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追随诗人的脚步: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诗歌鉴赏:追随诗人的脚步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赏析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马老师鉴赏:

人生是一场旅行,人在行程中不断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而许多诗人,借助诗歌将自己在这场旅行中的特殊片段记录下来。旅行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这类诗歌,以及同类型的许多其它文艺作品,通常表现的都是一段旅行的经过和感悟,其特征就是文本中有时间的推进和空间的转移。赏析这类诗歌,辨析其中的时空变化,以此为线索,就可以完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内容。

刘长卿的这首《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就是这样的一首诗。从题目看,它记录的是一次寻访的经历。寻的地点是“南溪”,寻的人是“常山道人”,所寻之人的状态是“隐居”,“道人”“隐居”的目的是什么呢?合理推断,应该是为了修行。所以,这首诗属于寻隐诗。寻隐的结果有两种:寻到和寻不到,相比于

寻到,寻不到更具有诗意。寻不到,还要写成诗,一般的规律都是借用所寻之人的居住环境,来侧面衬托所寻之人的性情和精神。这类诗的代表作是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可以看出,全诗围绕着“寻”字展开。诗中和“寻”相对应的信息有“一路”“行”“随山”“到”,这些信息直接体现空间的变化;“过雨”,暗示时间的变化,说明寻访途中经过了一场雨。体现所寻结果的信息是“闭闲门”,说明诗人寻到了道人居住的地方,但没有见到道人。寻到这里,诗写到这里,按说已经有了结果,可以结束了。但诗人意犹未尽,他还要继续往山的更深处寻找。经过了一场雨,他一直寻到了水源,看到了随溪水流去的落花,领悟到了禅意,此时不言之中已有所获。可见,此次寻访,诗人表面是为了寻人,实质是为了寻道。人没有寻到,但道最终寻到了,这就是此诗的主要内容。以下逐联分析:

首联,是说寻隐的一路上,所经过的地方,都能看到莓苔上的足迹。上句点明“寻”,总括下文。下句“莓苔”表现所经之路的偏僻幽静、人迹罕至。“履痕”表现深山之中有人居住,这足迹也许就是诗人要找的常山道人留下的,跟着足迹寻找一定会找到。这两个细节均点明题目中的“隐”,让人一读便顿觉振奋,似乎马上就要找到常山道人了。

颔联,上句写追寻足迹往前,看到的是悠闲的白云依偎这宁静的水中小洲。下句写寻到道人的隐居处,看到的是茂盛的春草似乎要把柴门封闭起来。这两句写景,正是道人的性格和生活的侧面烘托。“白云”洁白无瑕,悠闲自在,无拘无束,“静渚”清净无为,幽静安宁,是道人性格的写照。门外长满春草,似乎要把居处包围起来,说明道人在此隐居既不清理杂草,又少人拜访。那么常山道

人在此做什么呢?根据他的身份推测,必定是在此闭关修道无疑。所以,后两联诗人进一步往山的深处走去,不是没有寻到常山道人,而是他不想打扰常山道人,没有进到常山道人的居处。这种寻到而不打扰的做法,越能体现出诗人和常山道人是心有灵犀、心领神会的同道中人。

颈联,写经过了一场雨,再看松树的颜色,越显青翠洁净。随着峰回路转,一路前行,找到了溪水的源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怎能轻易放过这两句写景,而不挖掘写景背后的情和理呢?雨过之后,松色更青。“雨”,是人生中的挫折和磨难的象征。一个向往求道的人,在经过生活的历练之后,更能见到生命的本色。峰回路转,找到水源。“水源”,是本心的象征。经过了人生的曲折,绕过了生活中的重山,终于抵达了清净的本心,即心源。

佛道的修行,最终针对的都是一颗心。心有本心和习心之分,本心是清净圆满的,习心是染污垢秽的,但本心和习心都是同一颗心,并没有独立于习心之外有一颗本心。修行,就是运用各种方法,把污垢习心荡涤成清净的本心。所谓“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找到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易言之,就是“返本归元”。所以,颈联的写景,背后蕴含的是禅理,诗人经过一番艰苦的修行,见到了本色和本心。

尾联,表达的是物我合一的悟道境界。诗人看到随着溪流漂走的落花,悟到了任运自然、清静无为的禅意。此时诗人沉浸在此次寻隐,继而寻道,终于悟道的经验中,获得了“妙不可言”的体验,真可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那么诗人到底达到他此次“寻”的目的了吗?自然是达到了。寻常山道人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疑难问题。虽然没有寻到道人本人,但诗人在对山水和禅理的体悟中,疑难问题已经涣然冰释,客观上,不是已经达到了目的吗?或

许诗人当时并未有次体会,但至少在写作此诗时,诗人达到了这种境界。从这个角度来讲,诗歌与修道之间,显然有某种相关度极高的联系,诗歌,无疑是诗人修道、悟道的最重要也最高效的工具之一。因此,这首诗也可以算作是悟道诗。

纵观此诗,要想准确深入地理解内容,关键在于抓住诗人的行程,把握“寻”的分界点。以颔联为界全诗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寻隐,后半部分是寻道。寻隐无所获,寻道有所得。全诗借景写人,借景阐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是寻隐诗和悟道诗的绝佳组合。

2014年全国大纲卷试题: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答出幽静意思的,给2分;说明营造出静谧气氛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景色显现了出来。“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探幽的遐想。

对“过”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对“随”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