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政治经济学第1 章 商品
劳动者在一定劳动时间内的紧张程度。
30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现在生产该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 此,过去生产的商品也要由现在已 经变化了的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决定。
3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两重涵义:
(1)在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领域,
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
它是价值决定的基础;是从社会生产条
种劳动的转化。
47
c.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d.劳动对象的状况; e.自然条件的差异等。
38
(3)研究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
基本原则。
马克思说:“不管生产力发生了
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
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39
部门劳动生产率
单位商品价值量
每小时
15
15
15
15
40
部门劳动生产率
15
1只羊
交
换
2把斧子
共同的质
劳动产品
凝结着劳动
价 值16Fra bibliotek商 品 二 因 素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形式
价
值
基础
17
商 品 二 因 素
使用价值
价 值
18
3、价值是凝结(或物化)在 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
(1)不同商品的价值:质同量异 (2)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19
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
矛盾统一体。 (1)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 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A.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 B.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 C.有使用价值,是劳动产品,自主消费 (2)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 (3)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 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第三章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电子货币的优缺点:
• 优点:1、体积小: 电子货币就是存在信用卡大小的塑料智能卡中 的加了密的数据,而这种智能卡又可以放到手掌大小的电子钱包中。 • 2、方便:你甚至可以在家里“下载”属于你的电子现金,把它暂 时存在硬盘中。你可以通过电话使用这些智能卡,直接通过电话支 付。你可以随时用你的电子钱包检查商店是否从你手中取走了你应 该支付的钱数。现金将退化为一个“数字”,一个你可能永远也不 会见到的加了密的数字化信息。 • 3、位流:已经是数字化的了。在几乎所有这样的交易中,已经不 存在"物理的"货币交换了。你大概永远不会看到,由北京建行拆借 给工商行的1000万人民币被汽车载着穿过长安街,以完成这样一笔 交易。事实上,这些交易都已经通过"位流"以电子方式完成了。 • 4、节约:在美国,每年就需要花费600亿美元运输、保存和处理现 金货币, • 缺陷:易受攻击的电子货币体系将导致可怕的经济大混乱!让我们 抖胆想象一下吧:网络黑客们利用他们长时间在Internet练就的攻击 本领,哄骗了电子货币系统,从而建立了一个“桌面造币厂”!其 结果是产生大量的恶意位流――伪造的电子现金将象洪水一样冲垮 世界金融体系,产生了全球性的极度通货膨胀――结局。
换中的物,是在许多个人和组织间交付和传递而保 持其价值不变的一种通货。
针首刀
直 径 周
描
述
特
征
公元前1066-前 221年
正
面
斜肩弧足空首布
描 述 正 面 反 面
直 特 径
征
周 公元前1066-前 221年
卢 氏
五铢钱 天 平 天 国 通 宝
北宋通宝
北 宋 的 交 子
会 子
咸丰钞票(银票)
2、商品经济产生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这是商品产生的前提条件。 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商品生产者之 间交换劳动产品的需要。但仅有分工并不能决定 交换必须采取商品形式,因而不能决定商品存在 的必然性。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这是商品存在的决定条件。它决定了不同商品生 产者的权利是平等的,需要通过对等的原则互相 交换产品。商品交换实质是实现所有权的转移, 这个条件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 商品经济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商品 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商品经济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 会分工的存在;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前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后者是商品经 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⒉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要能够用来交换,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就是物品的有用性。不同的物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 值,同一的物品可以具有多种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存在于一 切社会形态,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不体现特定社会的 经济关系。
⑸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黄金或白银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之间 充当货币,发挥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 ,必须是贵金属。但是,在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黄金作为世 界货币已经减少,某些经济发达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的货币 如美元,在一定程度上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 价值规律
两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交换, 说明这两种商品必定具有在质上共同的东西。这个同质的东 西就在于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耗费了一定量的人类劳动。 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只有 在有用物品作为商品时,才具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 会属性,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 的经济关系。
抽象劳动是指抛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 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或消耗。无论是在哪一种具体形式下进 行的劳动都要支出或消耗脑力和体力,这种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或消耗,对于生产任何商品的劳动来说都是相同的。可见,抽 象劳动只存在量的差别。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第一节 商品与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 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与自然 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 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之所以比自然经济优越和进步, 是因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从 事着专业化的生产,在分工和协作的关系下形成了相 互密切联系的社会生产体系,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 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政治经济学练习及答案(2)
2章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国家开放大学经济管理教学部王社荣第一部分学习要求重点掌握:1.名词:商品,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社会必要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2.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3.劳动生产率与价值决定的关系;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5.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掌握:1.名词: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熟练劳动,非熟练劳动,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2.价值形式的发展;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4.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
