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寒假班讲义第1讲定义新运算

五年级寒假班讲义第1讲定义新运算
五年级寒假班讲义第1讲定义新运算

第一讲定义新运算

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

——高斯(德国数学家)

【知识对对碰】

基本概念:定义新运算通常是用特殊的符号表示特定的运算意义。在每一道题中都会有它自己规定的新的运算规则,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包含有多种基本(混合)运算。通常这种新的运算规则会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相关联。

基本思路: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基本运算过程、规律进行运算。如果没有给出用字母表示的规则,则应通过给出的具体的数字表达式,先求出表示定义规则的一般表达式,方可进行运算。

关键问题:正确理解定义的运算符号的意义。

注意事项:1.新定义运算中,括号的作用不变。

2.新的定义运算都有自己的特点,不一定符合四则运算规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3.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次定义中使用。

分类:1.直接运算型

2.反解未知数型

3.观察规律型

4.其他类型综合

【名题典中典】

模块一、直接运算型

【例1】对于任意数a,b,定义运算“*”:a*b=a×b-a-b。求12*4的值。思路导航:根据题目定义的运算要求,直接代入后用四则运算即可。

12*4=12×4-12-4=48-12-4=32。

【我能行】

1、设a,b表示整数,规定“※”的运算为:a※b=a÷b×2+3×a-b。计算

169※13.

2、对于任意整数A、B规定:A¤B=3A+2B-2。求:10¤11

3、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表示a的4倍减去b的3倍,计算5△6,6

△5。(思考:这个新运算“△”有交换律吗?)

【例2】对于两个数a、b,规定a☆b表示3×a+2×b,试计算(5☆6)☆7,5☆(6☆7)。

思路导航:把括号内的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先做括号内的运算。

(5☆6)☆7=(5×3+6×2)☆7=27☆7=27×3+7×2=95

5☆(6☆7)=5☆(6×3+7×2)=5☆32=5×3+32×2=79

说明:本题定义的运算不满足结合律。这是与常规的运算有区别的。

【我能行】

1、对于任意两个数x,y定义新运算:x※y=3x+2y。求(5※6)※7的结果

是多少?

2、对于任意整数x,y规定:x※y=3x-2y。求(7※6)※5。

3、a、b是自然数,规定a※b=(a+b)÷2,求:3※(4※6)的值。

模块二、反解未知数型

【例3】对于任意a,b(b不为0),规定:a☆b=a÷b×2+3,若256☆a=19,求a。思路导航:根据定义的新运算,带入数字后,再解方程。

256☆a=256÷a×2+3=19 256÷a×2=16 256÷a=8 a=32

【我能行】

1、如果a△b表示(a-2)×b,当a△5 = 30时,那么a是多少?

2、对自然数a,b,规定a△b=a÷b×2+3。若256△x=19,求x的值。

3、如果a⊙b表示3a-2a,例如4⊙5=3×4-2×5=2,那么当x⊙5=8,求x的值。

【例4】对于自然数a,b,规定a﹡b=a×b-a-b+1。已知(2﹡x)﹡2=0,求x。

思路导航:先把(2﹡x)看成一个整体,设为c,根据新运算定义代入后解方程求出c。

则有:c﹡2=c×2-c-2+1=0

2c-c=2-1

C=1

第二步:再根据新运算定义代入后解方程求出x。

c=(2﹡x)= 2×x-2-x+1=1

2x-x=1+2-1

x=2

【我能行】

1、对于整数a,b(b不为0),规定a﹡b=a×b-a-b+3。

已知(2﹡x)﹡2=4,求x。

2、规定新运算※。a※b = 3a-2b,若x※(4※1)= 7,则x 是多少?

3、规定运算a@b=(a+b)÷2,且3@(x@2)=2,求x=?

模块三、观察规律型

【例3】如果1*2=1+2,2*3=2+3+4,3*4=3+4+5+6,……,请按照此规则计算3*7=?思路导航:此题没直接给出新运算*的定义,所以要先找出新定义。

从前面三个等式可以看出,*规定为:a*b表示从a为起始加数,一共加b个连续的自然数。

由此得出: 3*7=3+4+5+6+7+8+9=42

【我能行】

1、如果2?3=2+3+4,5?4=5+6+7+8,那么请计算7?5的结果。

2、规定:3※8=3+4+5+6+7+8,2※5=2+3+4+5,6※10=6+7+8+9+10。求1※10的值。

3、如果1◎5=1+11+111+1111+11111,2◎4=2+22+222+2222,3◎3=3+33+333,那么4◎4等于多少?

