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及肿瘤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关于心脑血管事件及肿瘤登记的

实施方案(试行)

各科室、各村卫生室:

为了解心脑血管事件及肿瘤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情况,分析、评价心脑血管及肿瘤两类疾病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现将心脑血管事件及肿瘤登记的实施方案制定如下: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是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社会资源消耗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大幅度上升态势。这两病不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的健康,而且也成为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因素,在部分农村因病致贫或返贫的重要因素。

心脑血管事件及肿瘤登记报告作为此两类疾病防治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长期系统的收集报告资料有助于动态

的了解心脑血管事件及肿瘤发病、死亡的变化规律,探索疾病危险因素,分析评价疾病的发生、流行、控制、预后和预防控制效果、卫生决策、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一、目的

(一)配合区卫计局建立健全心脑血管事件及肿瘤新发病例监测系统

(二)了解心脑血管事件及肿瘤新发病例流行趋势。

(三)评价和考核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防治效果。

(四)为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的防治研究和卫生决策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二、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所有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均为责任报告人,具体流程如下:

卫生服务中心:各临床医生、医保农合科、B超室、放射科,心电图室人员发现心脑血管及肿瘤疾病的患者填写报告卡,由医务科登记成册按月报慢病科。

卫生室:各村卫生室医生发现心脑血管及肿瘤疾病的患者填写报告卡按月报慢病科。

(二)报告范围及对象

1.对在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就诊的所有本区户籍冠心病急性

发作、脑卒中发作病例、在就诊或死亡时进行登记报告。

2.对具有本区户籍(包括出生后具有生命体征的婴儿)符合下述条件的肿瘤病例进行登记报告。

(1)在门诊、住院诊治时,经本院临床诊断及通过生化、病理、CT、B超、内窥镜、手术、尸检等检查手段确诊的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者。

(2)既往已确诊或者在外地诊断后首次来医疗机构复诊和治疗的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者。

(3)生前患有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无论因何种原因死亡(如意外、疾病)的人员。

(三)报告病种

1.脑卒中

(1)脑梗死(I63)

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2)脑出血(I61)

指非外伤性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

(3)蛛网膜下腔出血(I60)

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4)未定型卒中(I64)

临床有明显症状,且医师已作卒中诊断,但由于各种原因

(如未作影像学检查,遗失详细的病历)而无法明确归为上述⑴

⑵⑶类的卒中病例。

2.冠心病

(1)急性心肌梗死(I21-I22)

28天(包括28天)以内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发作。

(2)冠心病死亡(I20-I25)

心脏性猝死(I46.1)。猝死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各种心脏病都可导致猝死,但心脏病猝死中一半以上为冠心病所引起。心脏性猝死: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的自然死亡,病人过去可有或无心脏病史,在急性症状开始的1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导致脑血流的突然中断,出现意识丧失,病人如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8天(不包括28天)后的死亡和其它各种类型冠心病的死亡。

3.全部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COO-C97)。

4.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3.9)。

(四)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注意要点

1. 发病统计:因为报告的是心脑血管事件,故若同一患者的同一疾病(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反复发作,间隔超过4周(28天)的,应视为两次发病事件,分别予以报告;若两次发病的时间间隔不足4周(28天)的,则视为一次发病事件,只需报告

一次。

2. 死亡统计: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发生在急性发病28天以内的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在发病28天以后的(如无再次急性发作),不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而列为冠心病死亡。脑卒中死亡发生在发病28天以内的为脑卒中死亡,在发病28天以后死亡的(如无再次急性发作)不列为脑卒中死亡,而列为慢性脑血管病死亡。如死亡与冠心病或脑血管病不相关则均按其它主要死亡原因统计。对因本次急性事件死亡的病例必须填写“死亡”和“死亡时间”,心脏性猝死应填至“小时”,其他事件可填写至日期。此外,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系统中死亡原因分为二类,即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和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分别对应因本次事件死亡和非本次事件死亡。出院后发生的“转归”相关内容可在死亡补发中完成。

(五)报告流程

卫生服务中心:各临床及相关科室(病理、检验、内窥镜、放射、B超、同位素)的医生(或医技人员)对发生的心脑血管事件及发现的肿瘤病例(在报告范围内的)及时填写报告卡,并在患者病例首页上注明“已报告”。对于在外地确诊后前来本院做治疗的肿瘤病人(不知报告与否),也要填写肿瘤报告卡,并在患者门诊或住院病例首页注明“已报告”。医务科负责报告卡的收集、整理和质量检查,登记成册后报慢病科,慢

病科经质量审核、剔除重卡后,于每月8日前将前一个月录入的疾病信息和月报表报至区疾控中心慢病科。

卫生室:医务人员负责收集所在村、社区新发或死亡的心脑血管和肿瘤病例,经核实患者的基本情况后,及时填写登记册和报告卡,于每月8日前将报告卡上报慢病科,慢病科经质量审核、剔除重卡后,于每月8日前将前一个月录入的疾病信息和月报表报至区疾控中心慢病科。

区疾控中心:对医疗机构每月报送的报告资料进行逐例、逐项的审核、查看,发现缺项、漏项、逻辑及编码错误等问题须及时与填报单位核对,每月要对上个月资料进行汇总,并将病例按常住人口现住址整理后反馈给所属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的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同时,定期在医保中心收集城镇职工和居民报销资料中病例患者的相关信息,及时填报报告卡。对填报合格的报告卡,由区疾控中心慢病科统一进行数据录入。

三、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

(一)审核

医疗机构负责登记报告的工作人员对收到的报告卡应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及时向填卡人核实。各责任单位每季度要抽查本单位报病工作情况,抽查报告卡不少于20张(少于20张的全查),卡片的资料要求填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