了解:1.一般经济规律及其特殊和个别表现形式;2.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命运。
第二部分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首先是从()开始的。
A.资本主义私有制B.商品C.货币D.资本2.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数量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A.都具有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C.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3.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了商品的()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4.商品是()A.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C.不进入商品流通而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D.为他人而生产的劳动产品5.商品的二重性是指()A.价值与价格B.使用价值与价格C.使用价值和价值D.交换价值和价值6.商品的价值是()A.使用价值的内容B.交换价值的内容C.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格的表现形式7.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8.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B.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C.生产同一商品时的两次劳动D.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10.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是()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11.就不同部门而言,价值量的决定以()为计量单位。
2021高考政治考点解析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考点突破1.价值规律的存在条件——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是一个客观规律,它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它同样也有一个存在的条件。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要注意以下两点:(1)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
它既不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规律,也不是某一个社会特有的规律,而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必须按价值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但是,人们也可以利用价值规律来发展商品经济,促进生产发展。
(2)价值规律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内在统一的。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从生产领域的角度讲商品价值的形成、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从商品流通领域的角度讲商品价值的实现。
价值规律实际上就是讲商品价值的生产与实现的问题。
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只有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才能体现出平等原则,商品交换才能正常进行下去。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而恰恰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
因为:第一,价格的波动是以价值为轴心的,不是脱离价值无限地上升或下降,所以仍然是价值决定价格。
第二,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格反过来也影响供求关系,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当价格高于价值时,就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扩大生产,从而使供求趋于平衡;反之,当价格低于价值时,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从而使价格逐渐上涨。
第三,虽然在每一次交易中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长远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的价值一致的。
4.正确理解“等价交换”原则(1)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等价交换的基础是价值量。
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价值规律是经济学重要的基本概念,它规定了非物质财富、实物财富以及商品交换之间的经济关系。
价值规律不仅反映着经济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也是揭示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财富的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以及货币的价值变迁规律,以及商品交换等重要经济概念。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价值的本质规律。
价值是由某种社会劳动活动创造的唯一标志,主要决定了物品经济价值的大小。
它包括物品本身的劳动价值以及消费者所赋予物品的使用价值。
二是价格规律。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它反映着价值的大小,因此,价格波动是必然的。
三是货币价值变迁规律。
货币是财富衡量的单位,它的价值是由实物和服务的价值构成的,也受经济形势的影响。
四是商品交换规律。
商品交换是指在一定的价格下,买家和卖家之间交换商品的行为,也反映了各种不同物品之间的价值关系。
以上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它们的理解和把握为经济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可以指导社会经济发展。
价值规律属于经济学基础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它是任何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形态的基本规则,是经济学分析形式主义的基础。
价值规律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价值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参照物。
了解价值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从而帮助我们做出更恰当的经济决策。
因此,价值规律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是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经济研究者应该加强对价值规律的研究,尤其是探讨价值规律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价值规律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还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经济常识1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含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 职能。
☆为什么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如何去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1)这里的货币 发挥了什么作用? (2)此时的货币 有何特点? (3) 为了将商品卖出去, 生产者应怎么办? (4)“惊险跳跃”指 流通中哪个阶段?
商品---货币(交换媒介)---商品
商 品 的 两 个 基 本 属 性
使用价值
物品能够满足人们 某种需要的属性, 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我们称之为商品的 自然属性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 差别的人类劳动, 就是商品的价值, 我们称之为商品的 社会属性
价
值
使用价值
充饥
拍照
阅览
观看
交 换
共同的东西
劳动产品
凝结着人类劳动
价值
体力 脑力 耗费
我需要斧子, 用我的羊和你 的斧子交换吧?
盐 矛 牛奶
红珍珠
咖啡
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 牛奶
相互需要对方的商品
盐
矛
咖啡
红珍珠
咩咩咩,喜羊羊
“一般等价物”耶
金银为何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你能归纳出货币的含义吗
金银等贵金属 固定充当一般 等价物
货币诞生 货币成为商品 交换的媒介
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价值大小的表现 形式是什么?此时的货币有何特点?
