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一)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一)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一)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一)

【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

Ⅰ、知识要点: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货币的职能

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知识网络:

Ⅰ、基本概念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3.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6.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从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Ⅱ、基本原理、观点

1.商品经济的产生的发展

⑴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⑵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⑶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条件是:—是社会分工——这是商品经济生产和发展的

一般基础。二是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使商品交换成为现实。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⑴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

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也就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价值是和商品交换相联系的,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⑵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是因为: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了它,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才能用于交换。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此也就不能成为商品。(失去了使用价值的废品,也就不具有价值。废品收购站的废品仍有一定的价值,但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价值。②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交换的基础。有了它,千差万别的商品才能相互比较,并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一种物品尽管有很大的效用,如果没有人的劳动消耗在上面,,便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

⑴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它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的。(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是不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构成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具有确定性和统一性,但它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愈高,生产单位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愈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愈小。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愈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愈大。可见,商品价值量是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的。但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无论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因为在单位时间内商品数量增加的同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所以作为两者乘积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在于不断降低商品中的人劳动消耗,不断增加社会财富。

⑶由于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但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却意味着这个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了。由于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又不变,因此这个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的同一劳动所创造的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增加。可见,商品生产者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他在同一时间里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成正比例。

4.货币及其职能

⑴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从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⑵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⑶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价

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通过货币的职能反映从来)

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如何正确认识市场上的价格战

⑴竞争是价值规律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而价格竞争又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当某一企业为了扩大市场的占有率,适当合理降价,采取薄利多销的竞争手段时,或是率先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商品时,都是正常的竞争行为。它可以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使消费者得到实惠,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民族工业。这样的价格竞争是可以肯定的。

⑵但是降价必须有一定的限度。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当企业为了占有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价格长期地背离价值规律,这样的竞争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也是违法行为。它会减少企业的利润或是效益,使企业难以实现扩大再生产,使国家的利益受损,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最终有损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予以制止。

⑶所以说,降价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有得有失。在一定条件下,降价是可供选择的一种竞争手段,但过度依赖价格战,是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形成的。市场竞争除了价格竞争外,还有质量、品种、服务等方面的竞争。长远看,企业应该依靠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质量,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改善服务,树立名牌,努力开拓国内市场,这样,才能使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重、难点分析】

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商品的价值不能离开使用

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即使耗费了人类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也不是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能离开价值,离开价值的使用价值便不是商品,因为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所以,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处于商品统一体中,二者缺一不可。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排斥的。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实现价

值,这就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对于消费者来说,他是为了占有使用价值,这就必须把商品的价值让渡给生产者。因此,不管是商品的生产者或是消费者,都不可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别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商品两个基本属性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2.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比↑反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单位商品反比商品的

价值量正比价值总量

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

↑反比↓反比

个别劳动时间

【历年高考试题分析】

例1.从根本上说,商品的价格水平决定于

A.商品的供求状况

B.人们对商品的偏好

C.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政府部门对商品价格的控制和调整

【解题思路】:这是97年高考的一道单项选择题。考查的是“商品的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这一基本知识,要求的难度较低。只有掌握了商品的价格、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就易选出C。

例2.13、商家在促销时常采用这样的办法:为使消费者更多地购买自己的某种商品,往往降低该商品的单价。这表明

A、降低商品的价格就能扩大其销售量

B、降低商品的价值就能扩大其销售量

C、薄利多销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D、降低成本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解题思路】:98年此题考查的是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即改善管理,革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减少劳动消耗,降低该厂

单位商品的成本,以此降低该厂单位商品的价格。这样该厂生产的商品的出厂价就与市场上同类商品的销

不定项选择题

7.据《澳门日报》1997年11月5日报道,目前在内地电话机市场占有最大份额的是广东惠州的TCL 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电话机厂家,在世界同行业中居第三位。TCL公司成功的关键是注重质量和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注重质量和不断创新”对该公司成功所起的作用在于

A.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价值

B.有利于减少其产品的劳动消耗

C.有利于其产品价值的实现

D.能使其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8.如果一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那他在供求关系不断变化的市场交换中

A.必然亏本

B.必然赚钱

C.既不赚钱,又不亏本

D.可能赚钱,也可能亏本

9.某地农民用海尔洗衣机洗土豆、白薯,结果泥土将洗衣机下水口堵塞了,他们以此为由向海尔集团投诉。“海尔”接到投诉后立即决定生产下水口扩大,面向农村市场生产既能洗衣又能洗土豆、白薯的洗衣机。“海尔”经营之道的经济学依据是