【魔法训练营】

【一】对于任意数a,b,定义运算“*”:a*b=a×b-a-b。求12*4的值。

【二】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规定a※b = (b+a)×b。那么(2※3)※5得多少?

【三】规定a△b=a2-2b,如果5△q=13,则q是多少?

【四】对自然数a,b,规定a※b=a+b-1。已知(5※x)※x=85。求x。

【五】规定:6※2=6+66=72,2※3=2+22+222=246, 1※4=1+11+111+1111=1234。求7※5是多少?

课后总结:

四年级定义新运算

创智数学四年级内部讲义 第一讲定义新运算姓名: 【进课堂】 课本知识回顾 1、填空 ⑴一个数,由3个百万、5个万和7个百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⑵500005005这个数,在左边的5表示( ),中间的5表示( ),右边的5表示( )。 ⑶最小的五位数和最大的五位数的和是( )。 ⑷用3个5和2个0组成的五位数中,最大的五位数是( ),最小的五位数是( ),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两个零都读出来的数是( )。 2、判断 ⑴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 ⑵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 ⑶整数的计划单位只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 ⑷100000-1 < 99999+1 ( ) ⑸30904098这里面的三个0都在中间,所以都要读出来。 ( ) 【典型例题】 例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 = 3×a-2×b。试计算:(1)5△6 (2)6△5 练习一 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6×a-2×b。试计算3○4。

2、设a、b都表示数,规定 a*b=a+a×b,求2 * 3, 3*4 例2: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a+b,试计算6⊕2。 练习二 1、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a+b)。计算3⊕5。 2、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试计算:(5*6)*7 例3:2▽4=8,5▽3=13,3▽5=11,9▽7=25。按此规律计算:7▽3= ?规律:a★b= 练习三 1、2★5=14 4★6=20 1★8=18 2★4=? 规律:a★b=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合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合集 一.旋转.平移.轴对称 1.平移.旋转.轴对称都是一种图形的全等变换.也就是说,经过这三种变换的图形在形状和大小上都没有改变. 2.平移是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沿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平移的基本要素就是方向和距离.方向就是 直线的方向.也就是移动路径的方向.一般我们常见的题目平移方向是向左,向右,或向上,向下.在平移问题中 确定距离是学生们易错的地方.学生总是把原图形与平移后图形之间的距离就当做了平移的距离.也就是说 把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距离当做平移的距离了.其实应该在原图形上找一个关键点,这个点与平移后图形的对 应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平移的距离,原图形上的每一个点与其平移后的图形上的对应点的距离处处相等. 3.旋转是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让学生明确“绕一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多少度”这几点就可以了.“绕一个点旋转”这一点也就是旋转中心了.在 小学阶段旋转中心一般都在图形自身的一个点上.也就是一直没动的那一点就是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就是 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角度对应点与中心点所连线段的夹角. 4.轴对称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成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我们一般 用虚线或点画线来表示.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还有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如圆. 5.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 二.因数与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得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 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小学数学 定义新运算.教师版

定义新运算这类题目是在考验我们的适应能力,我们大家都习惯四则运算,定义新运算就打破了运算规则,要 求我们要严格按照题目的规定做题.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常见的如△、◎、※等等,这些特殊的运算符号,表示特定的意义,是人为设定的.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新定义,严格按照新定义的式子代入数值,把定义的新运算转化成我们所熟悉的四则运算。 一 定义新运算 基本概念: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包含有多种基本(混合)运算。 基本思路: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基本运算过程、 规律进行运算。 关键问题:正确理解定义的运算符号的意义。 注意事项:①新的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规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②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题中使用。 我们学过的常用运算有:+、-、×、÷等. 如:2+3=5 2×3=6 都是2和3,为什么运算结果不同呢?主要是运算方式不同,实际是对应法则不同.可见一种运算实际就是两个 数与一个数的一种对应方法,对应法则不同就是不同的运算.当然,这个对应法则应该是对任意两个数,通过这个法则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数与它们对应.只要符合这个要求,不同的法则就是不同的运算.在这一讲中,我们定义了一些新的运算形式,它们与我们常用的“+”,“-”,“×”,“÷”运算不相同. 二 定义新运算分类 1.直接运算型 2.反解未知数型 3.观察规律型 4.其他类型综合 模块一、直接运算型 【例 1】 若*A B 表示()()3A B A B +?+,求5*7的值。 【考点】定义新运算之直接运算 【难度】2星 【题型】计算 【解析】 A *B 是这样结果这样计算出来:先计算A +3B 的结果,再计算A +B 的结果,最后两个结果求乘积。 由 A *B =(A +3B )×(A +B ) 可知: 5*7=(5+3×7)×(5+7) =(5+21)×12 = 26×12 = 312 【答案】312 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定义新运算

