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节能的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皖西学院

建筑节能与节地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简述建筑节能的现实意义

作者姓名:范春生

导师姓名:邓少霞

作者学号:2011011827

简述建筑节能的现实意义

姓名:范春生学号:2011011827 班级:建筑学110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国家为了让百姓享受生活,各方面的服务都向舒适接近,本文就建筑方面的能源做一些分析,结合一些实际情况,分析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根源来解析这一现象,来阐述建筑节能对能源方面的影响是多么的关键,从而引出建筑节能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时刻不忘节能。

关键词:建筑节能、能耗、面临问题、挑战、解决方法、技术

引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们国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做出的战略决策。节约能源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用能已超过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4,并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到1/3以上。我国“十一五”期间要实现节能20%即一亿吨标准煤的规划目标。建筑节能工作任务重大,刻不容缓。

一、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的特点:

1.1.北方建筑采暖能耗高、比例大,应为建筑节能的重点。

1.2.住宅及一般公共建筑与发达国家相比能耗尚处在较低水平,但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1.3.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大,新建建中中这类建筑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1.4.农村建筑能耗低,非商品能源仍占较大部分,目前有逐步被商品能源替代的趋势

二、中国能源面临重大挑战:

2.1.本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1.1.在此期间中国的经济将经历三个重要变化:进入重化工业时期、城镇化进程加快、成为世界制造基地之一。

2.1.2.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形成很大的压力。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表明:到2020年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将达到25~33亿吨标准煤,交通与建筑的能源需求增长,这两个部门的用能比例将从目前不到35%上升到2020年的57%~75%。

2.1.

3.巨大的建设量亟需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据2004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近400亿㎡建筑增长量:全国每年新增建筑量约18~20亿㎡城镇住宅增长量:全国每年新增城镇住宅建筑量10亿㎡,超过各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世界银行报告认为:2000~2015年是中国民用建筑发展鼎盛期的中后期,预测到2015年民用建筑保有量的一半是2000年以后新建的。

2.2.建筑能耗消费量巨大

2.2.1.2003年中国建筑使用过程中;消耗能源共计4.6亿吨标准煤,占当年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重为27.5%;建筑空调耗电增长是大部分城市用电峰值不断单升的主要原因,全国空调高峰负荷已达到4500万kwh,相当于2.5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出力。

2.2.2.建筑用能效率低与气候条件接近的西欧或北美国家相比,中国住宅的单采暖建筑面积一般要多消耗2~3倍以上的能源,而且舒适性较差。中国建筑外墙热损失是加拿大和其它北半球国家同类建筑的3~5倍,窗的热损失在2倍以上。我国居住建筑对新风量要求很低,但发达国家对此有很高要求。

2.2.

3.中国建筑能源消耗引起的污染严重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用能对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已达 44%。中国北方城市冬季由于燃煤导致空气污染指数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高标准的 2~5 倍。

三、目前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

3.1.新建建筑执行节能设计标准比例较低

・调查结果表明,达到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建筑比例较低,形势不客乐观。

・建筑节能在不同气候区、不同的经济发展区都有很大差异:

・北方地区新建居住建筑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比例较高,过渡及南方地区建筑节能工作尚未全面推进:

・同一区域内,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节能工作进展较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相对滞后。

3.2.公共建筑高能耗,低能效问题严重。

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2万㎡为大型公建)目前占城镇总建筑面积的5—7%,但其用电量为100~300度/㎡年,为住宅建筑的用电量的10倍以上(不包括采暖)(调查值为7~22倍)。

3.3.建筑节能工程实际节能效果差。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历时2年,组织对北京市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近200万平米的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情况进行调研,结果是很多按节能50%设计标准设计建造的新建建筑实际节能效果仅为30%。

主要原因:建筑节能材料产品质量较差、施工工艺水平较低、质量监督不到位以及采暖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缺少节能管理等原因,导致新建建筑的节能量难以保证在建筑运行过程中,由于对节能管理缺乏科学量化指标,缺少管理标准,供能、用能单位未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致使应该节约的能源没有节约下来。实践证明,如果加强运行管理,其节能率可以占建筑总运行能耗的 10~15%左右,潜力十分巨大。

3.4.供热体制改革步伐缓慢;具体体现在“三个没下来”:

⑴节能建筑的能耗没有下来;

⑵老百姓热费的支出没有下来:

⑶政府的财政补贴没有下来。

3.5.节能服务市场培育缓慢

◆能源服务市场——未建立

◆建筑材抖市场——不成熟

◆按节能建筑标准设计的新建建筑

◆公共建筑市场机制部分失灵的既有住宅改造节能建筑及产品的认证标识制度尚未建立

3.6.能力建设严重滞后社会缺乏建筑节能意识。政府及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建筑节能知识与技能。

四、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

经粗略估算,采取周密、有效的建筑技术措施可以降低2/3~3/4的建筑能耗。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在满足室内环境舒适、卫生、健康的条件下,采取合理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共进的目标。日本最近提出“建筑的节能与环境共存设计”的概念便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一般来说,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为:尽量减少建筑内能源总需求量的同时,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从而减少使用在建筑领域内易引起环境污染的能源。

4.1.减少建筑内的能源总需求量

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空调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5%。目前,我国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用能量近期增长速度己明显高于能量生产的增长速度,因此,减少建筑的冷、热及照明能耗是降低建筑能耗总量的重要内容,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4.1.1.建筑规划与设计

面对全球能源环境问题,不少全新的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如低能耗建筑、零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等,它们本质上都要求建筑师从整体综合设计概念出发,坚持与能源分析专家、环境专家、设备师和结构师紧密配合。在建筑规划和设计时,根据大范围的气候条件影响,针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气候特征,重视利用自然环境(如外界气流、雨水、湖泊和绿化、地形等)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微气候,以尽量减少对建筑设备的依赖。

4.1.2.围护结构

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件(屋顶、墙、地基、隔热材料、密封材料、门和窗、遮阳设施)的设计对建筑能耗、环境性能、室内空气质量与用户所处的视觉和热舒适环境有根本的影响。一般增大围护结构的费用仅为总投资的3%~6%,而节能却可达20%~40%。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