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适销对路的商品能使生产者更好地实现其价值

D.商品效用越多越好,其价值也越大

10.商店中一台“长虹”彩电的标价是2880元。这里的2880元是

A.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B.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C.是观念上的货币

D.是“长虹”彩电的价格

11.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的资金投向技术创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商品开发和技术重创新机制。”这表明

A.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保证其使用价值

B.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价值量

C.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减少个别劳动时间,降低劳动消耗

D.注重市场信息,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12.“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A.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B.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进行

C.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D.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三)简答题

13.俗话说:一分钱买一分货。但在现实生活中,一分钱不止买一分货或买不到一分货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是为什么?

(四)辨析题

14.甲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没有实际意义。

乙表示不同意,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只有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才有实现意义。

15.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五)论述题

16.某班同学讨论为什么“春节期间比国庆期间苹果价格贵”的问题,同学们发言踊跃,各抒己见。

同学甲:国庆节期间的苹果刚摘下来,水分多,味道酸甜;到了春节,苹果水分少了、味道甘甜,当然价格要贵。

同学乙:春节期间苹果供应量比国庆期间要少,而人们走亲访友需求增多,供不应求造成价格自然上涨。

同学丙:甲、乙的观点我都不同意,从国庆节到春节,经过几个月的包装,储存,耗费了人们大量劳动,价值量增大了,价格自然要贵。

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

⑴分别评析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

⑵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D 5.B 6.D

(二)不定项选择题

7.C、D 8.D 9.A、B、C 10.B、C、D 11.A、C、D 12.A、C、D

(三)简答题

13.⑴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所以,从总

体上讲,从理论上讲,一分钱只能买一分钱的货。⑵在实际生活中,在个别的商品交换中,受商品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并不是与价值一致的,价格时而低于价值,时而高于价值。也就是说,一分钱不止买一分货或买不到一分钱的货。价格低于价值时,一分钱不止买一分的货;价格高于价值时,一分钱买不到一分钱的货。

(四)辨析题

14.⑴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中可知: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获得更多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则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具有实际意义。

⑵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要起作用。违背价值规律,就会受到处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对商品生产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⑶根据以上的分析,甲、乙的看法都是不对的。

15.⑴这种说法认识到提高竞争力与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关系,但认为只要改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能提高竞争力是不科学的。

⑵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价值量决定商品的价格,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⑶当企业生产的商品适应市场需求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能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可以获得比别人多的利润,提高竞争力。

⑷当企业生产的商品不适应市场需求,而又不根据市场需要盲目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造成库存积压,削弱竞争能力。

(五)论述题

16. ⑴同学甲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标准来衡量苹果价格的贵贱是错误的,因为价格的高低是由价值的大小决定的,而不是由它的使用价值决定的。

同学乙正确地指出了苹果作为商品,它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但没有指出苹果自身价值的增加,是片面的。

同学丙正确地指出了苹果经过人们劳动加工,自身价值增加了,因此,价格相应上涨,但没有指出苹果价格要受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