【精品原创】四年级奥数培优教程讲义第16讲 定义新运算(教师版)

第16讲定义新运算 教学目标 学会理解新定义的内容; 理解新定义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解决用新定义给出的题目; 学会自己总结解题技巧。 知识梳理 一、知识概念 1、定义新运算是指运用某种特殊的符号表示的一种特定运算形式。 注意:(1)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新定义的算式含义,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计算顺序,将数值代入算式中,再把它转化为一般的四则运算,然后进行计算。 (2)我们还要知道,这是一种人为的运算形式。它是使用特殊的运算符号,如:*、▲、★、◎、 、Δ、◆、■等来表示的一种运算。 (3)新定义的算式中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但它在没有转化前,是不适合于各种运算定律的。 2、一般的解题步骤是: 一是认真审题,深刻理解新定义的内容; 二是排除干扰,按新定义关系去掉新运算符号; 三是化新为旧,转化成已有知识做旧运算。 典例分析 例1、对于任意数a,b,定义运算“*”:a*b=a×b-a-b。 求12*4的值。 【解析】根据题目定义的运算要求,直接代入后用四则运算即可。 12*4=12×4-12-4=48-12-4=32 例2、假设a ★ b = ( a + b )÷ b 。求8 ★ 5 。

【解析】该题的新运算被定义为: a ★ b 等于两数之和除以后一个数的商。这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和,再算后面的商。这里a 代表数字8,b 代表数字5。 8 ★ 5 = (8 + 5)÷ 5 = 2.6 例3、如果a ◎b=a×b-(a+b)。求6◎(9◎2)。 【解析】根据定义,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这里的符号“◎”就是一种新的运算符号。 6◎(9◎2) =6◎[9×2-(9+2)] =6◎7 =6×7-(6+7) =42-13 =29 例4、如果1Δ3=1+11+111;2Δ5=2+22+222+2222+22222;8Δ2=8+88。 求6Δ5。 【解析】仔细观察发现“Δ”前面的数字是加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而加数分别是一位数,二位数,三位 数,……“Δ”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有几个加数。因此可以按照这个规律进行解答。 6Δ5=6+66+666+6666+66666=74070 例5、如果规定?2=1×2×3,?3=2×3×4,?4=3×4×5,…… 计算(21?-31?)×3 2??。 【解析】该题看上去比较复杂,但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该题被定义为?X=(X-1)×X×(X+1)。由 于把数代入算式中计算比较麻烦,我们可以先化简算式后,再计算。 ( 21?-31?)×3 2?? = 21?×32??-31?×3 2?? =31?-31?×3 2?? =31?(1-3 2??) = 4321??×(1-432321????)

定义新运算(四年级奥数训练)

新定义新运算(四年级第3课) 例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求3△2,2△3 例2:定义运算※为a※b=a×b-(a+b) (1)求5※7,7※5; (2)求12※(3※4),(12※3)※4; 例3: A、B表示两个数,A*B=2×A+24÷B,试求(2*6)*4。 例4:有一种运算符号“#”使下列算式成立:2#4=8,5#3=13,3#5=11,9#7=25。按照这样的规律计算:7#3。 (1)

