁:饰以黄金的马笼头。
傅玄《良马赋》:“饰以金羁,申以玉缨。
”落晚:向晚。
前秋:秋前。
棹歌:一边摇桨,一边唱歌。
《南史·羊侃传》:“善音律,自造采莲棹(声曜)歌两曲,甚有新致。
”《荷花》创作背景在李商隐赴济原王茂元幕府之前。
他就认识了王氏女。
并且进行了热烈的追求,因为在他看来,他和王氏女是最为合适的一对。
开成二年春的议婚,迁延了一些时日,到四月二十七日以后商隐才得以东归济源省亲,六月下旬回京师已入夏。
是时李执方调离长安去任河阳节度者,议婚之事就由李十将军主持操办。
二李并非一人(前者排行二十五,后排行十),但属一家,关系密切(兄弟或叔侄),且同住距曲江只千数百步之招国里(坊),李执方去后王氏女即寓于李十将军家。
某日傍晚,王氏女随李十将军家到此纳凉观荷,商隐被约前来相见,此诗便写于此。
这首《荷花》诗着重描写的则是诗人的婚前大胆追求阶段内心美的期待与欢会时的情景。
《荷花》赏析这是一首咏荷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情。
展现出诗人的婚前大胆追求阶段内心美的期待与欢会时的情景。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诗一开头便极言荷花之芙,先说它的色,后写它的香。
就其色而言,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十亩方塘,田田绿盖。
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0c500d4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e.png)
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导语:莲花意象,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
以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莲花,又名荷花、芙蕖、菡萏、水旦、草芙蓉、水芙蓉、六月春、中国莲、六月花神等。
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
1.君子之花。
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清代叶申芗《荷叶杯·盆莲》:“双心千瓣斗鲜奇,出水不沾泥。
试问花中何比?君子,风度胜张郎。
碧纱窗下晚风凉,花叶两俱香。
”这一朵并蒂莲开得鲜奇,送来花香,出水不染,它难道不是君子形象的写照?“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隋·弘执恭《秋池一株莲》),诗人笔下的莲花,独立坚强,令人钦佩。
宋代诗人苏辙更为追慕莲的高洁:“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盆池白莲》),“开花油水中,抱性一何洁”(《和文与可菡萏轩》)。
2.佳人之花。
用莲花代表佳人形象也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
她,就是诗人的梦中情人。
再如宋代杜衍《莲花》:“凿破苍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绿差差。
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
”写的是莲美如画,如出浴的真妃。
3.爱情之花。
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情”。
这里虚实结合,谐音双关,表达了对所爱的男子深长的思念。
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断不能说出。
莲花温庭筠古诗解释
![莲花温庭筠古诗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08a0c0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f.png)
莲花温庭筠古诗解释
《莲花》是唐代温庭筠创作的一首古诗,它以描绘莲花盛开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和人生境界的向往。
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莲花的美丽和高洁。
诗首二句“香远益清弥瑰奇,月依云外小山低”描绘了莲花的香气远传,清新而又不凡的美丽。
接着,“蒙蒙雨色初晴处,碧向青云白凤眠”这两句描绘了莲花在湿润的雨水中初绽含苞待放,色泽如碧,仿佛莲花犹如凤凰停歇在青云之上。
整首诗通过描写莲花的美丽和高洁,展示了莲花作为高尚品质的象征。
诗的结尾“云迎喜雁廊龙髀,雨识潇湘花瓣臂”则描绘了人们在欣赏莲花时所产生的喜悦之情,莲花引来云、雁的关注,从而传达出莲花的美丽与祥和气息。
整首诗借莲花的美丽来寄托作者对于美好事物和美好境界的向往。
莲花作为一种高洁而清秀的植物,在古代文人的诗词创作中常被用以比喻高尚品质和精神境界。
通过莲花的描绘,莲花成为了诗中所追寻的理想之境,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美好心境的追求与向往。
综上所述,《莲花》这首古诗通过描绘莲花的美丽和高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和人生境界的向往,并通过莲花的寓意传达了一种高尚和纯洁的品质。
温庭筠《芙蓉》原文注释
![温庭筠《芙蓉》原文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2f61bea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a.png)
温庭筠《芙蓉》原文注释《芙蓉》是晚唐时期温庭筠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77卷。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温庭筠《芙蓉》原文注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芙蓉作者:唐·温庭筠剌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美人青镜中。
南楼未归客,一夕练塘东。
《芙蓉》注释①碧:全诗校:“一作绿。
”②吴歌:吴地之歌,盛行于南朝,始为徒歌,后被之管弦。
③湘庙:娥皇、女英二妃庙,也世黄陵庙。
在湖南湘阴县北。
④青:全诗校:“一作清。
”⑤南楼:泛指南面之楼。
⑥练塘:在江苏丹阳县西北。
《芙蓉》作者介绍温庭筠(约812年-866年),是唐代诗人,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不如李商隐。
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温庭筠的先世温彦博虽是宰相,而温庭筠是温彦博的裔孙。
可是,到了温庭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
温庭筠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友好,经常出入于相府。
同时与段成式两家颇睦,互通诗文,辑为《汉上题襟集》,温庭筠遂将女儿嫁给了段成式之子段安节。
温庭筠诗风上承南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
温庭筠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
他著有《握兰》、词集《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现存的《花间集》收集了66阕他的词作、列为篇首。
温庭筠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存310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邦彦、吴文英等多受他影响。
《芙蓉》繁体对照芙蓉刺莖淡蕩碧,花片參差紅。
吳歌秋水冷,湘廟夜雲空。
濃艷香露裏,美人青鏡中。
南樓未歸客,壹夕練塘東。
作品鉴赏飞卿即是诗中的“南楼未归客”,于一夕游赏练塘时有感而发。
由荷花而想起远方某位美丽的姑娘正等待自己归去。
而“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似是飞卿想象这位姑娘因久久见不到自己归来而独自唱着凄凉的歌曲,并落下伤心的眼泪。
温庭筠的十五首经典诗词,每一首都有千古绝句,句句都是经典
![温庭筠的十五首经典诗词,每一首都有千古绝句,句句都是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2cbc38f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4.png)
温庭筠的十五首经典诗词,每一首都有千古绝句,句句都是经典温庭筠(yún),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有“温八叉”之称。
晚唐时期诗人、词人。
“花间派”代表词人,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
商山早行唐代: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望江南·梳洗罢唐代: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南歌子词二首/ 新添声杨柳枝词唐代:温庭筠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过分水岭唐代: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梦江南·千万恨唐代: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更漏子·玉炉香唐代: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咸阳值雨唐代:温庭筠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瑶瑟怨唐代: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嘲三月十八日雪唐代:温庭筠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杨柳枝唐代:温庭筠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赠少年唐代:温庭筠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过五丈原/ 经五丈原唐代:温庭筠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庭筠《莲花》诗词赏析
莲花
唐代: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译文
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星津指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
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应该
出自《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
尘残留。
简析
首句写荷塘,远观其美丽,就像银河一般“摇滟”二字精炼的写
出荷花的姿态,二句写近观莲花,远近结合。
后两句把莲比成“洛神
波上袜”,写其轻盈之姿,更突出其美。
本诗咏莲,从所处环境,姿
态上赞美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