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

型升级的意见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指采用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替代现场现浇作业方式建造建筑产品,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实现绿色施工,提高工程质量,促进节能减排,改善人居环境,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为加快推进我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核心,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预制构配件和部品部件、全装修等为重点,通过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建筑业与建材业深度融合,切实提高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保障建筑质量安全和全寿命周期价值最大化,带动建材、节能、环保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末,争取建成1个国家级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建立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标准和质量等体系。到2025年末,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方式成为主要建造方式,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新建建筑装配化率均达到50%以上,装饰装修装配化率达到60%以上,新建成品住房比例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探索标准体系。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PC)和钢结构、预制构配件和部品部件等为重点,探索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设计、生产、装配式施工、竣工验收、使用维护、评价认定等环节的标准和规范,补充完善装配式结构工程造价和定额体系,提高部品部件的标准化水平。到2018年,基本建立质量可靠、符合市场需求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

(二)积极推广应用。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园区)政府(管委会)作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责任主体,应在每年建设用地供地面积中,落实一定比例的装配式建筑和成品住宅。对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应

率先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和产品。到2016年,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园区)政府(管委会)建成装配式建筑应不少于15万平方米,建成成品住宅比例不少于40%,并逐年提高面积和比例。规划部门结合当年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和建筑产业现代化面积落实比例要求,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编制建筑产业现代化年度实施计划。

(三)培育市场主体。积极培育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和钢筋加工配送等建筑产业化部品构件仓储、加工、配送一体化服务企业,支持发展现代化钢筋加工配送中心,引导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传统建材企业向预制构件和建筑部品构件生产转型,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合理、创新能力强、机械化和装配化水平高的部品构件生产和建筑施工企业,培育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和产业集团。整合产业链条,鼓励开发、设计、部品构件生产、施工、装饰、物流等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产业化联盟,实现建筑产业配套服务集约化。

(四)加强技术创新。增加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科研投入,培育2家以上建筑产业现代化研究机构,扶持企业建立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中心。发挥设计企业技术引领作用,培育一批熟练掌握建筑产业现代化核心技术的设计企业,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设计施工一体化。对参与设计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的设计单位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优先支持建筑产业现代化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围绕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标准化设计、部品构件生产、装配施工工艺等技术研究,形成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应用成套体系。

(五)健全监管体系。严格市场主体准入,在政府性投资项目发包过程中明确投标主体为建筑产业化集团或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部品生产和建筑施工企业联合体的,其资质、标准、业绩、技术力量、资信和财务状况应满足实施产业化项目需要。建立部品登记和目录管理制度,加强对部品及构配件生产企业的准入管理,以及对安全质量影响较大的构件、部品生产的供应管理。成立市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家委员会,由建筑规划、设计、开发、施工、质量检测、建筑经济以及部品生产等领域的专家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组织论证、评审及验收;对确定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开发建设的项目提出装配化率等技术指标;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审核认定,包括审定装配式建筑项目技术方案、认定项目技术性能、确定预制面积等事项,作为项目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和施工图审查的参考。严格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监管,强化装配式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完善建筑项目设计、部品制造、施工和运营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