三年级小朋友已经学习了+、-、×、÷及“()”。如:2+3=5,2×3=6。而在竞赛中经常会出现像*、△、〇等一些新的、特殊的运算符号。对于用这种新的符号连结的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把新的符号转换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四则运算。 例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求3△2,2△3 分析: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抓住定义新运算的本质,本题规定的运算的本质是:用运算符号前面的数的3倍减去符号后面的数的2倍。 3△2=3×3-2×2=9-4=5 2△3=3×2-2×3=6-6=0 例2:定义运算※为a※b=a×b-(a+b) (1)求5※7,7※5; (2)求12※(3※4),(12※3)※4; 分析:仔细分析这道题后,本题规定的运算的本质是:用运算符号前面的数乘运算符号后面的数减去运算符号前面的数加上运算符号后 面的数的和。 (1)5※7=5×7-(5+7)=35-12=23; 7※5=7×5-(7+5)=35-12=23 (2)计算12※(3※4),先计算括号内的数,有:3※4=3×4-(3+4)=5,再计算第二步12※5=12×5-(12+5)=43 所以12※(3※4)=43。 对于(12※3)※4,同样先计算括号内的数,12※3=12×3-(12+3)=21,其次21※4=21×4-(21+4)=59 所以(12※ 3)※4=59 (2)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

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常用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10、单产量×面积=总产量 总产量÷面积=单产量 总产量÷单产量=面积 和差问题的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典型例题完整版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典 型例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典型例题 1. 若A*B表示(A+3B)×(A+B),求5*7的值。 2. 定义新运算为a△b=(a+1)÷b,求6△(3△4)的值。 3.对于数a、b、c、d,规定,< a、b、c、d >=2ab-c+d,已知< 1、3、5、x >=7,求x的值。 4.规定:符号“&”为选择两数中较大数的运算,“◎”为选择两数中较小数的运算。计算下式:[(7◎3)& 5]×[ 5◎(3 & 7)] 5.如果1※2=1+11 2※3=2+22+222 3※4=3+33+333+333+3333 计算:(3※2)×5。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典型例题答案: 例【1】若A*B表示(A+3B)×(A+B),求5*7的值。 分析 A*B是这样结果这样计算出来:先计算A+3B的结果,再计算A+B的结果,最后两个结果求乘积。 解由A*B=(A+3B)×(A+B) 可知:5*7=(5+3×7)×(5+7) =(5+21)×12 =26×12 =312 例【2】定义新运算为a△b=(a+1)÷b,求6△(3△4)的值。

分析所求算式是两重运算,先计算括号,所得结果再计算。 解由a△b=(a+1)÷b得,3△4=(3+1)÷4=4÷4=1; 6△(3△4) =6△1 =(6+1)÷1 =7 例【3】对于数a、b、c、d,规定,< a、b、c、d >=2ab-c+d,已知< 1、3、5、x >=7,求x的值。 分析根据新定义的算式,列出关于x的等式,解出x即可。 解将1、3、5、x代入新定义的运算得:2×1×3-5+x=1+x,又根据已知< 1、3、5、x >=7,故1+x=7,x=6。 例【4】规定:符号“&”为选择两数中较大数的运算,“◎”为选择两数中较小数的运算。计算下式:[(7◎3)& 5]×[ 5◎(3 & 7)] 分析新定义运算进行计算时如果遇到有括号的,要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再计算中括号里的。 解 [(7◎6)& 5]×[ 5◎(3 & 9)] =[ 6 & 5] ×[ 5◎9 ] =6×5 =30 例【5】如果1※2=1+11 2※3=2+22+222 3※4=3+33+333+333+3333

四年级奥数(定义新运算)

