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学(全套课件246P)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试述当前研究市政学的现实意义。
4
第一节:市政管理的涵义
一、“市政”中“市”的含义
1、基本含义—城市:与乡村脱离的,人口和贸易密集的 地方。
2、行政建制含义:国家为了管理的需要,根据规定的标 准和条件,按照法定程序而人为设置的一种地方行政 区划。 3、广域型行政建制含义:包括了农村
5
6
7

美国的亚瑟 ·W .邓恩( Arthur W . Duwn ) 1909 年的《社区与 市民》。这本书被沃思称为市政学的初级教科书。
14
(2)20年代左右,这种研究进一步细化,开始在城市财政税
收、司法、教育等方面有了针对性的研究,其中,美国芝加 哥大学社会学系对城市社区的研究最为出名。对中国影响最 大的是美国学者孟洛( W . B . Munro )于 1921 年和 1923 年分 别出版的《美国城市的市政府》和《市政府及管理》。这两 本书被沃思称为市政学的标准教材。同时也是市政学学科形 成的标志。 ( 3 ) 30 年代以后,关于城市管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吸收了 行政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 了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跨学科知识体系。
主张居住区应该建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不同的 地段采取不同的人口密度;应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 居住的关系;新建筑区应多保留空地以便绿化,在 市郊保持良好的风景地带,以备市民去游憩;应将 交通视为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拓宽城市的交通道 路,减少交叉口过多的现象,以避免交通拥挤和减 少交通事故;大城市办公大楼、商业服务、文化娱 乐设施不应过分集中分布,应适当分布;城市发展 应强化保持名胜古迹和古建筑等意识。
4、我国的市建制包括以下几种:

直辖市、副省级市、省辖市、县级市
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 云贵川蒙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 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8
二、市政的涵义与特征 1、市政的涵义
市政,即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客体的过程。 大/中/小主体 大/中/小客体 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 关及各民族党派、人民团体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 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而进行的各项 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 域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行 政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市政的目的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市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10
2、市政的特征(P6)
政治性 系统性

综合性
动态性 双重性
11
三、市政学的研究内容
1. 城市与城市化 2. 市政管理主体 3. 市政管理体制
4. 市政管理的客体
5. 市政管理规律
12

市政学、市政管理学和
2、中国的市政管理学研究
15
二、城市管理理论的演进
1、萌芽(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英) “带状城市”理论:马泰(西班牙) “巨型城市”理论:柯布西埃(法) “化整为零”理论:沙里宁(芬兰)
16
2、形成(30年代--5、60年代) ( 1 )雅典宪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理程碑,它是近 代城市由单一规划理念向综合管理建设理念过渡的 重要标志,标志着城市管理理论的诞生。

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市管理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一 阶段主要的理论成果有:大都市区理论、多中心结构理论等。
18
第二章
城市及城市化
本章教学目的
了解城市的形成及发展 了解城市的基本内涵、特征。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了解城市的功能、结构和分类 思考: 联系实际,试分析中国当前城市化政策的效应。 以西方大城市的功能布局为例,对贵阳市的城市 功能布局提出建议。
9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市政,是指城市的公共权力机关为了解决各种问题,有效 地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公共利益面进行的各种形 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评估的过程,以及城 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各种影响活动。 需要把握:

市政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
市政管理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 与评估的过程
但是,这三个名称还是各有强调。其中,市政学是个老术 语,建立在政府与市场二分法的基础之上,它的特点突出 在“政”上,强调政府对于城市公共事务的管制权;市政 管理学的特点突出在“管理”上,引入了企业组织的管理 理念,强调效率与效益,强调城市竞争力。城市管理学则 是一个新的视野,它不强调政了,强调的是城市公共管理 的多主体关系,除城市政府以外,事业单位、志愿组织、 企业、市民等等都是城市管理的参与主体。
市政学
1
“ 在未来的社会里,城市特别占主导地位,城市 的未来不仅决定了各国的前途,而且将决定整 个地球的命运。”
------联合国前秘书长 加利
2
为什么这么说呢?

时代,带来了发展和竞争的课题 现实,带来了创新管理的问题
3
第一章 绪 论 市政与市政学

本章教学目的 1.了解市政的涵义与特征 2.了解市政学的发展沿革。 3.明确市政学的研究内容。
17
(2)城市生态理论主张人与自然和谐,主张城市的发展与生态 共存。“人——宇宙的光荣——因此他本身有权深入到任何 风景中去,而不使风景有受任何损害的可能性”
(3)城市更新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则是城市卫生运动、环境保 护运动和城市美化运动三大运动的结果。
3、确立及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依赖于经济的腾飞和 管理思想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而使城市管理的方法意 识有了成熟的发展。 4、西方城市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13
第二节 市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市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1.
西方的市政管理学研究
(1)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西方的学者们开始了关于城
市管理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从政治学的 角度,讨论议会和政会在城市管理中的关系以及职 能权限等等问题。
此期一些有关市政的主要著述和代表人物有:

F.J.古德诺(Frank J.Goodnow)1904年的《美国的市政府 》。古德诺是美国著名政治家、学者,即公共行政学发展史上 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一书的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