⑵对这一问题的正确理解应是: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的高低由价值大小决定。③商品的供求关系会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基于上述道理,春节期间比国庆期间苹果价格贵的原因:①从国庆到春节,苹果经过几个月的保存、包装、运输等,耗费了较多的劳动,增加了价值量,因而价格贵一些。②国庆期间,正值苹果收获时节,供大于求,因而价格要便宜些;春节期间,苹果供应少,而需求增多,因而价格上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思政作业)—价值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时间:2011年8月末 地点:信阳息县城郊水果蔬菜市场、城郊乡部分村庄 调查对象:某一经营蔬菜批发零售的老板、部分家庭主妇、一位大学生、一位专门经营蔬菜种植的菜农 调查范围:与市场关系比较密切的人群(人员范围)、息县县城及附近地区(地域范围) (具体事例、数据、理论分析、展望、对策、建议、调查手段、过程、分析结果)秋季一到,我县的农村居民又要张罗着买蒜种了,以期自家有一些新鲜蔬菜,方便日常食用。据调查所得,我县去年大蒜价格持续居高不下,达到每斤6元之高;事实上,该现象在全国范围内都很普遍,其主要原因是2009年冬季持续低温冷害导致大蒜产量大幅下降而人们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再看今年,市场上的大蒜已是每斤0.8元的低价了。明明今年大蒜的质量普遍比去年好的太多,为什么不能如去年一样卖个好价钱呢?这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交换价值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大蒜的价格会在一年内迅速回落,而不是持续走高了。在我县市场上,去年出现大蒜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市场上的大蒜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大蒜供应不足,而需求不减,买者同买者就会竞争,从而使价格高于价值;而今年大蒜供应量足以满足市场需要了,甚至过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为了尽快出售自己的库存大蒜,避免其因为库存损耗(如:大蒜变质、脱水而减重等)使成本增加,卖者同卖者就会竞争,从而出现了今年价格低于价值的情况。可见,供求关系会影响价格,使价格上下波动。其实反过来,价格的上下波动也会影响供给和需求。还是以大蒜为例,当大蒜的价格高于价值时,人们看到经营大蒜有利可图,于是很多蒜农加大了大蒜的种植量,甚至有的人舍本业转而种大蒜,导致大蒜生产量增幅较大,使市场的大蒜供应处于饱和甚至过饱和状态,改变了供求关系,导致大蒜价格下降;当大蒜的价格低于价值时,蒜农盈利空间变小甚至亏本,为了获利,他们就会减少或停止大蒜的生产,这样一来,下一年大蒜的产量就会下降,从而改变供求关系,导致大蒜价格再次上涨。这就是为什么大蒜的价格会上下波动、有起有落了。 众所周知,一辆自行车,它的价格再贵,也不会贵过一辆轿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俗语说:“一分价钱一分货”了。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生产一辆自行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远低于生产一辆轿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那么轿车的价值量远高于自行车。交换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我们再看大蒜的情况。据一位农民介绍,每亩地大约需要大蒜蒜种300斤,一斤蒜种正常价格在1元左右。加上耕地、购买地膜、浇水、施肥、田间管理等各种费用加在一起再加上人工成本,2009年以前每亩地的成本大约900元。但是,2009年以来,蒜种价格猛涨,仅此一项就比2008年翻几番,又加上化肥、地膜等产品的价格也不断上涨。所以,2009—2010年蒜农投入的成本比往年大幅上涨,达到约1700元。而由于2009年末—2010年初气温持续偏低,大蒜越冬期长,蒜苗返青推迟,生长缓慢,直接导致成熟期推迟了大约半个月,同时也对大蒜的单产造成了很大影响,由以前的亩产约1200公斤降为亩产1000公斤。付出的成本多了,得到的产品少了,由于2009—2010年全国普遍如此,2010年生产大蒜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上升了,大蒜的价格是以价值量为依据,这也就是为何2010年的大蒜价

商品和商品经济教案

商品和商品经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使学生了解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含义、存在条件及基本类型,掌握商品与物品、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方面: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觉悟方面: 学好商品经济理论,有助于正确认识经济现象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学生树立商品意识,为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好理论上的准备。

第一框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教学重点】 商品的概念。它是经济常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以后的一系列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教学难点】

商品的概念【教学方法】举例法,讨论法,阅读 法,讲解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首先,老师请同学们看一样东西(展示道具:钥匙 扣),这是朋友送给我的小礼物,下面请同学们回 答:这是什么?(提问)好,同学们回答的都对, 它既是钥匙扣、小礼物,也是个小东西、小物品。 试想,如果我把这个钥匙扣拿到市场上去卖,那它 又是什么?答:(商品教师:商品是经济常识中 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所以我们第一课就来学习有 关商品和商品经济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节第一框:一、商品和商品 经济的含义(多媒体) (二)讲授新课一.商品的定义。 提问)曾经有个学生问我“凡是用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商品”吗?那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怎样的? (教师)“凡是用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商品”,这只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现象上看问题,我们要求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给商品下个科学的定义。大家知道现实生活当中有人用钱买官,搞权