第二讲定义新运算 1、定义新运算是指运用某种特殊的符号表示的一种特定运算形式。 注意:(1)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新定义的算式含义,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计算顺序,将数值代入算式中,再把它转化为一般的四则运算,然后进行计算。 (2)我们还要知道,这是一种人为的运算形式。它是使用特殊的运算符号,如:*、▲、★、◎、 、Δ、◆、■等来表示的一种运算。 (3)新定义的算式中,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一般的解题步骤是: 一是认真审题,深刻理解新定义的内容; 二是排除干扰,按新定义关系去掉新运算符号; 三是化新为旧,转化成已有知识做旧运算。 例题1、对于任意数a,b,定义运算“*”:a*b=a×b-a-b。 求12*4的值。 变式训练1.假设a ★ b = ( a + b )÷ b 。求8 ★4 变式训练2.如果a◎b=a×b-(a+b)。求6◎(9◎2) 例题2、A,B表示两个数,定义A△B表示(A+B)÷2, 求(1)(3△17) △28 (2)[(1△9) △11] △6。 变式训练1、设a▽b=a×b+a-2b,按此规定计算: (1)8▽5 (2)(4▽6) ▽7 例题3、如果1Δ3=1+11+111;2Δ5=2+22+222+2222+22222;8Δ2=8+88。 求6Δ5。 变式训练1. 规定3*5=3+4+5+6+7,5*4=5+6+7+8,…按此规定计算:11*5;200*3 例题4、狼和羊在一起时,狼要吃掉羊,所以关于羊及狼,我们规定一种运算,用符号“△”表示:羊△羊=羊;羊△狼=狼;狼△狼=狼。 用符号“☆”表示:羊☆羊=羊,羊☆狼=羊,狼☆羊=羊,狼☆狼=狼。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一点通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 一、旋转、平移 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 二、因数与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得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7、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100以内的质数表: 2、 3、 5、 7、 11、 13、17、19 23、29、31、 37、 41、 43、47、53 59、61、67、71、 73、 79、83、89、97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 4.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5.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6.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7.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h b h a b a S 8. 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9.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66a a a S =??= 10.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11.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2. 相邻的的体积单位之间的互化: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大化小除于进率,小化大乘于进率) 13. 计算物体的体积用体积单位,计算液体、气体的体积一般用容积单位。 14.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a b h h b a =??=V 15.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a a a a V =??= 16.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Sh h S V =?= 17.正方形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 ×a 长方形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进率 ×进率

最新四年级:定义新运算(一)(精华篇)

四年级春季第一讲:定义新运算(一) 【专题简析】姓名: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刚刚学过四则运算的顺序,还记得吗? 我们知道,加、减、乘、除统称四则运算。其实,这几种运算都是数学中的认为规定。我们还可以自己规定一些新的运算方法,想不想知道呢?今天这一讲,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知识。 【专题一:简单的运算规则】 【例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表示a的3倍减去b的2倍,即:a△b = a×3-b×2。 试计算:(1)5△6 (2)6△5 【例2】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试计算:(5*6)*7 【举一反三】 1 、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6×a-2×b。试计算3○4。 2 、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试计算:5*(6*7) 3 、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a+b,试计算6⊕2。 4 、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a+b),计算5⊕5。 5 、如果2▽4=24÷(2+4),3▽6=36÷(3+6),计算8▽4。

6 、规定: 6*2=6+66=72,2*3=2+22+222=246,1*4=1+11+111+1111=1234。求7*5。 7 、如果令A#B=4×A+3×B。求(2#3)#(4×5)的得数。 【专题二:较复杂的运算规则你能读懂吗?】 【例3】如果2△3=2+3+4,5△4=5+6+7+8,按此规律计算3△5。 【例4】如果(a)=(a-1)+a+(a+1),求(2005)-(2003)的值。 【例5】2▽4=8,5▽3=13,3▽5=11,9▽7=25。按此规律计算:。7▽3 【例6】有A,B,C,D四种装置,将一个数输入一种装置后会输出另一个数。装置A∶将输入的数加上5;装置B∶将输入的数除以2;装置C∶将输入的数减去4;装置D∶将输入的数乘以3。这些装置可以连接,如装置A后面连接装置B就写成A?B,输入1后,经过A?B,输出3。 (1)输入9,经过A?B?C?D,输出几? (2)经过B?D?A?C,输出的是100,输入的是几? (3)输入7,输出的还是7,用尽量少的装置该怎样连接?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数学计算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V=abh 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 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 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周长=直径×∏=2×∏×半径C=∏d=2∏r 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的公式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的公式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三、植树问题的公式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典型例题[精品文档]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典型例题 1. 若A*B表示(A+3B)×(A+B),求5*7的值。 2. 定义新运算为a△b=(a+1)÷b,求6△(3△4)的值。 3.对于数a、b、c、d,规定,< a、b、c、d >=2ab-c+d,已知< 1、3、5、x >=7,求x的值。 4.规定:符号“&”为选择两数中较大数的运算,“◎”为选择两数中较小数的运算。计算下式:[(7◎3)& 5]×[ 5◎(3 & 7)] 5.如果1※2=1+11 2※3=2+22+222 3※4=3+33+333+333+3333 计算:(3※2)×5。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典型例题答案: 例【1】若A*B表示(A+3B)×(A+B),求5*7的值。 分析A*B是这样结果这样计算出来:先计算A+3B的结果,再计算A+B的结果,最后两个结果求乘积。 解由A*B=(A+3B)×(A+B) 可知:5*7=(5+3×7)×(5+7) =(5+21)×12 =26×12 =312 例【2】定义新运算为a△b=(a+1)÷b,求6△(3△4)的值。 分析所求算式是两重运算,先计算括号,所得结果再计算。 解由a△b=(a+1)÷b得,3△4=(3+1)÷4=4÷4=1; 6△(3△4) =6△1 =(6+1)÷1 =7 例【3】对于数a、b、c、d,规定,< a、b、c、d >=2ab-c +d,已知< 1、3、5、x >=7,求x的值。 分析根据新定义的算式,列出关于x的等式,解出x即可。 解将1、3、5、x代入新定义的运算得:2×1×3-5+x=1+x,又根据已知< 1、3、5、x >=7,故1+x=7,x=6。

