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拔牙不拔牙的八个因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矢状骨面型
当上下颌牙弓矢状关系协调、ANB 角正常时, 如果需要拔牙,通常是上下牙弓同时对称性拔除 (除非Bolton指数不调)。但若存在上下牙弓矢状 关系不调,决定是否拔牙时应考虑上下牙弓之间 的差异。
II类错 上颌牙弓相对靠前、下颌牙弓相 对靠后,ANB 角较大,为代偿这种骨酪不调 ,治疗结束时下切牙可以稍唇倾,下颌拔牙 应谨慎。 III类错 相反,由于上颌相对发育不足、 下颌相对过大,ANB 角较小,治疗结束时允 许上切牙稍稍唇倾,下切牙稍稍舌倾,以代 偿III类骨骼畸形,上颌的拔牙要特别慎重。
如需测量上牙弓的弧形长度,则从上颌 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开始沿前磨牙 面至 尖牙牙尖,再沿上切牙切缘至对侧上颌第 一磨牙近中接触点。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此外也可用分规或游标卡尺对牙弓 弧形长度进行分段测量,一般可将 牙弓分为四段,即一侧的切牙与尖 牙,第一前磨牙近中至第一恒磨牙 近中触点,两侧共四段。分段测量 其长度后,再将各段长度相加,其 总和为牙弓弧形长度即可用间隙。
确定拔牙矫治-非拔牙矫治
的八个决定因素
一、牙齿拥挤度
直接测量下颌模型得出牙列拥挤度。每 1mm的拥挤需要1mm的牙弓间隙解除。拥 挤度越大,拔牙的可能性越大。
牙弓弧形长度的测量:应用直径0.5mm的黄铜丝 一根,一般从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接触点沿下颌前 磨牙颊尖-下尖牙牙尖经过正常排列的下切牙切缘 到对侧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如全部下切牙均 向唇侧或舌侧倾斜时,应沿下切牙牙嵴顶进行测量 ,使黄铜丝呈一根弧线,再将铜丝弄直后测量其长 度,一般可测量三次后求平均值即为下牙弓现有弧 形长度或称可用间隙(available space) 做固定矫 治器时应以下牙弓为准分析间隙情况。
恒牙早期 恒牙期
均 值 标准差 均 值 标准差
上唇-审美平面距(mm) -0.1 1.87 -1.4 1.87
下唇-审美平面距(mm) 1.4 1.93 0.6 1.87
鼻 唇 角 (度)
97.1 10.7 97.4 10.0
八、生长发育
牙列拥挤,特别是复杂拥挤,在确定拔牙 与否时必须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评估要确定患者当前所处的发育阶 段,选择适宜的治疗手段。
七、面部软组织侧貌
在确定拔牙与不拔牙矫治时,不能忽视对 软组织侧貌、特别是鼻-唇-颏关系的分析与 评价。比较常用者有以下两个测量指标。
(1)上下唇至审美平面距:审美平面为鼻尖 与软组织颏前点连线构成。 (2)鼻唇角:鼻小柱点、鼻下点与上唇凸点 所形成的角。
良好面形的北京地区正常 有关 测量值的平均数与标准差,男女 两性之间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3)采用推磨牙向后或扩大牙弓的方法排齐牙 列时,可以造成了下颌平面角的开大,这对于 高角病例的面型和前牙覆 均产生不利的影响 ,但对于低角病例却较为有利。
在决定拔牙的牙位时高角与低角病例也有 差别:高角病例若拔除靠后的牙齿有利于前 牙开 的控制;低角病例若需要拔牙,宜拔 除靠牙弓前部的牙齿,这样不仅易于关闭拔 牙间隙,且有利于打开咬合。
(2)高角病例咀嚼肌力弱,颌骨骨密度低,支 抗磨牙易于前移、升高,拔牙间隙的关闭比较 容易;同时磨牙的前移有利于高角病例常常伴 有的前牙开 倾向的矫正。低角病例相反,咀 嚼力强,骨密度高,支抗磨牙不易前移、升高 ,拔牙间隙的关闭主要由前牙远中移动完成, 而前牙过度的内收不利于低角病例常常伴有的 前牙深覆 的矫正。
五、垂直骨面型
面部垂直方向的发育有三种情况,通常 以下颌平面的陡度来区分三者。正常垂直骨 面型SN-MP角平均 34.30 (士50),FH-MP角平 均27.20(土4.70)。当SN-MP角大于400,或FH -MP角大于320,为垂直发育过度,称“高角” 病例。SN-MP 角小于290或 FH-MP角小于220 ,反映垂直发育不足,是为"低角"病例”。
目前可用间隙是在头侧位X线片上测量第一恒磨牙 远中面到下颌升枝前缘垂直于 平面直线间的距离求 得。目前可用间隙与估计增量值或预测值相加则得出 牙弓后段的可用间隙量,加上牙弓前、中段(包括第 一磨牙)的可用间隙则为全牙弓的可用间隙量即全牙 弓弧形长度。
二、牙弓突度
使前突的切牙向舌侧移动,恢复正常位 置时需要牙弓间隙。下切牙切缘每向舌侧 移动lmm,需要有2mm的牙弓间隙。切牙越 前突,拔牙的可能性越大。
单纯拥挤的治疗可以在青春快速生长期中 进行;伴有颌间关系不调的复杂拥挤,若考 虑对颌骨生长进行控制,应在快速生长期前 1一2年进行矫形治疗。
如需作全牙弓弧形长度测量时,应测至下颌 第三磨牙的远中面,但有时第二、三磨牙尚未萌 出,因此牙弓后段的可利用间隙应包括目前的可 用间隙加估计的增量或称预测值,估计的增量为 每年 3 mm (每侧1.5mm ),直至女孩14岁、男孩 16岁。
用14或16减去患者的年龄,结果乘以 3 可得 到患者增量的个体估计值。
三、Spee’s曲线高度
在下颌牙弓模型上测量第二前磨牙颊尖至 下前牙与第二恒磨牙颊沟形成的平面之间的 垂直距离,为Spee曲线高度。 每整平 1 mm Spee’s曲线,需要1mm的牙弓间隙。
四、支抗磨牙的前移
在确定拔牙时应考虑到磨牙前移占去的 拔牙间隙。若采用拔牙矫治,关闭间隙时支 抗磨牙的前移是不可避免的。正畸医师采用 不同的措施可以控制磨牙前移的数量:采用 强支抗时,磨牙前移占去的间隙不超过拔牙 隙的1/4;使用中度支抗时为1/4—1/2; 弱 支抗时至少为1/2。
在正畸拔牙问题上,高角病例和低角病例有 不同的考虑:高角病例拔牙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低角病例拔牙要从严掌握。这是因为:
(1)高角病例颏部多后缩,治疗结束时切牙宜 直立一些,以维持协调的鼻-唇-颏关系;较为 直立的切牙还可代偿骨骼垂直不调,建立适宜 的上下切牙之间的形态和功能关系。低角病例 情况正好相反,多数患者颏部前突,切牙宜代 偿性唇倾一些,这样不仅有利于面形,也有利 于切牙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