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个题目时,答了“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这道题也没固定答案啊,凭什么说真话就错了呢?”这位小朋友的家长“一怒之下”把考题晒上微博,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还能听到孩子的心声,其实真的很庆幸!这名学生说,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许多网友认为,“言之有理”就算对,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更不能算错。现在舆论的矛头几乎都指向了老师,似乎“打了大大的叉”的老师就是冥顽不化,就是墨守成规,就是扼杀天才。客观而论,这样指责老师过于苛刻,毕竟这是一场考试,既然是考试,就得对试卷的对错作出评判。有网友说,“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是道德考题,怎能够出现在语文试题里?按照这个逻辑,语文根本没法考试了,因为所有题目都可能跟道德扯上关联。

其实争论让或不让,已经超出考题和学生答题的本身,是因为争论本身及人们对教育方法、价值观和道德认识都有分歧。一些人认为要让梨,则是坚持教育不仅要授业,还要传道,要塑造人,让孩子成为思想和观念正统的人,打造为众人所接受和欢迎的价值观;一些人认为“不让梨”有理,则是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和尊重事实,并对这种把道德强加给学生的教育方法不以为然。到底谁是谁非呢?其实,不管是考题本身,还是道德争论,都没有标准答案,甚至这是一种观念争论陷阱。就道德而言,“让梨”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值得尊敬、鼓励和赞赏;而且,学生回答“不让梨”的诚实也是值得肯定的。事实上,孩子暂时不懂谦让也不是一种恶,这个答案未必就证明孩子是自私的人。更不应因此而引发孩子不敬老的道德忧虑,孩子不说假话,究竟关乎什么样的道德问题,也无法定论。“让梨”与“不让梨”的问题已经成为一种“道德悖论”:到底是“敬老”对,还是“诚实”对,把学生置于一种两难选择的境地,但让孩子违心地说“道德假话”,肯定不是教育的目的。

“文以载道”是我们的传统,它能源远流长几千年,自有其合理性。“孔融让梨”的故事每个在国内接受过教育的人几乎都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个中国传统的小故事意在教育孩子们能在小小年纪就学会谦让,拥有帮助他人的无私品质,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只能是一种倡导和教育,即使在教育理念最为宽松的美国,其小学课本里也不乏类似的道德灌输。但这“梨”最终让还是不让,那得是拥有这个梨子的小朋友自己说了算,不能是旁边的大人说了算。同样的道理,对于“孔融让梨你会让梨吗”这样的问题,同样也得是学生的自己主观意愿说了算,而不是老师手里的标准答案说了算。

从这个角度说,阅卷老师对“孔融让梨我不让”打上叉,是在执行其教育任务。要说欠缺,该老师缺的是一份智慧,他只知执行教学大纲,而忘了老师除了判断学生答题对错,更在于教化,引导孩子心智成熟。

所以,如果是有经验的老师,他应该会采取更有技巧的办法,在表扬小学生说出心里话的同时,也委婉提醒:如果和其他小朋友分享梨,把一个快乐变成两个快乐,岂不是更好?

这个小学生很诚实,他听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且真实的表达了自己想法——不想让梨。

说到老师的打分,我们现在的教育,依然还是几十年前的“标准答案”式的教育,学生所回答的任何问题,老师手里基本都掌握着标准答案,甚至就连思想品质方面的故事,老师在考察学生问题时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答案来判断对

错,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有些死板了呢。不过,站在老师的立场想一想,这种答案不打叉,难不成要打勾吗?“孔融让梨”的课文可不是白学的,通过打叉这种批评教育的方式,教导懵懂的学生习得谦让美德,无论如何也不为过呀。

问题在这里形成了死结:老师怎么判似乎都不对。看来,这道题不仅是考倒了学生,也考倒了老师,而问题的根子其实正在题目本身。

作为出题者的大人,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会以孔融为榜样,答出预先设定的答案,可是心智尚不成熟的小朋友,哪里猜得到出题人的想法?出题者和答题者,在思维模式上完全不是一个套路,但出题人却硬生生地要将孩子的思想纳入既定的框架,引发矛盾不可避免。

事实上,这也正是目前应试教育存在重大缺陷的一个缩影:单一的评价体系,对“正确答案”的过分追求,让孩子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创新思维的动力。

当前的语文教育,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课本内容与现实社会的实际相脱节,学生在课本上感受的是一种价值观和处世方式,但在社会上,却不得不面对另一种难以说清的价值观和人际处理,这样的反差彻底撕裂了一些学生对传统道德品质的认知,甚至他们会不自觉的学会了撒谎,也像成人一样,在标准答案面前当好学生,即使这不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声音,但为了分数和老师的肯定,甘愿撒谎。

不得不说在大一统的道德教育标准面前,任何的个性声音和想法都是被视作另类的,“孔融让梨我不让”在成人社会具有一定的可讨论空间,在小学教育中虽然我们倡导正向教育,但不能据此认为这个小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因为这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最真诚的想法,即使这个想法暂时可能不会有道德标杆意义,但起码做到了诚实,而我们现在最缺的,除了道德,恐怕就是诚实的品质了。

“孔融让梨我不让”,这一反常态观点,且出自一个小学生之口,令人惊讶。这不是恶搞,也不是炒作,而是一个孩子真实想法的表达。老师在讲授“孔融让梨”的课文时,肯定做了详细的解释和正面道德精神的引导,而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为什么会怀疑老师的“引导”,同时反过来坚定不移地认为“4岁的孔融不会让梨”呢?

有网友将之称为独特的独立判断力,是孩子们对事物的质疑。只不过,“孔融让梨我不让”从始至终都与质疑无关,反倒更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其实与其说“孔融让梨我不让”基于教育叛逆,不如说是现实价值和成人价值观对于孩子的渗透力量无比强大——无论是身边的成人行为活教材,还是各种“不需要让梨”的家庭环境,耳濡目染之下才导致了这般的认知逻辑——“孔融让梨我不让”的真诚更发人深省。

现在我们回到孔融让梨的故事上。(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母亲叫孔融把寿台上的酢梨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的一份,唯独给自已的那一个是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就回答说: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其实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语文教材将其选入,初衷在识文断句之外,还含有教化的意思。教材这样编写,无可厚非;但考题的制作者,究竟要考什么呢?从老师的判定结果来看,标准答案应该不是这位小学生所答。只能答“让梨”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