劳动产品
教师节快到了,小李同学在天 利园买了一个花篮,送给了赵老师。 这个花篮是不是商品呢?
小李在商店买时是商品, 买来以后作为礼物送给老 师时就不是商品了。
商品的含义:
正在或等待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交换前,等待交换,货架上的商品
交换(买卖)
简述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内容及作用
简述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内容及作用价值规律是指价值流动与交换的规律,是市场经济运行中价值运动的本质特征。
它是人们经济期待的表现形式,可以提高市场经济的效率,科学地指导人们的金钱投资和消费行为,是实现市场经济的关键。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物价值规律:它强调货币的价值是指实物的价值,也就是货币的依据,只有实物能够证明货币的价值。
买卖双方在交易中,以实物作为尊重货币的基础,遵守价值规律,实现实际交换。
二、货币价值规律:货币价值规律是指货币的价值是相对的,会随市场上供需变化而变化。
价值流转是建立在支付价值之上的,当前一方出价,另一方接受价格,以此达成价值流转的协议。
三、消费价值规律:消费价值规律是指消费的价值直接体现了市场供求的关系,它决定了消费的行为与价格的关系,消费者愿意以满意的价格购买物品,从而使市场经济的价值流动得以实现。
四、投资价值规律:投资价值规律是指投资的价值取决于投资者的期望,而期望又受市场情况影响,因此,投资者们在做出投资决定时,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状况,分析价值规律,以便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价值的流动与交换,受市场供求的制约,受实物价值的限制,受货币价值流动的决定,受消费者价值的影响,以及受投资者价值观念的控制。
价值规律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为消费者,投资者,企业,政府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正确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指导各类市场参与者做出正确的投资、消费决策,有效激活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善。
总之,价值规律是人们经济期待的表现形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市场经济的效率,而且能够科学地指导人们的金钱投资和消费行为,是实现市场经济的关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 2、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不是由某个 生产者所花费的个别劳 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即社会平均 劳动 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问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 生产条件 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 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 的劳动时间。”(第1卷第52页)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商品 和货币”
总论
•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以一般商品生产为对象,以劳动 创造价值为 中心思想,分析了商品到货币的转化,为研 究资本和剩余价值打下了基 础。这一篇揭示了研究资本 主义生产过程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前提。
• (一)对象——一般商品 •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以商品生产为对象。这里所研究
• 怎样理解Biblioteka 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呢?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 指:劳动 资料是正常的一般的;原材料具有正常的品质;原 材料和劳动资料的消耗 也是正常合理的。
• 怎样理解社会平均劳动呢?社会平均劳动是指:简单平均 劳动,复杂 劳动要还原为简单劳动;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每个生产者技术水平大体 相等;平均的劳动强度,也就是 劳动内含量是大体一致的。
• (四)方法——矛盾分析法
• 马克思在第一篇中所运用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主要是矛盾分析法以及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 复杂、由分析到综合等科学方法。例 如,对商品 内在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 劳动、私人劳 动和社会劳动、物的人格化和人格 的物化——的分析是矛盾分析法的典 范。在价值 形式的研究中,由简单价值形式到扩大价值形式, 再到一般价 值形式,最后到货币形式的分析,是 简单到复杂、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 法相结合的 典范。在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以及在价 值形式中,我 们还可以看到马克思如何先把矛盾 双方分开来解剖、然后再把双方综合 起来考察的, 这是分析和综合辩证结合的典范。
政治经济学02商品与货币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的有用劳动 所谓具体的有用劳动,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
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生产活动。
有用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 系,创造出使用价值;
劳动的具体形态,体现为社会分工体系; 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2、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无差别的劳动。
人们之所以贮藏货币,是因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 物而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与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的货币是不同的。
二、货币的职能
4、支付手段
(1)支付手段的含义和产生原因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
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商 品交换过程中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职能
(2)流通手段对商品交换的双重意义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商品交换的
形式,也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发展为商品流通, 打破了直接的物物交换中时间和空间上的 限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时空分离导致买卖脱节,隐含了发生危机 的可能性。
二、货币的职能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独立的价 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的职能。
三、商品的价值量
3、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
能力或效率。
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 其一,用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 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 其二,用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劳动时间 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形式; 生产资料的规模与效能; 自然条件等。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练习题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并填写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某农民一年生产了2万千克粮食,做了如下处理。
据此回答1——2小题1、你认为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商品()A、自己吃掉1千千克B、支援灾区1千千克C、做饲料喂猪2千克D、卖给国家1千千克2、由上题的答案可知,商品是()A、用来交换的商品B、交给国家的劳动产品C、供他人消费的劳动产品D、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以往,手机功能繁琐,使用数据业务往往需要复杂的设置和操作。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移动公司按照客户在外观、开关机一键上网专用键、菜单呈现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要求,与著名厂家联手为客户“量身定制”了“心机”。
据此回答3——4题3、手机用户对手机功能有不同的需求,说明人们关注()A、商品的使用价值B、商品的价值C、商品的交换价值D、商品的价格4、中国移动公司和手机生产厂家为客户量身定制手机主要是为了()A.生产出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B.更好的实现商品的价值C.尊重顾客的上帝地位D.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5、关于货币和金银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了货币B、金银天然就是货币C、货币的本质就是金银D、金银就是一般等价物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