钱交易,也有人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名誉和良心,照这么说,人的名誉、权力、良心、官位都也是商品了吗? 师:看来同学们不认可人的名誉、良心、官位、权力是商品这一说,确实,这些东西不是商品,也不应该成为商品。看来大家对“凡是用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商品” 这句话有疑问,我们来做个比较,例如:你们所用的学习用具(书、笔、纸、墨)、身上穿的衣服等是物品,而名誉、良心等不是物品,是不能买卖的,所以他们不是商品,因此,商品首先必须是物品(教师)那么,物品是否也都是商品吗?像大自然空气中的氧气,水就不是商品,但是医院里给病人输的氧气和超市里卖的矿泉水在某种条件下实现了从非商品向商品的转化,那么这个条件又是什么呢?(只有经过劳动加工的物品,才有可能成为商品)小结:现在我们可以对上面所学的内容进行一次小结,就是说:经过劳动加工的物品是劳动产品,即劳动产品是消化人的体力和脑力创造出来的。所以说,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是不能成为商品。例如:空气,未开发的矿泉水等。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一)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一) 【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 Ⅰ、知识要点: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货币的职能 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知识网络: Ⅰ、基本概念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3.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6.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从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Ⅱ、基本原理、观点 1.商品经济的产生的发展

⑴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⑵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⑶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条件是:—是社会分工——这是商品经济生产和发展的 一般基础。二是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使商品交换成为现实。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⑴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 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也就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价值是和商品交换相联系的,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⑵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是因为: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了它,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才能用于交换。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此也就不能成为商品。(失去了使用价值的废品,也就不具有价值。废品收购站的废品仍有一定的价值,但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价值。②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交换的基础。有了它,千差万别的商品才能相互比较,并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一种物品尽管有很大的效用,如果没有人的劳动消耗在上面,,便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 ⑴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它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的。(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是不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构成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具有确定性和统一性,但它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愈高,生产单位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愈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愈小。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愈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愈大。可见,商品价值量是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的。但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无论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因为在单位时间内商品数量增加的同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所以作为两者乘积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在于不断降低商品中的人劳动消耗,不断增加社会财富。 ⑶由于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但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却意味着这个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了。由于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又不变,因此这个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的同一劳动所创造的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增加。可见,商品生产者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他在同一时间里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成正比例。 4.货币及其职能 ⑴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从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⑵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⑶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价 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通过货币的职能反映从来) 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如何正确认识市场上的价格战 ⑴竞争是价值规律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而价格竞争又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当某一企业为了扩大市场的占有率,适当合理降价,采取薄利多销的竞争手段时,或是率先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商品时,都是正常的竞争行为。它可以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使消费者得到实惠,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民族工业。这样的价格竞争是可以肯定的。

商品与货币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一、名词解释 商品、商品经济、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货币、价值尺度、价格、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价值规律 二、单项选择题 ⒈ 商品是() ①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② 任何社会的劳动产品 ③ 任何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④ 不要求等价补偿的物品 ⒉ 商品的二因素是() ① 价值与价值量② 使用价值与效用 ③ 价值与交换价值④ 使用价值与价值 ⒊ 商品的价值量是() ① 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大小决定;② 由商品生产者在生产中实际付出的劳动决定的;③ 生产技术决定的;④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⒋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① 成正比② 成反比③ 反方向变动④ 同方向变动 ⒌ 形成商品二因素的原因是() ① 生产商品的劳动需要人和工具 ② 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③ 生产商品的劳动同时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④ 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⒍ 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 ①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②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③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④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⒎ 劳动的二重性是() ① 两次劳动;② 两种劳动;③ 两种具体形式的劳动; ④ 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侧面 ⒏ 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①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②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分工 ③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④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⒐ 私有制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① 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 ②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③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矛盾 ④ 商品生产中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⒑ 货币的本质是() ①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② 人们为方便交换而发明的一种工具; ③ 金银等贵金属④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⒒ 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 ① 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② 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③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④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⒓ 决定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因素包括() ① 待实现的商品价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② 流通中实际具有的货币量 ③ 纸币发行量④ 社会贮藏的金属货币量 ⒔ 通货膨胀是() ① 任何形式的货币流通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现象 ② 伴随商品生产一同出现的现象 ③ 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 ④ 纸币发行数量超过了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产生的现象 ⒕ 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精华版)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试题: 价值规律的基本资料是什么? 答案: 价值规律的基本资料是: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解析: 价值规律的基本资料: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相关题目】 价值规律的基本资料包括。 选项A、价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选项B、商品的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选项C、商品交换的比例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 选项D、商品交换务必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选项E、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 价值规律的基本资料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选项E,价格决定于价值,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相关阅读】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善,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务必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发生主要是商品生产技术的比较,优胜劣汰,以此不断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其表现形式是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其优胜劣汰、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论在私有制社会还是在公有制社会,只要有商品经济,都发生作用。 基本资料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 交换原则 ①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生产者总想提高价格,而消费者又想降低价格,所以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必然构成等价交换的趋势。 ②在商品交换中,如果一方总占便宜,另一方总吃亏,那么这样的商品交换是不能持续下去的。 客观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务必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在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也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就应与价值相符。价值规律的这一客观要求,作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支配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运动,调节着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刺激着商品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败。 实质比较 实际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是偶然的,不一致却是经常发生的。这是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发生变动。 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务必等价交换这一客观规律,对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起着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自发地调节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也就是调节着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商品的含义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 1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 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 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X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