四年级数学定义新运算

定义新运算一、考点、热点回顾 我们学过常用的运算加、减、乘、除等,如6+2=8,6×2=12等。都是2和6,为什么运算结果不同呢?主要是运算方式不同,实质上是对应法则不同。由此可见,一种运算实际就是两个数与一个数的一种对应方法。对应法则不同就是不同的运算。当然,这个对应法则应该是对应任意两个数。通过这个法则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数与它们对应。 这一周,我们将定义一些新的运算形式,它们与我们常用的加、减、乘、除运算是不相同的。 二、典型例题 例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表示a的3倍减去b的2倍,即:a△b = a ×3-b×2。试计算:(1)5△6;(2)6△5。 例2: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a+b,试计算6⊕2。 例3:如果2△3=2+3+4,5△4=5+6+7+8,按此规律计算3△5。 例4: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a+1)+(a+2)+…(a+b-1)。已知x□6=27,求x。 例5: 2▽4=8,5▽3=13,3▽5=11,9▽7=25。按此规律计算:。

三、课堂练习 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6×a-2×b。试计算3○4。 2,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试计算: (1)(5*6)*7 (2)5*(6*7) 3,有两个整数是A、B,A▽B表示A与B的平均数。已知A▽6=17,求A。 4,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a+b)。计算3⊕5。 5,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2。试算6☆4。 6,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 a×b+a+b。如果5⊕x=29,求x。 7,如果5▽2=5×6,2▽3=2×3×4,计算:4▽3。 8,如果2▽4=24÷(2+4),3▽6=36÷(3+6),计算8▽4。 9,如果2△3=2+3+4,5△4=5+6+7+8,且1△x=15,求x。 四、课后作业 1,如果2□3=2+3+4=9,6□5=6+7+8+9+10=40。已知x□3=5973,求x。 2,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a+1)+(a+2)+…+(a+b-1),已知95□x=585,求x。 3,如果1!=1,2!=1×2=2,3!=1×2×3=6,按此规律计算5!。

五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五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 常用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速度×时间=路程 v×t=s 路程÷速度=时间 s÷v=t 路程÷时间=速度 s÷t=v 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5、单产量×面积=总产量总产量÷面积=单产量 总产量÷单产量=面积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S=a ×a 2、长方形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3、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h=s×2÷a 三角形底=面积×2÷高 a=s×2÷h 4、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b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h s=(a+b)×h÷2 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 一公里=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公 亩 1 公亩=100平方米

小学数学定义新运算(教)

一、知识概念 1、定义新运算是指运用某种特殊的符号表示的一种特定运算形式。 注意:(1)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新定义的算式含义,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计算顺序,将数值代入算式中,再把它转化为一般的四则运算,然后进行计算。 (2)我们还要知道,这是一种人为的运算形式。它是使用特殊的运算符号,如:*、▲、★、◎、:、△、?、■等来表示的一种运算。 (3)新定义的算式中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但它在没有转化前,是不适合于各种运算 定律的。 2、一般的解题步骤是: 一是认真审题,深刻理解新定义的内容; 二是排除干扰,按新定义关系去掉新运算符号; 三是化新为旧,转化成已有知识做旧运算。 典例分析火 例1、对于任意数a, b,定义运算“*:a*b=axb-a-b。

