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1节光电倍增管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中示出了锑钾铯 (Sb-K-Cs)光电 阴极的光谱特性, 最灵敏的光谱波长 约在4000埃处。同 时还要注意环境温 度对光电倍增管光 谱相应的影响。
3、伏安特性
阳极伏安特性定义 为:当入射光通量 一定时,阳极电流 Ia与最后一级倍增 极和阳极之间电压U 的关系。相应于不 同光通量值的阳极 伏安特性示于图中, 它表示阳极电流Iα 对于最后一级倍增 极和阳极间的电压U 的关系。作此曲线 时,其余各电极的 电压保持恒定。
4、倍增系统
4、倍增系统
--由许多倍增极组成,决定整管灵敏度最关键 部分 作用--倍增 10-15级倍增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倍增系统
入射光照射到光电阴极K上,发射光电子,经电子光学系统 加速,聚焦到倍增极上,发射出多个二次电子;电子经n级 倍增极,形成放大的阳极电流,在负载RL上产生放大的信 号输出。
如果每个电子落到某一倍增极上从该倍增极打出σ个二次 电子,那么很明显地: 式中,I—阳极电流;i0 —光阴极发出的光电流;n—光电倍 增极的级数。 光电倍增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 可用下式表示: β = =
高压供电电路--分压电阻的确定
IAmax
IR
I R 10 ~ 20
总电压UAK 在1000~1500 V之间, I A max 倍增极极间电压UD在80~100V之 间--可以确定分压电阻
高压供电电路--分压电阻的确定
实例:
说明: i. 第一级对阴极电流形成影响最大,高出20~30V
ii. 中间级均匀分配 iii. 最后一级,要高,克服空间电荷区的影响.
光电倍增管的频率特性很好,f高达106HZ或更高时仍能保持 高的灵敏度。
6、疲乏特性
光电倍增管在工作过程中灵敏度要降低,其原因是最后几 极倍增极的疲劳。曲线1和2各画出了相应于横坐标所给阳极电 流Iα 值,经过20分钟和40分钟后的灵敏度降低的情况。管子工 作的头几分钟,疲劳得最快,以后疲劳过程就逐渐缓慢了。即 使阳极电流非常微弱,还是有疲劳现象,只是灵敏度的降低相 当慢而已。 若测量过程中,阳极电流不超过1毫安,则每次测量后, 把管子放在暗室中几昼夜,其灵敏度能恢复到近于初始值。而 管子的衰老是不可逆的变化
第三章 光电信息转换
§3.1 光电信息转换器件
§3.2 光电信息转换集成器件
§3.3 光电信息转换组合器件
§3.1.1 光电培增管
光电培增管是外光电效应探测器,把微弱的入射光转换成 光电子,并获得培增的重要的真空光电发射器件。 一.结构与原理
1、结构
光电倍增管由光窗、光电阴极、电子光学系统、电子倍增系 统和阳极等 五个主要部分组成,其外形如图。
非 聚 焦 型
百叶窗式
盒栅式
收集率较高(可达95%),结构紧凑, 但极间电子渡越时间零散较大。
阳极
作用:--收集最末一级倍增极发射出来的二次电子, 向外电路输出电流。 结构:--具有较高电子收集率,能承受较大电流密度, 在阳极附近空间不产生空间电荷效应。阳极广泛采用栅 网状结构。
光电倍增管分类 • 1.按进光方式: A侧窗式 B端窗式;
(3)倍增极结构
倍增极结构形式
聚 焦 型 直瓦片式 圆瓦片式
特点
极间电子渡越时间零散小,但绝缘支架 可能积累电荷而影响电子光学系统的稳 定性。 结构紧凑,体积小,但灵敏度的均匀性 差些。 工作面积大,与大面积光电阴极配合可 制成探测弱光的倍增管,但极间电压高 时,有的电子可能越级穿过,收集率较 低,渡越时间零散较大。
光电倍增管应用举例
滨松生产的高通量(high-throughput)PET系统
光电倍增管应用举例
PET扫描图像显示了许多疾病的早期征兆
高压供电电路--并联电容的确定
探测光脉冲,最后几级脉冲电流很大,极间电压不稳 --最后几级并联旁路电容C1、C2、C3。
C1 C2 C3
2
为 增 的 次 射 倍 极 二 发 系

I At n C1 1 M kn M
四.光电倍增管的供电
2、供电电压的极性
一般的分压电路中采用阳极接地,负高压供电。如图。
4、倍增系统 倍增系统是由许多倍增极组成的综合体,每个倍增极都是 由二次电子倍增材料构成的,具有使一次电子倍增的能力。 因此倍增系统是决定整管灵敏度最关键的部分。
(1)二次发射电子
具有足够动能的电子轰击某些材料时,材料表面将发射新 的电子,种现象称为二次电子发射。轰击材料的入射电子 称为一次电子。 (2)倍增极的原理及结构
K h
D1 D2 Dn Rl Rn
A
V0
R1
R2
二.组成部分
1、光窗 光窗是入射光的通道,是对光吸收较多的部分。通常有侧 窗和端窗两种,侧窗一般使用反射式光电阴极,而端窗一般使 用半透明光电阴极,光电阴极材料沉积在入射窗的内侧面。 常用的光窗材料有钠钙玻璃、硼硅玻璃、紫外玻璃、熔凝石英 和氟镁玻璃等。 如:硼硅玻璃,其透射光谱范围从300nm到红外 熔融石英,其透紫外波长可达到160nm