常识积累:商品与价值规律

常识积累:商品与价值规律 商品及其属性 (一)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具备两个条件:劳动产品;用于交换。 ②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交换实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二)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自然属性。体现人与物的关系。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社会属性。是商品的独有属性。体现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的劳动关系。 二者关系: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一种物品要想成为商品,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二者缺一不可。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三)商品价值量及其有关的概念。 1.概念 商品价值量:衡量单位商品价值大小。 2.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某种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明确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分类。 含义: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分类: ①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企业或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某个行业或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2)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 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商品的价值相符。 3、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的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总结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商品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 (4)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本质上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5)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价值的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但这只是普通的使用物品,而不是商品。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由劳动二重性决定。劳动二重性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两方面。 (2)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 (2)商品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3)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它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 (5)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包括: 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③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6)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5、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

第2章 商品与货币(习题及答案)

第2章商品与货币 一、单选题 1.两种不同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交换的原因是: A.它们都有价值 B.它们都有效用 C.它们都有交换价值 C.它们都是劳动产品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生产商品过程中的两次劳动 B.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 C.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D.生产商品的先后两次劳动 3.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A.抽象劳动 B.交换价值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与集体劳动的矛盾 5.货币的本质是: A.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C.稳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流通手段 6.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的特点是: 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B.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关系 C.是永恒的经济范畴 D.是商品生产特有的历史范畴 7.商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价格与本身的价值成反比例变化 B.以交换价值为基础而变动 C.商品价格与本身的价值成正比例变化 D.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 二、多选题 1.劳动生产率的两种表示方法是: A.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 B.劳动生产力与使用价值量的比例 C.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与个别劳动的比例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贮藏手段 C.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 3.一定时期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 A.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B.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C.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 D.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三、名词解释 1.商品使用价值 2.交换价值 3.价值 4.具体劳动 5.抽象劳动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简单劳动 8.复杂劳动

经济常识第一课: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

经济常识第一课: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知识点复习(人教版)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 了第一次社会分工,有了商品和商品交换,生产力进一步的发展(根本原因),第二次分工出现,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 2、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3、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私有制。 4、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条件:一是社会性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 一般基础。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的出现,使得交换从必要变为现实。 5、商品经济的类型:小商品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 经济。 6、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 性,它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它不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 7、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 性。它反映的是人和人的关系,它是商品的特有属性。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8、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也称作商品的 两个因素,二者是统一的: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第一,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第二,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让出使用价值,消费者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让出商品的价值。) 9、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决 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或物质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如衣服可以御寒,食物可以充饥等。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 2.交换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因而作为商品又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交换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来解决;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二)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作为商品两个因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具体劳动是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如生产家具、打板做衣服、烹调等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久性条件。这一过程,是人们以特定的劳动方

第一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教案

第一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重点:商品的含义; 难点:商品经济的产生; 素质要求: 1、知识方面: 识记: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存在条件和类型; 理解: ⑴商品的定义; ⑵商品与物品的区别与联系; ⑶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进 行分析,哪些属于商品 2、能力方面: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培养商品意识。应充分认识到商品经济不 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商品经济, 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重点及解决办法: 商品的概念:商品的概念是本课乃至全书最基本的概

念,以后课文中的一系列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概 念的基础上的,所以商品的概念是本课的重点,必须让 学生对它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 要准确地理解商品的概念,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 一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要让学 生对商品有正确理解,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教 师讲清商品的要领并通过插图讲解商品、劳动产品和物 品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制出表格,以加深理解。 难点及解决办法: 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 有着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理解它的产生条件,可以进一 步理解它存在的条件,这就为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 品经济的原因打下了基础,因此,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这部分要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1)商品经济产生的过程。谭这部分时,要注意讲清什么是商品交换?什么是商品生产?什么是商品经济?帮助学生加深对商品经济及其产生过程的理解。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讲这部分时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产生了交换的必 要性。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它使得 交换从必要变为现实。讲解时,可以先提出问题,然后 由学生看书,自己概括,从而得出结论。复习提问