求12*4的值。

【解析】根据题目定义的运算要求,直接代入后用四则运算即可。 12*4=12 X 4-12-4=48-12-4=32 例2、假设 a ★ b = ( a + b ) b k 求8 ★ 5。 【解析】该题的新运算被定义为:a ★ b等于两数之和除以后一个数的商。这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和,再算后面的商。这里a代表数字8, b代表数字5。 8 ★ 5 = (8 + 5 ) + 5 = 2.6 例3、如果a? b=a X b-(a+b)。求6?( 9?2)。 【解析】根据定义,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这里的符号“◎”就是一种新的运算符号。 6?(9◎2) =6? [9 X 2- ( 9+2)] =6? 7 =6X 7- (6+7) =42-13=29 例4、如果 1 A 3=1 + 11 + 111; 2 △ 5=2+22+222+2222+22222; 8 △ 2=8+88。求 6 △ 5。 【解析】仔细观察发现“ A ”前面的数字是加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而加数分别是一位数,二位数,三位数,……“ △”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有几个加数。因此可以按照这个规律进行解答。 6 A 5=6+66+666+6666+66666=74070 例5、如果规定:2=1 X 2X 3, : 3=2X 3X 4,: 4=3 X 4X 5, :X= (X-1 ) X X X (X+1 )。由【解析】该题看上去比较复杂,但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该题被定义为 于把数代入算式中计算比较麻烦,我们可以先化简算式后,再计算。 1 1 : 2 ( - )X :2 :3 1 3

四年级奥数题新定义运算习题及答案(A)

一、新定义运算(B 卷) 年级 ______ 班_____ 姓名 _____ 得分_____ 1. 设b a,表示两个不同的数,规定b a b a 34.求2)34(. 2. 定义运算“”为x )(2y x xy y .求12(34). 3. 设b a,表示两个不同的数,规定b a b a 23,如果已知42b .求b. 4. 定义新的运算a ?b a b a b .求(1?2)?3. 5. 有一个数学运算符号“?”,使下列算式成立:2?4=10,5?3=18,3?5=14, 9?7=34.求7?3=? 6. 定义新运算为b a b a 1 .求)43(2的值. 7. 对于数y x,规定运算“○”为x ○)3()4(b a y .求7○(8○9)的值. 8. 设a b 表示a 的3倍减去b 的2倍,即a b =b a 23,已知x (41)=7.求x . 9. 定义两种运算“”、“”,对于任意两个整数b a,,1b a b a , 1b a b a .计算)]53()86[(4的值. 10. 对于数b a,规定运算“”为)1()1(b a b a ,若等式) 1()(a a a )()1(a a a 成立,求a 的值. 11. y x,表示两个数,规定新运算“※”及“○”如下:x ※y x y 45,x ○ xy y 6.求(3※4)○5的值.

12. 设b a,分别表示两个数,如果a b 表示 3b a ,照这样的规则,3[6(85)]的结果是什么? 13. 规定xy y Ax y x ,且56=65,求(32)×(110)的值. 14. 有一个数学运算符号 “○”,使下列算式成立:21○6332,54○451197,65○42671.求113○54 的值.

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汇总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公式 一、分数乘法、分数除法 1.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3. 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1) 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 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4.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 (1)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3)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6. 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也可以用解方程。 二、分数的混合运算 1.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运算定律: (1)乘法分配律:c a b a c b a ?+?=+?)( (2)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3)乘法交换律:a b b a ?=? 运用运算定律可对分数的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3.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 4.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5.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6.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 7.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h b h a b a S 8.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a b h h b a =??=V 9.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3a a a a V =??= 10.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Sh h S V =?= 四、百分数 1.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100 22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2.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再加上百分号。 (2)百分数化小数:去掉百分号,百分号前的数的小数点向左移两位。