4、放大特性
光电倍增管的电流放 大系数β 或灵敏度随 电源电压U增大的关 系,称为放大特性。 随着电源电压升高, 电子在电场中的速度 加快,动能增大,电 子在倍增电极中可打 出更多的二次发射电 子,因而放大系数或 灵敏度增大。工程上 有时利用这一性质来 自动调节光电倍增管 的灵敏度。
5、频率特性
K h
D1 R1 R2
A
V0
D2
Dn
Rn
Rl
这种供电方式的好处:可消除外部信号输出电路与阳极 之间的电位差 这种供电方式的缺点:由于靠近管子玻壳的金属支架或 磁屏蔽筒接地,它们与阴极和倍增极之间存在较高的电位差, 结果使某些光电子打到玻壳上产生噪声
高压供电电路--接地方式
阳极接地(负高压接法 ) 阴极接地(正高压接法)
四、 光电倍增管的工作电路
--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常用的光探 测器件中,其工作电路是最为复杂的。
工作电路: 高压供电电路
分压电阻的确定 并联电容的确定
高压电源 接地方式
四.光电倍增管的供电
1、高压供电 为了使光电倍增管能正常工作,通常需要在阴极(K)和 阳极(A)之间加上近千伏的高压。同时还需要在阴极、聚焦 极、倍增极和阳极之间分配一定的极间电压,保证光电子 能被有效收集,光电流通过倍增极系统得放大。最常用的 分压器是采用一组电阻跨接在阴极与阳极之间。
7、暗电流
光电倍增管的暗电流是指在施加规定的电压后,在无光 照情况下测定的阳极电流。在测量微弱光强时,其影响特别 大。 暗电流的来源: ①光电阴极和光电倍增管的热电子发射 ②光电倍增管的极间漏电流 ③场致发射 减少暗电流的办法: ①采用热电子发射能力弱的光电阴极和倍增极 ②采用合适的屏蔽减小自然界中辐射线照射 ③致冷 ④将入射光调制成一定频率的周期信号,而输出电路中加 一选频放大器
2、工作原理
光子透过入射窗口入射到光电阴极上
光电阴极的电子受光子激发,离开表面发射到真空中 光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和电子光学系统聚焦入射到第一倍 增极D1上, 倍增极将发射出比入射电子数目更多的二次 电子。入射电子经N 级倍增极倍增后,光电子就放大N次。 经过倍增后的二次电子由阳极A收集起来,形成阳极光 电流,在 负载RL上产生信号电压。
2、光电阴极 它的作用是接收入射光,向外发射光电子。制作光电阴极 的材料多是化合物半导体,它决定了倍增管光谱特性的长 波阈值,同时也决定了整管的灵敏度。 3、电子光学系统 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①使光电阴极发射的光电子尽可能 全部会聚到第一倍增极上,而将其它部分的杂散热电子散 射掉,提高信噪比,一般用电子收集率o表示。②使阴极 面上各处发射的光电子在电子光学系统中渡越时间尽可能 相等,使渡越时间差异最小,以保证光电倍增管的快速响 应,一般渡越时间的离散性△t用表示。
1、光电特性
阳极光电流与入射于光电阴极的光通量之间的函数 关系,称为倍增管的光电特性。
在相当宽的范围内为直线。当 光通量很大时,特性曲线开始 明显偏离直线。在工作时阴极 不能有强光照射,否则易损坏 管子。因它的灵敏度高,光电 倍增管允许测量非常小的光通 量,或所需放大器的级数可以 较少。
2、光谱特性
光电倍增管分类 • 2.电极工作方式: A透射式 B反射式; • 3.倍增极数目: A单极 B多极; • 4.倍增极系统结构: A盒状 B圆笼式 C百叶窗式 D直线瓦片式 • 5.光电阴极材料:CsSb、Ag-O-Cs、多碱
三、光电倍增管的主要特性参数 1.灵敏度 3.光电特性 5.伏安特性 7.暗电流 9.噪声 2.电流增益 4.光谱特性 6.时间特性 8.疲劳特性
图为倍增管各电极的连接线路。为简单起见, 只画了四个倍增极。 倍增系统有聚焦型和非聚焦型两类。
聚焦型倍增系统倍增极的结构形式有直瓦 片式、圆瓦片式;非聚焦倍增系统倍增极 的结构形式有百叶窗式和盒栅式。
(3)倍增极结构
光电倍增管中的倍增极一 般由几级到十五级组成, 光电倍增管按倍增极结构 可分为聚焦型与非聚焦型 两种。 非聚焦型光电倍增管有百 叶窗型(图a)与盒栅式 (图b)两种结构; 聚焦型有瓦片静电聚焦型 (图c)和圆瓦片式(图d) 两种结构。
优点:便于与后面放大器 相连,操作安全 缺点:阴极负高压,屏蔽 困难,暗电流和噪声大。
优点:屏蔽罩靠近阴极,效果 好;暗电流小,噪声低 缺点:高压不利于安全操作; 接耐压很高的隔直电容器。
光电倍增管应用举例 闪烁计数器: 闪烁晶体(NaI) + 光电倍增管
PET系统
注入放射性物质,放射正电子,同周围的电子结合 淬灭,射出511kev的γ射线,由探测器接收,可确定 体内淬灭电子位置,得到CT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