(价格和价值规律)

价格和价值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1、识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2理解价值规律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3、能力运用价值规律分析一些简单的经济现象 教学重难点:等价交换的原则是怎样得到贯彻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复习旧课(略) 导入新课:我想我们作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最关心的就是商品的价格。但是商品的价格总是捉摸不定,同样一种商品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价格,甚至在同一时间,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地方的价格也时常是不一样的。这些经济现象让我们眼花缭乱。我们现在学习经济常识就是要透过现象看到其一些本质性的东西。那么,这些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到底蕴藏着那些规律性的东西呢?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会有一个大致地了解。下面,首先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5页,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课本上第一段小字部分中,一位经济学家说过:“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价值规律象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变化和发展。那么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呢?大家看书,一起回答。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其实这些内容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 提问:我们知道商品经济包括两个部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那么请问价值规律的第一个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针对商品生产领域还是从商品交换的角度来讲述的?(学生回答)教师: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商品生产的规律。提问:那么,价值规律的第二个内容: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它又是从哪个角度去讲述的呢?(学生回答)教师:很明显,这第二个内容自然是从商品交换的角度出发来讲述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价值规律其实讲的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规律。我们可以这么讲,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一定存在价值规律。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价值规律并不是商品经济唯一的规律,商品经济中有许多经济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价值规律是其基本规律。提问:既然有商品经济就存在价值规律,那么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否存在着价值规律呢?(学生回答)教师: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然存在着商品经济,所以,也就存在着价值规律。提问:那么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奴隶本身以及他们的劳动果实;在封建社会,农民要向地主交纳各种地租。在这里是否存在价值规律呢?(学生回答)教师:虽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存在着价值规律,但是价值规律是存在于商品经济中的,在这里,体现了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不是商品经济,所以就不存在价值规律。大家一定要记住: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规律,有商品经济才有价值规律。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想一想”:在货币出现以前的物物交换是不是一种等价交换?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货币出现以前的物物交换是等价交换,物物交换就是商品交换,它的本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自己的劳动,物物交换要按照两者的价值量进行交换。比如,二把石斧=一只羊,在这个等式中二把石斧之所以能换到一只羊,是因为两者所包含的价值量相等,即它们凝积了等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这种交换是等价值量交换,即:等价交换。对此可以这样理解(展示课件)商品交换要实行等价交换提示学生: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表现物物交换是商品交换结论:物物交换要实行等价交换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提问:那么在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也要遵行等价交换的原则,大家想一想,在这里等价交换有什么要求呢?(学生回答)教师: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值就由

商品和商品经济考点必修一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①商品、商品经济、商品生产的含义;②商品和商品经济哪个产生在前;③商品、劳动产品和一般物品的关系;④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 商品的基本属性:①两种属性的含义;②地位和所反映的关系;③两者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①含义和决定;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③劳动生产率(两种); ④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2)货币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①货币产生的过程;②一般等价物;③货币的含义;④本质 货币的职能:①价值尺度的含义、原因、所需要形态及价值价格的关系;②流通手段的含义及所需要形态;商品流通的含义和公式;③贮藏手段的含义和所需形态;④支付手段的含义;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区别;⑤世界货币的含义和作用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①纸币的产生过程;②纸币的含义及与货币的关系;③纸币的优点;④人民币的发行及目标;⑤正确对待货币的态度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①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②通货膨胀的含义和影响;③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④通货紧缩的含义、表现及应对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②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③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关系 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②刺激;③促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①公有制的范围;②国有经济的含义、作用及其体现;③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及其优越性;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及其作用;⑤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的区别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①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含义、区别及各自作用;②外资经济的范围和作用;③公有制的地位和体现;④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⑤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原因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①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②其他分配方式;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几种主要形式;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及其确立的客观必然性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①分配制度改革:保护合法收入,调动积极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①市场经济的含义;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是如何起作