”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B.大众消费观发生变化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7、如果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倍,那么,一双皮鞋可以换()A、1件上衣B、4件上衣C、8件上衣D、16件上衣2009年“十一”,小张在国美商场看到一台最新款的42英寸的液晶电视标价8888元。
据此回答9—10题:8、这“8888元”是()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③现实的货币④观念的货币⑤商品的价格⑥商品的价值A、①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⑥9、上述材料中的8888元是由商品的()决定的A、价值B、使用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10、通货膨胀与商品价格的关系()A.通货膨胀必然引起商品价格上涨B.商品价格越高,通货膨胀程度就越高C.商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就加剧D.商品价格越下降,通货膨胀就越严重1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高中政治笔记大全
高中政治笔记第一册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一.商品(W)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两重性):①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用途)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补充说明:①两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比较大小,但价值能比较大小②两种商品需要交换是因为使用价值不同,两种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价值相同③二者关系:对立统一对立——二者不可兼得(从人的角度)统一——二者统一于商品中(从商品的角度)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前提④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二.货币(G)1.产生过程①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货币或简单价值形式→复杂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2.职能①价值尺度(标价/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交换/现实的货币)③贮藏手段(国库)④支付手段(还债)⑤世界货币(外贸)3.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商品=货币)补充说明:货币自身也是商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先有商品,后有货币4.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5.货币的发展历程①金银②铸币③纸币④信用货币⑤电子货币三.纸币1.含义: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货币符号)区别:纸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本质:价值符号)2.流通中实际需要的纸币量=(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纸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纸币流通次数3.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①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量,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叫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纸币发行量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量,造成纸币升值,物价下降的现象叫通货紧缩(经济危机)四.结算1.结算方式:①现金结算②转账结算2.信用工具①信用卡功能:存款取款消费查询结算②支票A.现金支票B.转账支票注:支票仅限于本地结算③汇票用于外地结算。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一、商品(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区别:(1)含义不同。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价值结在商品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形态不同。
使用价值具体;价值抽象。
(3)性质不同。
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
(4)主体不同。
使用价值是卖者拥有;价值是买者支付。
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
(统一)对立: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二)十大关系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5.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6.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
7.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8.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9.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10.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货币(一)商品、货币、纸币的区别与联系(二)商品价值、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三者的关系在供求关系不变时,商品的价格除受商品价值决定外,还受货币价值影响。
当商品价值升高,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升高;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下降时,商品价格就会提高;当商品的价值下降时,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会下跌;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提高时,商品价格也会下跌。
(三)价格与交换价值区别与共同点共同点:二者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由价值决定的。
区别:A交换价值(是指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存在于货币产生前(即物物交换时期),而价格存在于货币产生后。
B价格是价值的符号,而交换价值则不是。
(四)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1)公式不同:直接的物物交换是早期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2)直接的物物交换一般在货币产生前,而商品流通则是在货币产生后;(3)直接的物物交换的买、卖是同时进行的,双方只要满意就可成交,而商品流通的买、卖在时间、空间上是分离的。
《资本论》第1卷的逻辑体系
《资本论》第1卷的逻辑体系
《资本论》第一卷是整个《资本论》的基础部分,其逻辑体系可
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商品和货币理论:马克思通过对商品和货币的分析,揭示了商
品的二因素和货币的本质,阐述了价值规律和货币流通规律。
2.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
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阐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
3. 资本积累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历史趋势,阐述了资本积累的规律和影响。
4. 资本流通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分析,揭
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连续性和周期性,阐述了资本流通的规律和影响。
5.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马克思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和危机,阐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
规律和条件。
以上是《资本论》第一卷的逻辑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些理论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历史趋势。
经济常识专题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2)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 生产率成反比
注: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的的表示方法:
