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调查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屏山森林公园树种的应用和调查及其分析

摘要

通过对锦屏山森林公园树种的调查和应用研究,根据锦屏山实际林相林貌,经过林相改造,使锦屏山生态结构更加科学化;树种资源更加丰富,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林种树种。让港城沿海重点开发城市成为风景旖旎,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去处,让锦屏山森林公园变成资源丰富的市民休闲的理想场所。

关键词:森林公园树种调查应用配置分析

锦屏山森林公园东临黄海,坐落在XX省XX市云台山脉中。位于海州古城之南,北纬34º32 ′56〃,东经119º8′8〝。由7座相连的山体,37座山头组成。其最高峰马耳峰海拔为427.7米。总面积2159公顷。锦屏山属暖温带南缘,系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Ċ,无霜期216天,年日照实数2530.8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左右,地貌类型为低山,土壤为棕壤土,宜林地土层厚度20-80厘米。

1.调查背景、现状、目的意义

锦屏山地处市区西南部,1996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紧邻海州古城。其间分布有桃花涧风景区,石棚山风景区,孔望山风景区。由于树种单一,受松干蚧病虫害的侵袭,赤松纯林成片死亡,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通过林相改造,使之作为城市绿肺,美化市容,衬托建筑,提生城市形象,增加艺术效果。

锦屏山森林公园是XX市海州区的南大门,虽为省级森林公园,但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森林覆盖率低,大片岩石裸露,整体景观效果差,严重阻碍旅游事业的发展。

当前中国人口剧增,经济快速发展,使土地过度利用,自然植被急剧减少。特别是对沿海这样人口密集的地区,自然植被严重破坏。运用生态恢复,对现有森林公园的植被进行恢复改造,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森林面积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森林景观效果,提高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文化内涵。

2 锦屏山树种现状调查

2.1树种种类资源调查情况

锦屏山森林公园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木本植物共有69科,140属,240种。由于气候类型的特殊性,锦屏山地带性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混生有亚热带树种,局部地区

植物又带有北亚热带特色。本次主要是针对木本植物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通过本次调查,锦屏山应用的主要树种共约47科117种。

2.2植被现状

锦屏山森林公园原为林场,由于多年剧烈的人类生产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干扰破坏,原始植被破坏严重,植物种类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除人工栽培的赤松、黑松、麻栎、刺槐等以外,乔木有黄檀、胡枝子、山槐、合欢、黄连木、桑树、构树、算盘子、乌桕、山榆、朴树、粗糠、白檀和花椒等;灌木和藤本有连翘、绣线菊、郁李、黄荆、大青、卫矛、南蛇藤、铁线莲、野茉莉、野蔷薇等等。另外,有从国外引种人工栽培的湿地松,现仍处于幼苗期。

2.3植被类型

锦屏山森林公园地处暖温带,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由于多年自然和人为的干扰破坏,锦屏山森林公园现处于次生演替的初期阶段,森林覆盖率不高,山体占优势的植被是人工次生林,主要有赤松林、黑松林、麻栎林、刺槐林,保存相对较好的森林植被多分布较高海拔,呈斑块状星散间断分布于水土条件较好的地段,另杂生有少量天然次生落叶阔叶林。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各处的人工林生长情况不一,而且树龄差异大。

根据实地调查,赤松林在锦屏山森林公园内分布较多,属于强阳生群落,乔木层为中龄赤松,长势较好处郁闭度0.5—0.9,多呈单一纯林,但多数地段的赤松受松干疥虫害严重,郁闭度仅为0.1-0.3左右,灌木层不发达。黑松林分布较少,也为人工造林、强阳生群落,郁闭度0.4左右,刺槐林分布最少,属于强阳生落叶阔叶群落,主要分布于石龟顶附近,处于发育中期,郁闭度0.5-0.9。麻栎林,群落演替趋于稳定,属于耐荫落叶阔叶林,郁闭度大多为0.4-0.8。其他阔叶林在本森林公园内分布最广,属于阳生阔叶植物群落,乔木层稀疏,优势种类主要有盐肤木、黄连木、黄檀等,幼期的落叶阔叶树构成灌木层,郁闭度很低,一般低于0.5。根据调查林班资料显示,大虎礁、九龙口林班主要是矮生地被,基本为荒山荒地。

2.4演替规律

植被群落演替是指在同一地段上不同群落相继代替的变化现象,这种变化现象往往是通过与环境有密切相关的植物种的传播、定居、生长、发育等各个过程表现出来的。一般将演替分为原生及次生演替两种。群落的次生演替是原生植被遭受各种不正常的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破坏而使群落发生的演替即逆向演替(退化)。此生演替的速度、趋向,取决于破坏的方式、程度和持续时间,一旦这种破坏作用停止,次生演替仍可趋向于恢复到破坏前的群落演替阶段,即发生顺向演替。掌握好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在利用改造植被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锦屏山森林公园的植被类型虽然并不复杂,但原生植被早已受到破坏,均属次生演替系列。由于干扰破坏的程度不一,不同地段的群落状差别较大,主要有以下演替类型:

次生灌丛:全森林公园境内皆有次生灌丛,面积大,分布广,大多为赤松林死亡后所残留的植被。由于土层薄,生态恢复将需较长的时间。通过人为引种,使其逐渐演替为次生先锋落叶群落,最终成为稳定性好的顶极地带性阔叶落叶群落。

次生先锋落叶阔叶群落:主要公布在孔望山、淮河顶、大鸽窝、桃花涧等地段,盐肤木、黄连木、黄檀等为其优势树种,郁闭度在0.1-0.8之间,多数低于0.5,还可适当引入适应生境的地带性植物,增加其物种多样性。

针阔混交群落:主要是由人工栽种的赤松、黑松、麻栎、刺槐林在遭受虫害、火灾等干扰后演替而来,也有黄檀、山槐、青檀、黄连木等落阔叶植物侵入,在石龟顶、马耳峰、大鸽窝、淮河顶及桃花涧均有分布。

草丛群落群段:主要分布在大虎礁、九龙口等地段,由于山地陡峭,岩石大片裸露,土壤瘠薄,乔木、灌木难以成长,而草本最易侵入。生态恢复,需要先引入对土壤要求不严的藤本、灌木、地被植物,形成灌丛群落,增国绿量,固定土层,待土壤肥力增加后,再引入乔木。

3 锦屏山森林公园树种应用现状分析

3.1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

锦屏山多为小老树和山地矮灌丛,树种组成以赤松、黑松、麻栎、刺槐四大树种占优势,可观赏性差。而且林木多是同龄松树纯林,针叶纯林占86%以上,林分结构简单,缺乏森林层次和变化。森林色调、季相比较单调。树种多样性低的直接后果是病虫繁延,林地衰退的草丛群落,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后特别易燃易烧,威胁林地的安全。生态经济功能和景观效果低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差。

3.2山体自然地形破坏严重

由于山体周围采矿场,采石场多,采挖结果直接破坏山体本身,影响景观。周围居民建房缺乏统一规划,林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导致许多珍稀树种绝灭。

3.3公园树种景观效果差

由于松干蚧病虫害爆发,赤松和黑松大面积死亡,森林覆盖率剧减,岩石大片裸露,加上水土流失,土层薄、肥力低,局部地段的自然植被破坏殆尽,特别是在冬季,远望呈现石头山景观,缺乏森林覆盖,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明显降低。历史名胜景点缺乏绿色的背景,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