【财经类】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第一框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使学生了解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含义、存在条件及基本类型,掌握商品与物品、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方面: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觉悟方面: 学好商品经济理论,有助于正确认识经济现象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学生树立商品意识,为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好理论上的准备。 【教学重点】 商品的概念。它是经济常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以后的一系列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教学难点】 商品的概念 【教学方法】举例法,讨论法,阅读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老师请同学们看一样东西(展示道具:钥匙扣),这是朋友送给我的小礼物,下面请同学们回答:这是什么?(提问)好,同学们回答的都对,它既是钥匙扣、小礼物,也是个小东西、小物品。试想,如果我把这个钥匙扣拿到市场上去卖,那它又是什么?答:(商品 教师:商品是经济常识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所以我们第一课就来学习有关商品和商品

经济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节第一框:一、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多媒体) (二)讲授新课 一.商品的定义。 (提问)曾经有个学生问我“凡是用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商品”吗?那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怎样的? (教师)“凡是用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商品”,这只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现象上看问题,我们要求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给商品下个科学的定义。大家知道现实生活当中有人用钱买官,搞权钱交易,也有人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名誉和良心,照这么说,人的名誉、权力、良心、官位都也是商品了吗? 师:看来同学们不认可人的名誉、良心、官位、权力是商品这一说,确实,这些东西不是商品,也不应该成为商品。看来大家对“凡是用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商品”这句话有疑问,我们来做个比较,例如:你们所用的学习用具(书、笔、纸、墨)、身上穿的衣服等是物品,而名誉、良心等不是物品,是不能买卖的,所以他们不是商品,因此,商品首先必须是物品 (教师)那么,物品是否也都是商品吗?像大自然空气中的氧气,水就不是商品,但是医院里给病人输的氧气和超市里卖的矿泉水在某种条件下实现了从非商品向商品的转化,那么这个条件又是什么呢?(只有经过劳动加工的物品,才有可能成为商品) 小结:现在我们可以对上面所学的内容进行一次小结,就是说:经过劳动加工的物品是劳动产品,即劳动产品是消化人的体力和脑力创造出来的。所以说,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是不能成为商品。例如:空气,未开发的矿泉水等。 (教师):那么接下来又有个问题,就是说是劳动产品就一定是商品吗?例如:农民朋友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粮食,向地主交的租粮,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让学生看书第六页回答问题) (学生):不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能成为商品。 (教师):是的,大家一起把书打开,看书上第六页第二段,劳动产品如果不能用于交换,也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商品不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的,而是供别人,供社会消费的,并且是通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的。前面提到的农民生产的粮食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是供给自己消费而不是供给别人,供给社会,所以这些粮食不是商品,向地主交的租粮尽管是供给别人消费的,但是由于不是通过交换才到达地主手中,而是一种无偿的转让,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它本身就不能用于交换的,所以这三样东西都不是商品。 (教师)同学们回答正确。通过讨论,我们可归纳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凡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板书)

第2课时《价格和价值规律》教案

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第二框《价格和价值规律》教案 授课人:惠毅龙 一、课标要求: 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值规律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根据某一商品的价格变化制作价格曲线图,分析价格变化的原因。 3、思想目标:正确看待商品价格的变化,培养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 1、影响价格的因素 2、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四、教学难点: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导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商品和货币,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有关商品和货币的内容。首先我们学习到了商品的含义是什么? 生: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师:商品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生:使用价值和价值。 师: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购买商品就需要用到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生: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师:货币在行使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在日常生活中,商品价格总在不断变动,不仅不同商品的价格不同,就是在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价格也不尽相同;但是,商品的价格不会无线上涨,也不会无线下跌,是由规律可循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价格和价值规律。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说一下你认为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生:时间、季节、心理等。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啊。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价格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所以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板书)价值决定价格,这是导致不同商品价格不相同的根本原因。 那价值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衡量劳动的自然尺度是时间,但并不是所有的时间都可以衡量商品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板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决定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应该是不变的,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价格会有变动呢?说明价格不仅受到价值的影响,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商品的价格。 在去年的时候,猪肉价格上涨,导致价格上涨的原因在供给量小于需求量,说明供求会影响商品的价格。例:冬天卖棉衣——棉衣价格高,夏天卖棉衣——棉衣价格低;在超市买方便面便宜,在火车上买方便面贵;中国的瓷器在国内卖便宜,在国外卖贵。板书价格 影响供求。反过来价格也会影响供求,商品价格高,需求量就小,价格低,需求量就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