1、每个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 品数量
2、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商品、货币理论
问题探究之二
能后才能从事的劳动,为复杂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复杂劳动表现为倍加的简单劳动。所以在 同样的时间里,复杂劳动能创造出更多的、 更大的价值。
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 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
(四)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经济生活中已学过) 探究三:
阅读教材P28第二个方框中的内容,回忆经济 生活中已学过的关天货币的知识,思考: ⑴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征途》实现轻松跨越服务区,让玩家跨 越服务区互动、PK、聊天和交友。 此外, 该款游戏还设计了诸如“财产保护”等特色 功能,保障玩家利益。
? 《领征先优途势》
技术不再领先
个别劳动 生产率高
个别劳动时间 低于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 量减少
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缩短
技术提高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3)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 人类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①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 和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 ②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注意:二者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
①贮藏手段 ⑵其它职能 ②支付手段
商品经济四大基本规律
商品经济四大基本规律
1.供求关系规律: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下降,销售量会增加;当供应量小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上升,销售量会减少。
2.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力数量决
定的。
劳动力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唯一标准。
3.货币规律:商品价值可以转化为货币,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发
挥重要作用。
货币是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
4.比例规律:商品生产的比例必须合理,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如果生产比例不合理,社会资源会浪费,造成经济效益的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财富之间比较、交换的尺度
不同质的商品为什么可以按照一定的比 例进行交换?除非它们之间存在某种共同 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使它们可以成 为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在量上才是可以比 较的。如果把商品的使用价值撇开,从而 把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的具体形式撇开, 那么,一切商品剩下来只有一个属性,即 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它们都是凝结 的一般人类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
价
值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 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 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 与社会制度无关,它并不反映人们之间的 经济关系,
价值和交换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商品的这种属性就是交 换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 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 上的关系或比例。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 需要的劳动产品。
交换 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产品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商 品 二 因 素
使用价值
价
值
充饥
阅览
拍照
交
换
共同的质
劳动产品
凝结着劳动
价 值
商 品 二 因 素
马克思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本身中,商品的交换价 值同他的使用价值完全无关的东西(51页)
一个无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 个物由于不是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 是这样。(54页)
马克思论价值和使用价值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23卷72版48 页)
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是因为有抽象 劳动人类劳动体现和物化在里面。(51页)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 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 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50页)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价值。 商品作为价值是同质的,因而在量上是可 以比较的。如前例,1只羊可以还把斧子, 就是因为生产1只羊或生产2把斧子所耗费的 劳动的数量是相等的,即具有相同数量的 价值。可见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因 此,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 交换价值的内容。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劳 动 二 重 性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生产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的不同具体形式 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 商品生产者,他的劳动总要采取某种具体 的、有用的形式,或者是木工劳动、或者 是种菜劳动、或者是炼钢劳动等等。这些 不同的劳动,它们的劳动目的不同、劳动 对象不同、操作方法不同、使用的劳动资 料以及劳动的结果,都是不相同的。正是 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使用价值。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 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 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 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 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 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 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结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构成财富 的物质内容;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 使用价值,价值就失去了存在的形式; (3)商品交换的依据,不是存在质的差别 的使用价值,而是存在量的差别的价值; (4)非劳动产品的天然物品仍然可能具备 使用价值,但这些物品不具备价值。
商 品 二 因 素 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 劳 动 二 重 性
价
值
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 别的人类劳动。 作为具体劳动是千差万别的。但是, 千差万别的具体劳动又存在共同的一面, 存在同质的一面,即它们都是人类劳动力 的消耗,这就是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这种劳动二重性,是指 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斯密(1723-1790)《国富论》
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 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 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以叫作使用价值,后者可 以叫作交换价值。(72版25页)
马克思沿着斯密价值论的交换价值路向进一步研 究,创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767-1832)沿着使用价值方 向发展,提出“效用价值论”。物品的效用是物 品价值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