小学数学《找规律与定义新运算》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找规律与定义新运算》练习题(含答案)内容概述 1.找规律这类题目,要求我们能够观察数列或数表中每一个数自身的特征(如奇偶性,整除性,是否为质数或者合数等等)、相邻数之间的差或商的变化特征(常见的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菲波那契数列,复合数列等等),有时候还需要考虑连续多个数之间的和差倍关系,甚至对于某个自然数的余数数列。2.定义新运算这类题目要求我们严格按照题目中给出的公式和新运算符号的定义进行计算。某些比较复杂的题也会用到解方程的方法。譬如:已知a*b=2a+3b, 3*x=21, 求x的值;有6+3x=21,则x=5。 例题分析 【例1】(☆)下面各列数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数,请将它们找出来: ⑴ 3,5,7,11,15,19,23,…… ⑵ 6,12,3,27,21,10,15,30,…… ⑶ 2,5,10,16,22,28,32,38,24,…… ⑷ 2,3,5,8,12,16,23,30,…… 分析:这四个与众不同的数依次是:15,10,5,16。因为:⑴除了15其余都是质数;⑵除了10其余都是3的倍数;⑶除了5其余都是偶数;⑷相邻两数之间的差依次是1,2,3,4,5,6,……,成等差数列。 【例2】(☆)下面是两个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三角形,请根据规律填上空缺的数: (1)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10 10 5 1 1 6 15 ()15 6 1 (2) 1 2 4 3 6 9 4 8 12 16 5 10 15 ( ) 25 6 12 18 24 30 36 7 ( ) 21 28 35 42 49 分析:(1)这个是著明的“杨辉三角”,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两条斜边都是由数字1组成的,而其余的数则是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之和。()处分别填上5、20。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重要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古代数学史曾经有自己光辉灿烂的篇章,而杨辉三角的发现就是十分精彩的一页。杨辉,字谦光,北宋时期杭州人。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辑录了如上所示的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 (2)每行第k个数等于该行第一个数的k倍,故上、下空缺的数分别为20和14。

四年级奥数定义新运算

定义新运算 例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表示a的3倍减去b的2倍,即:a△b = a×3-b×2。试计算:(1)5△6;(2)6△5。 显然,本例定义的运算不满足交换律,计算中不能将△前后的数交换。 练习一 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6×a-2×b。试计算3○4。 2,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试计算: (1)(5*6)*7 (2)5*(6*7) 3,有两个整数是A、B,A▽B表示A与B的平均数。已知A▽6=17,求A。 例2: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a+b,试计算6⊕2。 练习二 1,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a+b)。计算3⊕5。 2,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2。试算6☆4。 3,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 a×b+a+b。如果5⊕x=29,求x。 例3:如果2△3=2+3+4,5△4=5+6+7+8,按此规律计算3△5。 练习三 1,如果5▽2=2×6,2▽3=2×3×4,计算:3▽4。 2,如果2▽4=24÷(2+4),3▽6=36÷(3+6),计算8▽4。 3,如果2△3=2+3+4,5△4=5+6+7+8,且1△x=15,求x。

例4: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a+1)+(a+2)+…(a+b-1)。已知x□6=27,求x。 练习四 1,如果2□3=2+3+4=9,6□5=6+7+8+9+10=40。已知x□3=5973,求x。 2,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a+1)+(a+2)+…+(a+b-1),已知95□x=585,求x。 3,如果1!=1,2!=1×2=2,3!=1×2×3=6,按此规律计算5!。 例5: 2▽4=8,5▽3=13,3▽5=11,9▽7=25。按此规律计算:10▽12。 练习五 1,有一个数学运算符号“▽”,使下列算式成立:6▽2=12,4▽3=13,3▽4=15,5▽1=8。按此规律计算:8▽4。 2,对于两个数a、b,规定a▽b=b×x-a×2,并且已知82▽65=31,计算:29▽57。 课堂作业 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 ①求4△3,3△4。②求(17△6)△2, 17△(6△2)。 ③如果已知5△b=5,求b。 2、定义运算※为a※b=a×b-(a+b), ①求5※7,7※5;②求12※(3※4),(12※3)※4;③如果3※(5※x)=3,求x. 4、如果4※2=14,5※3=22,3※5=4,7※18=31,求6※9的值。 5、设a▽b=a×b+a-b,求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