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总结:功夫不负有心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的研究生生涯回顾

刘长锋

……

(前面删掉8段关于自己此前的生活经历的回顾及其牢骚,多言无益,将其删掉。)

回顾三年来的生活,我颇有感触。下面就粗略地谈几点。

第一,关于读书、查资料。

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读书的范围有宽有窄。就窄的来说,限于本专业本方向有关的书籍;就宽的来说,凡是与本方向有关的、与毕业论文有关的书籍均可涉猎。主要精力应锁定在专业方向上,尽可能多得掌握大量的素材、资料,尽早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或意向,每当有所感触或者启发,应迅速记录下来作为资料储备起来。掌握、储备的材料越多,到最后操作时对材料取舍的余地就越大。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问题是,不怕你材料多,就怕是没材料,无米下锅。

多查阅他人的论文。与自己家乡所在地相邻的各地方言的资料、论文,要多加阅读,与自己无论相同或相异都需做出标记,如果能分析原因就加以分析。

第二,关于学术会议。

每年都有各个专业方面的学术会议。到学术会议上去旁听以下,会增长一些见识,还可在会议期间搜集一些学术材料。这样,参加学术会议可以知道本学科的前沿研究状况而不至于闭目塞听,孤陋寡闻。不仅如此,还可通过阅读搜集到的论文启发自己,给自己带来论文写作的灵感。无论事物还是道理,都是触类旁通的。

第三,关于材料。

方言注重调查。通过多次调查得来的材料可能是散乱的、不成体系的,必须进行整理、归拢,使之条理化,就像是建房要购置砖石、瓦、水泥、沙、木棒或水泥棒等,必须分门别类地存放。

对于已经整理出来的材料,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不只是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能做解释就解释,解释不了就加以说明。

无论是语音还是语法或者词汇,三者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不可截然分开。

各地方言的差异首先表现在语音的差别上,其次表现在词汇的使用上,而语法则是最隐蔽的,不明显的。分析语音问题时,历时的发展、共时的差异,都要兼顾到,而尤以共时的差异,即相邻各地方言的比较为主。既要客观地描述一地方言的现状,又要分析其原因。对于原因,如果能做出科学的分析固然很好,不能解释的情况下亦可加以臆测。对语音的分析,应注意从其所在的摄、韵、等、开合口等几方面着手。至于词语,既有语音的不同,也有所指的不同(内涵和外延),因此词汇不仅要解释其含义,还要加以注音。

第四,关于论文的发表。

当今时代,论文的发表已经进入了一个畸形发展的时期。发表论文不但没有稿费,反而要支付所谓的版面费,真是世道颠倒了!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只有刘某这样一个大傻瓜蛋才能做出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傻事,就是自己的论文署上别人的名字。这对我来说,应当算是一个教训。把别人的名字署在后面就会让别人给你分去1/3,署在前面就会让别人给你分去2/3,自己的东西就不再是自己的了,这样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在中学教书时,我这人就因为太好说话而经常把机会让给别人,结果是别人得了好处,

而我却落了个傻瓜的名声,被认为是愚蠢的人,愚不可及,愚蠢透顶。在外面行善举,倒贴钱,被人说是愚瓜。

人不可无善心,但不可过于善良。这就是我的人生总结。只是道理易明,难付行动。

第五,关于毕业论文。

对于毕业论文,我没有多少好说的。我想还是把2008年的听答辩有感附在此处吧。

2008年4月30号语言所预答辩,5月20号语言所正式答辩。听了答辩过程中各位答辩委员会委员提出的问题,主要感想有二:

其一是要特别注重比较。特点因比较而存在,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使特点彰显出来。因此,研究方言的特点,就必须进行比较,与古音进行比较,与普通话进行比较,与其他方言进行比较,以致将某一方言与其他方言区分开来。能够将某一方言与其他方言区分开来的因素就是该方言的语言特征(特点)。

其二是方言研究要标音。这是林连通老师在季宗艳答辩时所讲的话。很多情况下,方言之间的差异不是表现在词语的差异上,而是词语相同的情况下,读音不同。因此,在方言研究过程中,为方言词语标音也就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因素。语言因读音而区别,没有标注读音就没有多大意义,就会使研究大打折扣。不仅词汇的研究是如此,语法的研究也是如此。在同样的句子中,某个词语读不同的音,就会有不同的意思(所谓“字音别义”)。因此,标音之事不可忽视。

2008年6月7、8号文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听了各位老师在答辩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收获颇丰。

一、要注意细节。包括字、词、标点等基本技术,过渡、照应、转折等技术性问题,参考文献的排序以及在文中的照应。苏老师:“引用他人文献一定要准确。”王珏老师:“细节决定成败。……水平高低是能力大小的问题,认不认真是态度问题。”苏老师补充:“细节有时候会决定命运。”

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决不可强不知以为知。一些人在对相关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在因知识广度、深度以及检测手段受限而不能全面了解的情况下,仅凭主观臆测而妄下结论。此乃做学问之大忌。对此,古敬恒老师有言:“贡献大家一条儿:没有把握的就查工具书,不要想当然。”苏老师:“主观的东西是靠不住的。”

三、研究问题并非要面面俱到。江南老师:“深刻的片面胜于浮浅的全面。”苏老师:“界定研究范围是科学、严谨的表现。”

四、关于分类。张成福老师:“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下面的描写、解释、说明。”张爱民老师:“分类是语言研究的基础。”王珏老师:“类和序是研究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对于徐志波《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及偏误分析》,苏老师问:“为什么‘要不是他拉我来,我可不来受这份儿醉了’不可去掉‘可’?”答:“为自己的观点服务。”苏老师评价:“完全是主观的,靠不住的;分类也是主观的,靠不住的。”

五、评价与措辞。评价一定要得体、得当,用语要注意分寸。苏老师:“评论前人之不足,语言应得体。”王珏老师直言不讳:“不要对前辈妄加雌黄。”张成福老师对朱亚平《池莉小说语言变异修辞研究》一文评价:“变异的方式、方法全面。对她的肯定有点过火儿。叙述要注意把握分寸。”评论或评价前人、他人时,一定要注意得体原则切不可贬低他人以标新立异,也不可无原则地吹捧他人以阿谀奉承,做人要讲究原则,说话要讲究分寸。“过犹不及”,“过”和“不及”都不好。评价人物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不可以现在的情况苛求古人、前人。

2009-06-07对于王珏的口头禅“细节决定成败”,张谊生说“态度决定成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